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2868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案全集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

资料来源:

拥有小学,初中,高中,考试题,真题(含答案)数量齐全,欢迎下载。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

·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学习成果评价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效果

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

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

(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

探索和调查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让学生在对搜集来的证据的交流中体会成长的过程。

回顾和解释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

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我们来测一测。

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小组活动:

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注:

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最好是将教材第4页的数据表利用起来,绘制出从出生到现在的标准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和自己的数据比较。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出生后第一年生长迅速,又发现从10岁左右开始长得较快。

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体重是否超标,等等。

(注:

会出现有的人稍微提前一点,有的人稍微滞后一点的情况,向学生讲明这些都是正常的)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讲解教材上列举的3种预测长大后的身高方法,要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样查表,怎样利用公式计算。

可以让他们说说预测后的结果,讨论讨论三种方法的数据有无误差,哪种方法可靠、准确。

同时要指出,预测结果并非绝对,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倡导孩子们积极健康地生活。

2.悄悄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

·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知识与技能:

·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

·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

学生准备:

收集青春期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效果

集中话题

(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

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调查提纲可以列出几项,让他们打钩,也要给出备注,适应个别情况。

一定要注明是不记名。

探索和调查

(2)导课时可以说:

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

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

(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上课时要以轻松亲切的表情、语言和学生们交流。

回顾和解释

(4)谈话: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

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

(5)谈话: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教师可以讲解,也可以给学生印发一些材料,让学生阅读。

最后,编者推荐给教师们一些有关青春期教育的书籍。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告诉孩子真相》《青春期——写给女生》《青春期——写给男生》

3.人生之旅

教学目标:

·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

·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学生准备:

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效果

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

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

讲述“斯芬克司之谜”。

(故事详细内容见参考资料)

探索和调查

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

谈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可以在这里找个恰当时机引出课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把一个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的能力)

学生活动。

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

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

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4.讨论交流:

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

(做包裹婴儿(洋娃娃)的训练)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

回顾和解释

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

在这个调查活动前,建议老师们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

(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

“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

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

(2)步骤:

(要提供给学生)

①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

②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

③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

④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人数;③调查内容;④调查时间;⑤调查问题;⑥调查结果;⑦其他。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

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

制定计划在研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们在活动前做计划。

4.踏上健康之路

教学目标:

·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知识与技能: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爱生命。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效果

集中话题

1.出示:

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探索和调查

2.谈话:

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

(让学生们读一读)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发现:

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

这是一个正态分布,学生意识到就可以,不用点明)

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

(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

(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

(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

(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从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科学用脑、正确使用电脑的情况几方面加以认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

回顾和解释

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谈话: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学生活动。

5.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谈话:

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形式可以采取大家讨论;或事先列出提纲,让学生去收集资料;也可以收集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分析,引到健康话题上来。

教后记: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

·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

·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

·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

带只有父母的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学效果

一、导入

1、 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

(板书课题)

2、 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

3、 学生讨论后回答

4、 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

你从哪知道的?

(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

二、学习新课

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

(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

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

2、小组讨论后汇报

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

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

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

鼻子、嘴形……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

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

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

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教学效果

一、导入

1、 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 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再说说差别。

3、 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

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四、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6、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

8、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

“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五、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

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

人数

特征2

人数

1

有耳垂

无耳垂

2

直发

卷发

3

单眼皮

双眼皮

4

舌头能卷

舌头不能卷

5

大拇指能弯曲

大拇指不能弯曲

6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教学目标: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

·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

难点:

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效果分析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

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

(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

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

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

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

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

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

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

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

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

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

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

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

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

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

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

2.分组辩论赛

3.总结:

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

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1、要求:

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

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本次辩论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教后记:

第三单元进化

1.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目标: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

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效果

集中话题

1.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

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讨论,确定下几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探索和调查

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

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

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作好样品。

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恐龙博览会可在期末举行,同时可作为期末评价的一部分。

回顾和解释

4.讨论:

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关于绝灭生物墓地,也应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作必要的介绍。

一定要请学生谈谈:

面对着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目标: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知识与技能: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

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教学效果

集中话题

1.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知识的前概念,如:

你听说过“进化”这个词吗?

它是什么意思?

人们是怎么发现进化现象的?

进化的证据是什么?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相信六年级学生一定所知不少。

2.接下来,要让学生提出关于进化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

3.最后,要请学生思考:

我们应怎样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于进化知识的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教师应先调查学生关于进化知识有哪些了解。

——我们的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

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探索和调查

1.认识化石。

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教9币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

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

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了解化石的成因。

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

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课件补充纠正。

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

3.拓展活动:

制作化石模型。

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制作化石模型,也可以自行设计其他的方法。

4.探究化石的作用。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

科学家会怎样研究化石,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呢?

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时间。

除了教材中展示的恐龙头骨化石,教师还应适当补充一些化石资料让学生试作分析。

5.认识活化石。

课前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

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

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

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单元聚焦后,就同学们刚提到的化石问题,教师可顺利导入本课的学习。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也要先调查学生关于化石已知道些什么,以便本课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

在这个活动后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