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631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水墨画教案(奇妙课程).doc

水墨诗心儿童水墨画教案

第1课彩墨游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学生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水墨画材料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在美术课堂上认识一些新的小伙伴,看看你们桌上的小可爱,它们很特别吧?

摸摸看,闻一闻,感受一下吧。

(说说你的感受。

)它们和我们平时用的工具材料有何不同?

二、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1.出示一幅图,猜猜看,老师用了桌上的哪些材料?

怎么画出这幅画的?

2.按你猜的办法试一试,老师用了十秒,给你们一分钟吧,提出活动要求:

分小组合作尝试笔墨游戏。

集体协作完成,小组长和小组成员商量,要求先由同学们大胆地在纸上用墨和水在宣纸上留下痕迹。

其他同学观察笔墨的变化。

师记时,一分钟任务。

卫生习惯作要求,轻拿轻放,惜墨、惜纸、小心不要弄脏衣物。

 

展示作品,让学生们说说你是怎样完成的,评价引导,贴上“标签”干、湿、浓、淡、焦,分类。

宣纸,是笔墨的舞台,水是墨的灵魂,墨注入了水,就活了,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模样。

三、玩水墨,观察墨色变化体验运笔方法。

1.游戏,点点和线条。

孩子们领到自己小组的“任务卡”分成点点组和线条组,完成“模仿任务”和“创意任务”,分享经验,合作画点和线,组员互相学习,认真听各小组代表发言、经验分享。

(画点线的要求,是墨色要有焦浓淡干湿的变化。

提示孩子们用笔方法“立起来”、“倒着”(中锋、侧锋等),笔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笔蘸淡墨,在笔毛根部加浓墨,你还有什么好点子?

四、师生创作,一起玩彩墨游戏。

教师示范,笔墨还可以这样玩,“浓破淡”、“淡破浓”、线在宣纸上的游走、嬉戏。

学生作业,点、线、彩结合,注重墨色变化。

第1课彩墨游戏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学生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一、熟悉水墨画材料。

二、体验墨分五色的奥义。

宣纸,是笔墨的舞台,水是墨的灵魂,墨注入了水,就活了,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模样。

三、玩水墨,观察墨色变化体验运笔方法。

完成上一课时的练习作业,交流讨论,互相评价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2课那纷纷的江南雨(点的练习)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一、认识水墨画材料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在美术课堂上认识一些新的小伙伴,看看你们桌上的小可爱,它们很特别吧?

摸摸看,闻一闻,感受一下吧。

(说说你的感受。

二、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1.出示一幅图,猜猜看,老师用了桌上的哪些材料?

怎么画出这幅画的?

我画的,是纷纷江南雨中云遮雾障的景色。

2.按你猜的办法试一试,老师用了十秒,给你们一分钟吧,我们一起试试怎么用水墨表现雨提出活动要求:

分小组合作尝试笔墨游戏。

集体协作完成,小组长和小组成员商量,要求先由同学们大胆地在纸上用墨和水在宣纸上留下痕迹。

其他同学观察笔墨的变化。

师记时,一分钟任务. 

展示作品,让小组长说说你组是怎样完成的,评价引导,贴上“标签”。

宣纸,是笔墨的舞台,水是墨的灵魂,墨注入了水,就活了,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模样。

三、玩水墨,观察墨色变化体验运笔方法。

孩子们领到自己“任务卡”分成点点组和线条组,完成“模仿任务”和“创意任务”,分享经验,合作画点和线,组员互相学习,认真听各小组代表发言、经验分享。

提示孩子们用笔方法“立起来”、“倒着”(中锋、侧锋等),笔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笔蘸淡墨,在笔毛根部加浓墨,你还有什么好点子?

尝试作业,用水墨画材料画出不同的点。

第2课那纷纷的江南雨(点的练习)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完成练习作业,选出最满意的题字、展示。

师生创作,一起玩彩墨游戏。

教师用孩子们分享经验的方法作画,泼墨荷花,(之前已逐步画好色块、撒点点、画线)点染荷花。

试试“点缀”“改造”你的作品,看看会有些什么美妙的“偶然”出现,猜猜别的同学画的是什么,解答自己画的是什么。

雨点、雨丝、雨景,都可入画。

拓展延伸

赏析大师画水墨画片段。

总结,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的审美取向的,是中国传统的书画,水墨画是皮相,古诗词和哲思是内在,诗像水点化墨一样赋予画别样的内涵,试试给你的画题上字吧。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2课那纷纷的江南雨(线的练习)

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课时知识 

孩子们,我们在上次的课堂上画出了好多形状、颜色的点点,今天,我们再来试一试用线表现雨吧。

二、背古诗,画雨丝

1.你能背诵关于雨的古诗吗?

你喜欢哪一句?

2.根据古诗,用丰富多变的水墨语言表现雨吧,点,线都可用上。

 

展示作品,你是怎样完成的,评价引导,互相交流。

宣纸,是笔墨的舞台,水是墨的灵魂,墨注入了水,就活了,就有了千变万化的模样。

三、玩水墨,观察墨色变化体验运笔方法。

孩子们领到自己“任务卡”分成点点组和线条组,完成“模仿任务”和“创意任务”,分享经验,合作画点和线,组员互相学习,认真听各小组代表发言、经验分享。

提示孩子们用笔方法“立起来”、“倒着”(中锋、侧锋等),笔腹蘸淡墨,笔尖蘸浓墨,笔蘸淡墨,在笔毛根部加浓墨,你还有什么好点子?

尝试作业,用水墨画材料画出不同的线。

第2课那纷纷的江南雨(点的练习)

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完成练习作业,选出最满意的题字、展示。

师生创作,一起玩彩墨游戏。

教师和孩子们分享经验,猜猜别的同学画的是什么,解答自己画的是什么。

雨点、雨丝、雨景,都可入画。

拓展延伸

赏析大师画水墨画片段。

总结,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的审美取向的,是中国传统的书画,水墨画是皮相,古诗词和哲思是内在,诗像水点化墨一样赋予画别样的内涵,试试给你的画题上字吧。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2课那纷纷的江南雨(面的练习)

第7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复习上一课时内容,完成练习作业,选出最满意的题字、展示。

师生创作,一起玩彩墨游戏。

教师和孩子们分享经验,猜猜别的同学画的是什么,解答自己画的是什么。

雨点、雨丝、雨景,都可入画。

拓展延伸

赏析大师画水墨画片段。

总结,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最能体现我们民族的审美取向的,是中国传统的书画,水墨画是皮相,古诗词和哲思是内在,诗像水点化墨一样赋予画别样的内涵,试试给你的画题上字吧。

第2课那纷纷的江南雨(面的练习)

第8课时

教学目标:

1.接触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对水墨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并运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回忆上一课所学,根据孩子们背诵的古诗画雨。

一、分析讲解“聚散”。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东方审美讲究空灵、意境,做了加法以后,还要懂得做减法。

二、生实践,师指导

孩子们画的时候要不断提示、可以和孩子们讨论交流,示范,让孩子们感受、体验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精妙之处。

三、师生创作题跋

根据所学,创作作品,题上喜欢的诗句,一起合作写、画。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3课《渔歌子》诗心画意(鱼乐图)

第9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赏析古诗,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鱼乐图》。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在表现鱼的时候用上变化丰富的墨色。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回忆上几次课所学,孩子们背诵的古诗《渔歌子》。

四、分析讲解“聚散”。

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东方审美讲究空灵、意境,做了加法以后,还要懂得做减法。

五、生实践,师指导

孩子们画的时候要不断提示、可以和孩子们讨论交流,示范,让孩子们感受、体验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精妙之处。

六、师生创作题跋

根据所学,创作作品,题上喜欢的诗句,一起合作写、画。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4课水墨动物

第10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传统水墨画的工具材料,赏析猫科动物图片,尝试完成一幅水墨小品画《猫科动物图》。

2.通过体验尝试、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韵味,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的特性,加深学生对国画基本用笔、用墨方法的了解,会使用水墨绘画语言表现自己体会到的物象。

教学难点:

学生大胆尝试传统水墨画工具材料、自然地用点线面组织画面,学生在笔墨造型能力方面能有自己的理解,在表现动物的时候用上变化丰富的墨色。

教学准备:

水墨画工具材料、教具。

教学过程:

回忆上几次课所学,孩子们做分墨色练习。

一、观察图片,找出猫科动物的特性。

中国画表现小动物,可以利用丰富的墨色变化体现动物的毛发、眼睛、嘴、爪等部分,洗练又形象。

二、生实践,师指导

孩子们画的时候要不断提示、可以和孩子们讨论交流,示范,让孩子们感受、体验水墨画用笔用墨的精妙之处。

三、师生创作题跋

根据所学,创作作品,题上喜欢的诗句,一起合作写、画。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5课 水墨动物

第1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尝试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

  

教学难点:

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教学准备:

师:

墨汁、毛笔、宣纸、课件

生:

墨汁、毛笔、宣纸、水墨颜料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前几天我的画室来了几位客人,看看他们在干吗?

(播放TV短片)  问题1、他们在干吗?

  

问题2、他们用的什么工具表现的呢?

  

用水墨画出来的小动物会是什么样子呢?

光用墨画会好看吗?

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片断) 你们觉得水墨画小动物怎样?

 总结:

概括、生动、有意境。

  

说了这么多,我真的要来露一手了,你们可要看仔细了。

(示范猫和鱼)边画边说如何用墨,墨色的变化,中锋、侧锋用笔。

  

我们国家许多画家都喜欢画水墨动物,齐白石就是其中之一,刚才我们看的动画片就是以齐白石画的动物为原型制作的。

他画过很多的小动物,其中最爱的是虾。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黄胄的驴都是举世闻名的。

让我们来欣赏欣赏吧。

(播放课件,边放边介绍。

)  

齐白石的动物用笔简洁概括,看起来简单,却十分生动。

徐悲鸿的马,健壮有力,特别是他画得奔马给人一种自由奔放的感觉。

黄胄最爱画驴,他画的风格奔放,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二、 学生作业,老师指导  

师:

画家们都有自己喜爱的动物,你们有喜爱的动物吗?

 他们有什么特点呢?

  

你们说得很好,我这里还藏了一些小朋友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

(欣赏小朋友的画)看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轮到你们来发挥喽,每人画一个小动物,也可以添加一些情节。

 

学生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三、 作业展评  

把学生的画贴到黑板上,看看哪一幅画你认为不错呢?

好在哪里?

 总结:

以表扬鼓励为主。

 

四、收拾整理,表扬激励。

第5课 水墨动物

第1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墨色和笔墨干湿的综合使用来对动物进行造型,体验笔墨意趣,激发对水墨画的兴趣。

  

2、了解尝试有变化的墨色用笔方法在造型中的运用。

  

3、欣赏名画、尝试用墨,感受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

 

尝试干、湿、浓、淡变化的笔墨来表现动物,自由抒发感情,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水墨的魅力。

  

教学难点:

大胆地用简洁、概括的笔触,变化的墨色,描绘动物的动作与神态。

 

教学准备:

师:

墨汁、毛笔、宣纸、课件

生:

墨汁、毛笔、宣纸、水墨颜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欣赏,完成上一课时练习。

二、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价,教师和学生互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天心区实验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