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0233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管理Word格式.docx

项目部成立,应做出相应的人员安排: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工程项目较小,可一人承担两项或三项工作)

项目经理:

具有大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项目的管理与实施经验,监督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负责;

负责协调解决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负责与业主及相关人员的协调工作。

技术人员:

要求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进度、技术等问题,及时上报项目经理。

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特点、技术特点及产品特点,并熟悉相关技术执行标准及验收标准,负责协调系统设备检验与工程验收工作。

质量、材料员:

要求熟悉工程所需的材料、设备规格,负责材料、设备的进出库管理和库存管理,保证库存设备的完整。

安全员:

要求具有很强的责任心,负责巡视日常工作安全防范以及库存设备材料的安全。

资料员:

负责日常的工程资料整理(图纸、洽商文档、监理文档、工程文件、竣工资料等)。

施工班组人员:

承担工程施工生产,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能力和经验。

三、熟悉工程情况、组织施工

熟悉工程状况后,项目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时还应发扬相互协作精神,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开展工作。

1、施工机械设备的准备,综合布线施工的大型施工工具或设备,主要为电钻、电锤、切割机、网络测试仪、线缆端接工具、光纤熔接机、测试仪等。

2、熟悉综合布线设计文件,掌握系统设计要点,熟悉施工图纸对施工班组技术交底。

3、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工程实施方案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设计人员负责完成。

应根据整体工程进度,编制综合布线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

4、工程材料进场,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设备、材料分批次采购进场并组织相关人员(业主、监理公司)检验。

检验合格后应形成业主或监理公司签收的书面文件。

以作为工程结算的文件之一。

5、工程实施,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由工程技术组,质量管理组,施工班组完成

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以控制工程质量为主,以控制工程进度为辅,不断督导检查,以执行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工程验收标准为检验依据,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直至工程竣工验收。

四、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关系,一个建筑施工项目常有几十家涉及不同专业的施工单位,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协调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工作,是要有效的解决各种分歧和施工冲突,使各施工单位齐心协力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以达到预期的工程建设目标。

协调工作主要由项目经理完成,技术人员支持。

综合布线项目协调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相互配合的协调,包括其他专业的施工单位、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公司或咨询公司等在配合关系上的协调。

如与其他施工单位协调施工次序的先后,线管线槽的路由走向,或避让强电线槽线管以及其他会造成电磁干扰的机电设备等。

与业主、监理公司协调工程进度款的支付,施工进度的安排,施工工艺的要求、隐蔽工程验收等。

与设计公司或咨询公司协调技术变更等。

2、施工供求关系的协调,包括工程项目实施中所需要的人力、工具、资金、设备、材料、技术的供应,主要通过协调解决供求平衡问题。

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组织施工,安排相关数量的施工班组人员以及相应的施工工具,安排生产材料的采购,解决施工中遇到技术或资金问题等。

3、项目人际关系的协调,包括工程总包方、弱电总包方其他专业施工单位和业主的人际关系,主要为解决人员之间在工作中产生的联系或矛盾。

4、施工组织关系的协调,主要为协调综合布线项目内部技术、质量、材料、安全、资料施工班组相互配合。

五、工程施工

1、工作流程

(1)安装水平线槽,

(2)安装铺设穿线管,

(3)安装信息插座暗盒,

(4)安装竖井桥架,

(5)水平线槽与竖井桥架的连接,

(6)铺设水平UTP线缆,

(7)铺设垂直主干大对数电缆、光缆,

(8)安装工作区模块面板,

(9)安装各个配线间机柜

(10)楼层配线架线缆端接,

(11)楼层配线架大对数线缆端接,

(12)综合布线主机房大对数线缆端接,

(13)光纤配线架安装,

(14)光纤熔接,

(15)系统测试(水平链路测试、大对数线缆、光纤测试)

(16)自检合格(成品保护)

(17)验收(竣工资料、竣工图纸)

2、施工管理中的安装要点

(1)安装水平线槽,铺设穿线管,信息插座暗盒,竖井桥架,水平线槽与竖井桥架的连接时应注意工艺要求(如确保线缆铺设时线槽、线管应连接紧密、牢靠,管道内无毛刺等),熟悉相关标准(如强弱电线槽、线管、暗盒应保持30CM距离并应做好接地等)。

(2)铺设水平UTP线缆、垂直主干大对数电缆、光纤时应做好线缆两头的标记,布放缆线时应注意:

不能超过线缆牵引力要范围,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

在楼层配线间UTP电缆预留一般为3至6米;

工作区为0.3至0.6米;

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至10米;

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在同一线槽内包括绝缘在内的导线截面积总和应该不超过内部截面积的40%;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接部份间隔距施3~5m处设固定点。

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等问题

(3)安装工作区模块面板、楼层配线架线缆端接、楼层配线架大对数线缆端接、综合布线主机房大对数线缆端接时应同时制作连接端口标签,在端接线缆时应考虑机柜整体规划,合理安排数据、语音配线架的安装位置以及过线槽的安装位置。

线缆应布放整齐并捆扎牢固,端接时要按照不同类别布线系统的要求,打开线缆对绞长度不应该超出标准要求。

(4)光纤配线架安装,光纤熔接时应同时应制作连接端口标签,光纤熔接应考虑到现场环境灰尘,严格按照熔接机操作规程操作,做好光纤熔接头的清洁。

熔接后应给连接头加防尘帽。

光缆在机柜中应布放整齐并捆扎牢固

(5)系统测试(水平链路测试、大对数线缆、光纤测试),应按照系统设计要求的链路类别,测试数据达到或高于相关类别的标准。

并组织相关人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检验。

检验合格后应形成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签收的书面文件。

以作为工程竣工验收的文件之一。

(6)自检合格后还不能完成整体验收交付使用的情况下应做好成品保护。

(7)在施工中应有专职技术人员检查施工现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项目经理。

如有需要可在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应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学习逐步提高施工班组的素质。

3、施工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必须提前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跟土建、消防、空调、照明等安装工程互相配合好,免得产生不必要的施工冲突,因此与各专业很好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省得到时已经安装施工好的线槽或线管阻挡了其它专业的设备,被迫重新拆掉,那就得不偿失了,当然了在施工安装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如果不对以下几个问题引起重视,将来对布线施工的测试和验收有所影响。

(1)电缆拉伸张力

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

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严重影响电缆抑制噪音(NEXT、FEXT及衍生物)的能力,及严重影响电缆的结构化回波损耗,这会改变电缆的阻抗,损害整体回波损耗性能。

这些因素是高速局域网系统传输中的重要因素,如千兆位以太网。

此外,这可能会导致线对散开,可能会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

避免电缆过度弯曲,因为这会改变电缆中线对的绞距。

如果弯曲过度,线对可能会散开,导致阻抗不匹配及不可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

另外,这可能会改变电缆内部4个线对绞距之间的关系,进而导致噪声抑制问题。

各电缆制造商都建议,电缆弯曲半径不得低于安装后的电缆直径的8倍。

对典型的6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毫米。

存在问题的最关键区域之一是配线柜,因为大量的电缆引入配线架,为保持布线整洁,可能会导致某些电缆压得过紧、弯曲过度。

(3)电缆压缩

避免使电缆扎线带过紧而压缩电缆。

电缆过紧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影响其性能,一般会使回波损耗更明显地处于不合格状态。

回波损耗的效应积累起来,每个过紧的电缆扎线对都会提高总损耗。

较好的方法是保证在使用电缆扎线对把电缆捆在一起时,没有出现任何电缆护套变形的情况。

这在配线柜中也非常重要,因为用户一般会扎紧电缆扎线带,以使电缆保持整洁,或在配线柜中,配线架背面的端接点进线非常困难。

我们建议使用挂钩和环形电缆扎线带,如Velcro品牌的扎线带。

(4)电缆打结

在从卷轴上拉出电缆时,要注意电缆有时可能会打结。

如果电缆打结,应该视为电缆损坏,应更换电缆。

安装压力会使安装人员弄直电缆结。

但是,损坏已经发生,在电缆测试时会发现这一点。

(5)成捆电缆中的电缆数量

在任意数量的电缆以很长的平行长度捆在一起时,具有相同绞距的成捆电缆中不同电缆的线对电容耦合(如蓝线对到蓝线对),会导致串扰明显提高。

这称为“外来串扰”,这一指标还有待布线标准的规范或精确定义。

消除外来串扰不利影响的最佳方式是最大限度地降低长并行线缆的长度,以伪随机方式安装成捆电缆。

(6)电缆护套剥开

在电缆端接点上,在端接后从外皮到IDC露出的线对必须保持到最小。

并没有绝对的必要剥开电缆护套,其只是可以舒适地把导线接到IDC上。

TIA或ISO布线标准规定了剥开的护套长度。

通过使剥开的护套长度达到最小,这保证了可以保持电缆内部的线对绞距,以实现最有效的传输通路。

在IDC上剥开的护套过大将损害6类布线系统的NEXT和FEXT性能。

(7)线对散开

在线缆端接点,应使电缆中的每个线对的绞距尽可能靠近IDC。

线对绞距由电缆制造商计算,改变电缆绞距将给电缆性能带来不利影响。

尽管ISO和TIA超5类布线标准规定了线对散开的长度(13毫米),但它们没有对6类布线作出此类规定。

目前的建议是遵守制造商提供的建议。

在触点和环导线顺序发生错误的端接点上,增加一对绞线要好于去掉一对绞线,以保证与相关IDC对齐。

六、安全施工

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所以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并在每次协调、调度会上,都将安全生产放到议事日程上,做到处处不忘安全生产,时刻注意安全生产。

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积极推行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按施工组织设计,科学组织施工。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设置临时设施,严禁侵占场内道路及安全防护等设施。

施工现场全体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应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拴安全带。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施工现场的规章制度,禁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施工用电、现场临时电线路、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建设部颁发的《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防范》(JGJ46-88)规定操作,严禁私自拉电或带电作业。

使用电气设备、电动工具应有可靠保护接地,随身携带和使用的工具应搁置于顺手稳妥的地方,防发生事故伤人。

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措施,并符合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施工用的高凳、梯子、人字梯、高架车等,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其牢固性。

梯外端应采取防滑措施,并不得垫高使用。

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围栏。

人字梯距梯脚40-60cm处要设拉绳,施工中,不准站在梯子最上一层工作,且严禁在这上面放工具和材料。

吊装作业时,机具、吊索必须先经严格检查,不合格的禁用,防止发生事故。

立杆时,应有统一指挥,紧密配合,防止杆身摆动,在杆上作业时,应系好安全绳。

在竖井内作业,严禁随意蹬踩电缆或电缆支架;

在井道内作业,要有充分照明;

安装电梯中的线缆时,若有相邻电梯,应加倍小心注意相邻电梯的状态。

遇到不可抗力的因素(如暴风、雷雨),影响某些作业施工安全,按有关规定办理停止作业手续,以保障人身、设备等安全。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由安全员负责查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上报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与有关方面协商处理;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公司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和业主,按政府有关规定处理,做到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事故不查清责任不放过,事故不吸取教训不放过,事故不采取措施不放过。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安全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并做好记录。

七、工程验收

常规的综合布线工程验收时应出具以下文件:

(1)设备、材料进场报验单及证明文件:

由监理工程师签收的设备、材料进场验收文件以及证明文件(合格证、认证文件、制造商证明文件,进口设备需报关单复印件等)。

(2)施工记录文件:

施工期间对施工现场发生事件、施工进度、施工内容的记录文件。

(3)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4)技术交底文件:

(5)隐蔽工程验收文件:

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的相关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测试记录文件:

由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的测试报告。

(7)竣工验收申请文件

(8)合同复印件

(9)施工单位资质文件:

施工单位的公司营业执照、从事相关专业的资质文件

(10)设计变更、洽商文件:

咨询公司、业主的变更、洽商文件,应由业主、设计公司或咨询公司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签字认可。

八、总结

要顺利完成综合布线项目工程项目,做到正确和有效的管理你的施工人员,调动好各施工阶段所需的材料,把握好总体施工进度,并配合其它专业的施工进度安排,还有协调好与其它各专业及业主或监理公司的公共关系,相信做到以上内容,综合布线项目工程组织与实施将会变得更加顺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