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546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docx

最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测试金属及其化合物

专题突破练(十) 金属及其化合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合金的熔点比纯铝高

B.镁在空气中或纯净的氧气中燃烧,产物一定只有MgO

C.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或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一定是Na2O2

D.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来制作印刷电路板

解析:

 A项,合金的特点是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硬度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B项,Mg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空气中的O2、N2、CO2等反应,分别生成MgO、Mg3N2、C和MgO等;C项,钠在敞口容器中长期存放最终形成Na2CO3。

答案:

 D

2.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解析:

 A项,CuO被H2还原为Cu,固体质量减轻;B项,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变为Na2CO3,固体质量增加;C项,铝热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保持不变;D项,1molZn置换出1molCu,固体质量减轻,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同时产生无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的是(  )

A.少量过氧化钠投入AlCl3溶液

B.Ba(OH)2溶液与(NH4)2SO4溶液

C.FeCl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加热

D.明矾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

解析:

 A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NaOH与Al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B中生成了NH3和硫酸钡白色沉淀;C中Fe3+溶液显酸性、HCO

显碱性,两者混合有Fe(OH)3红褐色沉淀及CO2气体产生;D中生成的是CO2和氢氧化铝沉淀。

答案:

 C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2

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

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解析:

 A项,Cu与稀HNO3反应生成NO,在试管口遇到O2而生成NO2,故A错误;B项,加稀H2SO4提供了H+,NO

在酸性环境下与Cu反应,故B错误、C正确;D项,Cu常温下与稀HNO3反应,不与稀H2SO4反应,故D错误。

答案:

 C

5.某学生鉴定某可溶性甲盐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甲中含有S2-,则乙是硫黄沉淀

B.如果乙是AgCl沉淀,那么甲是FeCl3

C.丙中肯定含有Fe3+,所以甲是FeBr2

D.甲中含有铁元素,可能显+2或者+3价

解析:

 甲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得乙与丙,乙为淡黄色沉淀,丙与KSCN溶液反应呈红色,则丙中一定含有Fe3+,则甲中含有Fe2+或Fe3+。

如果甲中含有S2-,硫化亚铁不溶于水,S2-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故A错误;AgCl是白色沉淀,乙不可能是AgCl,故B错误;甲可能是溴化亚铁,也可能是溴化铁,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D

6.下图为与水相关的部分转化关系(水作反应物或生成物,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列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2O—

A.上图所示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比较镁、铁与水的反应条件,可知铁的金属性比镁弱

C.工业上常用NO2与水的反应原理制取硝酸

D.实验室中可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2

解析:

 铜和稀HNO3反应生成NO,D项错误。

答案:

 D

7.

甲、乙、丙、丁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甲、乙、丙、丁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则乙不可能是(  )

A.Al(OH)3     B.FeCl3

C.COD.Na2CO3

解析:

 甲、乙、丙、丁可以分别为AlCl3、Al(OH)3、NaAlO2、NaOH或分别为C、CO、CO2、O2或分别为NaOH、Na2CO3、NaHCO3、CO2时符合图示转化。

答案:

 B

8.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充分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氧化为Fe3+

B

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

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金属铁比铜活泼

C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解析:

 A项,稀硝酸加入过量铁粉中,产物是Fe2+,滴加KSCN溶液,不会出现血红色;B项,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溶液变蓝,发生了反应:

2Fe3++Cu===2Fe2++Cu2+,说明氧化性Fe3+>Cu2+,没有黑色固体出现;C项,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表面的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Al2O3,Al2O3熔点高,包裹着熔化的铝,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D项,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说明NaOH已反应完全,再滴加0.1mol·L-1CuSO4溶液,白色沉淀变为浅蓝色沉淀,说明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答案:

 D

9.某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铜盐溶液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实验1可以得出结论:

金属铝的活泼性弱于金属铜

B.实验2中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为Al+Cu2+===Al3++Cu

C.溶液中阴离子种类不同是导致实验1、2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D.由上述实验可推知:

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0.2mol·L-1的盐酸和硫酸反应,后者更剧烈

解析:

 A项,金属铝的活泼性强于铜;B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Cu2++2Al===3Cu+2Al3+;C项,对比实验1、2可知,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D项,由实验可知,Cl-可以加快Al的反应,所以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与盐酸反应更剧烈。

答案:

 C

10.向盛有100mLH2SO4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铝土矿(含Al2O3、Fe2O3、SiO2)样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4mol/LB.3mol/L

C.2mol/LD.1mol/L

解析: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钠,根据钠原子、硫原子守恒有:

2n(H2SO4)=2n(Na2SO4)=n(NaOH)=0.04L×10mol/L=0.4mol,所以n(H2SO4)=0.2mol,故原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0.1L=2mol/L。

答案:

 C

11.A、B、C、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________(填序号)。

a.SB.N2 c.NaD.Mg 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C溶液在保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均为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两类不同的物质)________,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若X是强氧化性单质,则A必然为变价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所以Mg、Al不可能。

(2)若X为金属单质,则必为Fe。

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C为含氯化合物。

该转化关系为Fe→FeCl3→FeCl2。

(3)溶液中的反应能够生成均含金属元素的无机化合物,则只有含铝化合物符合题意:

Al3+→Al(OH)3→AlO

,AlO

→Al(OH)3→Al3+。

答案:

 

(1)de 

(2)FeCl3 防止Fe2+被氧化,2Fe3++Fe===3Fe2+ 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无颜色变化,再滴加氯水(或硝酸),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2+存在

(3)Al(OH)3 NaOH、盐酸(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Al3++3OH-===Al(OH)3↓ AlO

+H++H2O===Al(OH)3↓

12.(2017·西城区期末)CuSO4用途广泛,以Cu为原料制CuSO4有多种方法。

(1)实验室可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CuSO4。

①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方法制CuSO4存在的不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任意一条)。

(2)实验小组采取如下方法制CuSO4。

实验表明,Fe3+能加快生成CuSO4的反应速率,加快原理可表述为

i.2Fe3++Cu===2Fe2++Cu2+

ⅱ.……

ⅱ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解的方法制CuSO4,如图所示:

①与直流电源a端相连的电极材料是________(填“铜片”或“石墨”)。

②将进口处较浓硫酸替换为Na2SO4溶液进行实验,发现得到的CuSO4溶液pH比替换前升高,结合化学用语解释pH升高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SO2↑+2H2O;②该方法反应产生SO2,对环境有污染,浓硫酸浓度减小后,反应停止,浓硫酸利用率不高。

(2)生成的Fe2+被氧气氧化,4Fe2++O2+4H+===4Fe3++2H2O。

(3)①由图可知SO

移向与a端相连的电极材料,则该电极材料为阳极,是失电子的一极,说明是Cu失电子得到Cu2+,则与a端相连的电极材料是铜片。

答案:

 

(1)①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②反应产生SO2,对环境有污染或氧化剂浓硫酸利用率不高(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2)4Fe2++O2+4H+===4Fe3++2H2O

(3)①铜片

②替换为Na2SO4后,阴极区发生反应2H++2e-===H2↑,阴极区c(OH-)>c(H+),OH-也可以通过阴离子交换膜运动到阳极区,导致CuSO4溶液pH升高

13.(2017·衡阳模拟)在中国古代,炼丹家以绿矾(FeSO4·7H2O)为原料,放在炼丹炉中煅烧可制得绿矾油。

绿矾油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可用于除掉兵器上的铁锈。

如图是2.78g绿矾隔绝空气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将加热产生的所有气体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1.16g。

(1)绿矾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t1~t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2.88g草酸亚铁(FeC2O4)隔绝空气加热至100℃,得到1.44g黑色细粉,则可推知该黑色细粉为__________。

(3)以下是FeSO4·7H2O的实验室制备流程图。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①反应Ⅱ需要100mL1.5mol/L的稀硫酸溶解洁净的铁屑,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

所用的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捧、胶头滴管及__________。

②操作A的名称为__________。

③测定FeSO4·7H2O产品中Fe2+含量的常用方法是KMnO4溶液滴定法。

已知称取6.0gFeSO4·7H2O产品,配制成溶液,用硫酸酸化的0.2000mol/LKMnO4溶液滴定,消耗KMnO4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根据原子守恒及绿矾油是一种无色黏稠液体,可用于除掉兵器上的铁锈即能与氧化铁反应,可知绿矾油应为浓硫酸;2.78gFe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

=0.01mol,加热生成FeSO4时的质量为1.52g,再将FeSO4加热产生的所有气体通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应为硫酸钡1.16g,即0.005mol,则说明产生三氧化硫为0.005mol,其质量为0.4g,得到铁的氧化物为0.80g,结合铁元素为0.01mol可知,该氧化物为Fe2O3,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加热还产生二氧化硫,其质量为1.52g-0.8g-0.4g=0.32g,即为0.005mol,所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

Fe2O3+SO3↑+SO2↑。

(2)2.88gFeC2O4中铁元素的质量=2.88g×

=1.12g,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两元素的质量比=1.12g∶(1.44g-1.12g)=56∶16,铁的氧化物中铁与氧两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1∶1,则该铁的氧化物是FeO。

(3)①要注明容量瓶的容积100mL;②分离固体和液体通常用过滤的方法,过滤所得固体表面有可溶性杂质,通过洗涤除去,所以操作A为过滤、洗涤;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

+8H+===5Fe3++Mn2++4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有

5FeSO4·7H2O  ~  KMnO4

5×278g1mol

m(FeSO4·7H2O)0.2000mol/L×0.02L

所以m(FeSO4·7H2O)=0.2000×0.02×5×278g=5.56g,所以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100%≈93%。

答案:

 

(1)H2SO4 2FeSO4

Fe2O3+SO3↑+SO2↑

(2)FeO (3)①100mL容量瓶 ②过滤、洗涤

③5Fe2++MnO

+8H+===5Fe3++Mn2++4H2O 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