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2767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梅世强建设工程经济计算题考点1Word下载.docx

(1)已知:

m,i,计算rr=i*m

⑹、已知某一笔资金的按季度计息,季度利率3%,问资金的名义利率?

r=i*m=3%*4=12%

(2)已知:

r,m,计算i

⑺、已知某一笔资金半年计息一次,名义利率10%,问半年的利率是多少?

i=r/m=10%/2=5%

(3)已知:

r,m,计算

ieff)=(1+r/m)m-1

——计息周期小于(或等于)资金收付周期时的等值计算

⑻、甲施工企业,年初向银行贷款流动资金200万,按季计算并支付利息,季度利率1.5%,则甲施工企业一年应支付的该项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为多少万元?

200*1.5%*4=12万元

⑼、年利率8%,按季度复利计息,则半年的实际利率为多少?

季度利率i=r/m=8%/4=2%半年的有效利率(ieff))=(1+r/m)m-1=(1+2%)2-1=4.04%

⑽、有一笔资金,名义利率r=12%,按月计息,计算季度实际利率

月利率i=1%季度的有效利率(ieff))=(1+r/m)m-1=(1+1%)3-1=3.03%

⑾、某企业从金融机构借款100万,月利率1%,按月复利计息,每季度付息一次,则该企业一年须向金融机构支付利息多少万元

季度的有效利率(ieff))=(1+r/m)m-1=(1+1%)3-1=3.03%季度有效利率*100万*4=3.03%*100*4=12.12万元

⑿、某施工企业,希望从银行借款500万元,借款期限2年,期满一次还本,经咨询有甲乙丙丁四家银行愿意提供贷款,年利率均为7%,其中甲要求按月计算并支付利息,乙要求按季度计算并支付利息,丙要求按半年计算并支付利息,丁要求按年计算并支付利息,对该企业来说借款实际利率最低的是哪一家?

(丁)

3.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P22-23必考点

A、某技术方案估计总投资2800万元,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净收益为320万元该技术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Pt=2800/320=8.75年

B、某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如下,计算该技术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某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

计算期

1

2

3

4

5

6

7

8

1、现金流入

……

800

1200

2、现金流出

600

900

500

700

3、净现金流量

-600

-900

300

4、累计净现金流量

-1500

-1200

-700

-200

1300

Pt(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分数-1)+(上一年累计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出现正值年份的净现金流量)

Pt=(6-1)+︱-200︱/500=5.4年注:

累计净现值可能要自己算

⑵、静态投资回收期优点、缺点、使用范围

A、优点:

静态投资回收期反应抗风险能力改造

B、使用范围:

①、技术上更新迅速的技术方案

②、资金相当短缺的技术方案

③、未来的情况很难预测而投资者又特别关心资金补偿的技术方案

C、缺点:

静态投资回收期没有全面地考虑技术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即只考虑回收之前的效果,不能反映投资回收之后的情况,故无法准确衡量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经济效果。

4.财务净现值的计算

⑴、计算

财务净现值(FNPV)=现金流入现值之和-现金流出现值之和

A、基本计算,给现金流量图,求FNPV

B、用等值计算的系数,计算FNPV

⑵、判别

A、FNPV大于等于0,可行。

反之不可行

B、FNPV是一个绝对数指标。

C、如果某个方案的FNPV小于0,将来这个方案建成投产之后一定是亏损的。

不正确

⑶、缺点

A、首先确定一个符合经济现实的基准收益率,而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B、在互斥方案评价时,财务净现值必须慎重考虑互斥方案的寿命,如果互斥方案寿命不等,必须构造一个相同的分析期限,才能进行各个方案之间的比选

C、财务净现值也不能真正反映技术方案投资中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

D、不能直接说明在技术方案运营期间各年的经营成果

E、没有给出该投资过程确切的收益大小,不能反映投资的回收速度

5.盈亏平衡分析――以产销量、生产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亏平衡点计算――P36-37必考点

(1)、量本利模型公式:

B=p*Q-Cu*Q-CF-Tu*Q化简B=p*Q-[(Cu+Tu)*Q+CF]

B-利润P-单价Q-产销量Cu-变动成本Tu-营业税金及附加CF-固定总成本

(2)BEP(Q)=CF/p-Cu-Tu

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54545/100000*100%

B、

 

6.设备经济寿命期的估算――P59

(1)会判断静态年平衡成本

⑵、设备经济寿命的估算(p57计算,冲刺待定)

设备的低劣化值:

设备年均递增的运行成本

7.附加率法计算年租金-P63

⑹、附加率法计算

⑺年金法:

是将一项租赁资产价值按动态等额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租金计算方法

8.新技术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

必考1个

(1)增量投资收益率计算及应用-P79

⑵、增量投资收益率法

C1:

原方案总成本C2:

新方案总成本I1:

原方案投资额I2:

新方案投资额

这表明新技术方案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折算费用法——当方案有用成果相同时,且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P80⑶折算费用法

A、当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比较费用的大小,来决定优劣和取舍

1、在采用方案要增加投资时,可通过比较各个方案折算费用的大小选择方案

Zj=Cj+Pj*RcZj:

折算的年总费用Cj:

生产成本Pj:

投资额Rc:

基准投资收益率

某一项工程有甲乙丙丁四种实施方案可供选择,四个实施方案的投资额分别是60万元、80万元、100万元、120万元,年运行成本分别是16万元,13万元,10万元,6万元,各方案应用环境相同,基准收益率10%,则采用的折算费用法,采用的最优方案是哪一个

甲16+60*10%=22

乙13+80*10%=21

丙10+100*10%=20

丁6+120*10%=18

最优的方案是丁方案

B、(3)当方案有用成果不相同时。

当方案的有用成果不相同时,一般可通过方案费用的比较来决定方案的使用范围,进而取舍方案

C1=CF1+CU1QC2=CF2+CU2QC1(C2):

方案1

(2)总成本CF1(CF2):

方案1

(2)固定成本

CU1(CU2):

方案1

(2)单位可变成本Q:

产销量

①、某企业欲引进一条生产线,引进甲生产线4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0.6,引进乙生产线6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0.4,问产量为800万时,选甲、乙?

产量为1200万时选甲、乙?

800万时:

甲——400+0.6*800=880

乙——600+0.4*800=920

产量为800万时选甲方案

1200万时:

甲——400+0.6*1200=1120

乙——600+0.4*1200=1080

产量为1200万时选乙方案

②、甲乙生产线的临界产量是多少万件?

临界产量:

当产量为多少万件时?

甲乙生产线的总成本正好相等

设产量为X400+0.6X=600+0.4XX=1000万件

9.间接费用分摊-P94

例:

某施工企业2011年度同时有甲、乙、丙、丁四个单项工程同时施工、其中甲工程发生的直接费用为1000万元,乙工程发生的直接费用为2000万元,丙工程发生的直接费用为5000万元,丁工程发生的直接费用为2000万元,本年度共发生间接费100万元,要求计算甲项工程的间接费用

1、计算分配率=100/(1000+2000+5000+2000)=0.01

2、甲的间接费用=1000*0.01=10

甲的间接费用10万元

10.固定资产折旧年(月)折旧额计算――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P95必考1个

A、平均年限法(10年书上的例题)

B、工作量法(10年书上的例题)

11.完工进度计算-P110必考1个

1、根据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确定

合同完工进度=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合同预计总成本*100%

170改为1750

2、根据已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

合同完工进度=已经完成的合同工程量/合同预计总工程量*100%

12.完工百分比法――P111必考

用完工百分比法计算某一年的合同收入

当年合同完工进度=合同预计总成本*经测定的完成百分比-上一年完成进度

13.因素分析法-P132-133

公式:

材料总费用=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单价

因素本身用差额(实际值-计划值)

14.个别资金成本和综合资金成本-P138

⑶、长期债务(长期借款、长期债券)的个别资金成本率计算

年资金占用费*(1-所得税的税率)/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

⑷、综合资金成本率

15.贴现法和加息法的实际利率-P142-143

⑹、贴现法计算,实际支付的利率/实际的本金

⑺、加息法计算、实际支付的利率/实际的本金(利息约为名义利率*2)

16.成本分析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P148

⑸、成本分析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成本,寻找持有成本最低的现金持有量。

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分为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上述三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17.存货经济批量-P151

⑵、经济采购批量的计算

k表示每次订货的变动成本D表示年需求量

18.设备购置费:

P155-156必考几个

①设备购置费与运杂费率

1、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或进口设备抵岸价+设备运杂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率)

某项目需要采购国产标准设备,该设备原价500万元,设备的运杂费率1.5%,计算该设备的购置费是多少?

500+500*1.5%=507.5

2、设备运杂费系指设备原价中未包括的包装和包装材料费、运输费、装卸费、采购费及仓库保管费、促销部门手续费等(购置设备在国内发生的费用)

②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3、进口设备的到岸价(CIF)=离岸价(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货价=离岸价(FOB)*人民币外汇牌价

③银行财务费

银行财务费=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银行财务费率

④外贸手续费

外贸手续费=进口设备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外贸手续费

⑤进口关税

进口关税=到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进口关税率

⑥进口环节增值税

进口产品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增值税率

⑦抵岸价与到岸价、离岸价

进口设备抵岸价=货价+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到岸价)+银行财务费+外贸手续费+进口关税+增值税+消费税+海关监管手续费(为0)

进口设备的到岸价(CIF)=离岸价(FOB)+国外运费+国外运输保险费

4、某进口设备离岸价20万美元,到岸价22万美元。

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8.3:

1,进口关税税率为7%,求进口关税为多少万元人民币22*8.3*7%=12.782万元人民币

5、某进口设备按人名币计算,离岸价2000万人民币,到岸价2100万人民币,银行手续费10万人民币,进口关税210万人名币,消费税为0,增值税税率为17%,求设备的进口的增值税(2100+210)*17%=392.7

19.基本预备费、涨价预备费与建设投资的计算-P163

⑴、基本预备费=(设备及工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率

⑵、涨价预备费PCt=It[(1+F)t-1]

PC—涨价预备费It—某时段的投资额t—年限F—物价上涨指数

20.建设期利息的计算――三年-P163

⑶、建设期利息的计算

为简化计算,在编制投资估算时通常假定借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用,借款第一年按半年计息,其余各年份按全年计息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年利率

21.施工机械施工费:

台班折旧费和台班大修理费计算-P166

⑹、机械台班单价(施工机械使用费)=台班折旧费+台班大修费+台班经常修理费+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台班人工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

施工机械使用费:

没有台班两个字

22.工料单价法计价程序――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P172必考点

⑴、工料单价法-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

23.材料总消耗量计算-P182

直接套公式计算

24.工程预付款起扣点计算-P242

25.工程价款调整计算-P2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