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599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docx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理解健康知识点一

《大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理论课件

第一章理解健康

一、知识点

(一)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或者说具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道德健康等四方面,才是完全的健康。

(二)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十项具体健康检查指标)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挡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牙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二、关键概念:

(一)生理健康:

是指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体质健壮,没有缺陷和疾病。

(二)心理健康:

是指人们对于环境以及人们相互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和快乐的适应状况。

(三)社会健康:

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四)道德健康:

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照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五)亚健康:

指身体机能虽然没有明显的病态反应,但缺乏活力,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临界于健康与非健康之间的生理状况。

三、思考题

(一)什么是健康以及健康的评价标准?

提示:

1.健康的定义

2.WHO为健康制定的十项具体检查指标。

第二章维护健康

一、知识点

(一)健康隐患

1、适应能力下降:

随着人类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高科技手段降低体力活动的同时,使人体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差。

2、免疫系统退化:

人类对自身的过度保护,使机体免疫系统逐渐退化。

3、生态环境失衡:

高科技导致的过度开发、环境的污染、水土流失,是沙漠化进程加快,洪涝和旱灾频发,生物多样性不断缩小。

4、精神过度紧张:

来自社会、生活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的,使人的紧张称度越来越高,增加了精神疲劳。

5、身体运动不足:

身体活动的减少,导致体力下降,甚至形成运动不足症。

6、公害问题严重:

以空气污染、水质污浊和噪音等为代表的公害,是很大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人的生命。

7、营养过剩和肥胖:

营养摄取量过多,日常生活中运动量减少,运动能力下降,导致肥胖,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而未及健康和生命。

8、新病毒威胁人类健康:

现代化的“地球村”现象,导致病毒远程传播。

动物体上的病毒开始向人类扩散并不断变异,导致人类患上更难以对付的疾病。

(二)怎样维护健康

1、坚持体育锻炼:

生命在于运动,科学规律的体育锻炼使人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地面对人生。

2、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通过适量的体育运动、适当控制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3、顺应生物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

生活作息与体内“生物钟”同节律,使人体生理代谢平衡,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和谐状态,保证健康。

4、保证良好的睡眠:

睡眠是“生命宴席”上的“滋补品”,是神经系统的镇静剂,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标志。

5、戒烟禁毒:

吸烟是人类健康的元凶,可导致肺癌,诱发冠心病,损害组织和器官的动能,抑制胎儿发育。

6、节制饮酒:

过量饮酒使大脑、小脑损伤变性,记忆力减退,意识出现障碍,反应迟钝,血压升高。

严重者会继而进抑制状态,发生心脑并发症,甚至昏迷死亡。

7、合理膳食,平衡营养:

机体适量平衡摄入保持人体健康必须的所有营养成分,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能,增加免疫功能,预防疾病,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8、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心理状态使人健康长寿,工作、学习、生活充满活力。

9、避免和清除环境污染,保持机体与环境平衡:

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及社会环境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健康长寿的生命体必须与环境保持平衡。

10、预防疾病:

预防疾病是有益健康的措施和行为,自我关注健康与早期检查预防结合,走向健康之路。

11、加强个人的安全防范:

自我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卫生防病和饮食安全教育、预防突发意外事故教育、预防运动伤害事故教育、自我救护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关键概念

(一)生活方式疾病:

指由不良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过少,吸烟、酗酒、吸毒与精神紧张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

(二)心理障碍疾病:

在外界环境和自身心理弱点的诱因的作用下,导致人们思维、情感、行为障碍的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过敏症、狂躁症与情绪障碍症等。

(三)生物钟:

人的一切生理活动都有一个固定的规律,就象钟表那样有节奏的控制和调节着机体,使神经系统形成有规律的“动力定型”,使人体各部分保持其独特的协调节奏。

 

三、思考题

(一)通过对危害健康的隐患了解,你在维护自身健康存在的哪些问题?

准备如何纠正?

提示:

1.健康隐患。

2.举例2—3项说明。

(二)对照生活方式量表,了解自己生活方式存在的问题。

提示:

1.按照量表自我评分。

2.写出自己的分数区域解释。

(三)保持身体健康的行为习惯包括哪些内容,在今后生活中你准备如何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提示:

1.健康行为习惯内容。

2.做出自我计划。

第三章体育与健康

一、知识点:

(一)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产生的积极影响

1.体育锻炼对新陈代谢的影响

(1)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脂质代谢过程,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症的发生。

(2)体育锻炼能消耗脂肪并避免失去肌肉组织,同时,体育锻炼能使机体形成更多肌肉,因而提高消耗多余脂肪的能力。

(3)体育锻炼消耗热量,帮助保持理想的体重和脂肪百分比,有利于保持更健美、更健康的体态。

(4)体育锻炼是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酸酯水平的有效方法。

(5)体育锻炼可增强输送葡萄糖的能力。

2.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1)体育锻炼改善骨的血液供给,骨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这些变化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从而提高了骨的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等方面的能力。

(2)体育锻炼既可增强关节的稳固性,又可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3)体育锻炼可使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因而肌肉显得发达、结实、健壮、匀称而有力。

(4)体育锻炼使肌肉组织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肌肉中的肌糖元、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和肌红蛋白等含量都有所增加。

(5)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肌肉的耐力。

长期坚持锻炼,可使肌肉的毛细血管形态结构发生变化,增加了肌肉的血液供应量。

(6)体育锻炼能保持肌张力,减小肌萎缩和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持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

3.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响

(1)体育锻炼改善了心脏肌肉的收缩能力,心脏每次跳动泵出的血液增多,使心脏能以较低心率来满足锻炼的需要。

(2)体育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增大,并以左心室增大为多见,从而可以使供血量增大。

(3)体育锻炼影响血管的结构,改变血管在器官内的分布。

这些变化都有利于改善器官供血,增强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4)体育锻炼可以促使身体大量储备着的毛细血管开放。

这对于人体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5)体育锻炼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增加,这就增加了血液的容氧量。

4.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能提高呼吸机能,主要表现为呼吸肌发达,收缩力增强,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大,呼吸差较大。

如:

安静时,一般人呼吸频率浅而快,每分钟男子为16-20次,而经常锻炼者呼吸深而缓,每分钟8-12次。

5.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消化器官的机能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它能使胃肠的蠕动加强,消化液的分泌增多,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为人的健康和长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6.体育锻炼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增强机体适应变化能力和工作能力。

7.体育锻炼对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影响

"衰老和免疫"是近年来非常吸引人并成为研究活跃的领域。

研究结果表明,衰老是因为免疫力降低所致。

体育锻炼能够推迟机体免疫系统的衰老,并且一定程度上能够逆转免疫系统的机能衰退。

8.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体育锻炼是一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方式,它对心理健康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体能的含义与分类

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

保持良好的体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精力更旺盛、生活更美好、寿命能延长、生命更有价值。

1.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1)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指一个人持续身体活动的能力。

心肺功能越强,走、跑、学习和工作就会越轻松,进行各种活动保持的时间也会越长。

(2)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性对于提高身体的活动水平、预防肌肉紧张以及保持良好的体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3)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是一块肌肉或肌肉群一次竭尽全力从事抵抗阻力的活动能力,所有的身体活动均需要使用力量。

肌肉强壮有助于预防关节的扭伤、肌肉的疼痛和身体的疲劳。

(4)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指一块肌肉或肌肉群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肌肉收缩的能力,与肌肉力量密切相关。

一个肌肉强壮和耐力好的人更易抵御疲劳的发生。

(5)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包括肌肉、骨骼、脂肪和其他等。

体能与体内脂肪比例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脂肪过多者是不健康的,其在活动时比其他人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心肺功能的负担也更重,因此,心脏病和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2.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

(1)速度

速度指快速移动的能力,即在最短的时间内移动一定的距离。

如短跑。

(2)力量

力量指短时间内克服阻力的能力。

如举重、掷铅球。

(3)灵敏性

灵敏性指在活动过程中,既快速又准确地变化身体移动方向的能力。

如篮球、足球。

(4)神经肌肉协调性

神经肌肉协调性主要反映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和平衡觉与熟练的动作技能相结合的能力。

如自由体操、花样滑冰。

(5)平衡

平衡指当运动或静止站立时保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

如体操、舞蹈,闭目单足站立练习也有相当好的效果。

(6)反应时

反应时指对某些外部刺激做出生理反应的时间。

特别是在短跑的起跑阶段。

(三)、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运用

1.体育锻炼的FIT监控原则

FIT是次数(Frequency)、强度(Intensity)和时间(Time)三个英文单词缩写。

要想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在体育锻炼中科学地安排好锻炼的次数、锻炼的强度和锻炼持续的时间。

次数:

表示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次数,要想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每周应进行3-5次体育锻炼。

强度:

锻炼强度常用心率间接地表示,目前推荐的锻炼强度范围为自己最大心率的60%-80%o最大心率可采用下列公式来估算,即最大心率=220-年龄。

时间:

是指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

有效的一次锻炼时间是20-60分钟,如以最大心率80%强度进行锻炼,仅需20-30分钟即可,而以最大心率60%强度进行锻炼,需要40-60分钟。

2.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超过已能承受的刺激强度。

运用超负荷原则指导体育锻炼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从自己体能水平和身体承担负荷能力的实际出发,恰当地确定锻炼负荷的大小。

负荷通常包括负荷量与负荷强度。

负荷量一般是以练习的次数、时间、距离、重量来表示;负荷强度是以练习的速度、负重量、密度来表示。

3.循序渐进原则

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作用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

该原则要求在进行体育锻炼或发展某种身体健康素质时应逐渐增加运动负荷。

循序渐进原则的应用,可采用"百分之十规则"。

每周的运动强度或持续运动时间的增加不得超过前一周的10%。

例如,你每天跑步持续30分钟,下一周可将跑步时间增加到33分钟。

4.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原则要求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始终注意保护自己,做到安全第一。

其主要内容包括:

不要盲目参加超过你的能力的活动;每次练习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饭后、饥饿或疲劳时应暂缓锻炼,每次锻炼后,要注意做好整理、放松活动。

5.专门性原则

专门性原则是指锻炼时针对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一机能进行反复的练习。

如果锻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有氧能力,就应该选择慢跑、步行、自行车、有氧操、游泳等运动项目进行锻炼。

6.恢复性原则

人体机能的提高是通过锻炼、疲劳、恢复、再锻炼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实现的。

7.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

锻炼效果的可逆性是指由于停止锻炼而引起体能水平的下降。

研究表明,停止力量练习8周后,肌肉力量下降10%,停止耐力练习8周后,耐力水平下降30%-40%。

8.大小运动量相结合原则

交叉采用大小运动量进行身体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效果,而且还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制定锻炼计划的重要性

对于每一个锻炼者来说,应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锻炼计划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健康和体能水平。

锻炼计划应适合个人的需要,它一般应包括:

健康与体能现状、锻炼目标、锻炼模式、措施与要求等四部分。

1.健康和体能现状

在制定锻炼计划前,有必要了解自身的健康与体能状况,这有助于你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状况的锻炼计划,有的放矢地选择锻炼方法和手段来改善健康和体能的不足之处。

2.确定锻炼目标

确定锻炼目标是制定锻炼计划的重要环节,目标能促使你去实施锻炼方案,而达到目标后又能进一步提高你的自信心,激励你坚持体育锻炼。

在设置个人的锻炼目标时,请遵循以下几点建议:

(1)设置目标要有针对性,针对自身健康和体能的薄弱环节设置锻炼目标。

(2)设置目标必须是现实的,也就是说通过努力能达到的锻炼目标。

(3)目标设置应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设置很关键,因为短期目标比较容易实施,目标易实现。

(4)根据总的锻炼目标,还应设置锻炼过程各个阶段的目标,即起始阶段目标、渐进阶段目标、维持阶段目标,从而保证总目标顺利实现。

3.选择锻炼模式

锻炼模式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的持续时间等。

(1)每一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运动项目作为锻炼的方式。

(2)锻炼频率指每周锻炼次数,一般来讲每周应锻炼3-5次。

(3)运动强度是指锻炼时人体承受的生理负荷量。

运动强度应根据锻炼者自身健康和体能状况以及所进行的不同运动类型来确定。

(4)锻炼持续时间是指每次锻炼用在主要锻炼内容的总时间。

锻炼持续时间不包括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时间。

将锻炼过程划分3个阶段,即起始阶段、渐进阶段、保持阶段。

在各个阶段应合理安排锻炼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

4.措施和要求

措施和要求主要是指保证锻炼计划顺利实施的措施和安全告诫。

二、关键概念:

(一)无氧运动:

是指肌肉在“缺氧”的工作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

(二)百分之十规则:

每周的运动强度或持续运动时间的增加不得超过前一周的10%,如你每天跑步持续30分钟,下一周增加的时间不超过3分钟,即最多持续33分钟。

(三)最大心率:

是指人体做极限运动时的心搏频率。

公式:

最大心率=220-年龄

(四)靶心率:

是指通过有氧运动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时,有效而且安全的运动心率范围,常用它来调节运动负荷。

靶心率为:

最大心率×60%和最大心率×80%之间的范围。

(五)锻炼频率:

指每周锻炼次数。

一般来讲,每周应锻炼3-5次。

(六)运动强度:

是指锻炼时,人们承受的生理负荷量。

(七)锻炼模式:

锻炼模式包括锻炼方式、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八)无氧阈:

是指在递增运动强度时,由有氧代谢功能到开始大量动用无氧代谢功能的临界运动强度。

三、思考题:

(一)怎样才能做到安全锻炼,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提示:

1.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2.合理、科学的锻炼计划。

3.锻炼前的准备活动和锻炼后的整理、恢复。

4.锻炼过程的生理反应及监控。

5.锻炼环境的选择。

6.医生的建议和处方。

 

(二)结合自身举例说明在锻炼过程是否出现过不适的感觉?

应如何处理?

提示:

1.心率是否不规则。

2.眩晕、出冷汗、面色苍白。

3.恶心或呕吐、呼吸困难。

4.处理方法是否安全、合理。

(三)为什么说有氧运动是天然的镇静剂?

提示:

1.有氧运动的概念。

2.效果与作用。

3.适应人群。

(四)运动中你采取哪种锻炼模式,又是如何来调控运动强度的?

提示:

1.锻炼模式包含的内容。

2.锻炼过程的安排。

3.测试心率的准确性。

第四章营养与健康

一、知识点

(一)七大营养素中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1)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第一,构成人体组织与修补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

第二,构成机能物质。

第三,增强机体抵抗力,构成抗体。

第四,调解渗透压。

第五,供给热能。

第六,增强神经系统功能。

(2)蛋白质食物来源

人体所需蛋白质一般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蛋白和植物性食物蛋白。

动物性食物常指瘦肉、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属于优质蛋白质,其营养价值一般高于植物性食物,所以一般认为动物性食物营养好。

植物性食物常指米、面、大豆、蔬菜等。

除大豆、芝麻、葵花籽等是优质蛋白质外,其余均不属于优质蛋白质。

植物性食物中,谷类虽然蛋白质含量不算高,但它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一日三餐70%的蛋白质来自谷类,不可忽视。

2、脂类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1)脂类生理功能

第一,供给热能并维持体温。

第二,构成组织细胞。

第三,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第四,供给必需脂肪酸。

第五,促进食欲增加香味。

第六,增加饱腹感。

第七,防护作用。

(2)脂类食物来源

脂肪按其食物来源可分为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动物性脂肪是指由动物组织和动物资源离析出来的脂肪。

主要含有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熔点较高,一般呈固态,容易凝固、沉淀在血管壁上,可导致动脉硬化。

动物脂肪中有较多的胆固醇,它在人体内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但中老年人血液中胆固醇过高时,容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因此中老年人应少吃动物性脂肪。

供给机体脂肪的动物性食物主要有猪油、牛油、鱼油、奶油、蛋黄油等。

3、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第一,供给热能。

第二,保护肝脏。

第三,构成组织。

第四,抗生酮作用。

第五,维持中枢神经的机能。

第六,节省蛋白质的作用。

(2)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食物来源很广,各种粮食、根茎类食物等都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少量的单糖和双糖,蔬菜和水果处含有少量单糖外,还含纤维素和果胶。

此外,食糖中的蔗糖是最普遍的食用糖,近年来,研究成果表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与蔗糖摄入过多有关。

因此,蔗糖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10%。

4、维生素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名称

生理功能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合成视紫红质维持视力、维持上皮组织完整、促进生长发育

鱼肝油、肝、蛋黄、乳汁、绿色植物

维生素D

促进磷、钙吸收促进骨骼正常生长

鱼肝油、肝、蛋黄、牛奶、晒干菜

维生素E

维持生殖机能、抗氧化作用、防止肌肉萎缩

植物油、蛋类、谷类

维生素K

促进凝血酶原合成,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I、VI、IX、X有关

肝、绿色蔬菜

维生素B1

促进糖的氧化增进食欲

谷物外皮及胚芽,酵母、豆、瘦肉

维生素B2

参与生物氧化

肝、蛋黄、黄豆、绿色植物

维生素B6

参与蛋白质氨基酸代谢

谷类,酵母、豆类、肝、蛋黄

5、膳食纤维生理功能及食物来源

(1)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第一,产生饱腹感。

第二,降低血脂的作用。

第三,降糖作用。

第四,有清除场内“垃圾”和毒素的作用。

第五,降低牙和牙周病的发病率。

第六,利于消化,防止便秘。

(2)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

食物纤维的来源是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薯类、菌类和藻类。

(二)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

平衡膳食宝塔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

它共分为五层,宝塔各层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比例。

谷类食物位居底层,每人每天应吃300—500克;蔬菜和水果占据第二层,每天应吃400—500克和100—200克;鱼、禽、肉、蛋等动物性食物位居第三层,每天应吃125—200克(鱼类50克,蓄、禽肉50—100克,蛋类25—50克);奶类和豆类食物合占第四层,每天应吃奶类及奶制品100克,豆类及豆制品50克;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克。

(三)大学生的饮食调配及体育锻炼后的营养补充

1、大学生的饮食调配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年盛、向成年过渡时期。

不仅身体发育需要足够的营养,而且繁重的脑力劳动和较大量的体育锻炼也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物质。

因此,合理的伙食和营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

大学生饮食除应保证足够的粮食以补充热能需要外,还应补充足够的、多样的副食品,一般每人每天平均需要供给肉类75—100克,豆类50—100克,鸡蛋1—2个,牛奶250毫升,蔬菜500克水果1—2个,基本满足一天营养的需要。

膳食中蛋白质最好以动物蛋白为主,优质蛋白质占蛋白量的60%,并应平均分配在一日三餐中。

2.、体育锻炼后的营养补充

(1)速度性运动

速度性运动是典型的大强度运动,如短跑。

快速跑时对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要求高,同时体内高度缺氧,故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糖的无氧分解供应。

在锻炼后膳食中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还必须有足够的磷、维生素B1、维生素C、铁,此外还应多吃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进一步调节体内酸碱品衡。

(2)耐力性运动

耐力性运动如长跑、超长跑、起自行车等,运动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长,运动所需总热量大,能量代谢以有氧供能为主。

为了保证热能的来源充足,增强机体的摄氧能力,膳食中应含有较高的糖、维生素B1、维生素C、以及铁、钾、钠、钙、镁等元素,并适量补充脂肪和蛋白质。

(3)力量性运动

力量性运动如举重、器械体操、投掷等,由于练习时消耗的能量较多,饮食的产热量也必须较高,故膳食中应有足够的糖、蛋白质和脂肪。

特别是力量练习有利于肌肉质量与力量的增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大于其他项目,供给量可达到每公斤体重2克。

另外为了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还要注意补充钠、钾、镁、钙等元素。

(4)灵巧性运动

灵巧性运动如体操、艺术体操、技巧等,这些运动动作复杂、多样化,需要良好的协调性及灵巧性,对神经系统的要求较高。

在食物中应含有丰富的磷及各种维生素。

(5)球类运动

球类运动对人体的要求较全面,对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素质均有较高的要求,所以对营养的要求也全面。

膳食中糖、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磷等一定要充足。

(6)游泳运动

游泳运动在水中进行,机体散热较多,膳食中除供给必需的糖和蛋白质外,还要求足够的脂肪和维生素B1、维生素C、磷等。

二、关键概念

(一)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为身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食物纤维和水七大类。

(二)必须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在人体和自然界中常见的有二十几种,其中有八种(对于婴儿有九种)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甚微不能满足生理需要,而又是维持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