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2041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法定计量单位0Word文件下载.docx

(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过的距离。

质量千克(公斤)kg

(等于国际千克(公斤)原器的质量。

时间秒s

(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电流安[培]A

(一恒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此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

10-7牛顿。

热力学温度开[尔文]K

(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物质的量摩[尔]mol

(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基本单元数以0.012kgC12的原子数目相等。

在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发光强度坎[德拉]cd

(发射出频率为540×

1012赫兹单色辐射的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而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瓦特每球面度。

3.SI导出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用SI基本单位和SI导出单位表示

频率赫[兹]Hz1Hz=1s-1

力牛[顿]N1N=1kg·

m/s2

压力,压强,应力帕[斯卡]Pa1Pa=1N/m2

能[量],功,热量焦[尔]J1J=1N·

m

功率,辐[射能]通量瓦[特]W1W=1J/s

电荷[量]库[伦]C1C=1A·

s

电压,电动势,电位(电势)伏[特]V1V=1W/A

电容法[拉]F1F=1C/V

电阻欧[姆]Ω1Ω=1V/A

电导西[门子]S1S=1Ω-1

磁通[量]韦[伯]Wb1Wb=1V·

磁通[量]密度,磁感应强度特[斯拉]T1T=1Wb/m2

电感亨[利]H1H=1Wb/A

摄氏温度摄氏度℃1℃=1K

光通量流[明]lm1lm=1cd·

sr

[光]照度勒[克斯]lx1lx=1lm/m2

SI辅助单位

[平面]角弧度rad1rad=1m/m=1

立体角球面度sr1sr=1m2/m2=1

4.由于人类健康安全防护需要而确定的具有专门名称的SI导出单位

[放射性]活度贝可[勒尔]Bq1Bq=1s-1

吸收剂量

比授[予]能戈[瑞]Gy1Gy=1J/kg

比释动能

剂量当量希[沃特]Sv1Sv=1J/kg

5.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量的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换算关系和说明

时间分min1min=60s

小[时]h1h=60min=3600s

天[日]d1d=24h=86400s

平面角[角]秒(″)1″=(π/648000)rad

[角]分(′)1′=60″=(π/108000)rad

度(°

)1°

=60′=(π/180)rad

旋转速度转每分r/min1r/min=(1/60)s-1

长度海里nmile1nmile=1852m(只用于航程)

速度节kn1kn=1nmile/h=(1852/3600)m/s

(只用于航行)

质量吨t1t=103kg

原子质量单位u1u≈1.660540×

10-27kg

体积升L,(l)1L=1dm3=10-3m3

能电子伏eV1eV≈1.602177×

10-19J

级差分贝dB

线密度特[克斯]tex1tex=1g/km

面积公顷hm21hm2=10000m2(国际符号为ha)

6.我国没有选用的暂时与SI并用的单位

单位名称单位符号用SI单位表示的值

埃Å

=0.1nm=10-10m

公亩a1a=1dam2=102m2

靶恩b1b=100fm2=10-28m

巴bar1bar=0.1MPa=105Pa

伽Gal1Gal=1cm/s2=10-2m/s2

居里Ci1Ci=3.7×

1010Bq

伦琴R1R=2.58×

10-4C/kg

拉德rad1rad=1cGy=10-2Gy

雷姆rem1rem=1cSv=10-2Sv

三、常用词头

1024尧[它]Y;

10-1分d;

1021泽[它]Z;

10-2厘c;

1018艾[可萨]E;

10-3毫m;

1015拍[它]P;

10-6微µ

1012太[拉]T;

10-9纳〔诺〕n;

109吉[伽]G;

10-12皮〔可〕p;

106兆M;

10-15飞〔母托〕f;

103千k;

10-18阿〔托〕a;

102百h;

10-21仄[普托]z;

101十da;

10-24幺[科托]y

四、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规则:

1.词头应用正体书写。

不能重迭使用,如mµ

m(毫微米)应改为nm(纳米);

µ

F(微微法)应改为pF(皮法)。

2.词头不能单独使用,15µ

m不能写成15µ

词头和单位之间不得有间隙。

3.分数、倍数单位词头的选取

一般应选适当词头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范围之内,如1.2×

104m应改为12km,3.1×

10-8g应写成31ng,1401Pa应写成1.401kPa。

4.非10进制单位如时、分(min)、天(d)、摄氏度(℃)、(角)分(′)等不用SI词头。

它们参与构成组合单位时,不应放在最前面,如光量单位lm·

h,不应写为h·

lm。

摄氏度的℃可作为中文符号使用。

5.组合单位中词头的符号及其写法

一个组合单位一般只有一个词头,分母一般不加词头(分子是1,或分母为长度、面积、体积时除外),kg例外。

词头一般加在分子第一个单位之前。

6.组合单位的符号及其写法

有中文符号和国际符号两类。

中文符号可用简称,也可用全称。

提倡用国际符号,只在文字叙述时用单位的名称。

单位符号应按其名称或简称读,不得按字母读。

计算时,为了方便,建议所有量均用SI单位表示,词头用10的幂代替。

用国际符号的相乘关系的组合单位,中间可加圆点,也可不加。

如W·

h(瓦时),也可写成Wh。

相除构成的组合单位有三种写法,如kg/m3;

kg﹒m-3;

kgm-3(千克每立方米)。

中文符号的组合单位,相乘的中间一定加圆点,如瓦·

时;

相除的有两种形式,如千克/米2,也可写成千克﹒米-2。

只通过相乘构成的组合单位再加词头时,词头通常加在组合单位的第一个单位之前。

如:

力矩单位kN·

m,不宜写成N·

km。

7.组合单位的读法,有四条原则。

单位和词头符号的读音应读其名称或简称,不得按字母读音。

1从左往右,乘号不读音,如N﹒m读作牛顿米或牛米。

②按单位先后次序:

先分子后分母,除号读“每”,无论分母中有几个单位,每只能出现一次。

如mg/L应读成毫克每升。

W/(m﹒K)读作瓦特每米开尔文。

③幂指数读在单位前面,除表示面积的“平方”,体积的“立方”外,其余均读“次方”。

如㎡读成平方米;

m3读成立方米;

m4读成四次方米,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

④分子为1的单位读时以“每”字开头,如s-1读“每秒”,m-1读“每米”。

组合单位符号书写方式举例

单位名称符号的正确书写方式错误或不正确的书写形式

牛顿米N·

m,Nm,牛·

米N-m,mN,牛米,牛-米

米每秒m/s,m·

s-1,-ms-ms-1

米·

秒-1,米/秒,-米秒-秒米,米秒-1

瓦每开尔文米W/(K·

m),瓦/(开·

米)W/(开·

米),W/K/m,W/K·

每米m-1,米-11/m,1/米

8.计量单位不可放在数值之间,应在数值末尾给出单位。

如1.75m不能写成1m75㎝,也不能写成1m75。

但平面角和时间单位的h、min除外,如可以写成1h24min15s,

60°

31′12″等。

9.量值的表示

量值等于数字与单位的乘积,书写时要在数值和单位之间空半个字的空位。

数字位数分隔时从小数点分别向左和向右分别每3位空出半个字空位。

10.单位符号又是词头时,单位写在右侧,相乘时不用负指数形式,如Nm不可能写成mN,m/s不可能写成ms-1。

相除时分子分母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无论分母有几个单位,斜线不得多于1条,必要时加圆括号,如J/(kg.K)不可写成J/kg/K。

11.汉字表示的单位一般不与国际符号构成组合单位,但非物理量单位可以,如元/hm,L/(人.d),升/(人.日)等。

12.有的词头习惯上不加在某些单位之前,如h、da、d、c(百、十、分、厘)一般只用于某些长度、面积和体积单位中,不可用hg、dag、dg、cg等。

13.倍数单位和分数单位的指数,是指包括词头在内的单位的幂。

km2应读成“平方千米”,而不是“千平方米”;

1cm2=1(10-2m)2,而1cm2≠10-2㎡;

s-1=1(10-6s)-1=106s-1。

14.在计算中,所有的量都应采用SI单位表示,词头应以相应的10的幂代替(kg本身是SI单位,故不应换成103g)。

15.将SI词头的部分中文名称置于单位名称的简称之前构成中文符号时,应注意避免与中文数词混淆。

万、亿可放在单位符号之前作为数值使用,但不是词头。

十、百、千、十万、百万、千万、十亿、百亿、千亿等中文词,不得放在单位符号前作数词用。

例如:

“三千秒-1”应读作“三每千秒”,而不是“三千每秒”,“三千每秒”只能表示位“3000秒-1”;

读音“一百瓦”,应写成“100瓦”或“100W”。

16.单位符号的写法,除升既可用L,也可用l(l为备用符号)外,其余均只有一种写法。

17.所有单位中除公斤、公里、公顷、公亩外。

忌用“公”字。

18.当表示数据的范围,不前后都带单位时,需用括号括起来,如不可写成0.1~50%,1~2mg,220±

22V,应写成(0.1~50)%,(1~2)mg,(220±

22)V。

19.角度单位度、分、秒的符号不处于数字后时,应加括号。

20.淘汰的单位:

①压力单位中的kgf/cm2;

mmHg;

mmH2O;

atm;

Torr等,改用Pa、kPa、MPa等。

2长度单位中的公尺、公寸、公分、公厘、公丝、米厘、丝米、忽米、毫微米;

改用m、dm、cm、mm、µ

m、nm、km等。

3体积单位中的立升、公升、加仑等改为升L、ml等。

4频率单位中的周、千周、兆周等,改用Hz、kHz、MHz。

5质量单位淘汰担、斤、两、钱、磅、司、公吨、公两、公分等,改用kg、g、mg等;

原子质量单位的u不应与词头µ

混淆。

6力的单位淘汰达因、克力、千克力、吨力等,改用牛顿(N)。

7功、能、热的单位淘汰卡、千克力米、尔格、马力小时等,改为焦耳(J)及其倍数、分数单位。

8功率单位淘汰马力、尔格每秒、千克力每秒等,改为瓦(W)及其倍数、分数单位。

9浓度单位淘汰M、N、%(W/V)、ppm、ppb、ppt等,改用mol/L、g/L等。

五.溶液的浓度及其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1.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反映某系统中基本单元(以0.012kgC12的原子数目为计数单位)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η。

其定义为:

物质B的物质的量ηB是正比例于系统中基本单元B的数目NB的量。

即ηB=(1/L)NB,式中L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2045×

1023)

1.1.2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mol),其定义为:

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

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C12的原子数目相等。

在使用摩尔必须指明基本单元,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有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之后,原来的克原子、克分子、克当量(当量)、克式量、克离子、法拉第等全部淘汰。

1.1.3摩尔质量及其确定方法

物质B的摩尔质量等于物质B的质量除以物质B的物质的量ηB。

即MB=mB/ηB,其SI单位是kg·

mol-1。

对于同一物质,基本单元选择不同,其摩尔质量不相等。

M(1/5KMnO4)=31.61g/mol

M(1/3KMnO4)=52.69g/mol

1.1.4物质的量浓度及等物质的量规则

物质B的量浓度CB等于物质B的物质的量ηB除以混合物的体积V,即

CB=ηB/V

CB的SI单位为mol·

m-3、mol·

dm-3、mol·

L-1等。

以往所用的当量浓度(N)、克分子浓度(M)、克式量浓度(F)等全部淘汰。

同一种溶液基本单元不同时,浓度不同,基本单元升高,浓度降低;

基本单元降低,浓度升高。

C(KMnO4)=0.03mol·

L-1

C(1/3KMnO4)=0.09mol·

C(1/5KMnO4)=0.15mol·

不同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时,只有当基本单元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才能反应完全,这一规则称为等物质的量规则。

即:

η1=η2或C1×

V1=C2×

V2

有了等物质的量规则后,淘汰过去的当量定律(N1V1=N2V2)。

同时淘汰过去的“等当点”的说法,改称为“等量点”。

1.1.5容量分析中基本单元的确定

1.1.5.1酸、碱滴定法:

是与转移一个氢质子(或相当于一个氢质子)时相应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或粒子的特定组合。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中和反应中基本单元不同。

H2SO4+NaOH=NaHSO4+H2O·

·

·

(1)

(1/2)H2SO4+NaOH=(1/2)Na2SO4+H2O·

(2)

在反应式

(1)中给出一个氢质子的粒子是一个H2SO4分子,故硫酸的基本单元是H2SO4;

在反应式

(2)中给出一个氢质子的粒子是一个(1/2)H2SO4分子,故硫酸的基本单元是(1/2)H2SO4。

1.1.5.2氧化还原滴定法:

可认为是转移一个电子(或相当于转移一个电子)时相应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基本单元不同。

如在用KMnO4滴定时,基本单元有两种情况:

(1/5)MnO4-+Fe2++(8/5)H+=(1/5)Mn2++Fe3++(4/5)H2O·

(1/3)MnO4-+(1/2)SO32-+(1/6)H2O=(1/3)MnO2+(1/2)SO42-+(1/3)OH-·

在反应式

(1)中,MnO4-中的Mn7+得到5个电子变成Mn2+,所以,KMnO4的基本单元为(1/5)KMnO4;

在反应式

(2)中,MnO4-中的Mn7+得到3个电子变成Mn4+,所以,KMnO4的基本单元为(1/3)KMnO4。

1.1.5.3EDTA络合滴定:

其反应是等分子反应,所以基本单元为EDTA分子。

1.1.5.4AgNO3沉淀滴定:

其反应也是等分子反应,所以基本单元为AgNO3分子。

2.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2.1物质的量浓度

溶液中物质B的量浓度等于物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用C表示,即CB=ηB/V,单位为mol/L、mmol/L等。

如;

C(1/2H2SO4)=0.1000mol/L

2.2物质的质量浓度

等于物质B的质量除以溶液的体积,用ρ表示,即ρB=mB/V,单位为g/L、mg/L、mg/ml、μg/ml、ng/ml等。

ρ(Pb)=1000μg/mL

2.3滴定度

单位体积的标准溶液A相当于被测物质B的质量,用T表示,单位为g/ml、mg/ml等。

TCl-/AgNO3=1.0mg/mL

2.4体积分数

溶液中物质B的体积与溶液体积之比,用ψ表示,为无量纲量,常用%表示,如:

ψ(HCl)=10%表示100ml溶液中含有浓HCl10ml。

2.5质量分数

溶液中物质B的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用ω表示,为无量纲量,常用%表示,如:

ω(H2SO4)=10%表示100g溶液中含有浓H2SO410g。

2.6质量摩尔浓度

物质B的物质的量除以溶剂的质量,用b表示,单位常用mol/kg,如:

b(NaCl)=0.100mol/kg表示1kg水溶液中含有NaCl0.100mol。

2.7体积比浓度

两种溶液分别以V1体积与V2体积相混,或V1体积的特定溶液与V1体积的水相混,为无量纲量,用(×

)表示,如:

HNO3+HClO4=4+1表示4体积HNO3与1体积HClO4相混

HCl=1+4表示1体积HCl与4体积水相混

3.试剂标签书写举例

标签书写举例

硫酸标准滴定液硝酸银标准滴定液铅标准溶液

C(1/2H2SO4)=0.1000mol/LTCl-/AgNO3=1.0mg/mLρ(Pb)=1000μg/mL

标定、比对周期个月标定、比对周期个月[ψ(HNO3)=2%]

配制人配制人配制人

标定、比对人标定、比对人核对周期个月

标定、比对温度标定、比对温度核对人

标定、比对日期标定、比对日期核对温度

核对日期

铅、镉混合标准液六价铬标准溶液硫酸铜溶液

ρ(Pb)=1000μg/mLρ(Cr6+)=0.100mg/mLρ(CuSO4·

5H2O)=10g/L

ρ(Cd)=500μg/mL核对周期个月配制人

[ψ(HNO3)=2%]配制人配制日期

核对周期个月核对人

配制人核对温度

核对人核对日期

核对温度

核对日期

 

硫酸铜溶液酚酞指示剂硫酸溶液

ρ(CuSO4)=10g/Lρ(C20H14O4)=5g/Lψ(H2SO4)=10%

配制人[ψ(C2H5OH)=95%]配制人

配制日期配制人配制日期

配制日期

硫酸溶液盐酸溶液硝酸—高氯酸混合液

ω(H2SO4)=10%HCl=1+4HNO3+HClO4=4+1

配制人配制人配制人

配制日期配制日期配制日期

HAC-NaAC缓冲液氯化钠溶液

pH=6.00b(NaCl)=0.100mol/kg

配制人配制人

配制温度配制日期

配制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