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82707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响会展业发展的因素探析++毕业论文文档格式.docx

(四)能增加就业机会 5

(五)能成为经济发展的"

风向标"

5

四、广州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 5

(一)优势(Strengths):

(二)劣势(Weaknesses):

6

(三)机会(Opportunities):

7

(四)威胁(Threats):

五、对策 8

(一)服务城市 8

(二)坚持完善产业政策引导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 8

(三)坚持龙头带动会展业做强做大 8

(四)坚持引进合作和培育创新“双轮驱动”提升会展业国际化水平 8

(五)坚持五个“优先”促进会展业加快发展 8

(六)发展民营会展企业,着力打造广交会外的品牌 9

(七)重视会展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9

(八)培养国有主渠道专业的展览办展机构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0

[摘要] 会展业是会议业和展览业的总称。

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

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

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

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显现出来。

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打破了多年来“一馆独大”的局面,在全面提升广州会展水平和档次的同时,也将带来服务、品牌、题材的新一轮更激烈的竞争。

[关键词]会展业发展经济产业

[Abstract]Theexhibitionindustryisthegeneraltermoftheconferenceindustryandexhibitionindustry.Isanemergingserviceindustries,affectingawiderange,iscloselyrelatedto.Exhibitioneconomygraduallydevelopedintoanewgrowthpoint,andtheexhibitionindustryisoneofthegreatdevelopmentpotentialintheindustry.Inthenewera,wemustvigorouslydeveloptheexhibitionindustry,toenhancetheexhibitioneconomy.

Thestatusandroleoftheexhibitionindustryhasbecomemoreapparenttotheexhibitionindustryinvolvedinindustry,agriculture,commerceandindustry,playanimportantroleintherestructuring,developnewmarkets,promoteconsumption,strengthencooperationandexchanges,expandexports,topromoterapidandsustainedeconomichealthdevelopmentinthecitytheconstructionofspiritualcivilization,harmonioussocietybuildingshowsitsspecialstatusandrole,andincreasinglyapparent.

[Keywords] Developmentofexhibitionindustry Economic Industry

1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

会展业具有中介有效、成本低廉、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的特点,是高效益、无污染而且对相关产业带动力极强的产业。

据权威资料表明,国际会展业对相关产业如交通、商业、餐饮、旅游等具有积极的带动效应。

展会在产品销售中也承担极为重要的角色,贸易展会成交额仅次于直销。

根据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CEIR)的统计,3/4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新

的供应商,超过1/4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

因此,世界一些著名“展览城”,如汉诺威、法兰克福、科隆、芝加哥、纽约、巴黎及新加坡、香港等都将会展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扶

持。

中国加入WTO后,国内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国际会展中心向中国转移,为广州迎来了会展业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更大的挑战。

广州毗邻香港和澳门,位于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经济圈腹地,是华南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量最大的集散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

广州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性岸,对外贸易自秦汉时迄今两千余年一直繁荣兴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贸易口岸角色。

改革开放后,广州为全国最大的内贸及分销中心,商品覆盖全国和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广州曾把国际化大都市作为城市的战略定位,是符合世界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的。

进入新世纪,更加务实地从实际出发,定位为区域中心城市。

广州的国际化方向是历史以及未来发展的使然。

因此,广州计划3--5年,成为亚洲会展中心城市;

未来10--20年,成为世界会展中心城市。

作为“中国第一展”举办地,广州在中国会展城市中享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一、会展业的前景

(一)国际会展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发展成为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2004年全世界大型会展总数超过15万个,其中国际会议约7万多个,国际展览超过8万个,全球会展业直接经济收益高达2800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总额超过25000亿美元。

伴随着会展经济的全球扩张,许多国际会展业巨头竞争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国际会展业正在出现重心转移之势。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的广大以及中国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业中心的潜在发展前景,使得来自国外的专业展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近年来,国际会展项目更加注重展与会的结合,会展内容趋于专业化、品牌化。

越来越多的展览公司和会议公司涌现,且呈现集团化趋势。

信息技术开始应用在会展方面,与实物展览相结合也是现在国际会展发展的新趋势。

(二)国内会展业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会展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行业经济效益逐年攀升,场馆建设日臻完善,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和新亮点。

全国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一级会展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即包括北京、天津、烟台、廊坊等地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龙头、沿江沿海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以广交会和高交会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

随着会展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展城市内部场馆之间、会展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

法制建设、品牌意识、现代化场馆建设、人才培养成为普遍共识。

二、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一)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现有大中型会展场馆150多个,会展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已经超过了号称“世界会展之国”德国的展馆面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会展场馆。

而目前各地都在大兴土木,会展馆建设方兴未艾,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正在建设或规划将在未来三年内建成的各类会展中心的会展面积可能超过100万平方米。

(二)会展活动空前活跃

据有关调查表明,举办和参加会展的数量不断增多,2004年我国会展项目数量超过

3000个,出国办展近800个;

参展企业500多万家,参会专业观众近2000万人次;

节庆活动5000多个,参与观众达数亿人次。

会展收入增幅明显,目前举办各类展会直接收入超过100亿元,间接带动的旅游、餐饮、交通、广告、娱乐、房产等行业收入高达数千亿元。

(三)形式丰富多彩

经过多年发展,一些由政府主导的综合会展向专业会展转变,有的随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的提高而成为著名会展,已培育出一批具有特色的、高水平的、较大影响力的会展知名品牌,诸如广交会、高交会、上交会等综合展。

专业化会展比重增加,几乎涉及经济的各个部门和主要行业,如北京的机床展、纺机展、冶金铸造展和印刷展等已跻身国际同行展的前四名,珠海国际航空展成为亚洲第二大航展,而号称"

中国第一展"

并享誉全球贸易展的"

广交会"

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最广、商品种类最全、到会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会展。

(四)组展主体呈多元化

目前主要有五大主体:

一为政府机构,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承担政府主导的各种重大经贸洽谈展会和综合性展会,政府主导型的展会仍是一大亮点,由国家部委和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活动,其中不少展会有高层领导人出席、讲话、剪彩、题词;

二为行业协会,各种有影响的专业性会展大部分由行业协会主导或主办;

三为国有企业,少数国有企业组织经营性会展等业务;

四为民营企业,个别民营企业介入会展业,或主营或兼营,经营范围中有会展业务的民营企业遮京、沪、穗这三地就超过千家;

五为外资企业,境外的会展公司与国内有关单位结成合作伙伴,开展海外和国内招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举办的国际专业展将近40%有境外公司参与。

(五)会展群聚效应突出

主要分布在北京和上海、广州、大连、深圳、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

全国举办会展最多的省市首推北京,上海紧跟其后,广东最为活跃。

从会展收入看,广东、北京和上海占据了垄断地位,占全国会展收入的近90%。

同时,逐步形成新兴的会展业市场和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会展集团公司。

三、会展业对广州发展的影响

(一)能产生强大的互动共赢效应

会展业不仅能带来场租费、搭建费等直接收入,而且还能拉动或间接带动数十个行业的发展,直接创造商业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交通、通讯、广告、旅游、印刷、房地产等相关收入;

不仅能集聚人气,而且能促进各大产业的发展,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重大影响和催化作用。

据有关统计表明,一个好的会展对经济拉动效应能达到1:

9,甚至更高。

(二)能获得优质资源

会展业汇聚巨大的信息流、技术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意味着各行业在开放潮中,在产品、技术、生产、营销等诸方面获取比较优势,优化配置资源,增强综合竞争力。

会展业发展可以不断创造出"

神话"

,博鳌效应就是其中的一个最典型范例,穷乡僻壤的博鳌建成国际会议中心后,以其良好的生态、人文、治安环境,吸引了众多海内外会议组织者、参会者、旅游者等。

(三)能提升支持力度

各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要生存和提升竞争力,需要相关服务行业的协作,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更离不开会展业的支持和助力。

其中会展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服务内容,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会展经济能服务于和增强城市面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所以,会展经济有巨大的效能。

(四)能增加就业机会

随着近年来办展活动的增多,会展业不仅能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还能拉动和促进就业。

会展紧扣经济,展示经济发展成果,会展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刺激贸易、旅游、宾馆、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零售等行业的市场景气,大型和专业性会展往往是产品或技术市场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推动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文化交流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四、广州会展业发展的SWOT分析

1.政策优势

广州市政府致力于通过各种政策推动和法规保障,力求为广州会展业的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一方面积极引进一些国外知名会展企业进驻广州,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政府及相关旅游组织和会展企业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协会。

此外,广州市成立了广州会展业管理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及市协作办、市工商局、市贸促会、市经贸委等单位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市政府办公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财政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卫生局、统计局、知识产权局、旅游局、文化局、科技局、经贸委、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协作办公室、广州海关、黄埔海关、国税局、地税局、广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贸促会等单位的领导组成,全面负责广州会展业发展的组织、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

另外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广州市会展业管理的意见》,将从建立健全会展业管理体系、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建立会展业申报审核制度和建立听证制度等方面规范广州市会展业发展。

2.经济优势

国际博览会联盟(UFI)曾发表报告认为,一个城市或地区如果基础设施相对完备、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水准以上、服务业在GDP的比重超过制造业且过半、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100%、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那么会展经济就会在该城市或该区域得以强势增长,并发挥积极作用。

据统计,2002年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1%,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6%,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占全国的12%。

珠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大,既是国内甚至是国际的轻加工业制造基地,又是国内对外贸易的视窗,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市场巨大。

而广州作为广东省的省会,是广东的经济中心,也是珠三角地区的枢纽,其经济优势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广州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

3.区位优势

广州位于最具经济活力的珠三角腹地,是中国南方区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最大集散地,又毗邻港澳,连接东南亚,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

广州华侨众多,对外联系密切。

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国际机场和良好的地面交通条件,广州的辐射力远至广东省、华南地区、泛珠三角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4.会展自身优势

(1)品牌优势——拥有“中国第一展”。

中国会展业的历史是从1956年举办“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开始的。

经过48年的精心打造,广交会成功举办了96届,规模达到

55万平方米,被誉为“中国第一展”。

根据德国展览委员会的统计,该展已经位列汉诺威通信及技术博览会和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之后,居世界第三大展览。

广交会以其拥有的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广州会展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2004年广交会展览总面积近8万平方米,展位4000个,国内20多个政府组团和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组织企业参展,达成贸易及合作总额1500多亿元。

(2)硬件优势——拥有亚洲第一的展馆。

广州现有专业场馆11个,展览面积49万平方米,可利用来办展会的体育场馆及各大酒店面积65万平方米。

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该中心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首期占地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9.5万平方米,已建好16个展厅。

⑶展会优势——展会数量和展览公司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004年在穗举办的各种展览、展销会616个,其中国际性大型展览50个;

另市属企业中具有展览经营范围的企业有

2384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510家。

1.行业管理方面

广州展览业管理不规范,尚无具有绝对权威的展览管理部门,展览审批部门重复,往往干涉多指导少;

计划经济遗留的部门分割,各自为政导致不同地方和部门在利驱动下盲目办展、无序竞争,造成展会内容重复,办展规模和效益都适得其反。

目前,广州没有一个展览管理协会,业界缺乏协调和自律。

2.展会层次方面

缺少国际展会品牌。

目前全球获得UFI认证的国际性展览会或贸易博览会共有629个,其中中国有37个(内地19个,香港15个,台湾3个)。

截止2004年8月,我国内地得到

UFI认证的19个展览会,其中北京9个,上海7个,深圳2个,大连1个;

加入UFI成员的展馆有5家,分别是北京的国际展览中心,上海的新国际展览中心,深圳的高交会新馆,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和东莞的广东现代国际博览中心。

广州目前没有获得国际UFI认证的品牌展会。

此外,广州会展长期欠缺专业性,重复办展导致展商分流、规模小、效果差。

3.会展人力资源方面

缺少高素质专业人才。

目前,广州市从事会展业的既有政府部门也有社会团体,还有展览企业,但多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和培训。

真正精通展览设计、会议组织策划,了解国际会展规则,富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业人员不多,不善于对大型会展按国际惯例进行包装,直接导致了展览项目操作流程上的不规范,难以同国际大型展览公司接轨。

1.内部机会——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和国际会展公司即将成立

广州正在筹备成立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

该协会由广州市会展服务中心、广州商业会展中心、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广州地区旅游协会和广州服装行业协会等单位作为发起人,以政府部门的展览中心、专业展览公司、相关的行业协会、展馆(场)、宾馆酒店等五个层面的单位成员作为会员,目前已有近150家单位入会。

目的是为了搞好建章立制,制定完善会展行业标准和行业守则,进一步完善会展业市场的游戏规则,增加会展市场的透明度,避免不正当竞争;

培训和引进会展专业人才,推广先进科学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

促进会展业的技术进步;

组织各种形式对内对外的合作交流;

加强自省自律,诚信办会办展。

此外,广州国际会展公司也正在筹建中。

成立国际会展公司,是加速广州市会展业国际化

进程的有效途径。

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展览集团企业开始进入我国会展市场。

如德国汉诺威、杜塞尔多夫等展览集团已进军我国展览市场,其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管理先进,对国内会展企业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目前全球获得UFI认证的国际性展览会或贸易博览会共有629个,其中中国有37个,至目前为止,广州还没有。

为改变这种局面,成立广州国际会展公司, 与国际著名会展公司合作,引入国际会展经验和知名品牌,着重做好国际招展工作,提高会展业国际化程度, 加快广州市会展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使广州市会展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可与国际展览业相抗衡的能力。

2.外部机会——泛珠三角打造会展联动平台

“泛珠三角会展产业发展论坛”,就如何加强泛珠三角会展城市合作与联动发展进行讨论。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区域合作可在品牌、信息资源方面做文章,打造会展区域联动平台。

例如,泛珠三角的会展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上应该坚持“大中小、远中近”相结合的原则展开合作,通过会展专业市场的细分和划割来做好规划,避免泛珠三角区域内出现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此外,在会展品牌上展开合作。

对已在泛珠三角区域城市举办过的重要展会与品牌展会项目,如果易地举办,可以实行扶持和保护。

场馆优先安排档期,对办展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建立“绿色通道”;

对于泛珠三角城市中举办的同类型展会,展开合作。

用资源交换、股份合作、转卖等形式把同类型展会做大做强。

1.来自亚洲其它经济区域的竞争

展览业属服务贸易的范畴,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服务体系是成功进行市场运作的基本保证。

目前,亚太地区竞争最激烈的要数中国大陆、香港地区和新加坡,形成了三大区域性的展览模式。

新加坡在展览硬件和软件以及政府扶持等方面做得较为完善;

香港地区也成功地操作了许多以贸易出口为主的品牌展览会,其优势是借助于完善的服务设施;

而中国大陆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其发展空间应优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

另外,日本的东京和韩国的汉城以及中东的迪拜也力争在亚太地区区域展览中心市场上分一杯羹。

2.来自国内其它省市的竞争威胁

现阶段,广州虽然与北京、上海并称中国三大会展中心城市,在每年2000多个展会中占有一定比重,但就举办的展会数量和规模看,广州与北京、上海都有相当大的差距。

2004年统计资料显示,三大城市在全国会展业市场占有率分别是:

北京25%、上海18%、广州仅占8%,而排在第四位的大连占有率也达到7%。

另据展览王国德国透露的信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国展览公司到外国举办展览会,在中国的首选地是上海和北京。

3.来自珠三角地区的竞争威胁。

单就珠三角地区来看,有能力直接与广州竞争的就有好几个。

深圳现在的展馆面积有

14万平方米,同时凭借依靠香港的优势大力发展会展业,高交会的号召力也决不会比广交会低一个档次。

另外,东莞、顺德、南海、中山也都培育出不少品牌展览。

短期内广州如果不能再创出优势品牌,或者不能跃上一个层次成为国际性的会展城市,未来将直接面对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激烈竞争,广州在其中并不占据太大的优势。

五、对策

(一)坚持服务城市的发展战略

提升展会策划、布展设计、展位装修、广告代理、商务洽谈、协议起草等一条龙服务水平,成为高端展会服务的提供商。

(二)坚持完善产业政策引导会展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快制定实施《广州市加快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广州市会展业管理条例》、《广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健全相关法规体系,推动和引导会展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明确广州展览业的政府管理职能部门。

目前广州展览业管理不规范,主要体现在审批多头。

例如来华国际展由地方外经贸主管部门审批,超过1000平方米以上的报外经贸部审批或备案;

贸促会系统的国际展办展由国家贸促会审批并报外经贸部备案;

非国际展则向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使审批不但跨部门或系统,还分中央、省及地方,易造成混乱。

多层次,多渠道办展,“展”出多门。

根据现行展览管理办法,国务院各部委及其所属的工贸公司、外贸公司、协会、商会、中国贸促会及其行业分会和地方分会、地方政府或省市级外贸主管部门等都能举办境内国际展览会,举办不带“国际”头衔的展览会凡注册展览企业在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就可办理。

由于办展单位过滥,又缺乏沟通和协调,无序竞争助长了低水平重复办展,其直接后果是展商分流、规模小、效益差,参展商不知所措,外商更是难以决策。

(三)坚持龙头带动会展业做强做大

整合现有会展企业资源,通过收购、兼并、联合、参股、控股等形式,鼓励组建大型国际展览集团,支持大型会展企业上市。

推动广交会、广博会、广州国际汽车展、机博会、广州国际设计周等现有品牌展会规模化、国际化、专业化发展。

(四)坚持引进合作和培育创新“双轮驱动”提升会展业国际化水平

主动对接参与港澳举办的国际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