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342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0.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电子版教案.doc

[课题]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家庭电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掌握家庭电路的组成.

2.懂得火线、零线的概念.

 3.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4.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的接地.

 5.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三、情感目标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虽然学生对家庭电路有一定的了解,但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

【教法】  

本节课教学内容可以主要采取问答形式教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对身边熟悉的事情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时避免理论化,要求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确实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家庭电路

  一、新课导入

  1.大家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

冬天家里开着电暖器,微波炉也正在工作,突然冰箱启动制冷,结果家里所有电器一下子都停止了工作.有时当你打开台灯准备做功课时,灯泡闪了几下便灭了,但其他电器却仍能正常工作.为什么有时所有电器一起停止工作,而有时某个电器坏了却不影响其他电器的工作呢?

  2.如果你家中所有的电源插孔都被占满了,但又添置了新电器,怎样做才能使新电器也能工作起来?

  若能准确回答上述问题,则需要知道我们家庭电路的组成.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家庭电路组成板.

1.进户线.

  进户线有两极,如图1中所示A和B.其中一根是火线,一根是零线,家庭电路中的零线一般是接地的,因此零线与大地(地线)之间不存在电压;但火线与零线之间存在220V电压,只是一会儿电流由火线经用电器流入零线,一会儿电流又由零线经用电器流入火线,如此按一定频率变化,即我们家庭电路使用的是交流电.

为了保证某个电器发生故障后不影响其他电器的工作,各个电器都应是一端接在火线上,另一端接在零线上,即这些电器之间是并联关系,一个支路发生故障其他支路仍能工作,所以台灯坏了,并不会影响电视机等其他电器的工作.

  2.保险丝(如图1中的D). 

  提问:

现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购买各种电器,但我们能否无限制地增加家用电器呢?

  讲解:

由于各个电器是并联的,同时使用的电器越多,干路(即进户的火线和零线)上的电流就越大.但进户线是有一定规格的,只能允许某个值以下的电流通过,若通过的电流超过此值,就会使电线过热,有可能引发火灾,造成生命财产的危险.在火线和零线上分别串入两根保险丝,就可以在电流超过进户线的允许值时,保险丝自动熔断,切断干路电流,使所有电器停止工作,避免发生火灾,同时提醒用户:

你目前同时使用的电器过多了,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干路电流的允许值,不能无限制增加同时工作的电器数量.

  提问:

保险丝是怎样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的?

  讲解:

  保险丝是用电阻率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做成的.当干路电流过大时,保险丝发热很快,温度急速上升,到达其熔点时,保险丝熔断,干路就成为断路,支路上一切电器都停止工作.

  因此在供电正常情况下,家中所有电器同时停止工作,往往意味着保险丝熔断了.

  有些用户为了自家用电方便,私自将保险丝换成粗的(允许通过的电流大)或干脆换成铁丝或铜丝,这样使用大功率电器时,保险丝就不会断了.但这种做法引起的后果是极其危险的,曾经就有这样的事例;干路中电流大到已使火线和零线成为两条火龙,并且沿着各个支路蔓延开去,而保险丝却安然无恙,根本没有切断电源,起到保险的作用.

  3.插座(见图1中的E)

  提问:

既然各个电器都是并联在火线与零线之间,我们怎样才能将电器并联上去呢?

  在我们房间的墙壁上往往有电源插孔(可看教室中的实物)这就是插座(如图2中的甲和乙).插座的每个孔中都有金属片,若插孔是两个孔的,那么其中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接火线,另一个孔中的金属片连零线.当电器的插头插入插座时,插头的金属片与插座的金属片相接触,电器就通上电了.

  对于三孔插座(如图2中的乙),一般孔“2”接火线,孔“3”接零线,孔“1”接地,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插座呢?

我们家中的洗衣机、饮水机等电器的外壳本来是与火线绝缘的,但如果天长日久绝缘被破坏,外壳就会与火线相连,人站在地上,人与外壳间会存在电压,此时一触外壳便会触电.若将电器外壳与地线相连,人与外壳间没电压,就安全了.由于上述原因,这种电器的插头是三脚的(如图2中的丙),最上方的一脚接电器外壳,此脚插入插座的孔“1”,外壳便与地线相连了.

  如果多个电器都要用同一个插座,就必须用插座板了(出示实物插座板),这样可以解决多个用电器的用电问题.

观察打开的插座板,提问:

  

(1)插座板中哪些地方是导电的、哪些地方是绝缘的?

  

(2)怎样安装插座板?

 (3)安装插座板时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

(两根导电的弹簧片间必须绝缘)

  (4)插座板外壳上的数字有什么意义?

4.照明线路(如图1中的F)

  

(1)让学生观察线路的接法,提问:

为什么要这样连接?

灯和开关的位置能否互换?

  要求学生通过讨论明确:

灯与开关互换后,即使开关断开,灯也与火线相连,与站在地上的人之间存在电压,人若触摸电的产绝缘处便会发生危险.

  

(2)让学生课后观察螺口灯与卡口灯的灯泡及灯座,分析它们的工作电路,并说明哪种更安全些?

  5.电能表(如图1中的C)

  提问:

(1)电能表能否安装在图1的“E”和“F”之间?

(2)某电能表上标有“220V,10A”字样,这是什么意思?

(3)电能表上的“1500r/kW·h”字样表示什么意思?

要求学生明确:

该字样说明用户用电能1度时,此电能表的转盘会转1500转.

  例题某电器单独工作30分钟的过程中,该电能表的转盘转了500转,则该电器的功率应为多少?

可否根据此题设计一个测未知功率电器额定功率的方案?

需测哪些数据?

  6.测电笔.

  讲解:

在连接家庭电路时,首先应区分零线和火线.我们可以用测电笔来完成这项工作.

测电笔的构造如图3所示:

由金属笔尖、大电阻、氖管和笔尾金属体依次相连而成.在使用测电笔时,用手捏住笔尾金属体,将笔尖接触进户线,若碰到的是火线,则氖管发光.这是因为火线与人所站的大地之间存在电压,而大电阻和氖管的电阻比人体电阻大很多,所以大部分电压加在了大电阻和氖管上,使氖管发光.若笔尖接触的是零线,氖管就不会发光.

  测电笔分为高压测电笔和低压测电笔,一般一千伏以上的电压称为高压,我们家庭电路的电压属于低压.千万不要用低压测电笔去测高压火线,因为此时人体按比例分得的电压会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安全电压. 

  7.漏电保护器

  在新建的楼房里,控制插座的总开关上大多装有漏电保护器,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不应该有电流直接流入大地.但是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这时,总开关上的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三、课堂小结(略)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1节 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的组成

2.火线和零线:

试电笔的使用

3.漏电保护器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实用性”,把“家庭用电”与我们的具体生活联系起来,打破教材不合时宜的局限性,完全按照我们现代家庭具体的“家庭电路”,进行教学设计,自行设计安装“模拟电路实验板”,这一点得到了兄弟学校同行的赞赏.

相对于教材做了多项补充:

1.演示并讲解:

A、电子电能表:

相对于感应电度表的优点、读数、计算用电度数、铭牌等.B、空气开关:

作用C、漏电保护器:

作用.D、每位同学都同时使用了测电笔.2.分发和部分讲解了“安全用电常识”资料.

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较大,上起来感觉时间紧.我的想法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把“课件”、实验、学生活动等教学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这堂课变得更加完美.

[课题]

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教学目标】 

1.理解短路是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

2.理解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总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造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另一原因.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分析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

难点:

家庭电路中功率的计算.

【教具】

 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交流电流表一只,60瓦台灯一盏,500瓦电炉一只,不同规

格的保险丝几根,写有例题的小黑板一块.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问:

照明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

保险丝用什么材料制成?

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

(分别请学生回答)

  

(2)问:

同学们的家庭电路中有过保险丝被烧断的情况吗?

  请说“有”的一位同学说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烧断的.

  (3)引入新课:

保险丝被烧断,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过大,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的呢?

  2.进行新课

   

(1)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根据公式P=UI分析得出:

A.总功率越大,干路中的电流越大,总功率过大,保险丝熔断,B.计算通过保险丝总电流.

 例题:

某家庭电能表上标着“220V5A”字样,电路中接入40W的电灯5只,70W的彩电一台,100W的电冰箱一台,700W电饭锅一只.在这些用电器同时使用时,能否再接上一只500W的热得快?

(不能接)

  指出:

居民楼里若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楼里的总保险丝会熔断,使整个楼断电.因此为了节约用电,也为了不给大家带来断电的麻烦,家庭电路中不宜同时使用几个大功率的用电器.

  教师小结:

家庭电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

(2)短路是引起电流过大的另一个原因

  ①演示短路实验

  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A.给示教板接通电源,闭合开关灯亮,然后断开电源;B.把示教板尾部的火线零线搭接在一起,造成短路,再给示教板通电,观察到:

在通电的瞬间同时听到“啪”的一声响,保险盒火花一闪,灯并未被点亮.教师拔出保险盒盖给学生看,保险丝已被熔断.C.断开电源,排除短路,给保险盒盖换好保险丝,再通电,灯又亮了.

  ②问:

通过此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答:

由实验知道,短路时,电路中电流过大,使保险丝熔断,但灯没有烧坏.

  ③分析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图1,再画出等效的图2,然后引导学生分析:

  ④短路的危险和哪些情况下会发生短路

  讲述:

发生短路时,通过导线的电流是正常时的几千倍,而产生的热量又是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短路会使导线迅速变热,甚至使电线的绝缘皮燃烧起来,造成大事故,因此在生活用电中要尽可能避免短路的发生.

  让学生分析:

家庭电路中在哪些情况会发生短路.学生可能答:

装修电路时不细心,使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灯座、插座的两个接线柱接线不好,而使火线与零线相碰等.

  ⑤教师小结,刚才从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上都说明,发生短路是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一个原因,要安全用电,必须避免发生短路.

3.保险丝的作用

学生自学课本第111页保险丝的作用,记下疑问,教师解答.

4.布置作业

(1)课本上本节练习1、2.

(2)将你家里的所有照明用具和家用电器及其功率列表写在作业本上.并计算一下所有用电器同时工作时的总功率和通过保险丝的电流I总,比较I总和电能表上的额定电流I.若

I总超过了I,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安全用电.

【板书设计】

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原因:

1.家用电路总功率过大

2.短路

保险丝

【教学过程】

本节“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是学生学习家庭电路第二节课,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安全用电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的设计遵循“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讨论、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建立安全用电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的设计注重训练学生准确表达物理语言、文字语言及图形语言,加强各种语言的互译

本节课设计了提问、猜想、实验、论证、练习等环节,能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强化知识的应用,中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本节课的设计还注重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效作用,在复习引入,理论论证、练习的过程中,都有效地使用了多媒体.

教学效果不错.同学们都掌握了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短路或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课题]

第3节用电安全

【教学目标】

1.记住安全电压的数值.

2.知道触电的原因和触电的几种形式.

3.知道安全用电的常识.

【教学重难点】

安全用电原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实例,讲述随着科学的发展,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现代生活中已离不开电.接着用幻灯机打出几张电的利用的幻灯片;如夜晚的教室里灯光明亮,同学们在灯下读书;节日的天安门城楼,被灯光点缀得格外辉煌;大型电网等,用来激发同学们的情绪.教师再话锋转到接连不断发生的触电事故,给国家、给个人都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但是触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们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并严格按照用电的要求去做,我们就可以驯服电,让它成为我们的好朋友,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服务.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安全用电呢?

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讨论的.

2.进行新课

(1)问:

你们知道触电是怎么回事吗?

引导学生课本上的第一个问和答.然后教师指出因为人体是导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有电流通过人体.这就是触电.电流对人体的危险性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2)问:

人触电一定会死亡吗?

发生触电事故的原因是什么?

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引导学生看课本.然后让学生讨论下列问题:

①根据欧姆定律知道,导体中的电流大小跟什么有关?

②用两手分别触摸一节干电池的正负极,为什么没有发生触电事故?

③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什么?

④安全电压值是多少?

教师小结:

①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②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③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动力电路的电压是380伏.④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

 (3)问:

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引导学生看课本.明确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再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19.3-2,并请学生指出图甲和图乙中电流的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回路,然后教师指出触电的两种形式:

双线触电(图甲):

站在绝缘体上的人若同时触到两极电线时,电流将由火线进入人体到另一根线(零线)而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指出:

为了安全用电,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单线触电(图乙):

站在地上的人触到火线,则电流火线进入人体到地,经地线形成回路,造成触电事故.

(4)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引导学生看课本.然后问:

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学生答:

要特别警惕本来是绝缘的物体导了电,本来是不该带电的物体带了电.

教师用幻灯片打出课本上的图19.3-4的3个图(或出示挂图),指图提问,如用幻灯片打出甲图.教师指图提问:

这是什么现象?

生活中还有哪些这类现象?

应当怎样防止?

由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小结:

①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②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用扳开关,不在电线上晾衣服.③有人触电,要先切断电源,或若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拨开电线.④架设电视天线时,注意不要触及电线.

(5)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高压电弧触电:

当人体靠近高压带体一定距离时,高压带和人体之间会发生放电现象,这时有电流通过人体,造成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输电线落在地面上,地面上与电线断头距离不同的各点存在着电压,当人走近断头时,两脚位于离断头远近不同的位置上,因而两脚之间有了电压(跨步电压).这时电流通过人体,强调指出:

为了安全用电,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

(7)触电的急救

引导学生看课本第十个问和答,知道生活中人触电、发生火灾的一些急救方法.让学生自学课本第115页记住安全用电原则并了解防雷的相关知识.

3.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1)安全电压值.

(2)触电的原因及触电的四种形式.

(3)安全用电的常识.

(4)触电急救的方法.

4.问:

同学们,你们的家庭电路中有没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

你有没有发现学校的电路中有违反安全用电的地方?

注意防雷

【板书设计】

第3节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电压为36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2.常见的触电事故.

3.安全用电原则

4.注意防雷

【教学反思】

电与人们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掌握安全用电常识是十分重要的.本节课从学生生活实

际入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并能向周围的人提出安全用电建议,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活动,养成科学、安全的生活意识.

开课伊始,先让学生谈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那些好处后,接着引出用电不当还能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并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和生活经验,对电给人、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求伤害事件产生的原因,给学生的自主探究营造充足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其次,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生活中常见的安全用电方面的常识.但没有在此环节教学最后作应有的总结与强调.特别是一些经常遇到的安全用电常识,没有给学生着重的强调,从而使这一环节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

最后,就是让学生在纸上写温馨提示.当初设计此环节,觉得学生可能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会很好地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不用过多的时间去总结与整理.只需要选择自己认为要做到安全用电最值得注意的一条去写.但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我感觉这一环节的设计只是为了完成这一教学设计而存在,而且处理得有点仓促.如果能让学生把自己这节课学到的都写下来,然后再汇报、交流、补充,并最终得到一个比较全面的安全用的常识,我想会更好.

[课题]第二十章 电与磁

第1节磁现象磁场

【教学目标】

1.复述磁性、磁体、磁极的定义,确认磁体具有磁性和指向性.

2.说出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3.说出什么是磁化,举例说明磁性材料的应用.

4.会用磁的有关知识,解释简单的磁现象.

5.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6.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7.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难点: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教法教具】

教法:

探究、讲授、实验

教具:

多媒体、条形磁铁、U形磁铁、小磁针若干、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介绍生活中的有关磁现象及本章所要研究的内容.在本章,我们要学习磁现象、磁场的描述,知识主线十分清晰.

[问题]初中学过磁体有几个磁极?

[学生答]磁体有两个磁极:

南极、北极.

[问题]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什么?

[学生答]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问题]两个不直接接触的磁极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相互作用的?

[学生答]磁场.

[过渡语]磁场我们以前就有所了解,从今天我们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它.

二、新课教学

1.磁现象

(1)通过介绍人们对磁现象的认识过程和我国古代对磁现象的研究、指南针的发明和作用来认识磁现象.

(2)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和生活生产中涉及的磁体(喇叭、磁盘、磁带、磁卡、门吸、电动机、电流表)来形象生动地认识磁现象.

2.磁场

演示(教材第120页图20.1-4):

应说明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和电场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质,我们可以通过磁场对磁体的作用而认识磁场.

演示(教材第121页图20.1-5与图20.1-6):

引入磁感线.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铁和U形磁体的磁场.

3.地磁场

让学生明白地理的南北极和地磁的南北极的区别,了解磁偏角,介绍沈括对磁偏角的研究.用一个条形磁铁来模拟地磁场,说明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会指向地理的南北极.

三、对本节知识做简要的小结

四、作业:

1.让学生复习课本内容.

2.指导学生阅读科学世界

3.完成问题与练习(做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节 磁现象磁场

1.磁现象

(1)磁性、磁体、磁极:

能吸引铁质物体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与电荷类比)

2.磁场

(1)磁场的概念:

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看不见摸不着,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

(2)磁场的基本性质:

对处于其中的磁极有力的作用.

(3)磁场是媒介物: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

3.地磁场

【教学反思】

1.对教学模式的反思:

   与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相比网络化物理教学更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点,物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掌握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权、处于主动、积极学习的地位,很好地符合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认知的学习方式.同时,网络化物理教学可以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加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联系,实现了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考与创新.

   网络化教学不能取代传统的物理试验:

虽然网络技术可以利用动画、图片、声音等模拟各种各样的物理试验,或者虚拟一些真实的情景,但是它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某些知识,反而给学生造成认知上的误区,同时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物理网络化教学效果取决于多媒体的应用水平:

不是每种多媒体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多媒体技术应用与物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特点、课程特点统一协调起来,只有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确实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本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做得比较好的地方:

(1)引课自然:

自然界中的磁现象丰富多彩,都有哪些磁现象呢?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自己搜索网上信息,在完成教师布置任务的同时,学习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3)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还原了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老师在整个问题探讨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课题]

第2节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l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l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l能正确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及应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2.过程和方法

l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l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l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能正确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及应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难点:

能正确运用安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