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实战心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456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炒股实战心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炒股实战心得.docx

《炒股实战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炒股实战心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炒股实战心得.docx

炒股实战心得

投资的本质是赌博,又不完全是赌博.索罗斯的观点:

股市是一个讲经济故事的地方.其实,李佛摩尔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观点:

"股市里只有投机,没有投资."

  在明知判断错误的情况下,投机人会及时改正,而投资人会拒不认错并在错误上加码,谁在赌博一目了然!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按投资赚了钱,那一定是搞错了,他实际上是暗合了投机而赚到钱。

投机者不仅赚的比投资人多,更重要的是投机者亏的比投资人少。

  股市里只有投机,没有投资。

如果硬要说投资,那么投资的本质就是赌博。

而投机是一项事业,不是赌博,投机的本质是当上天发出暗示的时候及时出手。

  文|茶壶商人

  1992年入市,至今22年.亲历810事件,见证327事件,旁观816事件等股市风云变幻;519行情,530大跌,风里来,雨里去;上证330点、6124点,炮火里洗礼;个股,万科从4元满仓拿到40元,又从40元半仓拿到4元,血腥风雨中成长......

  1993-2003年,投资20W入市:

通过一级市场申购新股获利,然后在二级市场把获利亏损,反复循环直到2003年我依然是20W.

  从2004-2007年,靠全仓投资万科的运气,资产从20W增长到600W,获利30倍.

  2008年,我在万科一只股票上亏损250W.

  从2009-2012年,万科的亏损让我改弦易辙,转投大消费股,资产创出新高,盘中曾经达到850W.

  2012年8月之后,我再一次在茅台等酒类股票上亏损掉250W.

  2013年,好在投资港股,赚了100%,扳回了全部损失;2014年,又投资美股,再赚100%,资产已经创出历史新高.

  我最大的两次亏损,竟然都是发生在我最看好的明星股上.一个是万科,一个是茅台.两次亏损的总额几乎与我全部的获利相当.

  我年年写投资总结,思考投资,现在来看,都是在表面进行简单思考,始终没有触及到投资的本质.

  当我以巴菲特为师的时候(代表作万科、茅台),感觉是由于运气好,才赚了大钱;

  当我以李佛摩尔为师的时候(代表作金山、复旦),感觉我生来就应该赚钱,但却不明就里;

  当我看了索罗斯的几句话(代表作联邦、新华),我豁然开朗,开始触摸到投资的本质.

  投资的本质:

PE、PB“有用”吗?

让我们来PK一下2014年2月底的比亚迪和深万科:

  比亚迪,当月收盘价格56.91元,总股本23.5亿,总市值1337亿;

  深万科,当月收盘价格6.72元,总股本110亿,总市值740亿元.

  比亚迪的市值,几乎是万科的两倍.

  再来看看,两个公司2013年的盈利:

  比亚迪上年只赚了5.5亿元,PE为243倍;

  深万科,上年大赚151亿元,PE不到5倍.

  深万科赚的钱,几乎是比亚迪的30倍.

  如果按PE投资,该选择谁,一目了然.

  但奇怪的是,巴菲特持有的是贵的比亚迪,而不是买入便宜的万科B.

  巴菲特要买万科B,太容易了.而且在香港市场上,PE为3—5的地产公司股票一大把,巴菲特并不是因为流动性不足,买不到足够的而不买.

  显然,PE不是投资的本质.

  再来看看,PB,万科的PB不到1,比亚迪的PB超过6.

  显然,PB也不是投资的本质.1和6的区别太大了,完全可以说已经达到质的区别.

  如果说,比亚迪和万科,还处在不同的行业,估值本来不太好对比的话,那我们来看看茅台吧.

  公司还是原来的公司,PK茅台的2007和2013.

  2007年1月8日,贵州茅台收盘84.86元,上年业绩1.64元,PE=52倍,很高,但股价却在此基础上,当年上涨到最高230元,涨幅接近200%,惊人.

  2013年1月8日,贵州茅台收盘210.84元,上年业绩12.82元,PE=16倍,中等,但股价却在此基础上,当年下跌到最低122元,跌幅接近50%,同样惊人.

  这就奇了怪了,同一个股票代码,原来52倍高PE的时候,股价一年里还能上涨200%;而七年之后,PE降低到了16倍,股价反而在年内下跌接近50%!

  而且,七年里,每股业绩从1.64元增加到14.58元,几乎上涨10倍!

股价呢?

从2007年的年末收盘价格230元,下跌到2013年的年末收盘价格128元,几乎腰斩一半!

  显然,对于贵州茅台这样同一个股来说,PE,PB也不是投资的本质.

  是不是中国股市不成熟?

  那让我们来看看美国股市吧.

  特斯拉电动车:

2012年每股亏损,2013年股价从33.87美元上涨到最高265美元,一年之内,上涨幅度接近7倍.公司至今亏损.

  再来看看巴菲特的富国银行:

2012年每股业绩大约3.89美元,2012年年末的收盘价比特斯拉电动车还高,但2013年从34.18美元只上涨到至今49.29美元,涨幅在美股大牛市的背景下只有区区45%.

  与特斯拉电动车的7倍相比,情何以堪?

  特斯拉亏损,无法计算PE;富国银行盈利,PE只有12倍,并且有明星经理管理.

  看来,在美国股市,PE和PB也不是投资的本质.

  让我们来看看我的老师是怎么做的?

  小小辛巴老师,在重剑无锋里,列出了格雷厄姆的估值公司,并提出对于"合理价值",安全边际的折扣越大越好.

  果真如此吗?

我仔细研究了辛巴老师对于京东方一票的操作.

  辛巴老师是在2.13元买的京东方A.

  当时的京东方B,股价只有1.87元港币,相当于人民币1.48元.比京东方A低44%.

  京东方B,股价相对于"价值"的折扣,显然比京东方A要大多了,安全边际就大多了.

  难道辛巴老师会看不出来吗?

于是,有人问:

"价值投资者应该买它的B股!

"下面是辛巴老师的精彩回答:

"我从来都不是价值投资者,我只是一个长线交易者."(2013-12-1214:

09)

  显然,辛巴老师并不把PE作为价值投资的本质.

  再来看SOSME老师是如何做的.

  SOSME在港股买的几乎清一色的是垃圾股.联邦制药,是SOSME老师投资的一个重仓股,买入的时候是亏损的.而且至今亏损.

  难道SOSME不知道,在港股里民生银行的股价只有7.5元港币(人民币6元),只相当于A股价格的3/4,公司业绩一直增长,2013年的PE只有4倍.

  联邦制药亏损,无法计算PE;民生银行大赚,PE低至4倍.

  然而,老师买入的联邦制药已经大涨60%,而民生银行仍然在原地踏步.

  我最敬重的——中国价值投资者的典范SOSME老师,并没有迷信地把PE当成投资的本质.

  转了一大圈,让我们最后来看看大师们是怎么说的?

  欧奈尔对于低PE股票的评价

  "……人们认为收入型股票比较稳妥,因此只要安稳地持有股票,坐收红利就可以了.

  1984年,伊利诺伊大陆银行的股价从25美元跳水至2美元;

  2009年年初,美国银行从55美元跌至5美元."

  对于高PE股票的评价

  "……以上分析表明,如果不想以高于25-50倍的价格买入成长股,那么,你就自动剔除了大多数可供选择的最佳投资机会!

(错过美股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大牛股,如微软、思科、苹果、脸谱、亚马逊、谷歌等)"

  索罗斯"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

  投资的本质就是赌博,又不是赌博首先,这里所谓的投资,是指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

  我倾向于将"投资"的本质,视为"赌博".

  尽管"赌博"一词不太好听,而且也许投资并不能完全等同于赌博,但我认为,赌博一词,非常接近于投资的本质.而且,能够将投资还原为赌博的人,更容易赚钱,更难得亏损.

  另外,我想了一个好听的优雅的词,来代替"赌博",那就是"博弈".但我更愿意使用赌博一词.

  "股票"的本质,就是一个代码;"大盘"的本质,就是一个赌场;"公司",即不能吃,也不能喝.

  其实,公司赚钱了,投资人能得到什么?

公司亏损了,投资人又会失去什么?

如果市场对公司的盈亏不做反映,不涨不跌,投资人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不失去.

  公司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任何好处,甚至分红也不会.现金分红和送股一样都是游戏,因为最终都要强制除权的.如果市场不填权,现金分红又能怎样?

  因此,投资人的盈利完全来自于市场,而非来自于公司.

  公司就是一个特殊的骰子;骰子多了,就编了号码,就是股票代码;每天将一大把骰子,在一个大盘子里一撒,大家去猜其红绿,红是涨,绿是跌.

  是红?

是绿?

都无所谓.

  关键是要猜中.做多的,猜中了"红",就赚;做空的,猜中了"绿",照样赚.

  所以,在一个成熟的有做空机制的市场,公司本身是无所谓的.公司赚钱,股民可能亏损;公司亏损,股民可能反而赚钱.

  "股市就是一个赌场,任何一笔投资,除非是完全确定的套利,否则都是彻底的赌博."

  "股市通常是不可信赖的,因而,如果在华尔街地区你跟随别人赶时髦,那么,你的股票经营注定是十分惨淡的."索罗斯的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股市即赌场,只有少数人能获利.

  "中国股市连一个规范的赌场都不如."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提出了以上的著名论断.

  很遗憾,吴老只看清了中国股市是一个赌场,却不知道美国股市也是一个赌场,世界各国的股市都是一个赌场而已.

  (因为我在中国股市、香港股市、美国股市都有投资,我基本有这个话语权.)

  如果只看到投资是赌博,是不够的.还必须看到,投资又不完全是赌博.

  赌博的时候,骰子朝上还是朝下,都是1/2的机会,由老"天"来公平决定.

  但公司是一个特殊的骰子.

  他的朝向,在不同的时期,朝上或朝下的机会是不均衡的,而且总体上朝上的机会大于朝下的机会,由"人"的心理因素决定.

  而人的心理因素,又受一系列外在客观因素和自我主观因素决定.

  投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赌博?

我又肯定,又否定,摇摆不定.

  其实,内核的东西,本身只能逐步接近,而无法确定.

  投资的本质,是否这样:

  股市的谐音是什么?

是"故事".股市是否一个讲经济故事的地方?

  "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经济史的演绎从不基于真实的剧本,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索罗斯的这一论断,让我感觉自己已经无限接近股市的真谛,接近投资的本质.

  从1000点到6124点,股市讲了一个城市化的故事,是一个打死也不卖的故事;从6124点到1664点,股市讲了一个次贷危机的故事,是一个打死不能买的故事;从1664点到3478点,股市讲了一个四万亿的故事;从3478点到1949点,股市在讲谁将为四万亿买单的故事.结果是,都不想买.

  银行,也不想买单,拼命公布亮丽的业绩,甚至不惜加大现金分红来证明业绩是真的.

  于是,市场就僵住了.

  前面提到的万科,在城市化的故事里是主角,因此3年上涨了30倍.2007年万科的每股业绩0.45元,股价最高40.78元,市盈率可以达到91倍!

——这就是一个划时代伟大故事的主角该有的市盈率.这个故事虽然已经讲完了,但"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

  现在,万科的PE不到6倍.为什么?

因为,万科是一个全国性房地产公司,全国城市化的主要过程已经过去了,万科的故事已经不吃香了.那城市化,还有故事吗?

有的.

  那就是后城市化,或者说区域城市化.比如,海南地产的故事,比如上海免税区的故事,以及现在保定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的猛烈程度,不亚于万科.

  外高桥,从6块多到60多块,只花了九个月!

  所有的房地产公司最终的市值,都将归0.

  万科也不例外.

  万科,去美国开发房地产,就是在向股民宣布:

  一,我赚的钱,你想得到?

  二,股民痛不欲生,老王却娶了电影演员,在剑桥浪漫;

  三,我要继续讲故事,不管你爱不爱听.

  万科暂且按下不表.那比亚迪又是怎么回事?

  城市化之后,会出现什么问题?

人口多了,汽车就会多,汽车尾气必然多,城市的空气会怎样?

房地产公司中国不缺,但能解决汽车尾气的电动车公司并不多.

  于是,比亚迪成了新故事的主角,新的电影上演.所以,你不得不佩服巴菲特,他老人家在好几年前就布局了高PE的比亚迪,讲起了新故事.

  比亚迪,最终也一定是一地鸡毛,没关系——"它铺平了累积巨额财富的道路".

  新的故事又会开讲.

  其实,PE也是故事的一部分或者说一个版本、一种风格.

  讲这个故事的人在说:

"我什么都不做,长期持有就行了,到时候靠分红就收回了成本."也许真的能成,有些股票.所以,讲PE,也是讲故事.只是历史上真的鲜有成功案例.

  说一千,道一万:

  该怎样做?

  买什么?

什么都可以买.只要能赚钱.而且千万不要画地为牢.

  比如说,只买PE低的;比如说,只买消费类的;比如说,只买互联网股;比如说,只投资创业板;比如说,只买小盘股;比如说,只买蓝筹股;比如说,只买高增长的……

  这都是在画地为牢.

  关键是猜中某个标的的价格方向和对应时间.

  你猜中了一只股票的上涨,可以通过买入获利;你猜中了一只股票的下跌,可以通过融券卖出,照样可以获利.

  我曾经专注于地产股(万科),后来专注于消费股(茅台),再后来专注于医药股(复旦张江),现在让自己坚定不移地寻找可以成为伟大公司的小公司.

  我感觉,这都是在画地为牢.

  投资,应该是海纳百川的.

  SOSME曾经教导我说:

"能力圈是一个伪概念.……至于说到具体行业、公司类型、市场(A股、B股或H股)都不应成为构筑能力圈的限制,哪个地方你觉得有潜在的反转几率就可以投资到那个领域."

  但索罗斯也说过:

"市场是愚蠢的,你也用不着太聪明.你不用什么都懂,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

  综合来讲,我认为:

  一,投资应该海纳百川;

  二,有些行业、有些现象,你更容易把握,可以更多的关注.在投资的广度和深度上,都要适可而止.

  何时买?

这个才是关键.而且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判断标准.

  格雷厄姆:

"我大胆地将成功投资的秘密精练成四个字的座右铭:

安全边际."

  他的方法是先计算公司的合理价值,然后等到有4—6折的安全边际时才考虑.格老的方法很好,但还是有缺点,就是格老只考虑了价值,而没有考虑时机.

  巴菲特:

"宁愿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也不愿以便宜的价格买入普通公司."这句话,让多少人亏损!

?

因为合理没有标准,好公司没有标准.反而让人在买入时粗心大意.坚决不采纳.

  在二级市场何时买入的问题上,我认为:

  格老的观点,可以学习;巴菲特的观点,必须坚决放弃.

  而在何时买的问题上,索罗斯、李佛摩尔、欧奈尔,已经给了我最精彩的回答.他们的方法,不仅解决了买什么的问题,还解决了何时买的问题,比格老更技高一筹.

  索罗斯:

"金融世界是动荡的、混乱的,无序可循,只有辨明事理,才能无往不利.如果把金融市场的一举一动当作是某个数学公式中的一部分来把握,是不会奏效的.数学不能控制金融市场,而心理因素才是控制市场的关键.更确切地说,只有掌握住群众的本能才能控制市场,即必须了解群众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货币或商品周围,投资者才有成功的可能."

  索罗斯这句纲领性的话,着重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

  "将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聚在某一种股票周围".

  但他点到为止,在原则性的话之后,没有提供具体的参考指标.

  美国股市二级市场,最灿烂的明星李佛摩尔,早就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给出了买入的重要指标:

  "每一次耐心等到市场来到关键点才下手,总能赚到钱."

  至于这个关键点,是如何计算的,李佛摩尔有一套记录股价的方法,很容易掌握,详细见《股票作手回忆录》.

  欧奈尔,以李佛摩尔为师,补充了一系列买入的信号:

  这套信号系统简称"CANSLIM".可以大体上这样解释:

  C——年报:

公司过去2-3年里业绩缓慢增长,比如7%、8%、9%;

  A——季报:

公司最近2-3个季度的业绩加速增长,比如15%、25%、50%;

  N——新闻:

公司有新的事件发生,比如新的管理层、新的产品、新的收购等;

  S——市值:

股票流通市值不大,在成交上反映为上涨放量,而下跌缩量,突破当日成交量至少放大50%,放大100%更好;

  L——龙头:

所处行业最好是当前市场的龙头行业,个股走势最好是该行业的龙头走势;

  I——机构:

过去没有一个机构关注,现在开始有1-2个机构开始关注;

  M——大势:

大盘最好是企稳配合,或者该股所处的行业指数稳定或上涨.当然,完全符合这套系统的股票是非常少的,能符合其中的大部分就不错了.

  这些西方的理论,其实和中国古代的思想是一致的.

  《周易》里有:

  一,潜龙勿用.意思是,即使你发现了格雷厄姆所说的具有安全边际的价值股,你也不要买.因为,有价值的股票,有安全边际的股票多了,如果时机不到,你拿在手里干什么呢?

  二,现龙在田.这就是李佛摩尔的关键价出现了,这就是欧奈尔所谓的CANSLIM时刻到来了,这就是索罗斯说的市场资金开始在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聚集在某股的周围了.买!

  三,夕惕若厉.这就是买入之后,正常的调整,不要怕,继续持有,不要被震下马,说不定还是加仓的好机会呢.

  四,或跃在渊.龙已经从深渊跳出来,站在了山岗;好比股价经过调整之后,站上了阻力位.

  五,飞龙在天.股价的上涨大大超过人们的想象,飞龙在天自由自在地翱翔,股价在天想怎么涨就怎么来,真的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

  再也没有压制股价的东西了,任何利空都被解读为利好,股价再也没有解套盘,大家都是获利的,市场上只有少数筹码获利了结,资金如潮水一般涌入将其筹码一抢而空,卖出的人后悔不已,捶胸顿足.这时,大盘也被其带动开始上涨;同时,公司也发布各种好的消息,业绩也大大超过预期.

  六,亢龙有悔.但股价已经开始严重透支未来的业绩,作为龙头行业、龙头企业,PE或已接近100倍,人们对公司的想象越来越十足.这个时候,新的时代可能悄悄来临,老的故事对先知先觉们早已厌烦,他们开始兑现筹码.

  难怪孔子说:

"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

  中国古代圣贤的思想,你不得不服!

  现在,再来描述一下,投资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我的观点:

投资的本质是赌博,又不完全是赌博.

  索罗斯的观点:

股市是一个讲经济故事的地方.

  其实,李佛摩尔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观点:

"股市里只有投机,没有投资."

  原来,我们在讨论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李佛摩尔进一步说:

"投机是一项事业,而不是赌博."

  下面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如,来阐述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假设有一座巨大的山,用一个巨大的字母"A"表示.那么投机就是在山顶的左边,在上山阶段买入;而投资是在山顶的右边,在下山阶段买入.

  投机="投"+"机",投是出手,机是天机(上天的暗示).上天发出了命令,难道不该出手吗?

而投资="投"+"资","投"是投入,"资"是资金,用自己的资金来资助他人.

  为何说投资是赌博,而投机反而不是呢?

  投机最大的特征是:

及时发现天机,当上天发出暗示的时候及时出手;而投资最大的特征是:

越跌越买,本质是赌博.

  逻辑很简单:

在明知判断错误的情况下,投机人会及时改正,而投资人会拒不认错并在错误上加码,谁在赌博一目了然!

  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按投资赚了钱,那一定是搞错了,他实际上是暗合了投机而赚到钱.

  投机者不仅赚的比投资人多,更重要的是投机者亏的比投资人少.

  下面的这句话,精确地解释了为何说投资是赌博,而投机不是?

  李佛摩尔:

"纯粹投机在股市中所允许损失的钱,与自命不凡的投资人在投资随波浮沉中所造成的庞大损失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

  因为"投机客犯错时,市场会立刻告诉他们,因为他们在赔钱.一旦发现自己犯错,就必须立即出清,承担起损失,不要让情绪控制,而是研究记录找出出错的原因,静待下次出手机会."

  总结:

股市里只有投机,没有投资.

  如果硬要说投资,那么投资的本质就是赌博.而投机是一项事业,不是赌博,投机的本质是当上天发出暗示的时候及时出手.

  搞清了投资的本质,一系列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为谁持?

"除非所持股票在上升通道,就持有,因为能获利.否则,坚决不持有股票,因为这是在赌博."

  这个理由很简单了,我们为谁持有股票?

  我们不是为上市公司而持有,不是为巴菲特而持有,我们是为自己持有;我们为何持有股票?

我们不是为荣誉而持有,不是为当股东而持有,那如果持有股票会造成亏损,为何不选择早早卖出?

  何时卖?

一旦股票开始给我们带来亏损,就应该立即卖出,否则就是在赌博.

  李佛摩尔:

"有一种不用市场通知就自己知道犯错的直觉,会形成一种通风报信的潜意识,这发自内心的信号来自对市场过去表现的了解."

  在股票下跌的时候,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和幻想:

"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人类基本特性,就是一般投资人所面临的头号敌人——充满希望的想法必须加以驱逐."

  如何防?

投机客始终把本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此:

  1,布局必须分散;

  2,舱位必须控制;

  3,心态必须严肃;

  4,行动必须勤奋;

  5,思维必须专注;

  5,操作必须等待;

  6,必须顺势而为;

  7,绝不逆势而为;

  8,投机必须尊重市场.

  索罗斯指出:

"承担风险.无可指责,但同时记住千万不能孤注一掷!

"李佛摩尔指出:

"投机客的致命错误就是妄想一夜致富.他们舍弃在2-3年里让财富累积500%的机会,转而追求用2-3个月坐拥金山.即使做到,也守不住."

  我们必须纠正那些非常有害的观念错误一: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曾经是一句多么诱人的话!

买入好股票,长期持有,什么都不做,靠分红就收回成本,多美.

  但其错误是明显的:

因为没有所谓的"好股票".

  如果一只股票不能给你带来盈利,好在哪里?

如果有一家好公司,其股票让你亏损,就不是好股票.

  人们最大的亏损往往不是来自垃圾股,而是来自明星股.万科、茅台给人们带来的亏损,往往比ST股要大得多,因为自以为懂得护城河理论的人(比如过去的我),会在明星股上重仓,而且不改错,越跌越买,最后不可收拾;而在ST股上,人们都知道控制仓位,而且一旦大势不妙会及时止损,损失反而小得多.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错误二:

"越跌越买,因为越跌越有价值."

  前面说过,即使发现了具有价值有安全边际的股票,也没有必要立即买入,要等到市场达成了共识,股价不再下跌,并随着利好消息的解密,在股价走出底部,走到关键价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