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4066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整理(青岛版).doc

五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实验1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实验材料:

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酒、吸水纸

实验步骤:

1、准备好显微镜。

2、将洋葱切开,掰下一片鳞叶,用镊子轻轻撕下一块洋葱鳞叶的洋葱表皮。

3、在载玻片上滴几滴水,用镊子夹住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中展平,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盖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4、在盖玻片的左边有水处滴一滴稀释的碘酒,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右边将碘液吸过来,给洋葱表皮染色。

5、把做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6、用显微镜的低倍镜观察。

实验现象:

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组成的,这些小格子就是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注意事项:

显微镜的使用及切片的制作。

实验2模拟火山的成因

实验材料:

三脚架、铁盒子、酒精灯、火柴、土豆泥、番茄酱。

实验步骤:

1、把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中间是空的。

(类似于窝头的形状)

2、往山的中间倒入一些番茄酱,用铁盒子将土豆泥的口盖住住。

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番茄酱受热后会穿过土豆泥冒出来。

实验结论:

地壳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岩浆像烧红了的玻璃似的,通过岩石空隙向上运动。

随着岩浆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表时,岩浆会喷出地表形成火山。

注意事项:

要把番茄酱放在土豆泥里面并且要倒满,山的顶部要尽量的薄。

实验3地震的成因

实验材料:

木条、毛巾

实验步骤:

1、将毛巾叠成几层,向中间挤压,看毛巾有什么变化?

2、拿木条,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

向中间挤压,毛巾会产生褶皱,木条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

实验结论:

木条承受不了所用的力时就会突然断裂---地震。

实验4做鹅卵石

实验材料:

饮料瓶、水、砖、锤子

实验步骤:

1、用锤子把砖敲成碎砖块。

2、把碎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饮料瓶里,把瓶口拧紧。

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实验现象:

观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圆形了。

实验结论:

在水的冲刷和碎砖块的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

实验5单摆的特性

实验器材:

细线、钩码、铁架台、秒表

实验过程:

1、做两个摆(摆锤重量不同,摆绳长短相同)

2、在摆幅相同的情况下摆动10秒,看各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3、让两个摆的摆锤重量和摆绳长度相同。

在摆幅不相同的情况下摆动10秒,看各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4、改变其中一个摆绳的长度,另一个不变(注意这时摆锤重量相同),在摆幅相同的情况下摆动10秒,看各摆动了几次,并记录。

5、比较测量的数据总结发现。

实验结论:

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锤轻重无关。

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注意事项:

实验中数据要反复测量多次取平均值,得到的数据更接近真实数值。

实验6摩擦生热

实验器材:

木板、砂纸、铁丝、手钻、火柴等

实验步骤:

(1)两个学生合作,用手钻钻木板。

(2)用砂纸打磨铁丝。

(3)在黑板上摩擦火柴。

实验现象:

(1)钻头工作时,钻头会很热。

(2)铁丝会发热。

(3)火柴燃烧。

实验结论:

机械能能转化成热能。

实验7电磁铁的特性

实验器材:

大铁钉、包皮细电线、大头针、电池、电池盒、开关

实验步骤:

1、做个电磁铁。

(1)用包皮细电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20—30圈。

(2)把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正负极上。

2、不接电源,用它接近大头针

3、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再用它接近大头针。

4、将电磁铁电源切断,再用它接近大头针。

实验现象:

电磁铁通电后能吸引大头针,断电后不能吸引。

实验结论: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做电磁铁。

2、电磁铁通电后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注意事项:

做电磁铁时,电线要按同一个方向缠绕,不要重叠缠绕。

实验8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铁钉、大头针、开关

实验过程:

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线圈,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线圈,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实验现象:

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线圈缠绕匝数多,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

实验结论:

改变电磁铁的电池数量和线圈缠绕匝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注意事项:

在实验中要教育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实验9影响电磁铁磁极方向的因素

实验器材:

电池、导线、铁钉、磁针、开关

实验过程:

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3、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现象及结论:

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

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线圈缠绕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实验10能量的相互转换

实验器材:

小铁条、瘪了的乒乓球、手摇发电机

实验步骤:

1、手握小铁条,向不同方向来回折。

2、手摇动手摇发电机

3、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

实验现象:

1、用手触摸小铁条,感觉到小铁条热。

2、手摇动手摇发电机,小灯泡会亮

3、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不一会,就恢复原状

实验结论:

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