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8366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事业单位考试《医学专业能力测验》真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D、干酪样坏死

  【解析】风湿病主要病变发生于结缔组织的胶原纤维,全身各器官可受累,但以心脏、血管和浆膜等处的改变最为明显。

风湿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风湿小体,即Aschoff小体,对诊断风湿病有意义。

  6、口腔温度

  38.1~

  39.0℃,其发热程度为()。

  A、低热

  B、中等热

  C、高热

  D、超高热

  【解析】以口腔温度为标准,可将发热分为:

中等热:

38.1~39℃。

低热:

37.3~38℃。

高热:

39.1~41℃。

超高热:

41℃以上。

故选B。

  7、蚊能传播的疾病有()。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疟疾

  D、痢疾

  【答案】AC

  【解析】蚊媒传染病,是由病媒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常见的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登革热、丝虫病、黄热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

故选AC。

  8、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呼吸功能检查,下列哪项不正确()。

  A、FEV1下降

  B、PEFR减少

  C、FEV1/FVC%下降

  D、MMFR上升

  【答案】D

  【解析】在哮喘发作时检查呼吸功能,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都有下降。

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R)、25%与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MEF25%与MEF50%)、呼气流速峰值(PEFR)均减少。

  9、以下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有()。

  A、VitA

  B、VitD

  C、VitB

  D、VitE

  【解析】脂溶性维生素能溶解于脂肪,不易被排泄,可储存于体内,故不需每日供给。

给予过量,容易引起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顾名思义能溶解于水,多余部分从尿中排泄,不储存于体内,故需每日供给。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

  A、D、E、K;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10、关于病原携带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许多传染病的重要传染源

  B、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C、并非所有的病原携带者都能排出病原体

  D、只能出现在显性感染后

  【解析】病原携带状态可以出现在显性感染及隐性感染后。

所有病原携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并排出病原体,在许多传染病中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并非所有传染病都有慢性病原携带者,如甲型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

在大多数传染病中最常见的感染表现形式是隐性感染。

  11、ABO血型分类的根据是()。

  A、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B、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解析】ABO血型分类的根据是红细胞膜上特异凝集原A抗原或B抗原的类型。

  12、切断动物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A、呼吸幅度减小

  B、呼吸频率减慢,幅度增大

  C、吸气时相缩短

  D、呼吸频率加快

  【解析】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中肺扩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有切断吸气,转为呼气,使呼吸频率增加的作用。

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后,吸气延长、加深,呼吸深慢。

  13、下列选项中,属于动物细胞的职能中心是()。

  A、高尔基复合体

  B、溶酶体

  C、中心体

  D、线粒体

  【解析】线粒体是细胞内氧化磷酸化和合成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场所,为细胞的活动供能。

此外,线粒体还参与细胞分化、细胞信息传递和细胞凋亡等过程,并具有调控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的能力。

故选D。

  14、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B、抑制凝血因子活性

  C、抑制血小板活性

  D、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解析】肝素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而发挥间接的抗凝作用。

  1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卫生工作的特点()。

  A、工作对象的群体性

  B、工作结果的统计性

  C、工作过程的公众性

  D、工作目标的社会性

  【解析】公共卫生工作特点包括三个方面:

①工作对象的群体性,公共卫生关注的核心是群体与群体的健康水平,它是将有效防止疾病发生、促进健康的理论与方法,在社会层面具体实施,以提高全体成员的整体健康水平。

②工作结果的统计性,公共卫生针对群体实施干预,如采用预防接种的方式预防传染病,可以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在群体内流行,通过前后统计结果的对比验证其效果。

③工作过程的公众性,

  16、不属于急性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的是()。

  A、肠鸣音亢进

  B、急性起病

  C、里急后重

  D、右下腹压痛

  【解析】常见错误:

错选“腹痛、腹泻”或“里急后重”,说明对急性菌痢的病理解剖及临床表现不熟悉或未认真审题。

急性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加上内毒素的作用,使肠道功能紊乱、痉挛,无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临床上出现腹痛、腹泻及里急后重等症状。

要点急性菌痢的肠道病变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显著,临床上表现为左下腹压痛。

  17、冻伤患者的足坏死为()。

  A、液化性坏死

  B、干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凝固性坏死

  【解析】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患时。

  18、焦痂和溃疡见于()。

  A、登革热

  B、败血症

  C、钩端螺旋体病

  D、恙虫病

  【解析】焦痂和溃疡是恙虫病的特征性体征。

血液白细胞增多,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血小板减少多见于流行性出血热。

腓肠肌压痛是钩端螺旋体病的特征性体征。

  19、焦痂和溃疡见于()。

  20、下列关于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少数顽固性休克可出现DIC

  B、宜早期、快速、适量补充血容量

  C、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

  D、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的必经阶段

  【解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原发性休克多在病程的第3~7日出现,由于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形成。

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不经历低血压休克期,出现越期现象。

  2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

  A、紧密连锁的多态性基因群

  B、以上均不对

  C、紧密连锁的单态性基因群

  D、不连锁的单态性基因群

  【解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哺乳动物某一染色体上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多态性基因族群。

  22、以下哪项不符合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原则()。

  A、应用免疫调节药物

  B、禁酒、避免劳累、适当休息

  C、抗病毒治疗

  D、注射乙肝疫苗

  【解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治疗原则

  1、休息

  2、高蛋白饮食

  3、抗病毒药物治疗

  4、免疫调节剂

  5、免疫抑制剂

  6、护肝

  7、中药。

注射疫苗属于预防措施。

  23、腋中线肺下界投影()。

  A、第8肋

  B、第10肋

  C、第7肋

  D、第6肋

  【解析】腋中线肺下界投影第8肋。

  24、辅助性CD4+T细胞识别的抗原()。

  A、MHC-Ⅱ类抗原

  B、MHC-I类抗原

  C、MHC-

  I、Ⅱ类抗原

  D、HLA-Ⅲ类抗原

  【解析】MHC-Ⅱ类抗原能识别并提呈外源性抗原肽给CD4+T细胞。

  25、不属于唾液腺的是()。

  A、胰

  B、小唾液腺

  C、舌下腺

  D、下颌下腺

  【解析】有三对较大的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另外还有许多小的唾液腺。

也叫唾腺。

口腔内有大、小两种唾液腺。

  26、急性血吸虫病血常规检查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B、嗜碱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C、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

  D、血小板显著增多

选答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急性血吸虫病白细胞总数可升高,但嗜酸性粒细胞比中性粒细胞增高更明显,更常见。

要点急性血吸虫病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最为突出,一般占20%~40%.有的高达90%,对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7、下列哪项不属于下腔静脉的属支?

()

  A、附脐静脉

  B、膈下静脉

  C、腰静脉

  D、右睾丸(卵巢)静脉

  【解析】下腔静脉分为壁支和脏支。

  

(1)壁支包括1对膈下静脉和4对腰静脉,各腰静脉之间的纵支连成腰升静脉,左、右腰升静脉向上分别续为半奇静脉和奇静脉,向下与髂总静脉和髂腰静脉交通。

  

(2)脏支包括右睾丸静脉(女性为右卵巢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和肝静脉。

故选A。

  28、男,54岁,反复腹泻与便秘交替半年,伴低热盗汗,在当地曾按“痢疾”治疗无明显效果。

查体:

消瘦,腹软,下腹轻压痛,右下腹可扪及一肿块,质较硬,尚可活动。

首选的辅助检查()。

  A、B超

  B、CT

  C、钡餐检查

  D、纤维结肠镜检查

  【解析】首选肠镜检查。

  29、几个学生周末结伴外出旅游,中午在野外进食随身携带的火腿肠、面包、罐头等食物。

次日,所有学生相继出现全身乏力、软弱、头晕、恶心、腹胀、视物模糊、声嘶等表现,无发热、腹泻,神志清楚。

应立即采取何种治疗措施()。

  A、对症治疗

  B、尽早给予抗生素

  C、尽早给予多价抗毒血清

  D、清洁灌肠

①选答“尽早给予抗生素”,肉毒中毒是进食含肉毒毒素的食物所致;

②选答“使用酸性溶液洗胃”,肉毒毒素在碱性溶液中易被破坏;

③选答“清洁灌肠”,清洁灌肠仅能减少毒素的进一步吸收,是治疗的其中一个方面。

要点:

尽早给予多价抗毒血清是治疗的关键措施。

  30、男,56岁,慢性咳嗽、咳痰20年,冬季、早春明显。

1周前因受凉后畏寒、发热、咳嗽加重,咳黄色脓痰。

双肺少量干湿性啰音。

X线检查:

肺纹理增多。

最可能应诊断为()。

  A、支气管扩张症

  B、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肺结核

  D、支气管肺癌

  【解析】根据患者反复咳嗽、咳痰20年,考虑慢性支气管炎;

1周前加重,肺部有干湿啰音,X线检查:

  纹理增多,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特点。

  31、关于体温生理变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基础体温低于男性

  B、老年人体温略低

  C、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

  D、运动时体温升高

  【解析】

  

(1)体温的日节律:

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人体体温的昼夜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

  

(2)年龄的影响:

儿童和青少年的体温较高,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而体温偏低。

  (3)运动的影响:

运动时肌肉活动能使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体温升高。

  (4)性别的影响:

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高于男性

  0.3℃。

育龄期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改变。

  32、对附睾正确的描述是()。

  A、下连输尿管

  B、由附睾管构成

  C、贴附于睾丸前缘

  D、产生精子

  【解析】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

附睾头由睾丸输出小管弯曲盘绕而成,输出小管的末端汇合成一条附睾管,附睾管弯曲构成附睾体和附睾尾。

附睾管的末端向后上方弯曲,成为输精管。

主要作用是贮存精子。

  33、关于小肠的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节运动对食糜的推动作用很大

  B、分节运动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C、紧张性收缩是其他运动方式的基础

  D、小肠在消化期间存在周期性的移行性复合波

  【解析】分节运动是在有食糜的一段肠管内,将肠内的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的运动,而小肠的蠕动则可使分节运动作用后的食糜向前推进一步。

  34、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是()。

  A、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

  B、血管增生

  C、纤维组织增生

  D、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

  【解析】肿瘤性增生区别于炎症性增生的特点有增生组织不分化不成熟、相对无限制性、与机体的不协调性、对机体的有害性、代谢旺盛等。

血管增生、纤维组织增生,甚至炎症细胞浸润不但可以发生在炎症,也可以发生在肿瘤。

器官的实质细胞增生也可发生在炎症。

  35、男性,60岁。

20年前患右上肺结核治愈。

近1个月来刺激性咳嗽、血痰来诊。

复查X线胸片见右上肺大片致密阴影伴肺不张。

其诊断需高度警惕下列哪种疾病()。

  A、支原体肺炎

  B、肺癌

  C、肺脓肿

  D、肺结核复发

  【解析】肺癌患者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痛和消瘦,胸部X线表现为片状致密影,可伴有肺不张,典型肺癌肿块影呈分叶状,有毛刺和切迹。

  36、一中年男性患者因急性阑尾炎住院治疗,手术后,主管医生为了使患者尽快恢复,给患者使用了一种比较贵的新型抗生素。

但并没有同患者商量。

患者恢复很快,几天后就可出院。

出院时,患者发现自己需付上千元的药费,认为医生没有告诉自己而擅自做主,自己不应该负担这笔钱。

在这个案例中,医生损害了患者的哪个权利()。

  A、知情同意权

  B、疾病的认知权

  C、平等的医疗权

  D、要求保护隐私权

  【解析】根据本题的叙述,医生损害了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未经患者同意就给患者用了比较贵的新型抗生素。

知情同意的含义是要求医务人

  37、“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属于()。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没有冲突

  【解析】双趋式冲突是两个目标具有相同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

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

  “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属于是对两个具有差不多等同吸引力的正

  价的目的物之间做出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属于双趋式冲突。

  38、下列哪项属局部视诊内容()。

  A、意识状态

  B、面容、表情

  C、步态、姿势

  D、腹部外形

  【解析】局部视诊应观察被检者的皮肤、粘膜、舌苔、头颈、胸及腹部外形,四肢、肌肉、脊柱等状况。

  39、下列哪项是支气管哮喘呼吸困难的类型()。

  A、阵发性

  B、混合性

  C、吸气性

  D、呼气性

  【解析】呼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

吸气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喉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混合性呼吸困难常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面积肺梗死、气胸等;

阵发性呼吸困难见于左心衰。

  40、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

  D、血浆

  【解析】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环境相接触,而是浸浴于机体内部的细胞外液中,因此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接触和赖以生存的环境。

生理学中将围绕在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4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的形成是由于()。

  A、K+外流

  B、Na+内流

  C、Ca2+内流

  D、K+内流

  【解析】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是由于大量的钠通道开放引起的钠离子大量、快速内流所致;

复极化则是由大量钾通道开放引起钾离子快速外流的结果。

  42、下面关于CURB-65评分的内容,哪项不正确()。

  A、新出现精神症状

  B、尿量减少,每小时小于20ml,肌酐进行性增高

  C、年龄大于65岁

  D、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解析】CURB-65评分包括C(意识状态)指新出现精神症状,U(尿素)≥7mmol/L,R(呼吸频率)≥30次/分,B(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年龄≥65岁。

  43、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是()。

  A、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

  B、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

  C、疾病病程和病人的经济状况

  D、病人的文化程度和情绪反应

  【解析】医患关系是围绕着疾病的诊疗而形成的,也只应局限于求医和提供医疗帮助的过程,不能发展任何超出此范围的人际关系。

疾病性质和病人的人格特质是建立医患关系的原则。

  44、对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采用()。

  A、无控制性给氧

  B、呼气末正压给氧

  C、鼻导管持续高浓度给氧

  D、高压氧疗

  【解析】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肺泡上皮、肺泡毛细血管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肺泡内透明膜形成,从而引起氧合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

所以纠正缺氧为刻不容缓的重要措施。

一般认为,一旦ARDS诊断确立,应尽早进行机械通气。

由于一般的氧疗方法对ARDS疗效均差,所以呼气末正压(PEEP)给氧是首选的措施。

对于一般肺炎病人的氧疗原则是根据患者具体缺氧的状况来决定。

如面积较大的肺炎可及时给予流量较大的吸氧,待经过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病情缓解后可随时减量或停用。

一般病情较轻者,可短期或给予小流量吸氧。

  45、共同参与型适用于哪种病人()。

  A、医生和病人具有近似同等的权利

  B、医患双方不是双向作用,而是医生对病人单向发生作用

  C、长期慢性病人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识水平

  D、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都是主动的,医生有权威性,充当指导者

  【解析】共同参与型是一种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医患关系模式,双方有近似的同等权利,从事于双方都满意的活动,在临床实践中强调医生和患者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所以适用于长期慢性病人已具有一定医学科学知识水平。

  46、血液的组成是()。

  A、血清+红细胞

  B、血浆+红细胞

  C、血浆+血细胞

  D、血清+血细胞

  【解析】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浆的基本成分为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

血浆的另一成分为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三类。

血细胞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数量最多,约占血细胞总数的99%,白细胞最少。

  47、以下哪几支动脉是颈外动脉的分支?

  A、颞浅动脉

  B、甲状腺下动脉

  C、面动脉

  D、眼内动脉

  【答案】AC

  【解析】颈外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侧,经其前方转至外侧上行,穿腮腺,在下颌骨髁突颈部后方分为颞浅动脉与上颌动脉。

其分支:

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和咽升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为锁骨下动脉的甲状颈干的分支。

锁骨上动脉的主要分支是椎动脉、胸廓内动脉、甲状颈干、肋颈干。

  48、主要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的是()。

  A、促胃液素

  B、促胰液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缩胆囊素

  【解析】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

胰液是由胰腺的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细胞两种细胞分泌的。

腺泡细胞主要分泌各种消化酶,而小导管细胞主要分泌水和碳酸氢盐。

这两类细胞分泌的胰液不尽相同,其调节因素也不完全一样。

许多神经和内分泌因素可促进这些细胞的分泌功能。

其中缩胆囊素主要促使胰腺小导管细胞分泌大量水和碳酸氢根,促胰液素主要是促使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促胃液素也有间接促进胰液分泌作用,但不是其主要作用,血管活性肠肽和去甲肾上腺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