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175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2.doc

小学英语读书笔记

陈观梅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笔者认为,树立“对话”意识,运用新课程理念备好课是基础和前提。

   一、与教材对话: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每一套教材都代表着某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方法,教师在使用一套新教材之时,应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全套教材,努力理解和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教学思想和设计精神,把握教材的特点,使之在我们的教学中得以充分体现。

与教材对话,首先要尊重教材,读透教材;与教材对话,更要超越教材,走向生活。

我们不妨尝试“一课三案”:

钻研教材,独立思考,形成“初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写出“教案”;课后反思,精益求精,补充“另案”。

   江苏版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按照话题——功能——结构的体例编写,在备课时,我们可着力于话题生活化,功能结构协调化。

在“初案”中,我们应该重点研读教材,明确教学语言与语境语言,把握关键语句与困难语句;在“教案”形成阶段,我们应分析语用因素,结合师情学情,选择设计各环节活动:

课后,结合教学实际再回头看自己的教材解读,及时补充“另案”必不可少。

“另案”中,可以反思一节课对教材处理的成功之举、败笔之处、学生感受,当然,对教材的“再教设计”是最终目的。

我们对教材的研读应该追求从“有它无我”到“有它有我”,最后达到“有我无它”的洒脱境界。

   二、与学生对话:

关注学情,真心真意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

在备课时,教师还应该时时在心中与学生对话,在与学生充分对话的基础上进行的备课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你对这个话题了解了多少?

”——牛津小学英语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话题。

在我们设计新单元的教学时,这个问题可以提示我们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在学生已知已会的基础之上设计教学内容,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

   “通过这节课你将学到什么?

你是怎么学的?

还可以学得更好吗?

”——新课程呼唤我们的教学从知识本位回归到三维目标。

这一连串问题指向的就是一节课中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一直比较关注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及体验。

其实,真正的有效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从浅层次的“学会”上升到“会学”与“乐学”,这样的学习才会让学生的终身学习获益。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还要结合教材内容。

预设大量的与学生的对话。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与学生的对话交流必须付出真心真情。

教师真心真意对待学生,才能让孩子们之间真心真意,课堂才会真实。

这些年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我们已经从期待表演的、热闹的、师生对答如流的课堂转变为期待真实的课堂和真实的交流。

真实的教学问题、自然的教学过程、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

   三、与自己对话:

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有勇气常常与自己对话,反思自己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加以弥补呢?

叶澜先生曾经说过: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

   在备课及上课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可以常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节课应该怎么上?

”——在分析教材,研透学情的基础上“知其然”;“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上?

”——站在英语教学理论的高度分析教材教法,“知其所以然”方能掌握规律,举一反三;“这节课还可以怎么上?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加强反思,及时提升。

“知其未尽然”才能将遗憾变为自我发展的动力。

   有位英语教学专家曾总结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语言是有声的,所以课堂教学是听和说的体验:

语言是有形的,所以课堂教学是读和写的体验;语言是有情的,所以课堂教学是情感交流的体验。

我们在备课时亦可结合自己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自问:

我们的课堂有声、有形、有情吗?

我们的学生有思、有感、有收获吗?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教育理念、备课设计都对学生的兴趣、动机和认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

教学要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选择的机会、创造的机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首先就要从备课人手,通过备课过程中的“三对话”落实新课程理念,切实提高备课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