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7984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全册教案文档格式.docx

2.认识世界中各种生命价值的平等性——其他一切生命和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

“人类生命的价值是否高于其他生命?

“我们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

”(划线)人类的生命只是生命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还有其他的动物、植物,甚至微生物,它们都有生命,它们的生命也是十分重要的。

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它们的生命,就没有我们人类的生命!

(想想为什么?

)(学生回答)

因为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从大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量,从而满足自己的需求。

可以说“人类来自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

(划线)没有了大自然的恩赐,人类就丧失了存在的可能。

“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相互依存,相依为命。

”(划线)。

所以,其他一切生命和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二、生命需要彼此尊重

但遗憾的是,由于人类的无知、肤浅和贪婪,我们曾经美丽的家园却在不断遭到破坏,如今已满目疮痍……请同学们举一些例子。

砍伐树木,乱扔垃圾、污水乱排、动物锐减等。

(老师再找一些具有震撼力的图片和漫画,了解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以及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这些现象会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人类的破坏,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任意改造自然的结果,违背了自然规律。

人类的破坏使许多的物种不断消失,破坏了大自然原有的和谐与平衡,这一苦果由我们人类自己品尝,我们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

树木的大量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沙尘暴肆虐;

工业文明的发展,导致垃圾如山、污染加剧;

动物的锐减,使人类越来越陷于孤独的境地。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已经有很多的动植物在不断地从我们的身边消失了,它们是与我们人类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可是人类对它们并不友好,这是值得我们好好反思的。

人类如果把自己的好朋友都消灭了,最后也只能走向灭亡。

如巴普洛夫说的:

破坏自然,等于埋葬人类自己。

那么,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呢?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善待大自然,与大自然共生共存、和谐相处。

那么,作为一个中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怎样保护环境呢?

节约用水、用电,不用一次性饭盒、筷子,节约粮食,垃圾分类,不使用塑料袋,尽量使用充电电池等。

考考自己:

以小组为单元,以“尊重生命、善待地球”为主题设计一条广告语,呼唤人类保护自己的家园。

【板书设计】

2.认识世界中各种生命价值的平等性――其他一切生命和人都有同等的生存权利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三、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1、为什么要珍爱生命?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情境体验:

《是爱给了我第二次生命》(P3)

结合事例谈谈:

为什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弃生命?

①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人的生命是独特的,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只能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也是脆弱的,人生短暂,生命弥足珍贵。

”(P5,划线)

自杀轻生给自己、家庭、亲友和社会带来什么危害?

②人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也是对家庭、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读一读名言(P3):

人活着,就意味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为自己,也为亲人、他人和社会。

——佚名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

我们能够做许许多多有益的事,我们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能够为他人减轻痛苦,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这就是我们生命的价值所在。

所以,我们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2、如何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1)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

(2)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时,要顽强奋斗,决不屈服,决不放弃,展现生命的光辉。

故事:

《生与死的抉择》

巴尼·

罗伯格是美国缅因州的一个伐木工人。

一天早晨他照常去森林里伐木,就在他用电锯将一棵粗大的松树锯倒时,树干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他的右腿上。

剧烈的疼痛使他觉得眼前一片漆黑。

他努力地保持着清醒,并试图把腿抽回来,可树太重了,腿抽不回来。

于是,他拿起身边的斧子,狠命地朝树干砍去,砍了三四下后,斧柄断了。

他又拿起电锯开始锯树,但他很快发现一个很糟糕的情况:

倒下的松树呈现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这里又人迹罕至,时间一长,就没有生还的希望了。

要保全生命,惟一可行的办法:

自行截肢。

(1)当这位伐木工人遇到生死攸关的时候,他是怎样做的?

(2)假如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吗?

一个真正珍爱生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遇到多大的挫折,都是不会放弃生的希望的。

人的一生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很多,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生命。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人就应该敢于悦纳人生中所发生的种种不如意甚至是不幸事件,勇敢地面对。

然而,有些人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就轻易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让生命之花过早地凋谢了。

这些都是很不理智的。

国家卫生部门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

中国没2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每年有200万人自杀未遂。

自杀,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因为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我们应该有勇气去面对,选择自杀是一种逃避,这样做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给国家、社会和亲人带来更多的麻烦。

(3)善待其他生命

“无论是亲人,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应以珍爱之心去对待,去呵护”(P6,划线)

讲事例: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四名同学一案震惊全国。

四名同窗好友的宝贵生命,在马加爵眼里如同草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用杀戮泄愤。

最终,他受到了法律严厉的制裁。

看完这个新闻后,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人的生命?

平时,同学们之间会打闹,如果伤害到别人的身体,也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生命的行为,希望同学们能杜绝这种现象。

我们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

同样,其他人的生命也是宝贵的,因此,我们在珍爱自己的生命的同时,还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

为了保护每个公民的生命不受侵害,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对于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我国的法律将给以严厉的制裁。

课堂总结:

当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或遭遇困境时,我们要勇敢面对,不轻言放弃生的希望;

当生命不再完美时,依然肯定、悦纳生命;

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威胁和困境时,我们应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

无论何时何地,绝不伤害他人的生命……

5、2感受青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为宝贵的阶段;

了解中学时代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学习本领的最佳时期,要珍惜青春年华。

在体会美好青春、珍惜青春年华的同时,培养复杂社会环境中善于辨别是非、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的活动,体会名人成功的原因,感受在青春立志的重要性;

学习收集资料、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与评价”活动,进一步把对青春的认识落实到具体上,从日常的生活点滴做起,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体会奉献社会的意义。

展示自己的青春风采,实现青春的梦想,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与价值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处于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怎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前途、国家的未来。

对此,要通过不同层次的活动,突出对学生典型生活的价值引导与精神拓展。

【教学重点】青春的价值与使命。

【教学难点】怎样珍惜青春,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课时安排】2个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师:

今天我们来学习青春是美好的。

上一节课布置同学们回去填写青春档案。

下面就来看看同学们的成果。

【新课】

模仿名人秀,同学们模仿自己所欣赏的人的言行举止,也可以描述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情,然后由其他的同学来猜,看看其他同学能不能猜的出来。

生活动(学生猜完一个,把这个人的青春档案说出来)

课文也给我们提供了两个名人的档案,翻到书本18页,杨乐和邓亚萍的例子。

生阅读

他们可以说是成功人士,一个研究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之为杨长定理,一个蝉联奥运会冠军。

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生谈

他们具有勇敢,自信,勤奋等这些优良的品质,而且有一点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他们都在青春年少的时候确立了志向。

我们说自古英雄出少年,青春年少时确立的志向,打下的基础,能直接影响到一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

那我们青春的使命是什么呢?

填写书本20页

生回答

珍惜青春,奉献青春,丰富、充实、发展自我。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诗歌

生欣赏诗歌

青春是人生最为壮丽的时刻,

她是鲜花,更是汗水。

她充满着对明天的向往和追求;

奋斗就是她形影不离的伴侣。

我们要用多彩的笔,真正写好这一页历史,

才不会

愧对自己,愧对生活,

愧对我们这个飞旋的时代!

青春如火,

热情奔放。

青春似歌,

激情悠扬。

飞舞吧,青春!

燃烧吧,青春!

青春的梦

青春的梦,

像大海激起的浪花,那样美丽;

像巴金笔下的日出,那样奇妙;

像傍晚的火烧云,千变万化;

像海滩上的贝壳,千奇百怪。

她更像一道菜,色香味俱全,

只有细细地品尝,才能知道它的美味。

师:

诗歌总是为了赞美或者歌颂一些东西,那这首诗歌是为了赞美什么呢?

生答

主要赞颂了青春的美好,歌颂了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描述这样的词语可以说是很多,同学们试着说说看。

我们就来一次赞美青春征语活动。

生活动

古人新人写了这么多赞美青春的词语,归纳起来也就是说青春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那为什么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呢?

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品味我们青春的美好。

品味青春:

和你周围的人相比较,青春期的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幸福?

•与父母相比较,我们正值青春,正可以尽情放飞自己的梦想,青春是我们努力拼搏、不怕失败的资本。

与年轻时的父母相比,我们拥有一个更现代化但也更需要奋斗才能立足的社会。

因此,我们的青春轨迹应该比父母的更绚丽。

•与儿童期相比较,我们拥有更多的………

•与老人相比较,我们拥有更多的……

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主要是因为

青春是人生的朝阳期

青春是人生的转折期

青春是人生事业的奠基期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要爱惜自己的青春!

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学时代是人生的春天,是孕育理想、确立志向的最佳时期。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好地把握青春的,那我们应该怎样珍惜青春年华,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呢?

这就给同学带回去思考。

导入:

歌曲〈童年〉的启示,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宝贵,我们一定要珍惜。

时间的特点:

一去不复返。

师讲:

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用最先进的仪器,都不能将逝去的时间挽回。

因此有的人将时间比作流水“门前一道清流,夹岸两行垂柳,风景年年依旧,只有那流水总是一去不回头。

”时间的客观性——不管人们怎么对待时间,它都一分一秒的流逝。

讨论:

为什么同是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有的同学的收获很大,而有的同学的收获很小呢?

(学生答略)

主要就是我们同学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有的人珍惜时间,而有的人浪费时间。

讲一讲:

你周围的人是如何对待时间的?

引入书上的例子,富兰克林、鲁迅。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惜时如金,发奋学习的优良传统。

(课本P94司马光、鲁迅。

从利用时间的角度来看,时间的特点:

抓紧时间,时间就多,反之,时间就少。

对于时间人们可以合理的安排和利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谈一谈:

你的双休日是怎样度过的?

你比较浪费时间,还是比较珍惜时间?

做一做:

发挥你的主观能动性,制定一份下个双休日的作息时间表。

(学生答略)

适当的休息是必要的,特别是我们处于少年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休息之余也不能忘了我们的学业。

少年期是人生道路上一个关键时期,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少年时间,珍惜青春。

前辈们在这方面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请同学们举例说明。

珍惜青春不仅是祖国和人民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同时更是我们自身成材的一个前提。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抓紧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呢?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教材P95。

李大钊曾说过:

“昨天唤不回来,明天还不确定,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今天。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的基础上,善于抓住今天,做时间的主人。

有人认为,人生价值取决于一个人生命的长短,你认为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举例说明。

1、时间的特点:

2、如何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结束语:

希望通过本次课,同学们能够善待时间,善待生命,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

课后实践:

制作时间作息表,利用时间评比,那位同学能够按照作息表安排时间。

5.3人生多彩

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自己人生目标的现状,知道探索人生意义的途径与方法。

懂得人生的价值必须通过劳动创造才能得以实现,今天的努力学习也是人生追求中的一种劳动创造。

培养乐观向上、珍惜生命时光、勤于劳动创造的人生态度与行为。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园”中的活动初步体验人生的多姿多彩,感受人生理想与人生价值的多元性,了解自己人生理想的现状,初步引发关于人生问题的思考。

通过“实践与评价”的活动,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形成个人、小组及全班对人生探索的积极意识与行为,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研读“阅读与感悟”中的材料,领悟“激情与梦想”对有价值的人生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追求创造美好人生的激情。

结合活动,研读、领悟“心灵导航”阐述的问题,从理性的层面理解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生价值等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各项活动,初步感受人生的丰富多彩;

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初步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珍惜生命的分分秒秒,激发追求美好人生的激情与梦想,为实现富有价值的人生而努力。

4、教学重点:

如何探索人生的意义

5、教学难点:

如何在日常学习、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6、教法:

分析法、集体讨论法、读书法

7、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步骤一:

时事小快餐

学生作时事新闻报道

步骤二:

童年故事会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自备一张有故事的照片

1、组织学生出示照片,并为同学们讲述照片中的故事,全班同学一起来分享;

2、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0面的“情景体验”,回忆往事(最自豪的、最幸福的、最痛苦的,等等),体会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得出对人生新的感悟;

3、小组交流、讨论、分享,感受多姿多彩的人生旅程。

步骤三:

“创意格言”

1、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5面“同龄人的心声”,分别请5位同学读一读这五句制作精美的格言,听听同龄人对多彩人生的深刻思考;

2、将自己对人生过程的感悟提炼成格言;

3、全班交流、分享;

4、分组讨论,推荐本组最有创意的格言,作为全组同学的“座右铭”,再从各小组的“座右铭”中评选出最佳格言,作为本班的“座右铭”。

调查问卷

上节课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的格言令我感动、欣慰,我们的同学懂得对人生作出思考和回答,这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你们已经长大了,而宣告一个孩子真正成熟的标志——懂得对人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懂得规划自己将来的人生道路,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明白人生的意义。

(板书)

教师组织学生在空白的纸上写出对以下问题的回答(要求:

匿名、真实):

1、你对目前的生活状态满意吗?

为什么?

2、请你描绘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3、你的目标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是否遥远?

怎么做才能拉近距离?

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收齐,并从中抽出部分答案进行分享,初步引导学生探索人生的意义。

4人小组交流讨论:

以上几份问卷回答中,哪些是积极的,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全班交流分享

教师给予肯定和提倡

探究园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1面“人生小论坛”。

这些人物是如何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的?

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分享。

教师明确:

1、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

2、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

步骤四:

心灵导航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2面“探索人生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和理解探索人生的意义的必要性,掌握探索人生意义的途径。

第三课时

探究园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根据“实践与评价”布置,收集先进人物的事迹;

1、请几位同学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先进人物的事迹,全班同学一同交流分享:

2、集体讨论:

这些先进人物的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

3、集体讨论:

什么是价值?

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先通过物品来了解价值的概念——有用性,指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的用途。

再联系人(最好以班级某个普通的同学为例)进一步认识人的价值在于他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有用性,即贡献。

阅读与感悟

1、教师发放课外阅读材料《感动中国的李学生》

组织学生讨论;

一个普通人李学生的人生价值?

教师引导明确:

不只是先进人物或者伟人的人生有价值,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懂得为社会、集体和他人作出贡献,就能体现他的有用性,他的人生就是有价值的。

我们在座的没一个同学也一样,人生价值是不受年龄的限制的,你们在一步步地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着。

2、学生朗读并感悟教材第14面中爱因斯坦的话——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的什么。

第六单元自强不息

6.1《直面挫折》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充分认识人生难免有挫折,做好直面挫折的准备,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正确看待挫折,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应生活中的挫折与逆境,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2、能力:

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并懂得适当的应用于生活实践,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

3、知识:

了解挫折产生的原因,认识挫折和逆境是人生不可避免的;

明白挫折的两重性,战胜挫折的关键在于自己对挫折的态度,尤其是当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真正领悟战胜挫折的真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直面挫折

第二课时“钉子”是怎样炼成的——仅仅意志是不够的

第一课时彩虹总在风雨后——直面挫折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困难和挫折不可避免,树立正确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态度;

挫折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故事、研讨、演讲、心理测试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故事导入,承上启下

1、导语:

我们刚刚学习了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知道了“生命宝贵”,憧憬着“人生多彩”,决心要“青春闪光”。

对于生命、人生意义和价值等重大问题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那么,精彩的人生之路就像铺满鲜花的笔直大道一样在等待着我们去穿越吗?

不,人生之路像崎岖的山路,弯曲而不平。

本单元我们就要开始探讨,人生的挫折与坎坷。

2、故事启思:

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先听一个故事:

另一个儿子

哈里·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以后,有记者到其家乡采访杜鲁门的母亲。

记者首先称赞道:

“有哈里这样的儿子,您一定感到十分自豪。

“是这样。

”杜鲁门的母亲赞同道,“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

“哦?

”记者很吃惊,“他是做什么的呢?

“他正在地里挖土豆。

3、承上:

为什么杜鲁门总统的母亲说自己那位挖土豆的儿子和当总统的儿子“同样使我感到自豪”呢?

请大家用上一单元的思考与感悟来分析一下这位母亲的内心吧。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4、启下:

既然两个儿子都那么可敬,是不是说要当一个总统和挖土豆一样容易呢?

一、总统的启示——自主探究

那么,请大家看看美国历史上另一位伟大的总统是怎样当选的吧。

投影:

《美国总统林肯的人生简历》

看完之后,我们从林肯总统的人生简历中发现了什么呢?

二、快乐体验

的确,从林肯总统的身上,我们发现了意志对于人生的重要。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你自己的感悟?

学生:

《真心英雄》。

谁的原唱?

周华健、成龙、还有李宗盛。

呵,你们对于那些大明星也了解很多嘛。

他们几个歌手唱这首歌合适吗?

合适。

他们都是些“硬汉”形象。

看来硬汉子才意志坚强啊?

你们会唱吗?

不一定硬汉子才意志坚强啊。

我们都会唱。

那谁来为我们演唱一下这首歌?

(多人举手,应两位女生要求一起来唱,众人不由自主合唱)

(热烈鼓掌)

真是感人。

唱的真好听。

在老师听来,虽然话筒坏了,声音有点小,但她们唱的比成龙还好,因为成龙离我们很远,而同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她们的歌声中,我听到的是心灵的对话,强者的心跳。

我还听到了她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坚定不移的脚步声…

还有谁想来唱这首歌吗?

(第二组演唱。

老师点评。

略)

三、联系实际,关注生活。

1、天降大任:

名人名言故事集锦。

课后继续收集。

2、“钉子”是怎样炼成的(或小议“钉子精神”):

最近一段时间,重庆“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在网上沸沸扬扬,最终以民众比较“放心”的方式解决了。

请课外了解事件始末,写一篇小论文或发言稿,谈谈你对此事件的启示,下节课做专题探究用。

第二课时专题探究:

“钉子”是怎样炼成的

——仅有意志是不够的

设计目的:

通过研讨重庆“钉子户”事件,培养关注社会现实的精神的使命感、责任感,体会:

1、超强意志:

几年的官司,以弱对强,以弱胜强

2、非凡勇气:

抱定必死信念。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拒之”。

3、理性:

依法维权,有理有据,拒绝暴力蛮干。

精通法律,特别是宪法。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