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3234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测试卷.docx

学校: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准答题

中坝镇中心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

六年级科学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用积累的科学知识填空。

(每空1.5分,共30分)

1、放大镜也叫 (),它的镜片特点是中间 ()边缘 (),它能把物体的图像 (),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等的颗粒都是 ()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

3、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借助 ()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它们是洋葱的 表皮细胞。

4、米饭中有一种叫做 ()的物质,米饭中的这种物质遇到碘酒会变成 ()色。

5、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常见诸如 ()、()、()、()等。

6、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 (),看到的范围 ()。

7、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放大镜具有放大、汇聚光线的作用,没有成像的作用。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四肢三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4对足。

()3、蚜虫喜欢吃草蛉,所以蚜虫是草蛉的天敌。

()4、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一点好处。

()5、透明的物体不一定是晶体

()6、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7、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8、163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9、凸透镜的凸度越大,它的放大倍数就越大。

()10、硫酸铜与铁钉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物质是铁锈。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电子显微镜的应用B、细胞学说的建立

C、放大镜的发现D、微生物的发现

2、下列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米饭变馊C、蜡烛燃烧D、铜钱变绿

3、科学家()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牛顿B、格罗斯泰斯特C、袁隆平D、培根

4、科学家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他们的()。

A、防敌的角B、鼻子C、嘴巴D、胡须

5、人们根据昆虫的(),发明了蝇眼照相机。

A、单眼B、头部C、复眼D、腹部

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玻片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

方向()。

A、相同B、相反

C、无关D、无法确定

7、下列物质中不是晶体的一组是()。

A、食盐、砂糖B、玻璃、珍珠

C、雪花、冰雹D、无法确定

8、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下列食物中含有淀粉最多是()。

A、苹果B、猪肉

C、萝卜D、马铃薯

9、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B、有些物质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C、烟花爆炸后消失于天际,说明物质会消失

D、物质变化实际上是物质在转换

10、影响铁生锈的原因是()。

A、空气B、水分C、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生活中,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

2、你能用哪些方法测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3、你能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晶体吗?

4、显微镜的发明,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做个简易的显微镜,说清楚制作过程,还可以用示意图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