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2794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履带式起重机原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它是在起重作业时可以回转的部分包括装在回转平台上除吊臂、配重、吊钩等以外的全部机构和装置。

它是履带式起重机的下部行走部分,是履带式起重机的底盘,同时也是上车回转部分的基础。

主要有履带、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上托轮、行走马达、行走减速箱、履带张紧装置、履带伸缩油缸等组成。

它是安装在下车底盘上用来支承上车回转部分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的全部回转、滚动和不动的零部件和用来固定回转支承装置的机架等(不包括四转小齿轮)。

3.2.6配重

配重是安装在起重机回转平台尾部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铁块,目的是确保起重机能稳定地工作。

在必要时,这些铁块可以卸下后单独搬运。

动力装置即为动力源。

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大部分动力装置为四冲程柴油发动机。

在履带式起重机上,它把内燃机的机械能经液压油泵转变为液压能,经液压油管和各种控制阀将液压能传给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液压马达和液压油缸再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

它把内燃机的动力传递给液压油泵,再把液压马达、液压油缸的液压能变成机械能,带动各工作机构。

机械传动部分主要由分动箱、减速箱、离合器、卷筒、轴、轴承、滑轮等部分组成。

主要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油缸、控制阀、液压油管、液压油箱等组成。

液压油泵把内燃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液压马达把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各工作机构。

由于液压传动调速方便,传动平稳,操纵轻便,元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限速、自锁功能、总体布置合理等优点,在履带式起重机上被广泛应用。

控制装置是用以操纵和控制起重机各工作机构,使各机构能按要求进行启动、调速、换向、停止,从而实现起重机作业的各种动作。

控制装置主要由操纵杆、控制阀、按钮、开关、控制器等组成。

履带式起重机的工作机构主要包括卷扬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等。

卷扬机构可以实现吊钩的垂直上下运动;

变幅机构可以实现吊钩在垂直平面内移动;

回转机构可以实现吊钩在水平平面内移动。

以上三种机构的组合,能实现吊钩在起重机能及范围内的任意运动。

离合器、回转制动、变幅制动、行走制动、锁止机构等由储能器所储存的工作油操纵,而储能器的液压油由发动机后部的一个液压泵控制。

从储能器出来的压力油被分配给电磁阀、液压阀和离合器阀,通过操纵操作室中相应的控制杆和开关控制这些阀,从而控制相应的机构。

电气系统可分为主电路、控制电路、监测器电路、制动控制电路、力矩限制器电路和自动停止电路等部分。

履带式起重机上的安全装置主要是为了履带式起重机的安全操作。

履带式起重机上的安全装置主要有:

钩过卷保护装置、吊臂过倾保护装置、力矩限制器、吊臂角度指示器、卷扬棘抓、变幅棘爪、制动器、回转锁销等。

3.3履带式起重机各部分工作原理

整个机器包括上部机构、回转装置和底盘,操作是液压式的。

三个液压泵直接与发动机相联,液压泵将液压压力传递给驱动负载卷扬、主臂(第三卷鼓)、回转及行走等各个液压马达。

各液压回路中均设有一安全阀,以防止由于过负荷或冲击压力损坏液压设备。

所有的减速齿轮机构均为油浴式润滑。

离合器、圆盘制动器、锁止机构由储能器所储存的工作油操纵,而储能器由装在发动机后部的第4个油泵操纵。

从储能器出来的压力油被分配给电磁阀、液压阀和离合阀。

这些阀通过操纵室中的相应控制杆和开关控制,从而控制相应的机构。

在履带主动轮一侧,回转 

马达和主臂马达处装有圆盘制动器。

主卷鼓和辅卷鼓装在一根轴上。

液压马达通过装在卷鼓轴中间的正齿轮减速一级,再通过内胀带式离合器将动力传给主卷鼓或铺卷鼓,两卷鼓分别装在卷鼓轴的两端,为液动式。

负载的卷上不和卷下是由操纵相应的卷鼓离合器及卷扬马达正、反转来进行控制的。

通过将卷扬控制杆推至相应的位置,即可实现高、低速的选择。

通过双控制阀的油被导入三联控制阀的卷扬回路,以提高卷上和卷下的速度,与此同时行走牵引和第三卷鼓不起作用。

当卷扬操纵杆扳回到空挡位置时,卷扬马达的工作油被平衡阀切断,卷鼓停转。

外抱带式卷扬制动器通过联结杆而与制动踏板联锁。

当卷上和卷下时,制动应松脱,而当维持起吊的负载不动时,制动应起作用。

当将离合器操纵杆扳到分离位置时,制动松开,即可实现自由下落。

欲在行走中操纵卷扬或吊臂起俯时,供给单控制阀的油液导入三联控制阀的吊臂起俯和卷扬回路,因此时液压阀已先被牵引和组合控制开关所接通,故可实现行走中的吊臂起俯或负荷卷扬的操纵。

主臂起俯(变幅)马达的速度通过行星齿轮和正齿轮传动而减速两级后,直接驱动变幅卷鼓。

通过改变马达的转向,即可实现吊臂的起升和俯下的转换。

当吊臂变幅杆扳至空挡时,平衡阀关闭了变幅马达油路,卷鼓停转。

与此同时,装在马达和减速机之间的困盘制动器自动制动,从而确保了安全。

在变幅卷鼓一侧的凸缘上带有棘轮机构,棘轮与一棘爪相嵌时便锁住了变幅卷鼓。

当行驶中操作变幅(或卷扬)操纵杆时,供给单控制阀的液压油便将被导入三联控制阔的变幅式卷扬回路,前提是液压阀已通过行走和组合操纵开关而接通。

回转马达通过行星齿轮减速两级后带动回转主动小齿轮,小齿轮装在花键出轴上,带动大齿圈。

改变回转马达的转向,即可改变回转的方向。

当回转操纵杆扳到空挡位置时,由于惯性,回转还将继续一会儿。

通过驾驶室中的一个开关控制由蓄能器来的油流,便可控制回转马达和减速齿轮间的圆盘制动器的制动和松脱。

回转锁操纵杆为机械式,可锁住回转装置连同其上部结构,锁住位置任意。

行走马达通过减速机(正齿轮)三级减速后直接带动驱动轮,减速机与履带架为一体结构。

通过改变左、右行走马达的回转方向,即可实现吊车的前进、倒退、原地旋转及转弯的动作。

当行走操作杆扳到空挡时,制动阀切断了马达油路,履带即停止转动。

装在马达和减速机之间的圆盘制动器(每边一个),可通过驾驶室中的一个开关控制由蓄能器来的油流,从而实现制动作用的控制。

通过选择阀可选择行走的高、低速度。

在高速行走时,蓄能器向此阀供油;

在低速行走时,油从此阀排出。

(1)吊钩防过卷停止装置

当吊钩过卷而碰到重块时,微动开关的触点闭合而触动了卷扬自动停止继电器。

这时,卷扬自动停止电磁阀去磁而卸载,卷扬释放阀开启,从而使油泵的油流回油箱,即停止了卷扬马达。

(2)吊臂变幅过卷停止装置

当吊臂变幅角超过最大许可角80°

时,变幅微动开关闭合而触动了变幅自动停止继电器。

此时,吊臂变幅自动停止电磁阀去磁而卸载,释放阀开启,从而使油泵的油流回油箱,于是便停止了变幅马达的运转。

(3)自动停止解除

为将变幅或卷扬由于过卷而自动停止的状态复原到正常操作状态,可按下复位按钮,并在保持此按钮处于按下状态的情况下,将变幅杆或卷扬杆朝相应的降低方向扳动,直到各自的微动开关开启为止。

一旦微动开关开启,各相应的电磁阀和释放阀即关闭,液压油路便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两套自动停止装置的解除均用同一复位按钮。

4回转液压系统

回转回路由斜轴式轴向柱赛马达提供驱动动力,一般由齿轮泵单独供油,组成单泵单回路开式系统,并由溢流阀限定系统压力。

多盘制动器设置在液压马达和回转装置之间,制动器是液压释放,弹簧上闸。

回转工作时,先释放常闭式阀制动器,用减压式先导阀油路控制三位六通液控换向阀来换向,从而达到左、右回转的目的。

在换向阀中位时,由于其滑阀机能为“y”型,液压马达停止回转,并能向系统补油。

4.1 

回转液压回路

典型回转液压回路如下图4.1所示。

回转液压回路由回转液压马达、制动阀和控制阀组成。

图4.1回转液压回路

转换控制阀时,从P1泵来的液压油通过增压器经控制阀驱动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产生的扭矩经减速器增大,通过回转小齿轮与回转支承的大齿圈啮合使回转台转动。

回转制动阀由液控滑阀、溢流阀和单向阀组成。

液控滑阀是个液压转换阀,它自动地截断和节流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对回转马达起到保持和平衡的作用。

当回转马达的进油侧或排油侧的压力油达到设定值时,溢流阀使压力油旁流到低压通路侧,对回转马达起到安全回路的作用。

从泵到马达的压力油通过单向阀截断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对回转马达起到吸入阀和保持阀的作用。

4.2 

回转作用

如下图4.2,加速时,转换控制阀把从P1泵来的压力油输送到AV口,通过通路H、I打开单向阀到达L,从AM口驱动回转马达。

同时,滑阀被液控压推移到BV侧,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通过BM口、通路M、节流阀D到C腔,经BV口回油箱,这样,形成回路,马达开始转动。

在加速过程中,多余的压力油通过溢流阀从EA腔旁流到EB腔。

供油侧的预设压力保持到加速结束。

图4.2回转作用

停止时,将控制阀转换到中位,AV口和BV口与油箱相通,两侧的压力平衡,滑阀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中位。

此时,吊机在转动惯性的作用下,回转马达仍转动着,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被封闭,阻止马达回转,结果马达排出的油液压力急速升高,当达到溢流阀的预设压力时,溢流阀打开,压力油分流到马达的吸入侧,回转马达吸入这部分油液并排出压力油,缓冲外部的惯性力,因此回转马达减速并停止。

4.3 

平衡作用

在回转马达加速过程中,由于马达超速旋转,供油侧L通路的压力降低,该测滑阀的液控压力也降低,这促使滑阀移向中位,因此滑阀在D处时节流马达排出油液,结果使回转马达的排油侧产生背压,犹如制动力作用于回转马达,阻止马达超速。

由于上述动作,尽管起重机有回转惯性,但当回转马达需要反方向转动时,回转马达的旋转方向就被平稳地改变。

溢流阀的设定压力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丝来进行调整。

调解螺丝转一圈,压力升高会降低12MPa。

设定压力为7.5~21MPa,它取决于起重机的状况,但不要超过最高压力0.5MPa。

4.4 

回转控制阀

如下图4.3所示,回转控制阀是一个单联控制阀,它包括截流卸荷相结合的控制部分以及溢流阀、单向阀。

该阀的特点在于用流量调节阀保持压力油排出的流量。

图4.3回转控制阀图4.4控制阀的作用

1.主阀体2.P壳体(输入从泵来

的液压油,装有溢流阀和单向阀)

3.T壳体(专用)4、5.螺栓

(1)阀芯的中位时

如上图4.4所示,从泵来的液压油加入P1口,通过a、b和卸荷口d到e,加入T壳体的油液到达流量调节阀。

此时,流量调节阀的柱塞被弹簧推向右侧,油液通过柱塞内的g孔流向P2。

该油液在g段的两侧产生压力差,方向向左。

柱塞受弹簧力和压力差的作用,当后者克服前者时柱塞向左移动,结果柱塞上的h孔和i孔连通,过量的油液经过i段从k口排到T口。

这个阀用来防止柱塞开启流到P2口的油液通过g孔的流率超过25L/min。

用P2口的液压油的流量控制驱动冷却马达的最大速度。

(2)转换控制芯时

推动阀芯时,卸荷通过d段被截断,压力油通过单向阀从L段流到A口驱动回转马达。

从回转马达排出的油液加入B口而后导入T壳体的f段。

如果由于载荷回路压力达到溢流阀的设定值,溢流阀工作保证设备安全,拉动阀芯时,压力油流经P1—a—c—L—B的通路和A—f,使马达反转。

参见下图4.5,回转油路7有主泵P1供油,由多路阀组2中的B4—B2联换向阀控制换向,它由减压阀式先导阀4加入液压操作。

回转液压马达是一台曲轴连杆式低速大扭矩马达,工作压力18MPa,扭矩为1920N•m。

图4.5回转制动阀工作原理

1.制动阀部分2.制动端弹簧3.过载阀部分4、5.单向节流阀6、7.控制端缸大、小腔

回转制动阀包括过载阀和制动阀两部分。

过载阀调定压力为18MPa。

制动阀具有以下几点主要作用:

(1)平稳启动作用。

由于制动阀1的两端控制油路上均设有单向节流阀4和5,故使启动平稳,无冲击。

(2)限速、补油作用。

当液压马达在任何情况下有失速现象时,由于液压泵对液压马达进油腔的供油不及时,制动阀1将因液控断压力不足而将向中位方向移动,从而使液压马达回油口逐渐关小,起到限制作用。

在极限情况下失速严重时,液压马达制动阀完全可回至中位,使回油通路切断,马达停止旋转,这时,进油端将会出现负压现象,可通过中位单向阀进行补油。

(3) 

制动、锁紧作用。

液压马达在制动时,由于液压泵来的进油中断(换向阀处于中位时),制动阀回中位。

此时,中位的两个单向阀将对液压马达起到可靠的锁定作用。

5卷扬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卷扬液压系统有马达旋转回路、限速回路、离合器制动器回路和自由落钩回路等部分组成(见下图5.1)。

图5.1卷扬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5.1马达旋转回路

马达旋转回路部分由变量液压马达、背压阀、溢流阀和方向控制阀组成。

马达卷上时,P1泵来的压力油经方向控制阀和单向阀加入马达,使马达旋转。

从马达排出的液压油经方向控制阀回油箱。

马达卷下时,P1泵来的压力油经方向控制阀直到马达,同时液控压打开平衡阀,接通回油路,马达排出的液压油经平衡阀和方向控制阀回到油箱。

背压阀是由平衡阀、单向阀、过载溢流阀集合成一体的组合阀。

过载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为18MPa。

平衡阀设定的控制压力为3MPa。

过载溢流阀的作用是防止马达卷上的过载,当压力油达到18MPa时过载溢流阀打开,使压力降低。

平衡阀的作用是使马达平稳地卷下,防止所吊重物超速下降。

溢流阀的设定压力为10MPa。

它的作用是防止马达卷下时供油压力过高。

当卷下时油压达到10MPa溢流阀打开,使压力降低。

卷扬液压马达是旋转斜盘式轴向柱塞变量马达(如下图5.2),马达的变速是通过改变斜盘倾角达到改变马达扭矩和转速的。

斜盘倾角的变化范围是160,即60~220。

变速踏板通过连杆机构与马达的变速杆相连。

图5.2旋转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变量原理图

旋转斜盘的变化过程是:

移动方向控制阀。

P1泵来的压力油分两路通往马达的变量安装阀。

一路通过方向控制法、变量安全阀到达控制斜盘的上柱塞油路已于油箱相通,是斜盘处于最大倾角(220);

另一路通过节流单向阀到安全阀的控制端。

当油压达到变量安全法的设定压力时,安全阀右移接通变量柱塞与变量控制阀油路。

当马达变速时,踏动加速板拉动变速杆使变量控制阀向左移位,压力油通过变量控制阀到达斜盘的下柱塞油路,同时上柱塞的油路与油箱相通,斜盘倾角变小。

随着斜盘倾角的变化,由于随机购的作用,变量控制阀又回到中位,斜盘上下柱塞油路被切断,斜盘倾角固定,马达旋转加快。

当松开加速踏板时,由于加速杆回位弹簧的作用,变量控制阀移到左位,压力油与斜盘的上柱塞油路接通,下柱塞油路仍与油箱接通,斜盘回到最大倾角,加速停止。

斜盘回到最大倾角的过程中又由于随动机构的作用,使变量控制阀回到中位,切断变量柱塞的油路,斜盘位置锁定。

当方向控制阀回到中位时,卷扬马达旋转停止,P1泵的压力油回油箱,变量安全阀控制端的液压油通过节流阀泄压,安全阀平稳的回到右位。

控制斜盘的下柱塞油路与油箱接通,上柱塞油路与压力油路相通,又恢复初始状态。

6行走液压系统

图6.1为行走液压系统图。

它由主液压泵(带变量油缸)、补油泵、液压马达(带伺服油缸)、控制阀等组成。

图6.1行走液压系统图

1.油箱2.主液压泵3、17.伺服油缸4.补油泵5.滤清器6.压力补偿阀(DA控制阀)7.高压切断阀8.前进后退阀9.微动阀10.高压溢流阀(过载阀)11.低压溢流阀(补油阀)12、14、18.单向阀13.液压马达15.前进后退梭形阀16.伺服阀19.油冷却器20.分动箱

6.1液压泵控制

方向控制

采用双向变量柱塞泵,通过电开关操纵前进后退换向电磁阀,改变液压泵油流方向,实现行驶方向改变。

该阀有3个位置(前进、中位和后退),对应前进、后退和停车。

车速控制

补油泵排量随发动机转速(油门开度)自动变化。

在其出油道上设节流孔C,液流经过节流孔C产生的压差Ap与补油泵的流量有关,而补油泵是定量泵,其流量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将此压差如引人DA控制阀,此DA控制阀在以下3个力作用下取得平衡即压差Ap,弹簧力和通向液压泵变量油缸反馈的先导油压p。

液压泵的变量油缸在弹簧力作用下,处于中位排量零,随着操纵变量油缸的先导油压p的增大,液压泵排量随着增大。

压差如确定先导油压p,发动机转速确定节流孔前后压差AP。

因此操纵油门踏板,改变发动机转速n,Ap和液压泵排量随之改变。

当发动机在怠速状态时,液压泵排量为零。

随着发动机转速增高,液压泵排量逐渐增大,实现自动控制。

由于变量泵是油门连动控制的,因此只需操纵油门踏板就能控制车速。

微动控制

微动阀操纵可以通过连杆和制动踏板连动,微动阀也可以独立布置。

通过制动压力来操纵微动阀,使控制液压泵排量的先导油压降低,减小液压泵排量,能实现与发动机转速(油门开关)无关,即使发动机在高转速下,而液压泵的输出流量很小,实现机械微动。

高压切断控制

当静压驱动系统油压达到设定最大值,高压切断阀切断通向换向电磁阀的先导油压,使液压泵变量油缸油压下降,液压泵变至最小流量,减少能量损失。

6.2液压马达控制

液压系统采用变量马达,其控制装置由前进后退梭形阀、伺服阀和变量油缸组成。

液压马达的排量由伺服油缸活塞杆位置确定,其位置由伺服阀控制。

伺服阀阀芯右端受控制液压泵排量的先导油压作用,其阀芯左端受静压驱动系统油压反馈作用和弹簧力作用。

伺服阀在液压泵先导油压、驱动系统油压和弹簧力作用下取得平衡,确定其位置。

伺服阀芯位置确定伺服变量油缸活塞杆位置,活塞杆位置确定液压马达排量。

从力平衡可知:

随着系统油压增加,液压马达排量增大,随着液压泵先导控制油压上升,液压马达排量下降。

液压马达排量随液压泵先导控制油压(发动机转速)上升而下降,当发动机在怠速状态时,液压马达排量处于最大位置,随着发动机转速上升,液压马达排量逐渐减小。

前进后退梭形阀的作用是前进后退变化时,实现高低压油路转换。

采用以上控制实现全程自动无级变速,如图6.2所示,图中虚线为WA30-3液力机械传动装载机二级变速牵引特性曲线;

实线为小松WA30-5全液压装载机无级变速特性曲线。

图6.2HST牵引特性曲线

7结语

履带起重机液控系统还包括变幅系统,履带架液压伸缩油缸,有的还有液压支架用以保持起重时机身稳定,有的驾驶室也可液控转动以方便司机视角良好。

履带起重机特别适用于在各种环境复杂的场所吊装物件,其有以下特点:

1、具有整车自拆装功能(自装卸车、自拆装配重、自拆装履带、自拆装臂杆),便于设备的拆装转移及运输;

2、具有塔式工况功能,解决了履带式起重机作业范围小和使用受限等不足,大大提高了作业范围和工作效率,如右图7.1所示;

图7.1履带吊塔式工况

3、臂杆组合工况多,作业范围大。

大连中远船务拥有8辆各吨位的履带起重机,各种大小分段的调运、翻身、合拢都要用到履带起重机。

站在厂外很远处瞭望,其他建筑看不见,能瞅见的都是履带起重机伸出的长长的吊臂,可见其作用之重要。

大连船务实行3班倒制度,24小时厂子不停运转,履带起重机换人不换机不间断工作,且所有履带起重机全部投入使用,未有后备,一旦出现任何问题,此机器负责的作业,以及和其有联系的作业将全部受阻,效益低下由此产生。

因此履带起重机的维护保养工作相当重要,厂子的自行维修能力也是厂领导关心得重点。

此次实习,经历颇多。

我们专业的学生都被分到支持工区实习。

此工区负责的工作有管理厂内作业车辆,分段起重调运,脚手架搭拆,船舶下水等。

专业不对口,同学们感到不受公司重视,实习热情骤然下降,好在工区三主任中一员是我们学校87届的师兄,对我们关怀备至,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得利于此,我们实习进行得很顺利,也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实习期间,学校老师带学生去大连船务实习,他们从旁给了我们很多指导,特别是论文写作方面,在此,我要感谢他们,还有那位87届得师兄。

这次实习使我对大连船务有了整体的了解,也熟知了以后的工作性质和环境,为人处世方面也得到了锻炼。

实习期间,我犯了很多错误,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我会一日三省,纠正错误,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船舶辅机.费千著.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

[2]液压传动.石熙年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

[3]起重机械.朱学敏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4]起重机设计手册.《起重机设计手册》编写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5]QUY150A履带起重机使用说明书.抚顺挖掘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编

[6]QUY150A履带起重机零件手册.抚顺挖掘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编

[7]工程建设常用最新国内外大型起重机械实用技术性能手册.田复兴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