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116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整合课案例(董艳春).doc

小学数学整合课《快乐的大森林》案例

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

董艳春

(一)分析与思路设计:

本节课时人教版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8、9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应用部分的“用数学”知识点,属于第三课时。

学生在第一、二课时已经认识了8和9,并掌握了8和9加减的计算方法,在前面也接触了6和7的应用题,但经常因为不能理解图意而不能准确地提出问题。

而平时只是利用主题图来解决问题,效果不太理想。

因此,我在对相关教学理论和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利用Microsoftofficepowerpoint2003软件制作了演示文稿的课件,设计了这节整合课,增强了本课教学的感染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他们热爱家乡的意识,我设计了“联系生活、整体感知”的环节,并融入了热爱家乡的品德教育。

设计这节整合课,为了增强了本课教学的感染力。

多种学科的融合,使数学教学不在乏味。

(二)教学资源及环境:

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

(三)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认识计算机外设的结构,有些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还不会开、关机,不会使用鼠标,因此,主要由教师个人操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算理,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

通过出示课件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的美,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热爱家乡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

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页,练习八的第13、14题。

教具、学具准备

演示文稿课件。

教学设计及实录:

一、创设精境,引新设疑

1.激情引新。

首先出示演示文稿1,把学生带人大森林的境界中,让学生感觉到大森林的美妙。

在课件中插入钢琴曲《致爱丽丝》,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并由此揭示课题:

《快乐的大森林》

好!

今天我就带你们去大森林寻找数学问题。

2、激情设疑。

(1)音乐欣赏《采蘑菇的小姑娘》,快乐的节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你们听?

谁来了?

对,采蘑菇的小姑娘来了。

我们看看她采了多少蘑菇。

(2)你们看!

(出示课件2:

蘑菇图)

(2)请你们仔细观察,把你知道的数学信息告诉大家。

(教学分析:

在演示时屏幕中先出示左边有6个蘑菇和右边有2个蘑菇的图片,然后在左边用飞旋的效果突出数量“6个”,学生用数的方法知道这一信息,也有的学生会看出数字“6”直接说出数量。

大括号用展开的方式出现,能使“一共”的概念更明确。

用菱形效果出示“?

个”,起到提醒的效果。

这样能把画面中的信息都表达完整,老师的引导也会更容易使学生叙述准确。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主动探究,体验加法的含义。

师:

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师:

一共有几个蘑菇?

(教学分析:

学生还提出了其他问题,我还适时引导,对表达的内容只要贴切就要给予了鼓励。

师:

谁来算一算,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

6+2=8一共有8个蘑菇。

因为“共有几个蘑菇?

”就是把“左边的6个”和“右边的2个”合起来,所以用6加2等于8。

(教学分析:

有的同学用2+6=8计算,这时让学生自己分析是否正确,然后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要求“共有几个蘑菇?

”,只要把两边蘑菇的个数合起来就可以了。

算式可以是2+6=8,也可以是6+2=8)

师:

同学们这么聪明可爱,森林里的小鹿也喜欢上你们了,也想和你们交朋友。

2.小组合作,体验减法的含义。

(1)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出示课件3:

小鹿图)

(教学分析:

画面中显示小鹿图,动态效果用忽明忽暗演示数量“9只”,再用展开的效果出现大括号,这样先让学生在头脑中出现了“一共有9只”的概念。

然后用跷跷板的效果演示右边的小鹿,有一种跳舞的感觉,使学生感受到身临其境快乐,从而在“乐学”中了解了数学信息“跳舞的小鹿有3只”。

最后用新月形效果出示左边的小鹿,并同时出示问题“?

只”使学生能准提出课件中反映的问题)

师:

请大家注意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请说给你们组的同学听听。

要求:

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教师行进间巡视、倾听,并与之交流,适时启发。

3、汇报结果,尝试小结。

(1)汇报结果。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没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并列出算式,课件中用出现的效果逐步演示算式。

(2)尝试小结。

师:

通过解决我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分析:

在这里我着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就得到另一部分”。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巩固探究,加深理解

1、教科书第58页“做一做”。

(出示课件)

师:

知道吗?

你们的聪明好学把森林里的其他动物都吸引来啦。

它们要和我们交朋友呢!

你们喜欢它们吗?

生:

喜欢!

(1)出示课件4:

野鸭图。

深入解决减法的数学问题。

(2)出示课件5:

猴子图。

深入解决加法的数学问题。

对表达完整的学生给予表扬。

(教学分析:

出示课件时,利用不同的动态效果演示各个部分的信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里要求同桌互相说,然后个别学生汇报,怎么填的,怎么想的。

在此处运用表扬性评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订正。

2.第63页的第13、14题。

(出示课件)

要求:

互说图意,独立填空。

此刻,教师要行间巡视,辅导学困生。

然后,指名汇报,并结合学生回答,教师集体订正。

提问:

第14题是两幅企鹅图,为什么第一幅是用减法计算,而第二幅却是加法计算呢?

四、联系生活,整体感知。

师:

根据上面的学习,大家不仅自己提出了问题,而且还自己解决了问题。

大家是不是很累了,我们去摘几串葡萄解解渴吧!

提问:

你们知道咱们卢龙县哪里的葡萄最好吃吗?

(鲍子沟)

(随着谈话,出示课件:

葡萄图。

(教学分析:

由此使学生了解家乡的特产,唤起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生思考从图中获得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和同桌小声商量。

师:

谁先来说?

(教学分析:

学生提出“一共买来几串葡萄?

”“摘了几串葡萄?

”“还有几串葡萄没摘?

”等问题,每一个问题只要符合实际我都给予了表扬或鼓励。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完毕时,还用算式在课件中表示出来。

师:

同学们说的真好,有机会我一定带你们到鲍子沟去真正的玩一玩。

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加、减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五、小结收获,渗透联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教学分析:

学生主要说出“学习了运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了什么问题用加法解决或学习了什么问题用减法解决”等,也说出与环保有关的内容,还说出了家乡特产的了解,这时我没有否定,从中可以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你喜欢大森林和小动物吗?

(那么,让我们共同保护好周围的环境,使大森林变得更美,使小动物生活的更快乐吧!

让我们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帮助小动物去解决问题吧!

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

可以设想,一个对数学课程的学习缺乏求知欲和创造热情的学生是不可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和提出创见的,更别指望他能在上课堂中表现出较强的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

为培养学生对数学课程的求知欲和创造热情,教师不妨试用下列方法:

利用多媒体的综合直观性特点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用新信息诱发学生的创造需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实施成功教育,布置适度适量的创造性学习任务,满足学生的创造欲,使其体验创造的乐趣。

这也是在数学与计算机整合的过程中的一个优势。

2、动手能力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水平:

模仿能力、再造能力、迁移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们的计算机动手能力的发展具有以模仿能力为主,以再造能力、迁移能力为辅并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的特点。

同时,还表现出沿着从模仿→再造→迁移→创造过渡发展的趋势。

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促进学生实现从模仿动手能力向创造性动手能力的逐步过渡。

为此,教师应从两方面着手。

其一,优化模仿过程的两个成分——观察与仿效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正式模仿教师的示范操作之前,教师应要求他们口头报告所观察到的示范操作程序或步骤,使学生在头脑中实现从命题表征到产生式表征的转化。

当学生描述有误时,教师就要给予及时纠正,直至他们形成了正确的认知之后,才许可进入实质性仿效操作阶段。

其二,滚动发展,适当拔高。

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成功模仿经验,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些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以后,教师就应适时适量地布置一些较高要求的操作任务,提供一些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完成的练习任务,促进其创造能力的发展。

我在这里的缺憾就是没有让学生表述来加深印象,使上机操作使耽误了时间,今后还应多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小学一年级学生还没有认识计算机外设的结构,有些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还不会开、关机,不会使用鼠标,因此,主要由教师个人操作,在做题时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由学生自己点击输入有关简单的数据。

第一次让一年级的孩子上机操作,有些耽误时间,但有些孩子家中有电脑,输入的还很熟练。

学生的完成的速度不一,主要是班容量较大,照顾不过来。

此课题在班容量较小,科学技术比较发达的地区比较实用,在我地区中高年级利用效率也会很高,研究效果相对来说能更加明显。

4、奥斯本曾提出的“脑力激荡法”,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操作实施时该方法提倡五大原则,即严禁批评、畅所欲言,设想方案、自由奔放,思维发散、多多益善,锦上添花、融合改善,延缓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脑力激荡法”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通常在教师提出问题或呈现问题情境后,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各人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不仅能极大地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每个学生的见解还能在其他同学之间产生互动,能彼此激发问题解决的灵感,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训练。

我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能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去发挥,去表达,培养了他们的动脑能力,使学生的思想不受束缚,让他们的思维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这也是我在平时教学的特色。

5、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呼唤量多质优的高创造性人才。

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和教育发展的必然。

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创新教育可归结为三种主要实施模式:

其一,活动模式,即学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尤其是小发明和小创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其二,课程模式,指开展专门的创造活动课,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其三,学科渗透模式,即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这三种模式各有特色,均被已有研究和教学实践证明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水平。

我们认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在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学科渗透是实施创新教育最现实、最经济和最具教育潜在功效的方法和模式,因而也最值得研究。

由于数学教学在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课程应该责无旁贷地和更多地承担起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重任。

数学课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确立为重要的课堂教学目标,将其转化为创新教育对课堂教学的具体要求,切实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创造性教学策略来贯彻学科渗透模式的创新教育理念。

学科渗透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模式。

为落实创新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优化知识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

这也是我在数学领域教学摸索出来的一个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