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76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6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8页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docx

课程设计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

 

250t/d垃圾堆肥厂工程初步设计

1工程概况

1.1项目概况

本设计中垃圾堆肥厂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250t,每天工作24h,全年运行320d。

其垃圾成分:

厨余垃圾占垃圾52%,塑料13%,果皮类13%,纸类9%,玻璃4%,纤维4%,金属2%,其他3%。

原始垃圾含水55%,低位热值1200kcal/kg。

1.2设计原则

垃圾堆肥化处理是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处理规模,采用经济适用的工艺,科学、合理地进行处理厂的设计,严格控制处理工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

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堆肥厂工程设计的有关标准及规范。

(2)合理布局处理厂、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绿化面积,本着便于施工、维护管理,合理布置、节约占地的原则。

(3)采用成熟、先进的工艺方法,设计合理、工期快、投资省、维护成本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4)设计中执行环保、劳动安全、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原则,妥善处理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恶臭等问题,避免二次污染,改善劳动卫生水平,保障安全生产。

(5)总平面图布置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物流流畅,便于运输和生产管理,注意土方平衡,尽量减少水土流失。

(6)腐熟堆肥满足《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和《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中的规定。

1.3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修订

(4)《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5)《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CJJ/T86-2000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3095-1996)

(7)《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9)《CJT19-1999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垃圾堆肥》

(10)《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技术评价指标》(CJ/T3059-1996)

(11)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2)GB8172-87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13)TG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4)CJJ27-8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15)CJJ52-93城市垃圾好氧静态堆肥处理技术规程

1.4设计内容

1.4.1工程设计内容

该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

(1)堆肥工艺:

堆肥工艺选择,堆肥系统选择,工艺条件确定。

(2)堆肥厂主体工程:

总平面布置(选址和厂区总体设计等),通风系统,设备选型,经济分析等。

(3)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供配电设计冲洗和洒水等设施及人员配置。

(4)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主要包括办公、宿舍、食堂、浴室等设施。

1.5产品标准

垃圾堆肥化的堆肥成品必须满足《城镇垃圾农用标准值》的要求,其具体参数见表1-1。

 

表1-1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值

编号

项目

标准限值1)

1

杂物2),%≤

3

2

粒度,mm,≤

12

3

蛔虫卵死亡率,%

95~100

4

大肠菌值

10-1-10-2

5

总镉(以Cd计),mg/kg,≤

3

6

总汞(以Hg计),mg/kg,≤

5

7

总铅(以Pb计),mg/kg,≤

100

8

总铬(以Cr计),mg/kg,≤

300

9

总砷(以As计),mg/kg,≤

30

10

有机质(以C计),%,≥

10

11

总氮(以N计),%,≥

0.5

12

总磷(以P2O5计),%,≥

0.3

13

总钾(以K2O计),%,≥

1

14

pH

6.5~8.5

15

水分,%

25~35

1.6工程所建地自然环境现状

1.6.1气象状况

重庆市年平均气温16-18℃,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全国属高湿区。

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全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仅占全年的35%左右。

重庆市的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

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著,气候资源丰富,气象灾难频繁。

1.6.2地理状况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长江上游地区。

中心城区为长江、嘉陵江所环抱,鳞次栉比,依山傍水,故有"山城"和"水城"之称。

重庆目前是全国面积最大、行政管辖最宽、人口最多的直辖市。

全市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14个区、26个县(市),人口3072万。

重庆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地势由西向东逐步升高,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全市以中低山为主,约占幅员面积的63.3%,丘陵约占25.3%,平坝、台地约占11.4%。

重庆离海洋较远,属东亚季风区,冬季受到东北季风控制,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

由于盆地周围山脉阻挡,尤其是青藏高原对于天气系统的影响,加之地形起伏较大,植被分布不均,形成重庆独特的气候。

2处理方法

生活垃圾堆肥方法有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两种。

好氧堆肥温度一般为50℃~65℃最高可达80℃~90℃,堆制周期短,对有机物降解速度快,降解彻底,堆料中寄生虫卵、病原菌、蝇蛆、草籽等均能被杀死且臭气发生量少;厌氧发酵时有机物的分解速度缓慢,制作堆肥需要数个月时间。

发酵周期长、占地面积大,但所产生的甲烷,可收集作能源利用。

好氧堆肥主要应用于生活垃圾,园林垃圾,厨余垃圾等各类垃圾单独堆肥或混合堆肥。

本项目中处理对象为城市生活垃圾,其中以厨余垃圾为主,另有少量塑料、果皮类、纸类等成分。

现根据已知的项目的数据资料、相关经济效益、处理方法的特点对比分析决定本设计选定用好氧堆肥法进行废物处理。

3处理工艺

3.1工艺选择

典型的好氧堆肥工艺一般有好氧静态堆肥工艺、间歇式好氧动态堆肥工艺和连续式好氧动态堆肥工艺。

现将几种堆肥工艺进行如下对比。

 

表3-1生活垃圾堆肥工艺对比

工艺名称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处理效果

好氧静态堆肥

固体废弃物堆肥处理

工艺简单,工程量较小,运行简单,总投资较少

堆肥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微生物生长不均匀,通风困难,易造成厌氧状态,使发酵周期延长,不利于有机质含量超过50%的物料。

周期一般为20天

间歇式好氧动态堆肥

固体废弃物堆肥处理

采用静态一次发酵的技术,其发酵周期缩短。

堆肥体积减小,不时的翻堆可使通风更容易且能使物料充分混合避免物料结块。

需不时的对物料进行翻堆,运行费用增加。

发酵周期一般为5天

连续式好氧动态堆肥

固体废弃物堆肥处理

物料在连续翻动的动态情况下能够充分混合,易于形成空隙,水分易于蒸发,从而缩短发酵周期,并可有效的杀灭病原微生物和防止异味到底产生,能有效的处理高有机质含量的物料。

发酵周期更短

通过上表中的对比,根据各工艺的使用范围与项目已知资料的参考和各工艺的优缺点对比及其处理效果的比较,本设计将采用连续式好氧动态堆肥工艺作为该堆肥厂的处理工艺。

3.2堆肥系统

根据堆肥技术的复杂程度,堆肥系统可分为条垛式堆肥系统、通风静态垛系统、反应器系统,现将各堆肥系统归纳如下。

 

表3-2生活垃圾堆肥系统

堆肥系统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处理效果

条垛式堆肥系统

好氧堆肥

设备简单,投资成本低,堆肥易于干燥,填充剂易于筛分和回用,产品稳定性较好

占地面积大,堆腐周期长,需要大量翻堆机械和人力,臭味散发影响周围环境,受气候影响较大

堆肥周期长,堆肥产品性质相对稳定

强制通风静态垛系统

好氧堆肥

设备投资较低,温度和通风条件更好控制,堆腐时间较短,产品稳定性好占地面积较小

操作运行受气候影响较大

堆肥周期较短(2-3周),产品稳定性好

反应器系统

好氧堆肥

堆肥周期短,占地面积小;方便控制和处理臭气可防止二次污染,堆肥过程不受气候影响

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维护费用很高

堆肥周期短,产品稳定性相对较差

反应系统与强制通风系统工艺技术相比垃圾垃圾消解技术更成熟稳定,而反应系统虽然投资运行成本偏高,但其操作和环保控制水平高,发酵条件可控制在最佳状态,并且与强制通风系统相比,投资、运营成本相差不大,所以设计拟定使用反应器系统为本堆肥厂的堆肥处理系统。

3.3工艺流程

垃圾由垃圾收运车从各个垃圾中转站运到处理厂后,由电子地磅称量计数后卸入存料间储存。

由垃圾抓斗和和板式给料机给料后经皮带输送机输料,在传送带边一定距离设置分拣人员进行人工分选,将大块的玻璃、石块、陶瓷和金属等废弃物分拣出来分为可回收(金属)和不可回收(其它)两类,然后分别存放到存料间。

经过人工分选过后,将垃圾送入风选机出进行风力分拣,除掉垃圾中仍然存在的大块废弃物,经过风力分选后,再将垃圾送入磁选机进行磁力分选,分选出磁性金属。

将经过分选后可用于堆肥的原料送至破碎机进行破碎处理,将大块的垃圾破碎至50mm左右以利于发酵。

经过分选后,垃圾中大部分不能进行堆肥处理的废弃物已经被分拣出来后被送入垃圾填埋场填埋或运至废物回收处回收利用。

剩余部分垃圾须进一步进行破碎和与有机污泥等辅助材料混合后送至发酵仓内进行发酵处理,一次发酵采用卧式滚筒发酵方式,周期为5d,发酵过程中要进行强制通风以保证发酵过程中需氧量的充足和温度的控制。

一次发酵结束后由货车将物料运往二次发酵区域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选择条垛式发酵方式,发酵周期为25d,发酵过程选用垮式翻推机对物料进行翻堆,保证二次发酵过程中氧气的充足和均匀,并防止堆体内部温度过高,使堆肥化更彻底,堆肥更均匀。

经过两次充分发酵过后堆肥应景熟化,再进行合适的后处理后将堆肥产品打包后进行存放。

 

图1-堆肥系统工艺流程图

4厂址选择

4.1厂址选择原则

(1)远离人群居住地区和环境敏感地区

(2)交通便捷,水力供应和电力供应方便,节省建设费用

(3)在城市或村庄的下风向。

4.2厂址确定

厂区选址区域如下图所示:

图2-厂址区域图

注:

方形的为主厂区,弧形的为厂区外围。

选址区特点

(1)该地区地势较为平稳,为丘陵地形。

(2)该地区西北方向有公路,方便车辆运输,且该区边缘有电力线,可直接为堆肥厂供电,该区内还有一水塘可作为水源。

(3)该地址最高高程为592m,东边最低高程为587m,向南方向最低高程为572,向西方向和想北方向的最低高程为567m,最大高程差为25m,厂址区域长500米,宽400米,总面积200000平方米。

(3)该地区不属于环境敏感区域,居民较少。

(4)该地区地处所在区的下风向,对环境危害小。

4.3选址的合理性分析

(1)该地区地势较为平坦,所在区域或周边有公路和电力线,交通运输方便,电供应方便,节省了建设费用。

(2)该地区不属于环境敏感区,且处于下风向,对当地生态环境袋影响不大。

(3)该区域居民少,搬迁少,节省了额外开支,且部分民房还可以征用,节省建设费用。

5工艺设计

5.1垃圾收运

堆肥厂要求24h全天工作,垃圾收运车需每日至指定垃圾中转站运输垃圾,考虑到垃圾中转站到堆肥厂的运输距离及装车、卸车、甚至中途堵车等因素影响,现设计每辆车半天来回工作2次,即每日4次。

现选定东风140摆臂式垃圾车为该堆肥厂收运车辆,额定装载质量为7850kg,箱体容积为8m3,其主要型号性能见下表:

表5-1垃圾车选型

车辆型号

CLW5108BZL

外形尺寸(mm)

7500×2400×1200

总质量(Kg)

9465

额定质量(Kg)

3500

额定转载质量(kg)

7850

百公里耗油(L)

10

据《环境卫生工程》2007年第06期可查,重庆市主城区生活垃圾的容重为303~383kg/m3,平均值为351kg/m3(0.351t/m3),垃圾中有机物(湿基)含量较高(≥20%),适合于堆肥。

设取垃圾压缩后体积为原体积的一半。

车辆数量:

堆肥厂日处理的垃圾的体积:

现设取垃圾车的装填系数为0.8。

所需车辆数:

,取整为14辆

据垃圾中转站的设计规范得垃圾车的备用车系数1.2,计算需备用的车辆数量。

即该堆肥厂需要配置17辆垃圾车运输垃圾,每辆垃圾车配置两个垃圾箱,则要34个垃圾箱。

5.2计量

在原料储存间垃圾运输车辆进口处设置一电子计量磅秤,确定电子地磅秤的最大称量为20t,尺寸规格为3

9m。

5.3原料贮存

5.3.1储料仓设计

垃圾经过计量后运至卸料仓卸料。

设计存料区的贮存能力为3天的垃圾量。

存料区容积:

卸料仓由垃圾车辆卸料地台、封闭门、滑槽、固体废物贮存坑等组成。

固体废物贮存坑设置在半地下,采用钢筋混泥土制造,要求耐压防水并能够承受起重机的冲击。

坑底部分横截面为梯形,坡度为1/2,斜面高差取2m,并设置集水沟,排出固体废弃物堆积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取垃圾水分的1‰通过渗滤的途径流失。

此外,为方便在必须情况下工作人员进入仓内进行清理和排除故障,还需设置一定的通风口与风机、管道、除臭装置组成除臭换气系统,且在卸料台处需配置除臭除尘的装置防止垃圾车倒料时产生的扬尘和恶臭气体。

 

(1)卸料仓尺寸确定

选一有高差的地势筑建垃圾卸料仓,卸料仓分为存料区和卸料漏斗两大部分。

现取卸料仓地下部分尺寸为24000mm*8000mm*7000mm,在朝垃圾车进入方向的卸料仓离墙壁分别离两边2m处各留宽3.6m高2.4m的门,在离门2m处作为卸料台,中间筑建坡度为3/2的滑槽连接卸料台和存料仓。

地面部分在存料区旁边1m处预留3个6000mm*6000mm的方孔做为垃圾漏斗接收起重机抓头袋给料,两方孔之间隔2m,两边离墙体各1m,并在此边墙壁上方3m处开一1000mm*1000mm的通风口。

存料区总尺寸为24000mm*8000mm*12000mm。

表5-2起重机抓斗选型

型号

DYZ1540

抓斗外型尺寸(mm)

2890×2380×4200

额定斗容量(m3)

4

配用起重机吨位(t)

15

开闭时间(s)

10

颚瓣数量

6

(2)集水沟设计

卸料仓底部最低平面与斜面的最低点的高程差取为500mm,,在此平面往上用钢筋混泥土建成一个厚50mm的平面与卸料仓底部斜面相接,之下部分即为横截面为V形的集水沟,平面上还需每隔60mm均匀的留出直径为20mm的圆形孔洞让渗滤液顺利的流入集水沟,并在平面上铺上一层网孔为5mm*5mm的防腐耐酸筛网以防止细小废物漏入集水沟内,集水沟壁还需铺设一层HPDE膜防止渗滤液侵入土壤层造成土壤或地下水污染。

斜面长度:

集水沟内表面积:

集水沟宽度:

集水沟截面积:

在集水沟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最大口径为500mm的锥形积液槽达到收集与缓冲渗滤液的作用,下端用口径为10cm的HPDE管连接将渗滤液输送走。

5.4存料间通风除臭设计

存料间中的垃圾在对方过程中会腐烂变质,分解后会散发难闻臭味,且臭气当中成分复杂,不免会产生一些可燃性气体,为避免发生火灾等危害,必须对存料间内臭气进行合理处理。

表5-3臭气处理工艺综合因素对比

工艺名称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去除效果

高空稀释

排放法

适用于臭气浓度较低的有组织排放的恶臭处理

运行简单、运行费用低

受气象条件及地理位置影响较大,且烟囱高度有一定要求

只是对臭气进行转移稀释

活性炭吸附

低浓度臭气处理

初期投资较低,运行维护简单

活性碳易饱和,需再生或更换,所以后续运行费用较高。

易产生二次污染。

只是对臭气进行转移

湿式化

学吸收

排放量大、高浓度臭气处理

反应快、运行可靠

配置附属设施较多、运行管理较复杂、运行费用高

对单一成分臭气处理效果较好

植物液分解

开放环境中、低浓度臭气处理

初期投资极低,运行维护简单

运行费用较高,不能较好解决冬季结冰问题

适用于不能完全收集的开放空间或作应急使用。

对中、低浓度臭气去除效果较明显

土壤法

适用于臭气浓度低且地较充裕的地方

设备简单、运行费用极低、维护操作方便

占地面积较大、对高浓度和浓度变化较大的臭气处理效率有限

对低浓度难溶性臭气处理效果较好

生物法

适用于各类恶臭气体处理

总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基本无二次污染

对温度、湿度、PH值等过程参数控制要求较高

对含N、S成分的臭气处理效率较高

由于存料间空间较大,且不常开放通风,一般处于密封状态,要求换气次数不多,采用臭气集中收集处理的投资成本不大,且臭气浓度较小,所以。

本方案选择生物法分解的方式建立除臭间对原料间臭气进行处理。

存料间预留的通风口用以室内气体通风换气,用风管和风机系统将室内臭气进行收集处理。

对于室内通风换气的设计原则是以人为本,换气次数根据人的进入状态确定,一般,不进人或一般不进人的地方,换气量取2~3次/h;有人进入但工作时间不长的区域,换气量取3~5次/h;有人长时间工作的环境,换气次数取5~8次/h;持续工作场所,换气次数:

8~15次/h,本设计换气次数取2次/h。

设计风管内的风速为10m/s,计算风管的尺寸和风机的额定风压。

用生物除臭法除臭,建立除臭间,用天然树皮和木屑作为填料,填料比例为树皮:

木屑为=3:

7,根据查找的案例资料取填料的表面负荷为100m³/(㎡•h),填料堆高1m,堆两层,两年更换一次填料,除臭间两头为锥形,以便减缓气体进入除臭教案的速度和增减气体排出除臭间的速度,除臭间主体部分为矩形,用以堆放天然填料。

除臭间主体部分尺寸:

在卸料口处,为防止垃圾车卸料时除臭的扩散,本设计采用在卸料口卷门的上方安装强风风幕机,当卸料时开启风幕机使风幕机吹出的强风起到隔断存料间臭气与外界空气的作用,防止存料间内的除臭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表5-4风幕机选型

名称

类型

型号

风量(m3/h)

电压(V)

离心式风幕机

防腐风机

FM3015H

1330

220

频率(HZ)

风口风速(m/s)

长度(mm)

噪音(dB)

功率(W)

50

11.2

1200

52

335

5.5预处理车间

堆肥工艺的预处理包括分选、破碎、筛分和混合处理工艺。

当垃圾运至堆肥厂经过计量后运至储料间内进行废物预处理工作。

5.5.1分选

垃圾堆肥处理前需经过人工分选和风力分选,除去大块的质重的玻璃、陶瓷、金属等不可进行堆肥的固体废弃物。

根据堆肥厂的日处理量及各成分所占百分比可计算每日需处理垃圾中各成分的量。

表5-5垃圾成分

日处理量

种类

所占百分比%

每日垃圾中含量

250

厨余垃圾

0.52

130

250

果皮类

0.13

32.5

250

纸类

0.09

22.5

250

纤维

0.04

10

250

玻璃

0.04

10

250

金属

0.02

5

250

其他

0.03

7.5

250

塑料

0.13

32.5

给料装置一般有起重机抓斗、板式给料机、前端斗式装载机等三类。

起重机抓斗的基本形式有钢索式抓斗和油压式抓斗。

考虑到实用需求和造价以及适用范围等因素,又由于板式给料机供料仓容积有限,储料池不能太大,所以在储料仓采用板式给料机给料时必须另设进料装置,所以现选择油压式抓斗和板式给料机结合使用为该堆肥厂的垃圾给料装置。

板式给料机的尾部料斗与卸料漏斗底部卸料口相连(尾部料斗保持有物料),卸料漏斗四面均以45°度角向下倾斜2.5m与板式给料机的尾部料斗相接。

头部排料口与皮带传送机相连,将物料送上皮带传送机进行人工分选。

人工分选

设计板式给料机给料的厚度为100mm,宽度为500mm,给料速度为0.22m/s,尾部料斗尺寸设定为4000mm*5000mm*2000mm,并在尾部装一个长为4000mm,宽为5000mm,高程为500mm以30°角的斜面可自动工作的推板,推板的水平面上要加平板密封,方便均匀给料。

给料机给料宽度为500mm,物料厚度为100mm,做计算。

 

表5-6给料机型号

类型

板式输送机

链板运行速度(m/s)

0.22

给料机宽度(mm)

500

给料机长度(mm)

5000

尾部料斗尺寸

5000mm*4000mm*2000mm

尾部加推板

堆肥厂日处理的垃圾的体积:

950.4m3/d≈890.31m3/d,可以满足堆肥厂的处理要求,所以可确定板式给料机的大小型号。

垃圾被运出板式给料机后送上皮带传送机,皮带宽度应比给料机出口略宽设定为800mm,选择槽式皮带输送机,并且皮带的一边需设置300mm高的挡板,另一半加高150mm后做一个倾角为45°高差为50mm的斜板以方便工人进行分选工作并避免挡板磨伤手臂,整个人工分拣处理线分拣人员工作的高度为1.2m(工作人员身高按1.55m算)。

设计皮带总长5000mm,分拣人员配置三个装料箱,分别存放分选出的不可回收利用的石块和陶瓷及塑料等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的可回收利用的金属和玻璃,每个箱子还需配置一个推运装置以方便卸倒。

表5-71#皮带运输机选型

类型:

带式输送机

型号:

DY

输送距离(m)

5

皮带宽度(mm)

800

需按设计制造挡板

分选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设置3台皮带运输机,3条皮带运输机配套设置3条供人工分选线。

所需配置分选人数3个。

装料箱的尺寸:

根据分拣出的废弃物量的不同,每个料箱的尺寸需不同才能保持分拣工作进程一致。

设定人工分选的效率为25%计算各成分中被分拣出来的废品量。

在查找资料后现取塑料的密度为0.9t/m3,玻璃的密度为2.5t/m3,金属的密度为6.8t/m3进行计算分拣出的各物料的体积,塑料和其他废弃物的装填系数为0.8,玻璃和金属的装填系数取0.85,计算出各成分每日垃圾量的贮存空间,再确定一个运输周期,确定堆肥厂需建的贮存空间尺寸。

分选人员需要配置3个周转箱,左边的一个周转箱尺寸为0.5m*0.8m*1.2m,用来装分拣出来的塑料和其他不可回收利用的物质;右边放2个周转箱,尺寸为0.5m*0.6m*0.8m,分别用来装分拣出来的玻璃和金属;大尺寸的周转箱现预计购买5个,小尺寸的先预计买10个。

工作时间核算

即人工分选的工作人员实际的工作时间为7.49h。

人工分选后将3条分选线上堆垃圾汇总到2#皮带运输机上。

设计2#皮带运输机袋宽度为1.5米,运输距离为10米,皮带两边加500mm的挡板防止垃圾掉落。

表5-82#皮带运输机

类型:

带式输送机

型号:

DY

输送距离(m)

10

皮带宽度(mm)

1500

需按设计制造挡板

风选机分选

设定风选机的分选率为30%,风选机能根据物料到密度不同将物料分出轻质的塑料与纸张,重质的碎石、陶瓷和金属以及其他垃圾,则风选机分选出的个成分的量可计算出来。

则两次分选后被分选出的各物质的总体积:

风选机选型

进入风选机的垃圾体积:

处理垃圾质量:

250-13.75=236.25t

表5-9风选机选型

型号:

WS

品牌:

N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