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175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知识要点.doc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课: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1、生活得天空,有晴也有雨。

风雨中,我们成长进步,自信而坚强。

2、父母的爱温暖着我们,伙伴的友谊滋润着我们,我们希望我们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一帆风顺。

但是,生活中难免有风雨。

3、当“不如意”、“不顺心”光顾我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一个人憋在心里,而应该和同学谈谈,与老师、父母说说。

4、说出一个烦恼,就如同丢掉了一个包袱,你会觉得轻松一些。

5、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让我们难受,令我们沮丧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该事情的看法与态度。

6、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还要学会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

7、我们应该这样迎接生活中的风雨:

(1)是自己的想法适合自己的实际;

(2)用名人名言激励自己;(3)多想一些快乐的事情;(4)把生活中的风雨变成一种动力,鼓励自己前进;(5)勇敢面对,不逃避,不放弃;(6)可以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

8、不要怕风雨无情,风雨之后才会有美丽的彩虹。

也不要怕困难与挫折,因为对于成功者来说,困难与挫折只是到达终点前必须经过的中途站点。

只要有坚强的毅力,敢于披荆斩棘,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你。

9、茧虫破蛹而出,羽化为美丽的蝴蝶。

邓亚萍经过奋力拼搏,终于成为世界冠军。

霍金克服严重病残的困难,成为杰出的科学家。

10、已故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成功秘诀:

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第二课:

我是好样的

1、羚羊善于奔跑,孔雀会开屏,老鹰飞得高,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优势。

人也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2、自信,即相信自己,能够充分看到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某件事。

自信的人的口头禅是:

我能行;我想我可以做好……

3、自信给我们带来自尊、快乐、机遇……

4、有关自信的名人名言:

(1)天生我材必有用;

(2)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3)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5、天生我材必有用。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我们遇到多大的困难,始终告诉自己:

我能行!

6、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对生活会充满热情和信心。

博览群书,用知识武装自己,是获得自信的好办法。

7、提高自信心的小窍门:

(1)多想令自己开心的事;

(2)多想以往成功的事;(3)面带微笑,挺胸抬头;(4)主动与人交往;(5)欣赏振奋人心的音乐。

8、他人的肯定与鼓励,会给我们以激励,我们的自信之树也会因此而茁壮成长。

第三课:

我懂得了……

1、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每一个人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努力改正缺点,才能使自己变得更优秀。

2、如小树苗要吸收阳光雨露才能茁长成长,我们也是在取长补短中不断进步。

3、取长补短,就是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是我们取得进步的好方法。

4、有些长处是学不来的。

我们可以欣赏,不要盲目攀比。

5、大海不拒百川之水,才变得浩荡;泰山不拒细小沙石,才变得高大;蜜蜂采得百花之精华,才酿出最甜的蜜。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要有宽广的胸怀。

6、宽以待人是指能以宽阔的胸怀对待他人。

宽以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常以“君子宽以待人,严于责己”要求自己。

7、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这句话告诉我们:

待人要宽容,凡事不能斤斤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

8、友谊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之上,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信任。

9、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第四课:

通信王国探秘

1、通信是人们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信心的传递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缺少的。

2、古人用什么方式传递信息:

烽火台传递(传递军情);驿站接力传递(传递中央政令);信鸽传递(传递信件);马拉松;鼓声等。

3、随着交通工具和发报机的发明、使用,人们开始利用车、船、飞机运送邮件,用发报机传递信息。

这些邮件传递方式一直到今天还在被广泛使用,并且种类越来越多。

4、莫尔斯发明了电报;美国青年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

5、为了让人们尽快收到远方亲人的消息,邮递员不论严寒酷暑,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大街小巷、崎岖山路、茫茫草原……为人们传递亲情和信息,人们称他们是“绿衣天使”。

6、台式电话通过电话交换机,进行远距离通话,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通信工具;使用可视电话,通话双方在通话时可以看到彼此;通过传真电话,打电话的人不仅能听到彼此的声音,还能传送图文信息;有了移动电话,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通话。

7、电报曾在通信发展史上立下过汗马功劳,为什么现在几乎被人们遗忘了:

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总会选择简便快捷的方式来进行信息的传递,而电报已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

8、现代通信已形成以光纤为主,微波、卫星为辅的传输网,覆盖全球,通达世界,实现了信息的同步传输。

不论你在哪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电视、广播、电话及时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9、通信方式有很多种,各有各的优势。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

10文明的言行举止,是社会生活对每一个人的要求,也是一个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表现。

11、打电话使用礼貌用语是对对方的尊重,同时你也会因此给人留下好印象。

打电话时的礼貌用语有:

请问、您好、对不起、打扰了、谢谢、再见等。

12、打电话的学问:

使用礼貌用语;不能随便拨打信息台;不偷听他人的谈话;不能随便拨打报警电话等。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

隐匿、毁弃或者非法拆看他人的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的,故意毁损邮筒等邮政公用设施的,根据其情节的严重性,追究刑事责任或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五课:

网络漫游

1、网络指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网络有哪些作用:

网上查资料;发电子邮件;看新闻;下载音乐;专家网上会诊;网上购物;召开网络会议;开办网络学校等等。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网络打破了时空界限,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真是神奇!

人们形象地把网络称做信息高速公路!

4、网络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重要通道。

与道路交通一样,网络也有它的“交通规则”,只有遵守规则,网络才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5、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第六课:

小“窗口”,大世界

1、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它们像一个个的窗口,能让我们一最快的时间了解到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

2、信息传播的途径(窗口)有: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

3、在信息社会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信息,但是并不是每一条信息都有积极意义。

我们需要学会分析,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信息。

4、面对众多的信息,我们怎样去判断:

不要轻易相信广告宣传;天上不会掉馅饼。

5、书报、电视、广播、电脑网络都是大众传媒。

6、传递信息的人,过去被称做信使,现在叫做“传媒人”,他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了解世界的窗口。

第七课:

日行千里不是梦

1、生活离不开交通,交通的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2、古时候,人们就有“日行千里”的梦想,但因交通工具不发达,只能把这种梦想寄托在神话故事中。

3、古今中外“日行千里”的传奇故事有:

阿拉伯飞毯、哪吒脚踏风火轮、孙悟空的筋斗云等。

4、水上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

独木舟——以风和人力为动力的帆船——以蒸汽为动力的船——内燃机驱动的轮船。

5、陆上交通工具的演变:

独轮车——马车——最古老的汽车——现代汽车。

6“嫦娥奔月“的神话表达了我们的祖先翱翔太空的渴望。

经过千百年的努力,人类凭聪明才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7、最早把人类带到空中的是热气球。

1903年12月17日,美国莱特兄弟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并由发动机驱动的飞机的飞行。

现在,飞机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

8、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是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9、中国已有哪几位航天员进入了太空: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襄阳人)、翟志刚、刘后明、景海鹏、刘旺、刘洋(女)、张晓光、王亚平(女)。

10、交通工具发展的方向是安全、舒适、快捷、运量大和费用低。

11、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人们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12、车辆增多为我们带来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烦恼。

13、汽车多了的烦恼:

汽车鸣笛声影响我们上课;路上堵车,耽误时间;容易出交通事故;汽车多了,尾气增多,对环境污染较大等。

14、怎样解决汽车多了的烦恼:

在学校门口的马路边竖立“禁止鸣笛”的标志牌;向全社会发出周末无车日的倡议。

让城市轻松一天、安静一天;提醒司机安全文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行人也要遵守交通规则等。

第八课:

安全才能回家

1、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城乡道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安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障交通安全,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草案)》,规定了100多种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

2、常见的交通标志有四种。

包括禁令标志——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指示标志——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指路标志——传递道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警告标志——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的标志。

3、“安全,才能回家”,这是一些交通要道上醒目的警示语。

这可不仅仅是提醒司机,也是在提示我们行人。

4、交通事故不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伤痛,有时还会危及生命,给亲友带来无尽的痛苦。

5、交通警察是交通安全的维护者。

不管是盛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交通警察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指挥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守护着大家的安全,他们的工作平凡而重要。

第九课:

出行指南

1、出行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2、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我们要了解:

起始与到达的时间;所需的费用;舒适性和安全性等。

3、从武汉到上海,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火车,它的优势是花钱少,经济实惠,舒适;轮船,它的优势是可以欣赏长江沿岸的美景;飞机,它的优势是速度快,节省时间。

4、坐火车的环节:

到售票处购票;在候车室候车;过安检;从站台上车。

5、出行要注意什么:

要做安全、文明的出行人;注意饮食卫生,谨慎购买食品;听清报站,不要做过站或提前下车,有事及时向乘务员寻求帮助;看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不要随便离开家长或老师;不要去太危险的地方,要能够保证随时与外界的联系等。

6、当我们来到不熟悉的地方时,应该怎样寻路、识路,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看地图和公交车站牌;问路;看标志性建筑物。

7、出行时不小心迷路了怎么办:

打电话回家,请父母、家人帮助;向警察叔叔寻求帮助。

8、俗话说“嘴巴下面就是路”。

意思是说:

不认识路的情况下,要勤用嘴巴来询问,才能少走弯路。

第十课: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1、工农业生产为我们提供盘中餐、身上衣。

2、“民以食为天”。

没有食物,人无法生存。

3、“民以食为天”出自《汉书》。

意思是说老百姓把粮食当做第一位重要的东西,形容吃饭问题的重要。

4、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养活着13多亿人口!

粮食生产是我们国家的大事情,我们中国的国徽上还有谷穗呢!

5、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物是农业生产出来的。

农业是个大家族,它包括的种类很多。

6、农业的种类有:

种植业:

主要指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等作物的生产;副业:

除主要农业生产以外的、附带的生产劳动,如编草席、采集药材等;林业:

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产品;畜牧业:

饲养大批牲畜和家禽的产业;渔业:

捕捞或养殖鱼、虾等水生动物。

7、漂亮的服装,美味的食物,舒适的生活,便利的交通,样样离不开农业。

我们吃的食物,有的直接取自农产品,有的是以农产品为原料加工制作的。

我们穿的衣服,也大都是以棉、麻、丝、毛等农产品的原料制作的。

农业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8、俗话说:

米饭好吃田难种。

意思是说,米饭好吃,但是稻米的生产过程不容易,它凝结了农民的辛勤劳动。

9、稻米的生产过程:

选种;育秧;插秧;除草;杀虫;收割;脱粒;加工。

10、知道了稻米的生产过程,你有什么感受:

稻米在生产过程中,农民付出了辛苦的劳动。

我们应该珍惜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11、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西方世界称它是“东方魔稻”。

12、丰收的田野中不仅凝结着农民辛勤的汗水,还有他们的智慧。

13、农谚是农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经验的总结。

既上口又好记。

比如:

谷雨种甘蔗,立夏栽棉花。

小麦种迟没头,油菜种迟没油。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等。

14、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把一年平均分为二十四等份,并且给每等份取了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

谷雨、立夏、清明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个。

15、自古以来,植物都是土中生,土中长。

现在采用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不要土壤,植物也能生长了。

与土壤栽培相比,无土栽培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减少了农药污染,而且提高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同时也使得农民的劳动变得更加轻松。

第十一课:

工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我们的很多日用品,一条毛巾,一块肥皂,一间房子,一辆汽车……都是工业生产出来的。

人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与工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我们家里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是工业生产的产品?

有什么用途:

电灯——照明;电话——通信;电视——了解新闻、观看电视剧、娱乐节目等;冰箱——储存食物;空调——调节温度;电脑——上网;电饭锅——做饭。

3、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为人们提供的产品越来越多,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全。

先进的工业产品将人们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生活越来越方便、舒适、美好。

4、按照分工的不同,工业分为轻工业和重工业。

轻工业包括:

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日用品制造工业等;重工业包括:

煤炭工业、石油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等。

5、我们生活中用到的很多物品,有些看上去甚至很简单的物品,实际上都需要经过很多工序才能制造出来。

6、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自己的节日。

这一天,我们国家各级政府都要评选出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表彰他们为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

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称为“铁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