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243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doc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材指导思想

人、自然、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历史等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学生学习背景情况分析:

人与自然社会,我是第一次接触,在通读教材和了解了该级段六年级学生的情况后,我发现:

《人自然社会》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是学生在初步学习语文数学后,使学生开拓视野,以便更好的接触和认识社会,提供了非常好的载体。

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能学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让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通过认真的组织教学,学生一定能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

据了解该六年级段学生学习基础比较扎实,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好。

三、学习目标: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

通过教学,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四、学习内容:

本册教材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年级~9年级)》内容纲要中珍爱生命、寻找文明、近代历史、浙江地理、社会环境、雏鹰争章6个主题的内容。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

珍爱生命主题有:

让自己更快乐、让考试更轻松、关爱青春健康、学会保护自己、美丽罂粟滴血泣诉、涉毒行为必受制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寻找文明主题有:

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新石器时代的宝贝、西泠印社话百年、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经济繁荣萌芽初期显江南

近代历史主题有:

太平天国烽火席卷浙江、辛亥革命激荡钱塘江两岸、鉴湖女侠轩亭洒碧血、当五四浪潮袭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人民的好总理

浙江地理主题有:

海陆兼备的多山省份、错落有致的地形、星罗棋布的港口、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地动山摇灾害、防范灾害有良方、环境问题危害大

社会环境主题有:

宜居家园靠大家、条条大道通南北、修桥筑路奔富裕、蓬勃发展的浙江经济、欣欣向荣的专业市场、开拓创新的民营企业

雏鹰争章活动主题有:

社会考察章、合作交往章、禁毒章、公益章、创新章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读课本,弄清课本上的重难点。

能透彻地了解教材,准确地把握教材,从纵向、横向看透教材。

活用教材,能灵活、合理、科学地使用好每个板快,注重渗透,不断积累。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用好教材。

2、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学习新课改的理论和新视野和新观点。

3、教师认真备课,找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认真研究每堂课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4、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能千篇一律。

5、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做好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进行教研教改,搞好校本教研。

6、教师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

7、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六、教学进度:

时间

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始业教育

1

第二周

1、让自己更快乐

1

第三周

2、让考试更轻松

1

第四周

3、关爱青春健康

1

第五周

4、学会保护自己

1

第六周

5、美丽罂粟滴血泣诉

1

第七周

6、涉毒行为必受制裁

1

第八周

7、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1

第十周

机动

1

第十一周

8、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

1

第十二周

9、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

1

第十三周

10、新石器时代的宝贝

1

第十四周

11、西冷印社话百年

1

第十五周

12、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

1

第十六周

13、经济繁荣萌芽初显江南

1

第十七周

14、太平天国烽火席卷浙江

1

第十八周

期末考试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第1课  让自己更快乐

学习目标:

1、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2、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3、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活动形式】

小品表演、讨论。

【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时间】

40分钟。

【活动准备】

事先编排小品。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

师:

刚才我们大家说了许多开心以及伤心难过的事,伤心难过和开心都是我们的什么?

生:

都是我们的情绪。

(点评:

由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自然地导入主题,并注意到情绪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从而为下面活动作好了铺垫。

二、小品表演,分组讨论

师:

对了,都是我们的情绪,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首先请大家观看小品。

(学生分组讨论。

)师(小结):

刚才每一组的同学都认真地讨论,并且发言都很好。

小华和小伟由于想法、感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想法产生了情绪。

那么,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情绪呢?

生:

先有想法。

师:

对了,是先有想法,想法控制情绪。

师:

有时我们遇到不开心事,请大家想一想怎样让自己更快乐呢?

生:

换个想法。

(换个角度想)

(点评:

使用小品表演的方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情绪体验。

通过对小华和小伟对同一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原因的探讨,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情绪的产生与个体对事件的不同评价(想法)有关。

三、尝试助人,改变想法

师:

当我们不开心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么快乐就自然来。

下面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让他们换个想法,也快乐起来。

请同学们先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小组讨论。

四、探讨方法,学会宣泄

师:

可能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假如我换个角度想,还是不开心,心里特别难受,我应该怎么办呢?

大家都知道当自己不快乐时,可以换个角度想,或进行情绪宣泄,让自己更快乐。

第2课让考试更轻松

【学习目的】

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理论分析】

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过度紧张是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遇到考试情绪高度紧张,心慌,胸闷,头昏,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有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手指震颤,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甚至昏厥等。

对考试漠不关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是目前某些小学生对待考试的不正常心理,同样应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

【教学过程】

1、做游戏,初步体验

⑴师述: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⑵述:

让独木桥升高些。

我们再过一次桥。

(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

⑶让同学们谈体会,述:

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

⑷小结

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

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引导学生:

⑴问:

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

出示:

考试。

⑵问:

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⑶让同学们讨论:

(4人一组)

⑷交流,你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自由谈)

同学们说:

a、考试前,睡不好觉,整天担心

b、考试前就想去小便

c、考试前拿到考卷心里怦怦乱跳

d、答卷时有时看错题

e、有时漏做题,心里烦恼极了。

⑸出示图片

⑹过渡:

对,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由于过度的紧张影响了你们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了同学们的成绩,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3、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两种途径:

一是自我调节

二是什么?

⑴听故事,明理

A、放录音,听故事(故事内容略)

B、讨论:

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C、小结,过渡

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

⑵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⑶正确指导

出示:

A、复习时的重点:

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表,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4、小结: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做到自我调节考前做好准备,考试时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

5、实践:

“做个小记者”

用学到的方法,采访身边老师,并谈谈体会。

四、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克服过度紧张情绪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学到的方法,在学习中进行尝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和潜能。

第3课关爱青春健康

学习目标:

1、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知道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体、心理上的变化,健康、快乐自信地进入青春期。

3、通过收集有关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资料的活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讲解青春期的有关知识

1、何为青春期

2、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二、活动

1、涂色自测

2、说说自己的烦恼

3、说说自己如何消除烦恼

三、组织小辩论

男女同学应当怎样交往?

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大大方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首先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交往时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

广泛交往有利于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便于吸取多个异性同学身上的优点,利于自己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塑造。

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限制自己的社交范围,对异性的了解不仅有限,可能还会失去与多数伙伴的接触机会,过早陷入“一对一”交往的感情漩涡。

所以,要通过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在集体和小组为主的活动中,克服闭锁和消极等待心理,多关心帮助同学,特别要主动与不同性格的异性朋友交往,加深对异性同学的全面了解和理解,锻炼自己的适应性,与异性同学建立友好、合作的融洽关系。

在与异性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1、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要讲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互尊互爱。

待人要不卑不亢,宽容大度。

2、衣着要整洁大方,同自己的身份相符,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穿奇装异服,那样容易给人以虚浮轻薄之感。

3、言行举止要有分寸,对待异性不必过分拘束,也不要过分随便。

一些不应开的玩笑、不应做的举动是要注意男女有别的。

4、异性之间的交往应在集体活动的时间内,避免时间过晚或单独在一起。

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应该是公开的,只限于学习、工作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范围内,并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总之,与异性交往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才能使自己逐渐掌握其要领。

我们应该积极、健康、大胆地参与到异性的交往活动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异性交往可以掌握适应社会的技巧,学习男女之间相处的礼仪和文明行为。

四、活动延伸

组织学生看青春期影片或影视节目

第4课学会保护自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能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

2、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依法维权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能力目标:

3、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识目标:

4通过学习,学生了解到身边存在着许多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提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

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在实践中学会有效地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手段:

多媒体课件

六、课时: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入,设疑激趣

〔媒体演示〕新加坡电影片段《小孩不笨》。

(主要描述的是三个小学生因轻信他人的话,而被绑架。

时间:

2分钟)

教师:

刚刚录像中这三个学生是受到哪种侵害吗?

学生:

社会侵害。

教师:

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可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侵害。

而这些侵害会带给我们未成年人很大的危害。

〔媒体演示〕

教师:

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都平平安安的,不要受到伤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媒体演示〕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设计思路:

使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二)角色扮演,体验情境                                       

〔媒体演示〕《小燕网上聊天的事件》

教师:

请同学们以这个故事为剧本,编排一个简短的小品,准备时间:

3分钟。

学生表演。

思考:

小燕家中被盗是因为什么?

学生:

小燕家的被盗是因为她的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网上透露了自己的姓名、地址和电话等真实情况。

〔媒体演示〕一、提高警惕——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

〔阅读〕(教材94页)相关链接:

“网上交友请注意”

教师:

匿名交友网上多,切莫透露真信息;网上人品难区分,小心谨慎没有错。

   同学们是否留心过我们的身后呢?

〔媒体演示〕警惕你的身后

(小结)除了以上情况外,其实还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保持高度警惕。

面对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如果我们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设计思路:

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进入”所创设的情景,身临其境,明是非,辨美丑,受到道德情感的熏陶。

学生成了课堂主人,他们体验、交流、讨论、感受,放松地模拟生活情境,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合作探究,互助学习

教师:

在不法侵害发生之前,我们可以保持高度的警惕予以防范,但是有些时候那些不法侵害却是防不胜防的,那么在不法侵害发生、进行时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例如碰到了下面这些情况。

火灾交通事故

〔媒体演示〕四张图片:

 

                      被人勒索被人跟踪

教师:

碰到这些情况,同学们会如何保护自己呢?

让我们围绕这一主题,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吧!

 

探究主题:

如何在各种险情中保护自己。

方式:

将全班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针对上面演示图片的情况之一,探究如何保护自己。

 

探究时间:

3分钟。

 

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预设:

把预先准备好的“火灾逃生知识图”演示给学生看。

如果学生在汇报探究结果时说,“要与歹徒进行殊死搏斗”,可以穿插教科书95页中高中毕业生小任的遭遇。

帮助学生认识随机应变的重要性。

教师:

大家所想的办法和策略都不错,那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最关键的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媒体演示〕二、用智慧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侵害的关键

教师:

生活中我们受到的不法侵害主要包括两大方面:

一是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正如我们幻灯片6中图1图2),这时我们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二是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正如我们幻灯片6中图1图2),有能力足以制服犯罪分子,自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

没有能力将其制服,也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

万不得已,也要充分进行比较,“两害相权取其轻”,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媒体演示〕拨打“120”——生命转折线

〔阅读〕(教材95页)相关链接:

不法侵害保护秒招

教师:

总之,青少年学会自我保护,不仅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和勇气,也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

[设计思路:

“生活便是课堂,过程即是学习”,学生是在一种主动探究、合作共享、兴奋难抑的心理氛围中进行学习的。

这种方式的学习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调动起绝大部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同时,从孩子的口中得出结论,更便于学生的记忆]

(四)案例分析,交流学习

教师:

尽管我们有未雨绸缪的警惕防范和机智灵活的智慧应急,但不法侵害有时候还是没商量地发生了。

当不法侵害发生在我们身上后,我们该寻找怎样的保护神呢?

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媒体演示〕国内首例未成年人著作权案

思考:

小峰靠什么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生发言。

〔媒体演示〕三、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教师:

案例中的小峰就是依靠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样的事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不少,就比如下面的这个案例:

 

〔媒体演示〕学生张蒙和母亲受侵权案 

思考:

请帮张蒙和她的妈妈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件事情呢?

学生讨论后发言。

教师:

青少年受到非法侵害时,要懂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为了更好地保护青少年,我国特地颁布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演示图片及相关资料),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设计思路: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方法,增强学法用法的主动性]

(五)课堂总结,感悟升华

教师:

同学们,今天的探讨留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或者说最受启发的是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

大家都说得非常好,最后老师想用一首打油诗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设计思路:

学生感悟,回顾新课,突出重点,进行提升]

八、板书设计

九、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根据情境设计悬念,激发兴趣,通过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案例分析掌握了一些防范侵害、自我保护的方法。

学生在教学过程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较好地体现了材料的关联性和有趣性。

该设计注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第5课美丽罂粟滴血泣诉

教学目标

体现情感与价值观、能力与知识

1.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和毒品的有关知识。

2.明确毒品是人类公害,远离和拒绝毒品。

3.了解我国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的重大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点

毒品的危害

教学难点

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毒品危害等的音像资料、学生课前收集毒品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课前出示录象片段)引入话题:

看到刚才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今天谈论的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对全民族和全世界危害最为严重的社会毒瘤,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毒品教育势在必行。

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告诫我们:

(片段)

活动一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1.在所有的吸毒人员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一张稚气的脸,可是他们却早早的走进生命的误区,经受灵魂和肉体的煎熬和折磨,这就是那些无知的青少年。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和了解那个同龄人的故事。

(学习课本21页有关资料。

2.这个女孩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少女第一次吸毒的?

3..第一次吸毒的滋味感觉好受吗?

可为什么后来又会吸第2次,第3次呢?

4.吸毒上瘾以后,她能彻底戒掉毒瘾吗?

为什么?

5.即使经过戒毒治疗,这个少女占时摆脱了毒瘾的纠缠,但她还将面临人生的困惑,无论在学习、生活和面对社会的各种情景都将承受常人难以设想的诸多压力和困惑。

6.从这个少女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缺少父母关爱是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青少年走上吸食毒品这条不归之路呢?

7.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毒品的好奇心理,产生这种好奇心理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请小组讨论,一会在交流讨论结果的时候把你们的结论与专家的评论对照,看哪个小组的结论说的最有道理。

8.从这个花季少女的经历中,你有什么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活动二明确毒品的危害

1.毒品摧残生命。

但同学们了解毒品吗?

你对毒品知识的了解是通过那些途径得来的?

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毒品?

请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来回答。

2.请看专家对毒品的介绍。

3.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请小组交流所收集到的资料。

4.学生边汇报交流的结果,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和体会毒品危害自身、家庭和社会的惨痛教训,具体了解毒品的危害

5.想一想,现在你对“吸毒一口落入虎口”这话是怎样理解的?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

活动三打击毒品犯罪

1.我国政府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

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2.在打击毒品犯罪的过程中,谁作出的贡献最大?

你现在对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

3.对于那些因为吸毒而误入歧途的人,我们的社会是并没有抛弃他们,我们的政府和人民竭尽全力挽救他们宝贵而孱弱的生命和灵魂,很多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请看他们发自心灵的忏悔吧!

4.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今后会怎样对待毒品呢?

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板书课题)

教学设计:

孩子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也为了自身的幸福和快乐,让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远离毒品,珍爱我们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吧!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防毒拒毒意识,同学们在课后还可以办黑板报或手抄报,共同构筑一道防毒拒毒的钢铁长城)

第6课涉毒行为必守制裁

教学目标:

1.了解毒品是什么?

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认识法律具体条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刑法》)

   2.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

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

  3.当今时代,贩毒、吸毒依然是我们执法者打击的重点对象。

为了祖国、人民利益请青少年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