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3986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答案.doc

第11页共11页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

1、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土壤。

2、图1所示的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的工具:

酒精灯。

图2

图1

图4

图3

3、常见的三类土壤:

沙土、黏土、壤土。

4、植物生长的必须肥料:

腐殖质。

5、对贫瘠的土壤加以改良的方法:

种植绿肥、收集落叶、粪便沤肥。

6、图2所示是老师给我们做实验时用来干燥土壤的仪器:

蒸发皿。

7、土壤天然的“犁”:

蚯蚓。

8、人类对土壤的破坏行为:

喷洒农药、抛撒垃圾、开窑烧砖、开山毁林。

9、图3是我们为了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而借助的观察工具:

放大镜。

10、图4是实验室里常用的盛液体的容器:

烧杯。

11、适宜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

壤土。

12、土壤中渗水性能最强的土壤是:

沙土。

二判断:

1、下列小动物在土壤里生活的是(A、B)A.

A蚯蚓B屎壳郎c翠鸟D鱼

2、腐殖质是由(B)变成的。

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D.岩石

3、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C)

A.蜗牛B.蚂蚁C.蚯蚓D.青蛙

4、能保护家乡土壤的活动是(C)

A.挖土烧砖B.抛洒垃圾C.植树造林D.喷洒农药

5、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时,保持相同的量是(ABC)

A.相同多的土B.倒入相同多的水C.同时把水倒入D.土的颗粒要相同

6、三种土壤中渗水性最差的土是(A)A.沙土B.黏土C.壤土

三、连线题: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要研究的问题

将一块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

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

土壤中含有水分

上层物质是黏土,下层物质是沙粒

过一会看到玻璃片上有水珠凝结

用玻璃棒搅拌放入土块的水,然后静置

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

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把土块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加热时盖上一片薄玻璃

土壤中含有空气

看到有气泡从土壤中冒出

取走玻璃片继续加热

问答题:

1.土壤是有什么组成的?

土壤是有细小的岩石颗粒组成的,含有动物植物的残骸碎片。

土壤中含有空气和水。

2.用手捻时,不会粘在一起的土壤是哪种?

用手捻时,不会粘在一起的土壤是砂质土。

3.按照含有水分的多少给土壤排序。

按照含有水分的多少给土壤排序依次是:

黏质土、壤质土、砂质土。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

填空:

1、将植物牢牢地固定在土壤中,同时又从土壤中吸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料根。

2、把水和土壤中的养料从根部运送到叶子中去:

茎。

3、外面有果皮,内部有种子的是:

果实。

4、植物的根可以分为:

直根、须根。

4、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

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5、制造花粉:

雄蕊。

6、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叶子。

7、叶子的组成部分:

叶片、叶脉。

8、植物的繁殖器官:

雄蕊和雌蕊。

9、唐朝大诗人韩愈的《晚春》中有一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从文学的角度写出了杨树和榆树的种子的传播方式:

风力传播。

10、植物种子传播的几种途径:

风力传播、水力传播、自身的力量传播。

11、胡萝卜的根是一种特殊的直根。

12、植物总是向着阳光生长,说明植物具有:

向光性。

13、如右图所示,花的构造有: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14、一株完整的开花植物一般都有六个部分: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植物种子的是:

(A)A.蚕豆B.橙子C.菠菜D.杏

2、下列植物的茎中是直立茎的是(AD)。

牵牛花

白杨树

玉米

爬山虎

A.B.C,D.

3、在下列几种植物中我们所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种子的是(D)。

A.番茄B.甘薯C.马铃薯D.花生

4、下列植物依靠风力来传播花粉的是(CD)

A.油菜花B.桃花C.玉米花D.水稻花

5、如右图所示在叶子上套一塑料袋目的是为了研究(B)

A.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B.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

C.叶子怎样制造食物

6、下列植物的种子不是借助风来传播的是(BC)

A.蒲公英B.苍耳C.椰子D.榆荚

7、根的作用包括(ABD)A.固定植物B.吸收营养C.运送营养D.吸收水分

8、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B)A.虫媒花B.风媒花C.人工辅助授粉

三、实验对对碰(以下是进行探究种子发芽的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装置图完成填空并把实验的做法及实验结果对应连接起来)

1、某同学在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时,设计了如图实验:

请回答问题

甲乙

(1)图中1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没有水)。

(2)图中3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没有空气)。

(3)图中5号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温度低 )。

(4)图中2号种子能萌发的原因是(温度、湿度、空气条件适宜)。

(5)以上实验说明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外界条件是:

( 适量的水分 充足的空气 适宜的温度)。

 

与甲装置作对照(或对比)

1、3、4、5、6号种子

比较1号~6号种子在实验中的现象,说明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

水分

2号种子

几天后,不能萌发的种子是

乙装置放在低温处的作用是

几天后,能萌发的种子是

空气

适宜的温度

(6)根据以上实验过程,把下列实验操作与结论连起来。

甘薯

胡萝卜

芹菜

马铃薯

西红柿

香蕉

花生

2、我们吃的食物属于植物的哪部分:

种子

果实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固体。

2、图1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量筒。

3、图2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天平。

图2

图1

4、使沉在水里的固体浮起来的方法:

借助漂浮、水里加盐改变自身重量、改变物体的形状。

5、钢铁放在水里:

下沉。

6、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三种方法是沉淀、过滤、蒸发。

7、认识物体常用的方法:

看、闻、摸、听、尝。

8、蜂蜜倒进水里:

下沉。

9、油倒进水里:

上浮。

10、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固体的标准:

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11、固体的共同性质是:

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会流动。

12、固体与固体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13、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不变,体积改变。

14、固体在水中有沉浮和溶解

二:

选择1、下面所示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所用的方法是靠在水里加盐的是(D)。

A.B.

C.D.

2、原来浮起的马铃薯,使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使它下沉(B)A.加盐B加清水C.加糖

3、下列物体属于固体的是(BC)A.洗发剂B.玻璃球C.橡皮D.牛奶

4、下列物体浸没在水中上浮的有(BC)

A.B.C.D.

乒乓球

蜂蜜

硬币

泡沫板

5、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会(B)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判断

6、一个苹果在水中会上浮,那把该苹果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其中的一块同样的苹果在水中则会(A)A.上浮B.下沉C.无法判断

7、俗话说“瓜浮李沉”,意思是西瓜投入水中可以(A),李子投入水中会(B)

A.上浮B.下沉

8、下列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放入水中,(BD)一定是沉在水底的。

A.木头B.铁C.塑料D.玻璃

9、潜水艇上浮下沉的原因是(A)A.重量变化B.体积变化C.形状变化D.颜色变化

10、下面哪种液体不溶于水(B)A.蜂蜜B.汽油C.果汁

三、问题对对碰(把实验的具体操作、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要研究的问题对应连接起来)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要研究的问题

用橡皮泥做成小船放在水里

改变物体形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鸡蛋浮了起来

把塑料吸管做成“排筏”

橡皮泥小船能漂在水面上

借助漂浮物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在水里加盐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把沉在水里的物体放在“排筏”,且“排筏”越大,装的货物越多

往盛有鸡蛋里的水里加盐

1.固体有哪些相同点?

又有哪些不同点?

固体相同点有:

具有一定的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形状,这意味着即使你移动它,它也能保持原来的形状。

不同点有:

固体可能光滑和粗糙,可能柔软和坚硬,还可能有不同的颜色。

2.你能用什么工具测量固体?

直尺测量固体的长度。

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第四五单元测

1、“千根线,万根线,掉到河里都不见”:

雨。

2、右图是常用的测量气温的温度表:

寒暑表。

3、测量雨下的大小的仪器:

雨量器。

4、风吹来的方向:

风向。

5、在一定地区,一年中天气的变化的规律:

气候特征。

6、2011年2月10日早晨我市下了降下60年来最晚初雪,但原来的天气预报并没有预报我们这里会下雪,这说明:

天气预报不是绝对准确。

7、可以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

测量。

8、百叶箱里放置的测量仪器:

干湿计、气压计、温度计。

9、测量我们的身高和体重:

身高体重计。

10、运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收集各种信息:

观察。

11、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靠观察周围的环境来进行。

12、雨量器的大小、形状不同,测得的结果是相同。

13、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向和风力。

14、根据特定气候特征划分的时间段是季节。

15、柳树一年四季的变化情况:

春季发芽长叶、夏季生长茂盛、秋季树叶枯黄、冬季树叶落光。

二、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看谁找的准。

2、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B)A.无风   B.微风   C.大风

3、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是我国古代的测量工具是(AC)

挂钟

漏刻

电子钟

A.B.C.D.

沙漏

C.

4、下列人体的器官不属于观察器官的有(B)A.眼睛B.心脏C.鼻子D.耳朵

5、2011年1月21日,中国最北端的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最低气温降至-45.5℃,这是今年入冬以来漠河县出现的最冷天气。

对“-45.5℃”读法正确的是(B)

A.45.5摄氏度B.零下45.5摄氏度C.零下45.5度D.45.5度

6、以下工具中,我们测量百米的速度所用到的测量工具有(AB)

秒表

体温计

台秤

A.B.C.D.

皮卷尺

7、在同一时刻,学校各处温度最高的是(B)A.教室里B.阳光下C.背阴处

8、下边能用来测量大树粗细的工具是(C)A.量筒B.放大镜C.绳子和尺

9、“举伞步行艰”所指的风级是(B)A.5级B.6级C.7级D.8级

10、世界各地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相同的,都在离地(D)的空旷草坪上。

A.1米B.2米C.1.3米D.1.5米

11、现在了解天气预报的途径有(ABCD)。

A.看电视B.打电话C.上网查D.听广播

12、夏季气候特征(ABCD)。

A.阳光炎热B.雷雨大风C.荷花盛开D.植物茂盛

三、连线:

实验操作器材要观测的内容

风速

寒暑表

气压

雨量器

风向

风向标

降水量

风力计

气温

气压计

空气的湿度

湿度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填空:

1、人体的正常体温是:

37℃。

2、我们常用的温度计的单位是:

摄氏度。

3、植物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借助:

昆虫、风力。

4、测量风向的仪器叫:

风向标。

5、150年前,人们预报天气依靠:

周围的环境。

6、土壤中常见的小动物有蚯蚓、屎壳螂、蟾、蚂蚁。

7、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且有一定的流动性:

液体。

8、气候特征的三要素:

季节性、规律性、时段性。

9、如右图所示是气象台用来测风向风速的仪器:

风向风速计。

10、绿色开花植物的新生命的开始:

种子。

11、测量雨量大小的工具叫雨量器。

雨量的大小用毫米做单位。

12、比较沙土和黏土的方法有:

(1)用放大镜看;

(2)用手捻一捻;(3)和点水握一握。

13、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靠绿叶。

14、依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

1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有:

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水里加盐。

16、我们的观察器官有眼睛、鼻子、舌头、耳朵、手。

二、1、沙粒含量特别多的土壤是(A)A.沙土B.黏土C.壤土

2、(C)方法在观察种子时用不到。

A.用手剥B.用放大镜看C.用磁铁吸

3、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A)来达到上浮和下沉。

A.轻重B.形状C.体积

4、马铃薯放在(B)里会浮。

A.清水 B.盐水 C.油

5、让一个浮在水面的玻璃瓶子沉下去的的方法可以是(B)

A.改变它的大小 B.改变它的重量 C.在水中加盐;

6、不同固体混合后,重量会(B),体积会(C)A.不变B.增加C.减少

7、天上出现钩钩云,很有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是(A)A.下雨B.晴天C.多云

8、我们平时吃的豆角包括了植物的(C)部分A.果实B.茎C.种子

9、能够改良土壤,并在成肥中发挥作用的是(C)A.蜗牛B.蚂蚁C.蚯蚓

11、检验土壤中有沙和粘土的实验是(B)A.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看是否有气泡冒出。

B.把土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沉淀后看颗粒分布情况。

C.把干燥的土块放在石棉网上烧,当土块冒烟时,可闻到臭味。

12、当泡沫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B)它受到的重力A.大于B.等于 C.小于

13、能预报天气的谚语有(ABC)A.蜻蜓低飞要下雨B.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C.天上钩钩云,地下水淋淋D.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三、实验对对碰(把实验的具体操作、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要研究的问题对应连接起来)

实验操作要研究的问题

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

探究中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沙布上,装进漏斗里并放在烧杯上,然后同时倒入同样多的水

认识液体在水中的浮沉

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这三种液体

探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

在水泥中混合黄沙和水

把一些同种植物的种子分别放在不同环境的瓶子里

土壤是否含有水分

把土豆放在水里加盐

固体的混合

四、走近科学家(请把下列科学家与他们的成果连起来)

鲁班

本草纲目

李时珍

蒸汽机

瓦特

五、实验探究1、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么散失的。

问题

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么散失的。

方法

1、给一盆植物浇足水后,选取两根差不多的枝条。

2、将其中的一根枝条的叶全部摘除。

3、给两根枝条同时罩上塑料袋并扎紧。

观察,几小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现象

有叶子的塑料袋里有(水珠),没有叶子的塑料袋里没有水珠出现。

说明

植物体内“多余”的水分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中的某个地方跑出来了,凝结在塑料袋上。

2、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问题

种子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方法

准备4只瓶子,各放入两张纸巾、撒一些绿豆。

1、将1号瓶瓶盖拧紧,放到碗柜里。

(无水分)2、在2号瓶里洒一些水,将瓶盖拧紧,放到冰箱里。

(温度太低)3、在3号瓶里洒一些水,将瓶盖拧紧,放到碗柜里。

4、将4号瓶里的绿豆完全浸泡在水中,将瓶盖拧紧,放到碗柜里。

(无空气)

现象

3号瓶里的绿豆发芽了

说明

绿豆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问题

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方法

1、选择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个品种的植物。

2、将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房间阴暗处。

3、给它们浇同样多的适量的水。

4、分别观察、对比它们生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相同条件

差不多大小、同一个品种的植物、同样多的水

不同条件

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房间(阴暗处)。

现象

在阳光下的生长得好

说明

大多数植物利用(阳光)、泥土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4、水土流失实验:

问题

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水土流失)

方法

1、准备两堆土,做成坡状。

一个有草皮覆盖,一个没有。

2、用喷壶在同样的高度喷洒同样多的水。

3、观察流下来的水有什么区别。

相同条件

土堆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

不同条件

一个土堆有草皮,一个没有

现象

有草皮覆盖的土堆流下来的水(清)、(少);无草皮覆盖的土堆流下来的水(浑浊)、(多)。

结论

有草皮覆盖可以防止(水土流失)。

5、探究土壤成分实验:

(请写出实验结论)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用纸巾包住土壤捏一捏

纸巾是湿的

土壤含有水分

把土壤放入水中

有气泡冒出

土壤含有空气

搅拌水中的土壤

土壤分层

土壤有沙粒

烧土壤

有烧头发的气味

土壤含有腐殖质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