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0252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萘酚工艺操作规程Word格式.docx

79.6℃

GB/T6699-1998

片碱

白色片状

98.8-99%

液碱

无色透明液体

30-32%

硫酸

无色稠状液体

98%

2.2产品规格

2.2.1见相应的国家标准GB/T1646-2012。

2.2.2企业执行滴定分析内控标准

级别

2-萘酚含量

甲萘酚含量

熔点

优等品

灰白色薄片

≥99%

≤0.3%

≥120℃

合格品

≥98.5%

≤0.5%

≥119.5℃

2.3包装

2—萘酚装于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中,净重25Kg/袋。

袋口用线扎紧,防止散落及雨水浸入。

3化学反应过程和生产工艺流程图

3.1化学反应过程

3.1.1磺化

+H2SO4

+H2O

3.1.2水解

+H2O

3.1.3吹萘

加30%的NaOH于水解后的物料中

3.1.3.1与水解物中的游离酸起中和反应

2NaOH+H2SO4Na2SO4+2H2O

3.1.3.2与部分2—萘磺酸生成2—萘磺酸钠盐结晶种子

NaOH+

3.1.4中和

用Na2SO3溶液中和萘物

+Na2SO3

+H2O+SO2

3.1.52—萘磺酸钠盐的碱熔

+2NaOH330-340℃

+Na2SO3+H2O

3.1.62—萘酚钠盐的酸化

+SO2+H2O

+Na2SO3

2NaOH+SO2Na2SO3+H2O

3.2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精萘H2SO4

H2O

H2ONaOH

Na2SO3

SO2

90%NaOH

H2O

H2O

4生产过程控制

4.1磺化

4.1.1操作目的

根据工艺规程,用98%硫酸与萘反应生成符合质量要求的2-萘磺酸,供水解、吹萘岗位用。

4.1.2操作指标

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

浓度

(%)

折百重

(kg)

工业重

(kg)

体积

(L)

千摩尔

(Kmol)

备注

精萘

99

1584

1600

1661

12.25

浓度以结晶点

≥79.5℃计

硫酸

98

1310

1337

726

12.70

中控指标

保温前

总酸度(%)

28.0~30.0

游离酸(%)

保温后

25.0~27.0

4.1.3操作步骤

4.1.3.1开车前准备工作

①检查清理所有设备、管道、阀件无滴渗漏现象。

②仪表、电器设备、传动装置等保持正常使用要求,备好岗位专用工具。

③开硫酸液下泵进酸于计量槽,待回流时停泵,备用。

④磺化锅应无杂物,投料前应先加热夹套导热油,预热烘干水份。

⑤调整磺化锅的各种阀门于正确位置。

4.1.3.2正常操作方法

①开启精萘打料泵,将熔融的萘打入萘计量槽,待回流时停泵,回流结束后开磺化进萘阀,全部加入磺化锅后,量体积至规定刻度(1661L)。

②开启夹套导热油电加热,使萘温升至138~142℃,在搅拌下加酸40~50分钟。

③取样分析,总酸度在27.0~28.0%为合格,如果不合格,汇报当班班长,查明原因,计算、补加精萘或硫酸,直至合格。

④开启夹套导热油电加热,使物料温度升至159~163℃,常压维持2.5~3小时以上。

根据物料温度和导热油温度,适当控制导热油电加热开关。

⑤维持结束,关闭夹套导热油电加热,停搅拌后,取样分析。

⑥调整阀门,用压缩空气吹扫管道。

应先通知水解岗位工得到同意方可出料。

锅内压力应≤0.12MPa,出料完毕调整阀门,检查锅内应无余料。

出料完毕锅内余压排空,应缓慢进行,防止回收塔内压力升高,萘气外泄。

⑦操作台时、异常情况、分析数据应及时填入记录本。

4.1.4停工方法

按车间停工指令,停止投料,锅内不应存放物料。

如需洗锅,先向锅内加少量水,搅拌下洗锅,洗锅水通过出料管压入水解锅,再按车间规定程序操作,最后套用于生产。

若长时间停工,酸、萘计量槽不允许存放原料。

4.1.5“三停”情况处理方法

突然停电,停止所有操作,来电后再恢复操作,如维持的物料再继续维持至终点。

磺化出料时遇停电、停导热油,应停止出料,用余压或余汽把物料吹扫干净,防止堵管而影响下一次操作。

4.2水解、吹萘(岗位编号:

4.2.1操作目的

将磺化副反应生成的1—萘磺酸经水解后含量降低,加少量稀碱产生晶种,用直接蒸汽将游离萘吹净并回收,供磺化套用。

4.2.2水解、吹萘、回收萘岗位操作指标

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

名称

浓度(%)

体积(L)

磺化物

2200~2400

烧碱

30

145L(210KG)

200L

中控指标

水解

游离硫酸%

吹萘

19~21

游离萘

4.2.3操作步骤

4.2.3.1水解操作

①打开水解锅排气阀和进料阀,通知磺化进料,进料完毕后待吹扫管道结束关闭进料阀,通知回收萘岗位准备萘回收。

②开启搅拌向锅内加水一槽(200L;

蒸汽带水可酌情减少),结束后关阀并开蒸汽阀,在0.05~0.07MPa压力下进行水解,时间1小时。

废气管经水箱冷却水冷却后,进入回收萘塔,控制水箱内冷却水的温度60度(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回收塔跑萘,过低容易造成废气管堵)。

③水解结束后,进行吹萘操作。

④操作台时及生产异常情况应及时填写在记录本上。

4.2.3.2吹萘操作

①在搅拌情况下向水解物中加42%的液碱一槽(145L),结束后关闭阀。

②开蒸汽阀,保持压力0.05~0.07MPa条件下吹萘,时间1小时40分钟。

废气管经水箱冷却水冷却后,进入回收塔,控制水箱内冷却水的温度60度(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回收塔跑萘,过低容易造成废气管堵)。

③吹萘结束后,缓慢停蒸汽、停搅拌,关闭水箱冷却水,待锅内无余压时取样分析,吹萘分析合格可终止操作,否则应继续延迟吹萘时间直至合格。

④总酸度偏高可在搅拌情况下补加适量液碱后重新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出料。

⑤得到中和岗位允许,调整阀门,用压缩空气将物料全部出至中和锅,结束后放空余压,用蒸汽冲扫出料管。

⑥操作台时及异常情况应及时记录和交班。

⑦定期检查水解锅、吹萘锅搅拌叶、鼓泡器、出料管,应符合正常使用条件,否则应通知洗锅检修。

4.2.3.3回收萘处理方法

4.2.3.3.1水解吹萘时回收塔喷淋水操作

在水解吹萘期间,调整循环水量大小,控制回收塔温度65度;

如果用循环水喷淋,塔内温度降不下来,可以用二次水喷淋,但不准混用。

严禁回收塔萘气外泄。

回收塔在喷淋过程中,要时刻检查底部回水量大小,及时调整阀门,防止跑萘。

4.2.3.3.2回收萘的处理

①每班对2个回收塔进行轮换处理,每个回收塔接受水解吹萘6批后进行处理。

②调整阀门,把需要处理的回收塔内的喷淋水放完。

开启盐水泵,把盐水加入回收塔中,打开观察孔,观察加入盐水的体积必须超过塔内萘的液位,不够可以适当补加清水。

③加盐一袋(25KG)。

④升温到100度,静置30-40分钟。

⑤打开底部分水阀分水,先把下层盐水分入盐水罐中备用,多余的盐水分入循环池中,但分水期间必须时刻观察情况,待有萘分出时,关分水阀,打开分入回收萘地罐的阀门,把萘分入地罐中。

⑥当盐罐里有集聚萘比较多的萘时,用蒸汽加温熔融,与盐水一起加入回收塔中,合并处理。

4.2.3.3.3回收萘的干燥

回收萘分入地罐后,用压缩空气把地罐中的回收萘压入回收萘干燥锅,压力不得高于0.15MPa。

在干燥锅静置15分钟后,进行2次分水,分水结束,打开盘管蒸汽阀门进行干燥,当锅内物料温度达到120度时,认定干燥完毕,压入磺化计量槽备用。

4.2.4停工方法

①按停工通知要求做好停车工作,做好回收萘的处理及设备清洗工作等。

②如遇“三停”,在正常水解、吹萘时停止操作,关闭水、汽阀,停止加碱、循环喷淋及盘管冷却水,待正常后再恢复生产。

4.3中和

4.3.1操作目的

将吹萘后物料,用Na2SO3溶液中和,生成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β—萘磺酸钠盐,供吸滤岗位使用。

4.3.2操作指标

中和加料表

浓度(g/L)

体积(L)

一次操作吹萘物

2800

160

5800~6500

中控指标

指标(%)

中和终点pH值

5~6

中和物中亚硫酸氢钠

0~0.2

4.3.3中和正常操作方法

①预热亚钠槽中的Na2SO3,温度控制在95~100度。

中和锅进料完毕,开搅拌,调整阀门,并通知酸化岗位准备接受SO2。

SO2是通过所操作的中和锅到另一个中和空锅作为捕集器,再到酸化锅的。

开启加Na2SO3阀门向中和锅内加预热后的Na2SO3,并控制加料速度保持锅内负压真空在0.01~0.03MPa,加Na2SO3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加亚钠应该先慢后快,并观察SO2管道上视镜内情况,防止中和物料带入酸化。

②当SO2管道视镜中无气流旋转,釜内泡面少而小,说明已接近终点,停止加亚钠,取样用刚果红试纸测显极浅的蓝色(刚变色)。

继续带真空并用蒸汽鼓泡赶SO215分钟。

③补加42%液碱1/3罐,再取样用试纸测定PH5~6.送化验室分析氢钠含量在0.2~1%为合格。

④得到冷却结晶岗位同意后,用蒸汽吹扫管道畅通后方可用压缩空气将中和物出料至冷却结晶槽。

4.3.4正常停工方法

较长时间停车,中和锅内严禁存料,Na2SO3贮罐停止加热,水流泵应停止使用。

临时“三停”应停止操作,待正常后再恢复操作。

4.4冷却结晶、吸滤

4.4.1操作目的

根据工艺规程,完成β-萘磺酸钠盐结晶过程,进行过滤,使之符合质量要求,供碱熔岗位用。

4.4.2操作指标

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

β—萘磺酸钠悬浮液

8000—8500L

中控指标

指标

冷却槽放料温度

35~38℃

4.4.3操作步骤

①调整冷却槽阀门,开启搅拌,通知中和岗位进料后,打开冷却水阀及回水阀,开始冷却。

②物料冷至规定温度,停止冷却,将物料放入准备好的吸滤槽中。

如果不能一下放完,先放满吸滤槽,然后打开真空泵抽真空,待母液液面下降一半,再继续放料。

③继续真空吸滤,待母液全部抽干,滤框内β盐必须人工踩实,防止有

裂缝造成真空短路,影响吸滤效果。

吸滤完毕,必须放尽下层母液水。

④人工用钩子取下层β盐,

⑤吊料时,应确保吊料钩子稳定在滤框上,防止脱钩;

操作电动葫芦人员

应注意脚下防止摔伤;

吊料时,下方严禁站人;

卸料时应动作轻缓,防止β盐

洒落。

⑥每槽β盐吊料完毕,必须清理槽内物料。

每操作3槽物料,必须清洗滤

布。

4.5酸化、一煮沸

4.5.1操作目的

用中和产生的SO2酸化稀释物生成粗萘酚和亚硫酸钠供煮沸用。

4.5.2操作指标

酸化加料表

岗位

酸化

稀释物一次操作量

6500~7500

中和来的SO2

一锅对一锅

一煮沸

酸化物

6500~7500

洗涤水

3000~3500

酸化物氢钠含量

1~3

酸化物亚钠含量

≥18

亚硫酸钠中酚含量

≤0.2

4.5.3酸化正常操作方法

①调整酸化锅阀门,通知稀释岗位工进料。

酸化锅进料完毕,加煮沸二次水(或者压滤洗机水、清水)稀释,加到第二档搅拌以下20厘米处。

开水环真空泵,通知中和岗位可以供SO2,并打开锅上真空阀,然后打开通往中和的SO2管道阀,开搅拌,进行酸化,通SO2时间1小时。

②当中和操作结束后,关闭中和排SO2阀,开酸化锅废气阀,停真空,在常压下停搅拌,取样用PH试纸测PH6~6.5并送分析至终点合格。

③如分析不合格,必须补通下一锅中和之SO2。

4.5.4一煮沸正常操作方法

①酸化结束后,开搅拌酌情加水(清水或二次水),观察锅内体积,加水完毕开蒸汽升温至沸腾(废气管蒸汽直冒),然后关闭蒸汽,停搅拌、静置15分钟以上。

②静置结束,底层残渣压往酸化空锅中。

③得到亚钠压滤岗位允许后,调整阀门,将合格的亚硫酸钠通压进亚钠冷却槽,从出料管视镜观察分层情况,时间0:

20~0:

40。

当视镜中物料颜色发生变化,由浅变深,开始浑浊时(中间层),停止压往冷却槽,调整阀门,将浑浊的中间层压往另一酸化空锅中。

继续观察视镜内物料,物料由浑浊转深黑色时(粗酚),通知二三煮沸岗位,调整阀门,将粗酚压入二煮沸锅。

4.6亚钠冷却、压滤

4.6.1操作目的

将一煮沸分出的亚钠冷却后,通过压滤机得到合格的亚硫酸钠溶液。

4.6.2操作指标

中控指标

亚钠中粗酚含量

≤0.2%

亚钠含量

16~18克/升

4.6.3操作步骤

①将一煮沸一次作业亚硫酸钠溶液进入冷却槽后,开盘管冷凝器冷却到39度。

打开进压滤泵,调整阀门,进行压滤。

②压滤过程中应勤观察滤液情况,如若滤液混浊、流量小,可能是机内粗酚已满,应停止压滤,重新洗机。

③压滤完毕,调整阀门开小蒸汽洗机17~18分钟,压力不允许超过0.05MPa,回出的水汽汇入楼下地槽中。

④洗机过程中,如滤液阀堵可以通通,并经常观察管道是否堵塞,防止压滤机带压损坏滤布。

⑤刚开始进压滤,流出的混浊液体不能流入受液槽中。

4.7化碱

4.7.1操作目的

将片碱投入化碱锅,经高温熔化,成液体状态,供碱熔使用。

4.7.2操作步骤

①把袋装片碱用电动葫芦提升到操作平台,拆包把片碱倒入化碱锅中。

②安全注意事项:

必须佩戴耐酸碱手套、防护眼镜等必要的防护用品;

片碱一旦接触皮肤立即用水冲洗,接触到眼睛危害更大,必须第一时间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水冲洗,必要时就医。

化碱锅内严禁进水,防止冲料。

③炉膛燃烧,控制化碱锅内温度在280度以上。

4.8碱熔

4.8.1操作目的

将片碱熔化后压至碱熔锅与2-萘磺酸钠盐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2-萘酚钠盐和亚硫酸钠。

4.8.2操作指标

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

原料

体积(L)

备注

碱熔

99%浓缩碱

450或520

β-钠盐

2200~2400Kg

一锅冷却的合格β-钠盐

中控指标

游离碱

1.8~2.5%

酚钠

≥43%

亚硫酸钠

340~360克/升

维持温度

325~345℃

4.8.3操作步骤

①首次开车先加水洗锅,试搅拌及放料阀,升温预热锅体后放热水稀释锅。

②连续投料时,待放完上一锅物料后,等稀释工通知已关闭放料阀,方可进碱,体积达规定量,升温,开搅拌。

③升温至320℃,可试加第一批β-钠盐,观察物料反应情况,加料到锅内温度305度,然后在305~315℃范围内,温差±

10℃,每锅批次不少于12批。

接近终点前要提前勤观察锅内物料反应情况,并提前1~2批停火,继续观察至终点。

④停止加料后,关闭加料器,开蒸汽保温维持,根据温度情况也可加适量细流水,在325~345℃维持0:

45~1:

00,仍应观察物料变化并根据物料情况补加碱或钠盐,并适当延长维持时间。

⑤保温维持结束,停蒸汽,取样分析,通知稀释工放料,填写好记录。

⑥检查锅内料已放干净,待稀释工关闭锅底阀,用引射泵进碱。

进碱结束放空引射泵余汽,打开放空阀防止堵管,进行下一批的操作。

4.9稀释

4.9.1操作目的

将合格的碱熔物料放入准备好的洗水(或清水)中,供酸化用。

4.9.2操作指标

加到第一档搅拌叶

碱熔物料

2200~2400

一锅合格的碱熔物料

①稀释锅进料前应加三煮沸二次水或一次水作为底水,然后打开放空管阀门,再关好人孔盖,接着装好放料接管,关闭稀释锅手孔,与碱熔联系,做好接料准备工作。

②开搅拌,带好面罩,缓慢开碱熔锅放料阀,将物料放入稀释锅内。

放料速度不宜太快,防止物料及稀释蒸汽灼伤,终了可开大阀门放料。

③进完料,搅拌10分钟,调整阀门,通知酸化岗位或提取亚钠岗位准备出料。

④用压缩将物料出至酸化锅或亚钠提取岗位,出料前后,用蒸汽吹扫管道,料出完后缓慢放空余压。

⑤如遇“三停”,根据“三停”时间安排停车。

停电应通知司炉停火,加料未达到终点可根据加料及锅内物料反应情况,决定是否把物料留在锅内,如停电超过二小时,加料超过三分之二则可通知稀释工放料。

如停汽可改用加水调节维持温度。

4.10固体亚钠提取

4.10.1操作目的

把稀释溶液中的亚钠固体结晶提取出来。

4.10.2操作指标

工序

原料名称

浓度(%)

体积(L)

亚钠提取

1批稀释物料

4.10.3操作步骤

①检查抽滤槽及底下受槽是否空,检查滤布是否完好。

②打开进料阀门,通知稀释岗位出料,把一锅稀释物料压入抽滤槽中。

③打开真空泵,打开真空阀门,对抽滤槽进行抽真空,时间1~1.5小时。

此时,滤布上的固体是亚钠,受槽里的液体是稀释物料。

④通知酸化岗位,把受槽中的稀释物料送到酸化岗位。

⑤打开打亚钠水泵,调整阀门,把亚钠水打到抽滤槽中,亚钠水在抽滤槽中的高度在25cm左右,再抽真空,把亚钠水抽干,目的是用亚钠水清洗固体亚钠。

同样清洗操作共3次。

⑥通知酸化岗位,把下面受槽中清洗过的亚钠水送入酸化锅。

⑦滤布上的固体亚钠,人工取出,装袋,每袋净重40KG,缝包,整齐堆放。

4.11二三煮沸

4.11.1操作目的

完成酸化物料的后处理工作,得到合格的粗萘酚和亚硫酸钠溶液,供蒸馏与中和岗位用。

4.11.2操作指标

加料表(一次作业投入量)

序号

原料名称

1

二煮沸

一煮沸后粗酚

一锅

一次洗涤水

3000

2

三煮沸

清水

二煮沸后粗酚

一锅

中间控制表

指标

备注

粗酚中亚钠含量

≤0.03

4.11.3操作步骤

4.11.3.1二煮沸操作方法

①将一次洗涤水在二煮沸锅中用蒸汽加热至沸腾。

②在搅拌下接受一煮沸来的粗萘酚,搅拌5分钟后停搅拌,静置20分钟让其分层。

如分层不清应补加热水,重新搅拌、静置分层。

③将粗酚用压缩空气压入三煮沸锅,洗水(二次水)压入酸化锅或稀释锅中。

4.11.3.2三煮沸操作方法

①由热水罐向锅内加一定量的热水(加到第二档桨叶)用蒸汽加热至沸腾。

②在开搅拌下进二煮沸一次作业量的粗萘酚后搅拌5分钟后,静置20分钟。

③静置后将粗萘酚压入干燥器,洗水(一次洗涤水)供二煮沸洗涤用。

4.6.3.5正常停工方法

①如遇“三停”根据时间,二、三煮沸锅内不宜存放粗酚。

4.12干燥、蒸馏

4.12.1操作目的

将三煮沸后粗萘酚通过干燥、蒸馏精制成符合国家标准的2-萘酚工业产品。

4.12.2操作指标

干燥器

三煮沸后粗酚

4批

干燥

粗酚含量

≥89

4.12.3操作步骤

4.12.3.1粗酚干燥操作方法

①通知煮沸工进料,一般粗酚4000~4700L为一锅投入量,连续干燥至合格(约需3~4锅碱熔料)。

②每锅粗酚进料完毕,开启盘管蒸汽加热,水环真空泵阀门进行

脱水干燥,真空度一般控制为0.02~0.05MPa。

③粗酚干燥后水蒸汽经冷凝后积集在冷凝液贮罐中,将其升温沸腾后压往稀释锅套用。

④干燥器内温度升至120℃左右,停真空、取样分析合格,停干燥,将物料用压缩空气送至蒸馏锅内。

4.12.3.2蒸馏操作方法

①调整阀门,用压缩空气将干燥内的粗酚压入蒸馏锅内。

②进料完毕后,用蒸汽吹扫管道,司炉点火升温。

③通过1.3馏份受槽及真空捕集器,让蒸馏物料常压升温。

④当夹套金属浴温度达到270℃,液相温度210℃时,开真空泵,通过1.3馏份受槽抽真空,蒸一馏份。

⑤蒸一馏份时间20分钟,液温到220℃即可转二馏份。

⑥转二馏份后,蒸二馏份时,金属浴温270~280℃、液温

220~260℃、真空度≥0.08MPa,时间4:

00~4:

30,蒸出了全部二馏份。

⑦2.3馏份分割依据是:

a.蒸出成品数量为投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