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2634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属矿床分类Word文件下载.docx

(2)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D级储量可供边探边采使用;

(3)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配合B+C级储量或C级储量可供矿山建设设计利用。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3)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和品级。

D级—储量是用稀疏的勘探工程控制的储量;

或虽用较密的工程控制,但由于矿体复杂或其他原因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

或物化探异常经过工程验证所计算的储量;

以及由C级以上的储量块段外推的储量。

二、锰矿储量分类、分级、级别条

件和储量计算的有关规定

、储量分类

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锰矿储量分为两类:

1.能利用(表内)储量,是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的储量。

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

是由于有益组份含量低,或有害组份含量高,而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

矿体厚度薄;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能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依照勘探研究程度和控制程度,将锰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其条件是:

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对于影响开采的断层、褶皱、破碎带已准确控制,对于夹石和破坏矿体的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及分布情况,已经确定。

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矿山首期开采地段。

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相邻剖面矿体形态基本对应。

2.破坏和影响矿体的较大褶皱、破碎带以及较大的断层的性质已查明,其产状规模已较准确地控制,夹石的岩性、产状、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3.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已确定,变化规律已查明。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其条件是:

1.基本控制矿体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主要褶皱、破碎带和较大断层的性质已了解,其产状规模已基本控制。

对夹石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大致了解。

3.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已基本确定,变化规律已了解。

D级---其用途有:

①作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依据;

②一般矿床,在有C级以上的储量配合条件下,部分D级储量,可供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

③对于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复杂矿床,D级储量可供边采边探使用。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3.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和品级。

<

三>

、储量计算的有关规定

1.储量计算必须依据工业主管部门所确定的工业指标进行。

2.锰矿储量计算按探明的自然状态矿石计算,不计算金属锰的储量。

含杂质多而开采中极易获得净矿石的堆积锰矿床,应计算净矿石储量。

不同矿石类型的储量,一般应分别计算;

不同工业品级的储量,当不能单独圈定时,可用统计法计算。

采空区储量应扣除。

露天开采地段的储量应单独计算。

3.对锰矿石在选治过程中综合回收的有工业价值的伴生组份,应单独计算储量。

锰矿石中的铁一般不算储量,当其局部富集成铁矿石时,可按铁矿石工业指标计算铁矿石储量。

4.锰矿石储量计算单位用“万吨”。

5.单剖面单工程控制的矿体不能计算C级及C级以上储量。

附录1

天然放电锰矿石(锰粉)及化工

用二氧化锰的参考技术标准

(一)关于天然放电锰矿石(锰粉)的技术标准,国家尚未作出正式统一规定。

根据冶金部、轻工部两系统有关企业沿用的标准,综合如下:

品级

二氧化锰(%)

全铁(%)

制成锰粉的放电时间(分钟)

一级

≥75

≤2.8

≥570

二级

≥70

≤3.5

≥510

三级

≥65

≤4.5

≥450

四级

≥60

≤5.5

≥390

五级

≥55

≤6.5

≥330

对其它有害元素,一般厂定标准为:

Cu<0.01%;

Ni<0.03%;

C0<0.02%;

Pb<0.02%。

但各厂矿、企业使用上述标准时,尚存在以下问题:

(1)有的锰粉二氧化锰含量高,但放电时间短;

也有锰粉二氧化锰含量低,而放电时间长。

(2)影响电池储存性能的关键不是全铁含量多少,而是可溶铁的含量,因此,用全铁指标不合理,应改用可溶铁作标准。

(3)测定放电时间所采用的条件,如电阻、终止电压、温度以及放电时间是用连续放电或用间断放电计算等,生产放电锰粉的单位和电池厂等有关企业,使用的方法和要求也不够统一。

(二)化工用二氧化锰矿粉,国家尚无统一的技术标准,现各厂矿企业多要求二氧化锰含量大于50%以上才能使用,对其它元素的含量要求:

制硫酸锰时,Fe≤3%;

Al2O3≤3%;

CaO≤0.5%;

MgO≤0.1%。

制高锰酸钾时,Fe≤5%;

SiO2≤5%;

Al2O3≤4%。

三、岩金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矿产储量是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因此,必须准确掌握储量分类、分级和计算的一般原则,合理的选择储量计算方法和确定各种参数,正确动用各级储量划分级别的条件,以保证储量计算的可靠性。

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1、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发展需要,将岩金矿产储量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2、在矿床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研究程度,将岩金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

A级储量全部由生产部门探求,地质部门探求的B、C、D级储量,其用途和条件如下: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也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

一般分布在矿体的首采部位。

(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对圈定范围内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已查明,产状已详细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岩浆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3).对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主要依据的储量。

(1).基本控制了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和产状已基本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岩浆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

已大致了解;

(3).基本确定矿石工业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1)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

(2)一般矿床中,部分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

(3)对于小而复杂的矿床用较密工程间距也难探获C级储量的矿床,D级储量也可以考虑作为矿山建设设计依据。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3).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

D级储量是用稀疏的勘探工程控制的储量;

或虽用较密的工程间距控制,但由于矿体变化复杂或其他原因仍达不到C级要求的储量,以及由C级以上的储量块段外推或配合少量工程控制的储量。

储量计算的一般原则

1.必须根据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圈定矿体,进行储量计算。

2.根据不同的勘探手段和工程分布情况,选择合理的储量计算方法。

按矿体、储量级别、类别和块段等分别计算矿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属量。

块段划分原则上与工程间距的基本网度相同,避免块段太大。

凡需要而且能够分采、分选在地质上能对应相连的矿石类型,应分别圈定和计算储量。

3.矿体的连接与外推,一定要遵循矿床的规律合理连接,推定的距离也不应该都是工程间距的一半,而要考虑矿体的地质规律。

4.计算的储量是实际探获的储量,不扣除开采和选矿的损失量,但应扣除采空区的储量。

5.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伴生有用组份,对能利用的共生矿产,应计算储量。

6.应根据样品的基本化学分析结果为基础,计算金属量。

7.金矿石量用吨表示,金金属量用公斤表示;

面积、体积、矿石量、金属量取整数,厚度、品位、体重取到小数点后两位。

对所取位数以后一位采用四舍六入,五逢单进双舍原则处理。

确定储量计算各项参数的要求

参与储量计算的各项参数,应以实际测定数值为依据。

1.面积测定:

可用几何图形法或求积仪测定,用求积仪测定两次的误差不超过规定的误差时,以二次测定的平均值为准。

几何图形要尽量划得少而简单,以减少误差,储量计算图件,比例尺不小于1:

1000。

2.平均品位计算:

单工程平均品位,在样品长度不等的情况下,用加权平均法;

当样长大致相等,可用算术平均法。

在计算工程平均品位时,如发现有高品位,应按照矿体地质规律,确定是圈出富矿段或作特高品位处理。

块段平均品位,当矿体厚度变化不大时,一般可用算术平均法求得。

当块段内工程分布很不均匀,块段内厚度、品位变化也不大时,则应用加权平均法求得。

3.块段平均厚度计算:

一般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只有厚度变化而且工程分布不均匀时,用加权平均法求得。

4.体重和湿度:

不同矿石类型的储量,应使用各自的平均体重。

只有当不同类型矿石的体重值极相近时,才允许全脉和全矿区的储量计算用一个总的平均体重。

金矿储量计算一般用小体重,当矿石极为疏松和多裂隙时,则应多测量大体重进行储量计算。

湿度:

当矿石疏松多孔,需测定矿石的湿度,并用以较正体重和计算矿石量。

四、砂金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储量分类、分级和级别条件

1、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和远景发展的需要,将砂金矿储量分为能利用(表内)储量和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两类。

2、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程度,将砂金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B、C、D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

一般在首采地段探求。

其条件是在C级储量的基础上,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空间位置,坡度变化和冻土分布等。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C级范围内矿砂粒度组成(包括巨砾率)、基岩风化程度和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及其变化规律已基本确定。

(3)、在C级范围内冻结矿砂与非冻结矿砂的比例及其变化规律基本确定。

D级---其用途是:

①、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

②、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一定数量的D级储量可做为矿山建设设计的依据;

③、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的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矿体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变化与巨砾分布情况。

(3)、大致了解冻结与非冻结矿砂比例。

矿产储量是地质勘探的重要成果,应确保储量计算成果的质量,并遵循以下原则。

1、储量计算必须以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为依据。

2、按砂金矿形态类型分别圈定矿体(相互连接可用同一方法开采的不同形态类型矿体除外)。

3、按矿体、储量类别、级别以及块段(相邻勘探线之间的连续矿体为一块段),分别计算出矿砂量、平均品位和砂金储量。

4、对伴生的矿产应计算储量。

5、储量应按实际探得的地下资源来计算,不扣除采、选时的损失量。

6、勘探线间矿体界线一般以直线连接。

1、砂金样品品位:

样品的砂金重量除以样品的理论体积(钻孔为钻头内断面乘以样品长)。

可用于地下开采矿砂层的确定,不利用于混合砂矿体圈定。

2、钻孔品位:

是圈定矿体的基本单位,其计算方法,对混合砂为:

钻孔内砂金重量除以钻孔内混合砂理论体积(钻头内断面乘以混合砂厚度);

对矿砂层为:

各样品品位与长度的加权平均值或矿砂层内含金量除以其理论体积。

3、平均品位计算:

混合砂厚度或矿砂层厚度不等时,一般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

特高品位的处理方法见附录四。

4、平均厚度计算:

一般用算术平均法。

储量计算的单位及其精度要求:

品位:

克/立方米,保留四位小数;

厚度:

米,保留两位小数;

面积:

平方米,保留整数;

矿砂量:

立方米,保留整数;

砂金量:

公斤,块段保留一位小数;

其余保留整数。

砂金矿最低工业品位制定方法

最低工业品位是划分表内、外储量的界线。

制定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价格法。

计算的原则是:

从挖掘一立方米矿砂(采金船开采时为混合砂,下同)中回收的价值应能补偿处理一立方米矿砂所耗的费用或略有盈余。

计算公式是:

式中:

a—最低工业品位(克/立方米)

c—采选冶成本(元/立方米)

E—赤金价格(元/克)

r—采矿贫化率(%)

Q—选矿回收率(%)

T—砂金成色(%)

ε—冶炼回收率(%)

五、铝土矿储量分类、分级、级别

条件和储量计算的主要原则

〈一>

储量分类

根据我国当前技术经济条件,并考虑远景发展的需要和《金属矿床地质勘探规范总则》的规定,将铝土矿储量分为两类:

1、能利用(表内)储量:

2、暂不能利用(表外)储量:

是由于有用组份含量低;

有害组份含量高或对这种矿石加工技术方法尚未解决;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或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不符合当前生产技术、经济条件,工业上暂不能利用而将来可能利用的储量。

储量分级和级别条件

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勘探控制和研究程度,将铝土矿储量分为A、B、C、D四级。

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A级---是矿山编制采掘计划依据的储量,由生产部门探求。

1、准确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厚度、内部结构和空间位置。

2、对影响开采的断层、褶曲、破碎带已准确控制。

对破坏矿体的火成岩岩性、产状与分布情况已经确定。

3、对矿石的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完全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矿石工业类型或品级。

B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又是地质勘探阶段探求的高级储量,并可起到验证C级储量的作用。

应分布在矿体首期开采地段。

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厚度、内部结构和空间位置。

相邻剖面矿体形态要基本对应。

2、在B级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详细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情况已基本确定。

3、对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应圈出主要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C级---是矿山建设设计依据的储量。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厚度、内部结构和空间位置。

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产状已基本控制。

对夹石和破坏主要矿体的主要火成岩的岩性、产状和分布规律已大致了解。

3、基本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在需要分采和地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大致圈出矿石类型和品级的分布范围。

一、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储量;

二、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配合B+C级储量或C级储量也可供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

三、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D级储量可供矿山边探边采使用。

一、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厚度和分布范围。

二、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三、大致确定矿石的工业类型和品级。

D级储量是用比C级更稀的勘探工程间距所控制的储量,或是由C级以上储量块段外推部分之储量。

储量计算的主要原则

1、储量计算必须根据工业部门确定的工业指标进行。

2、铝土矿储量是按所探明的地下实有矿石量进行计算,不考虑将来开采时的贫化、损失量。

但应扣除(或不计)采空区的矿量并圈定其范围。

禁采区应予单独圈定,并计算储量。

3、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应分别进行圈定和计算。

4、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伴生有用组份和共生矿产应分别进行储量计算。

5、各项工作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6、参予储量计算的各项参数必须具有代表性。

当矿区内出现特大厚度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慎重处理。

以小体重之平均值参加储量计算。

关于红土型和堆积型铝土矿床应分块段计算平均含矿率并参加储量计算。

7、在储量计算时,应根据矿床地质构造特征分矿体储量级别、矿石类型并考虑矿山开采和设计的需要划分块段,分别进行储量计算,同时分别计算各块段和全矿区的主要有用、有害组份的平均含量及铝硅比值。

8、C级及其以上的储量块段,原则上均由工程控制,单工程、单剖面控制的矿体原则上不能计算C级储量。

9、矿石储量以万吨表示。

铝土矿石品级标准(GB3497-83)

品位

品级

A/S

(不小于)

A12O3(%)

用途

12

73

研磨料、高铝水泥、铝氧

69

铝氧

66

60

9

71

铝氧、高铝水泥

67

64

50

7

62

5

4

58

3

54

6

48

铝氧(三水铝石)

*注:

根据铝土矿其他指标,分为不同矿石类型:

(1)三氧化二铁:

低铁型Fe2O3(%)3以下;

含铁型Fe2O3(%)3~6;

中铁型Fe2O3(%)6~15;

高铁型Fe2O3(%)15以上。

(2)硫:

低硫型S(%)0.3以下;

中硫型S(%)0.3~0.8;

高硫型S(%)0.8以上。

六、铜矿储量分类、分级和储量计算

矿产储量是地质勘探工作的主要成果。

储量分类、分级和计算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矿床工业评价、矿山企业设计和基建投资。

因此,必须切实掌握储量分类、分级和计算的一般原则,合理地确定各种参数,正确地运用各级储量级别划分的条件,以保证储量计算的可靠性。

、储量分别和级别条件

1、根据我国对铜矿的技术经济条件和远景发展的需要,将铜矿储量分为能利用储量(表内)和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两类。

2、在全矿区勘探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对矿体不同部位的控制研究程度,将铜矿储量分别为A、B、C、D四级,A级由生产部门探求。

B、C、D各级储量的工业用途和条件如下:

一般分布在矿体的浅部,即矿山首期开采地段。

(1).详细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在圈定范围内对破坏和影响矿体较大的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已查清,产状已详细控制。

(3).对矿石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已详细确定。

(1).基本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空间位置。

(2).对破坏和影响主要矿体的较大断层、褶皱、破碎带的性质已基本查清,产状已基本控制。

(3).基本确定矿石类型的种类及其比例和变化规律。

①为进一步布置地质勘探工作和矿山建设远景规划的依据;

②对一般矿床,部分的D级储量也可为矿山建设设计所利用;

③对于复杂的较难求到C级储量的矿床,D级储量可供矿山边探边采。

(1).大致控制矿体的形状、产状和分布范围。

(2).大致了解破坏和影响矿体的地质构造特征。

(3).大致确定矿石的类型。

D级储量可用比C级更稀的勘探工程密度所控制,或为C级储量外推部分。

1.储量计算必须根据工业部门正式下达的工业指标进行。

2.按矿体、矿石类型、储量级别和块段等分别计算出矿石量、平均品位和金属量。

3.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伴生有益组分,应计算储量。

4.对共生矿产应计算储量。

5.储量应按实际探得的地下资源来计算,不扣除开采和选矿时的损失量,但应扣除采空区的储量。

6.应根据样品的基本化学分析结果计算铜金属储量,不考虑开采或加工时的贫化。

7.矿石储量用重量—万吨表示,金属储量用重量—吨表示。

8.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应分别计算。

参与储量计算的各项参数,应以实际测定的数据为依据。

1.平均品位计算:

当采样长度不等的情况下,一般用加权平均法。

如果长度相等、品位变化无一定规律,可采用算术平均法。

在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