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土配方试题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0878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测土配方试题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土配方试题1.docx

《测土配方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土配方试题1.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土配方试题1.docx

测土配方试题1

一、单选题:

(每题2分)

  1.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工作,它是由一系列理论、方法、技术、推广模式等组成的体系,只有()都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各尽其能,才能真正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A推广部门;B社会各有关方面;C政府部门;D研究部门。

  2.测土配方施肥应遵循()三条主要原则。

  A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用地与养地相结合;B施肥方法不当,施肥结构不合理,施肥“三重三轻”现象严重;C土壤测试数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D目标产量法,效应函数法,养分丰缺指标法。

  3.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方法有()。

  A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养分平衡法;B肥料效应函数法;C土壤、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D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

  4.“3414”试验设计是指氮、磷、钾()。

  A3个因素,4项次,14个水平;B3个处理,4水平,14个小区;C3个因素,4水平,14个小区;D3个因素,4个水平,14个处理。

  5.配方肥料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用各种()为原料,配制成的适合于特定区域、特定作物的肥料。

  A复混肥料;B单质肥料;C单质肥料或复混肥料;D氮肥和磷肥。

  6.土壤肥力是土壤的本质特征。

土壤中几乎含有作物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但并不能被作物全部吸收,只有()的营养元素才能被作物吸收。

  A溶解在土壤溶液;B吸附在土壤颗粒;C在植物根系附件;D溶解在土壤溶液和吸附在土壤颗粒。

  7.()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

  A经验判定;B田间试验;C土壤测试;D肥效试验。

  8.采样时应沿着一定的线路,按照()的原则进行采样。

  A随机;B等量;C多点混合;D“随机”、“等量”和“多点混合”。

  9.为促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落实到田间地头,既要解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市场化运作的难题,又要让广大农民亲眼看到(),这是限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瓶颈”。

  A科学合理;B技术先进;C实际效果;D容易操作。

  10.有机肥料是含有有机物质,既能提供农作物多种(),又能培肥改良土壤的一类肥料。

  A有机养分;B无机养分;C无机和有机养分;D矿质营养元素。

  11.冬小麦、夏玉米等作物在生长发育重要时期的氮养分状况可通过植株的快速诊断来判断。

冬小麦和夏玉米的()是氮肥追施的关键时期。

  A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B孕穗期和大喇叭口期;C拔节期和抽雄期;D孕穗期和抽雄期。

  12.对一种作物来说,其施肥状况应包括()。

  A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用量、比例,底肥和追肥比例,主要肥料品种,有机肥用量等;B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用量、比例;C有机无机的施肥数量;D底肥和追肥的比例。

  13.根据()等综合因素确定肥料种类,可选用单质或复混肥料自行配制配方肥料,也可直接购买配方肥料。

  A土壤性状、肥料特性、作物营养特性、肥料资源;B土壤性状、肥料资源;C肥料特性、作物营养特性;D肥料特性、肥料资源。

  14.常用的施肥方式有()等方法。

应根据作物种类、栽培方式、肥料性质等选择适宜施肥方法。

  A撒施、条施;B条施、穴施;C撒施后耕翻、条施、穴施、灌溉施肥;D灌溉施肥。

  15.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

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

  A相对含量最小的养分因素;B总养分含量;C氮、磷、钾养分含量;D微量元素含量。

  16.提高肥料利用率,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和不同的土壤条件,合理选择(),同时注重土壤本身保肥性和肥力的持久性,也就是经常说的“保持地力常新”。

  A施用肥料和施用技术;B施用方法和施用技术;C施用肥料、施用方法和施用技术;D施用肥料和施用方法。

  17.复混肥料是指氮、磷、钾3种养分中,至少有()种养分由化学方法和(或)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

  A一;B二;C三;D四。

  18.尿素是一种高浓度的优质氮肥,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在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时,尿素一般不直接作()施用,这与尿素具有植物毒性有关。

  A基肥;B种肥;C追肥;D其他。

  19.肥料效应是肥料对作物产量的效果,通常以肥料单位养分的施用量所得的()表示。

  A作物产量和效益;B作物产量;C作物增产量和效益;D效益。

  20.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现在已经知道的有20多种,其中碳、氢、氧可以从空气和水中获得,一般不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

()在作物体内含量较高,吸收得也较多,但在土壤中含量普遍较少,需要以肥料的形式提供。

  A氮、磷;B矿质营养元素;C氮、磷、钾;D氮、磷、钾和矿质营养元素。

  21.对农作物来讲,大、中量元素或微量元素是()。

  A同等重要;B不同等重要;C大量元素重要;D中、微量元素重要。

  22.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能。

缺少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营养元素的肥料,施用其他肥料不仅不能解决缺素的问题,有些时候还加重缺素症状,这就是()。

  A“不可替代律”;B“同等重要律”;C“养分归还律”;D“最小养分律”

  23.国家对任何正规的化肥产品都有一定的质量标准规定,所有肥料生产企业都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质量标准进行生产。

企业可以制定自己的企业标准,但其有效养分及相关指标必须()国家标准。

比如磷酸二铵总含量要求51%~64%(氮为13%~18%,磷为38%~46%)。

  A小于;B小于或低于;C等于或高于;D高于。

  2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是实现()的重要措施。

  A提高品质;B增加产量;C提高品质、节约成本、增加效益;D提高效益。

  25.土壤的肥力状况,取决于各种养分的(),有的状态必须转化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迟效性养分。

有的状态,可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称为速效性养分。

  A含量;B含量和存在状态;C存在状态;D有效性。

  26.在大面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时,()是了解土壤养分最佳、最有效的手段。

  A土壤养分速测;B田间试验;C经验判断;D常规土壤养分测试。

  27.新型控释肥料是通过(),使肥料颗粒中的养分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逐步进行释放。

  A化工技术;B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C化工与生物技术相结合;D化工与农业技术相结合。

  28.一般情况下,测土配方施肥表采用的推荐施用量是纯氮(N)、五氧化二磷(P2O5)、氧化钾(K2O)的用量。

施用复合肥用量要先以推荐施肥量()的肥计算,然后添加其他两种肥。

  A最多;B中间;C最少;D平均。

  29.在增加粮食作物产量的作用中,()所占份额较重。

  A微肥;B磷肥;C氮肥;D钾肥。

  30.()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促进酶的活化、促进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运输、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A氮;B磷;C钾;D钙。

  31.在缺磷土壤上,氮和磷配合施用,可促进植物对肥料()的吸收。

  A氮;B磷;C钾;D镁。

  32.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法是通过()结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

  A土壤养分测试;B田间肥效实验;C土壤养分测试和田间肥效实验;D植株样品测定。

  33.土壤养分测定值是用土壤化学分析方法测定得出的土壤营养成分含量,是衡量施肥效果和确定施肥量的()依据之一。

  A主要;B唯一;C一般;D次要。

  34.在测土配方施肥中,田间实验结果是确定肥料配方和施肥措施的()依据之一。

  A次要;B唯一;C一般;D主要。

  35.植物营养元素水平的过量是指()。

  A一种必需元素浓度过高,以至使其他养分相应短缺;B一种必需元素浓度过高;C各种营养元素过量;D必需元素浓度都过高。

  36.土壤养分速测仪主要是指能带到田间地头,快速测定土壤()养分的便携仪器,是提高农民测土施肥意识的一种好工具。

  A全量;B主要;C速效;D微量。

  37.在配方肥的生产中,一定要注意粉粒掺混肥和颗粒掺混肥生产的()问题。

基础原料肥选用不当,在配伍中出现吸潮、盐分解析、结块、养分损失转化等,不仅影响商品效果,而且会使有效性降低。

  A原料质量;B原料比例;C原料配伍;D原料性质。

  38.使用磷酸二铵时,不能将磷酸二铵与()肥料混合施用,否则会造成氮的挥发,同时还会降低磷的肥效。

  A酸性;B碱性;C中性;D所有。

  39.长效氮肥,又叫涂层肥料,是一种被涂层物质包裹的氮肥。

它的包膜是由少量氮、钾、镁、锰、锌、铁、硼等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涂而成。

经过涂层的氮肥,不改变原有的性质。

与普通的氮肥相比较,长效氮肥具有()等特点。

  A物理性能好、氮素释放平缓、肥效长、氮素利用率高;B性质稳定、质量高;C增产效果好、营养元素丰富;D氮素含量高、使用效果好。

  40.根椐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水平,以土壤有(速)效磷钾养分不成为实现目标产量的限制因子为前提,通过()和养分平衡监控,使土壤有(速)效磷钾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A土壤测试;B植株测定;C肥料试验;D田间试验。

  二、多选题:

(每题2分)

  4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及施肥指导”五个核心环节、九项重点内容。

  A测土;B配方;C配肥;D供应。

  42.配方肥国内配伍方式有五种形式。

第一种是硝铵-过磷酸钙-氯化钾;第二种是氯化铵—过磷酸钙—氯化钾;其他三种是()。

  A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B硝酸磷肥—氯化钾;C尿素—氯化铵—氯化钾;D尿素—磷铵—氯化钾。

  43.土壤与植株测试推荐施肥方法综合了()的优点。

  A目标产量法;B养分丰缺指标法;C作物营养诊断法;D边际效益法。

  44.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包括()及配方设计、配方加工、示范推广、宣传培训、效果评价和技术创新等。

  A田间试验;B土壤测试;C校正试验;D植株测定。

  45.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及肥料效应报酬递减律和因子综合作用律等为理论依据,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和配比为主要内容。

  A不可替代律;B养分归还学说;C最小养分律;D同等重要律。

  46.生物肥料种类很多,根据其作用不同,生物肥料可分为五大类:

有固氮作用的菌肥;有分解土壤有机物的菌肥;还有()。

  A促进肥料分解的菌肥;B分解土壤中难溶性矿物的菌肥;C促进作物对土壤养分利用的菌肥;D抗病及刺激作物生长的菌肥。

  47.当前我国推行的配方施肥技术方案主要有()。

  A丰缺指标法;B地力分区法;C测土施肥法;D应用养分平衡法公式计算施肥量法。

  48.要做到合理施肥,必须遵循三方面原则,即(),这样才能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A营养平衡施肥原则;B依肥料性质施肥原则;C因作物品种施肥原则;D因土壤施肥原则。

  49.农民朋友在购买复混肥料时一定要注意该厂家是否具有(),以及质检部门的化验单,也可以取部分肥料样品到农业科研部门等单位进行养分分析化验,以防上当受骗。

  A肥料生产资质;B生产许可证;C法人资格证;D肥料登记证。

  50.合理施用氮肥要注意()。

  A根据各种氮肥特性加以区别对待;B要将氮肥深施;C合理配施其他肥料;D确定氮肥的合理用量。

一、什么是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是指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土壤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与肥料效应,在施用有机肥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氮、磷、钾和微肥的适宜用量和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以满足作物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养分流失和对环境的污染,达到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的。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

    1、养分归还学说

   种植农作物每年带走大量的土壤养分,土壤虽是个巨大的养分库,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的,必须通过施肥的方式,把某些作物带走的养分“归还”于土壤,才能保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容量和强度。

我国每年以大量化肥投入农田,主要是以氮、磷两大营养元素为主,而钾素和微量养分元素归还不足。

    2、最小养分律(水桶定律)

   早在150年前德国著名农业化学家李比希就提出“农作物产量受土壤中最小养分制约”。

测土配方施肥首先要发现农田土壤中的最小养分,测定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判定各种养分的肥力等级,择其缺乏者施以某种养分肥料。

   植物生长发育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作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含量最小的养分,产量也在一定限度内随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地变化。

因而忽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较多的增加其他养分也难以再提高作物产量。

     3、各种营养元素同等重要与不可替代律

   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不论他们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多少,均具有各自的生理功能,它们各自的营养作用都是同等重要的。

   每一种营养元素具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是其它元素不能代替的。

    4、报酬递减率

   著名的德国化学家米采利希深入地研究了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渐次增加,作物产量随之增加,但作物的增产量(单位重量的施肥可以增加的产量)却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

   报酬递减率内涵是指施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是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作物产量也随之增加,但作物的增产量却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逐渐递减。

当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如再增加施肥量,不仅不能增加产量,反而会造成减产。

   报酬递减率可以用Y=b0+b1x+b2x2来描述过量施肥时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5、生产因子的综合作用

    施肥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环节,可用函数式来表达作物产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Y=f(N、W、T、G、L)

      Y-农作物产量 f---函数的符号 N---养分 W---水分 T---温度 G---CO2浓度 L---光照。

    此式表示农作物产量是养分、水分、温度、CO2浓度和光照的函数,要使肥料发挥其增产潜力,必须考虑到其它四个主要因子,如肥料与水分的关系,在无灌溉条件的旱作农业区,肥效往往取决于土壤水分,在一定的范围内,肥料利用率随着水分的增加而提高。

五大因子应保持一定的均衡性,方能使肥料发挥应有的增产效果。

   三、测土配方施肥的依据

      一是根据土壤供肥能力、植物营养需求、肥料效应函数等,确定需要通过施肥补充的元素种类及数量;

      二是根据作物营养特点、不同肥料的供肥特性,确定施肥时期及各时期的肥料用量;

      三是选择切实可行的施肥方法;

      四是制定与施肥相配套的农艺措施,实施施肥。

   四、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原则

     1、有机无机相结合

    土壤肥力是决定作物产量高低的基础。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增施有机肥料可有效的增加土壤有机质。

根据中国农科院土肥所的研究,有机肥和化肥的氮素比例以3:

7至7:

3较好,具体视不同土壤及作物而定。

    2、氮磷钾相配合

   我国绝大部分土壤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氮,其次是磷、钾。

   在目前高强度利用土壤的条件下,必须实行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

    3、辅以适量的中微量元素

   在氮磷钾三要素满足的同时,还要根据土壤条件适量补充一定的中微肥,不仅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的目的。

如:

水稻施硅,有助于抗倒伏,油菜施硼能防止“花而不实”。

    4、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产出相平衡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能量良性循环,必须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投入和产出相平衡。

也就是说,没有高能量的物质投入就没有高能量物质的产出,只有坚持增施有机肥、氮磷钾和微肥合理的配施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低耗。

   五、测土配方施肥的基本步骤

     一是“测土”:

摸清土壤的家底,掌握土壤的供肥性能。

就像医生看病,首先进行把脉问诊。

    二是“配方”:

根据土壤缺什么,确定补什么,就像医生针对病人的病症开处方抓“药”。

其核心是根据土壤、作物状况和产量要求,产前确定施用肥料的配方、品种和数量。

     三是“施肥”:

执行上述配方,合理安排基肥和追肥比例,规定施用时间和方法,以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作用。

    六、测土配方施肥基本方法

   

(一)地力分区(级)配方法

   方法:

利用土壤普查、耕地地力调查和当地田间试验资料,把土壤按肥力高低分成若干等级,或划出一个肥力均等的田片,作为一个配方区。

再应用资料和田间试验成果,结合当地的实践经验,估算出这一配方区内,比较适宜的肥料种类及其施用量。

   优点:

较为简便,提出的用量和措施接近当地的经验,方法简单,群众易接受。

   缺点:

局限性较大,每种配方只能适应于生产水平差异较小的地区,而且依赖于一般经验较多,对具体田块来说针对性不强。

在推广过程中必须结合试验示范,逐步扩大科学测试手段和理论指导的比重。

    

(二)目标产量配方法

   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本身和施肥两个方面供给养分的原理来计算肥料的用量。

先确定目标产量,以及为达到这个产量所需要的养分数量。

再计算作物除土壤所供给的养分外,需要补充的养分数量。

最后确定施用多少肥料。

     1、养分平衡法

   “平衡”是相对的、动态的,是方法论。

不同时空不同作物的平衡施肥是变化的。

    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来计算土壤供肥量,然后再以斯坦福公式计算肥料需要量.

 养分平衡法计算公式:

   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作物总吸收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

    土壤养分供给量(公斤)=土壤养分测定值×0.15×校正系数

    土壤养分测定值以mg/kg表示,0.15为该养分在每亩15万公斤表土中换算成公斤/亩的系数。

   校正系数=(空白田产量×作物单位养分吸收量)/[养分测定值(mg/kg)×0.15]。

养分平衡法的优缺点

   优点:

概念清楚,理论上容易掌握。

   缺点:

由于土壤的缓冲性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校正系数的变异较大,准确度差。

因为土壤是一个具有缓冲性的物质体系,土壤中各养分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土壤能供给的养分,随作物生长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测定值是一个相对值,不能直接计算出土壤的“绝对”供肥量,需要通过试验获得一个校正系数加以调整,才能估计土壤供肥量。

    2、地力差减法

   原理:

从目标产量中减去不施肥的空白田的产量,其差值就是增施肥料所能得到的产量,然后用这一产量来算出作物的施肥量。

   计算公式:

肥料需要量=[作物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目标产量-空白田产量)]/(肥料中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地力差减法的优缺点

   优点:

不需要进行土壤养分的化验,避免了养分平衡法的缺陷,在理论上养分的投入与利用也较为清楚,人们容易接受。

   缺点:

空白田的产量不能预先获得,给推广带来困难。

由于空白田产量是构成作物产量各种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养分、作物品种、水分管理等)的综合反映,无法找出产量的限制因素对症下药。

当土壤肥力愈高,作物吸自土壤的养分越多,作物对土壤的依赖性也愈大,这样一来由公式所得到的肥料施用量就越少,有可能引起地力损耗而不能觉察,所以在使用这个公式时,应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三)田间试验法

    通过简单的单一对比,或应用较复杂的正交、回归等试验设计,进行多点田间试验,从而选出最优处理,确定肥料施用量。

  1、肥料效应函数法

   采用单因素、二因素或多因素的多水平回归设计进行布点试验,将不同处理得到的产量进行数理统计,求得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肥料效应方程式。

根据其函数关系式,可直观地看出不同元素肥料的不同增产效果,以及各种肥料配合施用的联应效果,确定施肥上限和下限,计算出经济施肥量,作为实际施肥量的依据。

肥料效应函数法的优缺点

   优点:

能客观地反映肥料等因素的单一和综合效果,施肥精确度高,符合实际情况。

   缺点:

地区局限性强,不同土壤、气候、耕作、品种等需布置多点不同试验。

对于同一地区,当年的试验资料不可能应用,而应用往年的函数关系式,又可能因土壤、气候等因素的变化而影响施肥的准确度,需要积累不同年度的资料,费工费时。

这种方法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统计运算,一般群众不易掌握,推广起有一定难度。

   2、养分丰缺指标法

   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与作物吸收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对不同作物通过田间试验,根据在不同土壤养分测定值下所得的产量分类,把土壤的测定值按一定的级差分等(如:

极缺、缺、中、丰、极丰),一般为3-5级,制成养分丰缺及应该施肥量对照检索表。

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测得土壤养分值,就可以从对照检索表中,按级确定肥料施用量。

   3、氮、磷、钾比例法

   通过田间试验,在一定地区的土壤上,取得某一作物不同产量情况下各种养分之间的最好比例,然后通过对一种养分的定量,按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来决定其他养分的肥料用量。

如以氮定磷、定钾,以磷定氮、以钾定氮等。

 氮、磷、钾比例法的优缺点

   优点:

减少了工作量,比较直观,一看就懂,容易为群众所接受。

   缺点:

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比例,与应施肥料养分之间的比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土壤中各养分含量不同,土壤对各种养分的供应强度不同,按上述比例在实际应用时难以定得准确。

   有机肥和无机肥如何换算?

   以上配方施肥各法计算出来的肥料施用量,主要是指纯养分。

而配方施肥必须以有机肥为基础,得出肥料总用量后,再按一定方法来分配化肥和有机肥料的用量。

主要有同效当量法、产量差减法和养分差减法。

  

(1)同效当量法

   同效当量:

由于有机肥和无机肥的当季利用率不同,通过试验先计算出某种有机肥料所含的养分,相当于几个单位的化肥所含的养分的肥效,这个系数,就称为“同效当量”。

例如,测定氮的有机无机同效当量在施用等量磷、钾(满足需要,一般可以氮肥用量的一半来确定)的基础上,用等量的有机氮和无机氮两个处理,并以不施氮肥为对照,得出产量后,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