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4164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科学(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方案.doc

基础教育新课程科学(3-6年级)

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新课程科学(3-6年级)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将立足于世界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以科学课程研究为基础,以提高培训者师资培训能力和水平为目的,紧密结合科学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探索运用上下结合、交流分享、共同探究的专题研修等培训新模式,整合共享优质培训资源,为科学课程培训工作输送骨干并起示范作用,推动科学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研修目标和对象

(一)研修目标

1.通过研修,使培训者进一步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理念和课程价值定位,提高培训者的课程意识。

2.通过《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的研修,加深培训者对科学课程的理解,提高培训者对课程本质的认识。

3.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培训工作和科学课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使培训者全面理解科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原则和师资培训的方法。

4.通过考察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现场和参与课改实验区的教学活动,使培训者了解科学课程实施中的基本情况,探索科学课程实施中过程性师资培训的有效模式。

5.通过研究国际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和新成果,特别是美国FOSS、STC等教材的特点、结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培训者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对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6.通过研修,使培训者提高参与新课程的自觉性、指导新课程的主动性、服务新课程的积极性,增强培训者实施科学课程师资培训的能力和水平。

7.通过研修,提高培训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拓展课程资源,转变培训方式,实现培训过程与课程信息的一体化。

(二)研修对象

各省(区、市)承担省级科学课程培训任务的学科骨干培训者(包括参加过首期培训者培训,现仍参与课程改革培训的师范院校教师,进修院校教师,教研员,省级课改实验区优秀骨干教师等),研修对象由各省(区、市)教育厅(教委)选送。

三、研修时间

研修班报到时间:

2003年10月27日

研修时间:

2003年10月28日—11月6日,集中研修10天,约80课时。

四、研修内容

(一)师资培训方面

1.研修目的

(1)了解全国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进展情况和要求,交流分析各地课改实验区科学课程师资培训情况,总结成功经验,研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以科学课程培训案例为基础,分析科学课程教师培训的关键元素,交流和体验以参与式培训为主的多种有效的培训方式,研究这些培训方式的特点、规律和科学课程培训的内容计划;

(3)以开展校本培训实践为基础,研究和总结科学课程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2.研修内容

(1)实验区课程改革经验交流、现状分析与反思;

(2)交流各省开展第一期科学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情况;

(3)研修学员体验和交流参与式培训;

(4)研究第二期师资培训方案,探索科学课程师资培训的内容和有效方式;

(5)科学课程校本教研的实施问题及校本培训的特点、途径和方法研究。

(二)课程标准方面

1.研修目的

提高培训者实施新课程的理论水平,深化课程意识,强调培训者对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教学要求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2.研修内容

(1)国际科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的研究;

(2)学习理论新进展及其对科学课的启示:

国际小学科学课程研究——美国FOSS/STC等课程分析及对我国科学课教学的启示。

(三)科学探究方面

1.研修目的

通过参与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以及研究和分析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教学案例,提高培训者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

2.研修内容

(1)科学探究及其评价研究;

(2)典型科学探究活动和教学案例的研究与分析;

(3)研修学员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四)课程实践方面

1.研修目的

(1)以科学课程教学案例为基础,探索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研究科学探究的方法、规律和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科学探究的发展阶梯;

(2)以课堂教学为重点,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科学教材的活动设计和结构特点,探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和途径方法,研究和掌握科学课程教学评价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3)分析和研究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特点,探讨科学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2.研修内容

(1)我国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与现状分析;

(2)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反思;

(3)科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4)科学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5)科版、苏教版和河北版等国内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分析;

(6)实验教材如何为科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服务等问题的研究;

(7)探讨教师如何正确处理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

(五)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

1.研修目的

以校园科普长廊、种植园、饲养园、标本室、气象站等为背景,探讨在课程实施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对课程本身的影响和作用。

2.研修内容

(1)考察课改实验区和实验学校,了解科学教师和学生利用社区和科普基地,如科技馆、植物园、科普长廊、动物园、航天航空教育基地等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做法和经验。

(2)以沈阳市铁西区勋望小学或沈河区二经街第二小学为培训现场,探讨科学课程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建设校园科技教育环境的思路和做法。

(六)课程评价方面

1.研修目的

以《科学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为依据,研究分析科学课程实施中的评价问题,探索科学课程教与学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2.研修内容

(1)科学课程评价研究;

(2)如何对学生进行日常性、发展性评价。

(七)研修期间,为培训者提供的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学习资料

1.《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3.《研究性学习指南》(中国人事出版社)

4.《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5.《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7.《天文—孩子们的游戏》(人民教育出版社)

五、研修方式

科学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要方式,采取专题讲座、交流分享、合作研讨、案例教学、现场观察、问题解决等多种研修方式,提高培训者理论水平、课程意识、师资培训水平和能力。

1.参与式培训。

实践证明,参与式培训对于培训者观念的转变、课程意识的提高是非常有效的。

培训将以人为本,用各种鲜活的主题调动培训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科学课程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

2.开放式培训。

邀请国内著名科学课程专家、省内知名教授、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参与培训,形成专家与培训者、培训者与培训者之间的交流对话,达到触及情感、引发思考、生成问题、达成共识的效果;由较强理论研究水平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课改实验区优秀教研员、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做培训工作的技术支持,引导培训者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由培训者结合自己在科学课程研究、实践和教师培训过程中的认识与理解开展的讲座、研讨活动。

3、多样式培训。

打破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培训模式,除专题讲座以主讲、和培训者对话的形式之外,其他培训内容将以参与式活动、情境体验、合作交流、问题探究和头脑风暴等形式,为培训者提供实践、研讨、交流的机会;以考察课改实验区、亲临科技场馆等多种形式体现培训的多样式性;以会议室、实验室、资料室、微机室的开放,为培训者提供在自选时间内进行网上交流、做教学活动设计,也是培训者学习研修的场所。

六、考核办法

1.过程性评价。

以研修学员的出勤情况、投入程度、完成学习任务情况以及对研修工作的贡献,采用学员互评、专家评价、班主任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成果评价。

对培训期间的个人成果,包括课题研究、习得体会、讨论发言、教学实践、设计方案、考察报告、教学软件和课件等进行评价。

3.培训考核。

培训结束后,要有文本方面的考核——设计一份本省科学课程师资培训方案;一节教学设计或科学探究活动设计;培训心得与体会或课程实施过程性培训建议。

4.培训合格者,颁发《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合格证书》。

                                                                                                                                                                                                                                                                                                                                                                                                                                                                                                                                                                                                                                                                                                                                                                                                                                                                                                                                                                                                                                                                                                                                          

七、研修日程安排

时间/

研修项目

研修内容

研修目的

研修形式

主讲/

主持人

晚上

各省(市)领队会议

布置研修相关事宜

预备会

唐莲君

全天/

课标研修

1.开幕式

2.国际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研究

研究和分析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及我国当前科学教育改革需要注意的问题。

l专题讲座

l交流分享

相关领导

高凌彪

3.国际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研究

4.研修工作安排说明

了解美国FOSS/STC教材特点及对我国科学课教学的启示。

l专题讲座

l合作研讨

孙红柳

国红梅

晚上

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本

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

l自主学习

孔繁成

上午/

课标研修

5.对《科学课程标准》的再认识

准确理解课程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和教学要求。

l自主学习

l交流分享

l合作研讨

孔繁成

冉红刚

刘宝辉

下午/

科学探究

6.科学探究及其评价研究

研究科学探究的方法、规律,探讨学生科学探究的发展阶梯。

l专题讲座

l探究活动

罗星凯

晚上

座谈:

关于科学探究

落实课程标准理念

l问题解决

罗星凯

唐莲君

上午/

科学探究

7.典型科学探究活动分析

以科学课程教学案例为基础,研究科学探究的途径和方法。

l案例教学

l交流分享

鞠鹏祥

张晔

下午/

课程评价

8.科学课程评价问题的思考

9.如何对学生进行日常性、发展性评价

分析各地典型的科学课程评价案例,探索科学课评价方法。

l合作研讨

l交流分享

唐莲君

晚上

学习《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

学习课改纲要,透视课改全景

l合作研讨

孔繁成

全天/

课程实践

10.科学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分析与研究科学课程实施中的教学策略问题。

l专题讲座

l交流分享

郝京华

唐莲君

晚上

学习《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

领会新课程中教与学的变化

l自主学习

孔繁成

全天/

课程实践

11.我国科学教师科学素养调查与现状分析

以科学课程培训案例为基础,分析科学教师培训的关键元素,探索新的培训模式。

l专题讲座

l合作研讨

郁波

唐莲君

12.科学课程改革进程中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思考

探讨科学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并形成基本共识。

晚上

座谈:

科学课程与科学教师

直视现实,放眼发展

全天/

课程实践

13.科学课教学与典型案例分析

14.实验教材如何为课程标准的实施服务

分析和研究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特点,探索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l案例教学

l交流分享

冉洪刚

祁彧

15.科学课程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探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要素和途径方法。

l专题讲座

l合作研讨

孔繁成

全天/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16.参观考察科技教育基地

探讨科学课程与科技活动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l现场观察

l合作研讨

孔繁成

邹冬梅

上午/

师资培训

17.实验区课改经验交流、现状分析与反思

18.交流各省第一期师资培训情况

交流分析课改实验区师资培训情况,总结成功经验,研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l合作研讨

l交流分享

孔繁成

刘宝辉

冉红刚

下午/

课程实践

19.交流各地教学案例

准确理解课程理念、目标、结构和教学要求

晚上

座谈:

科学课程教学谈

l沙龙

唐莲君

第九天

全天/

课程实践

20.《科学》教材研讨与评析

分析和研究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特点,准确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内涵,正确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l案例教学

l交流分享

辛苗

张舟

晚上

座谈:

科学课程教学谈

l沙龙

唐莲君

第十天

全天/

师资培训

21.研究第二期师资培训方案,探索科学课程师资培训的有效方式

22.科学课程校本培训研究

23.培训结业式

明确第二期科学课程教师培训的目的和方式,提高培训活动的指导性和针对性;研究和总结开展校本培训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对科学课程过程性培训的认识。

l各省交流

l培训指导

l合作研讨

l专家建议

关松林

肖连富

唐莲君

八、组织与管理

(一)组织机构

中心成立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中心的培训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宏观协调与管理培训工作。

小学教育研训部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及指导科学培训工作。

1.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

关松林

组员:

肖连富杜贵忠景敏王希穆唐莲君韩国海

韩宝祥叶金霞梁慎秋肇洪斌鲁良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中心继续教育工作处。

办公室主任:

肖连富(兼)

办公室副主任:

冯迤(兼)

成员:

王红袁宝懿姚琦

2.基础教育新课程科学(3~6年级)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专家指导小组成员(省内):

组长:

唐莲君

组员:

孔繁成冉红刚刘宝辉隋晓红国红梅孙红柳

祁彧

3.基础教育新课程科学(3~6年级)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工作小组成员:

研修班班主任:

唐莲君

研修班生活辅导员:

孔繁成邹冬梅

(二)教学管理

1.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及培训的教学管理实行两级管理:

小学教育研训部负责具体的管理和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宏观管理及监督培训计划的实施。

2.小学教育研训部专家指导小组在开班前一个月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完整的培训实施方案。

3.小学教育研训部编印的培训资料要提前半个月准备好,样本要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备案。

外请专家的培训讲义或提纲要在上课前准备好,并送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4.小学教育研训部主讲教师的选聘要按照开放性和多样性原则,按教育部的要求聘请省外教师应是全国科学学科的研究专家或知名人士。

5.对于外请专家因故不能按原计划讲学的,小学教育研训部要妥善安排教学活动,并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

6.小学教育研训部要及时向学员征求教学建议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做好教学反馈,提高培训效果。

7.培训要注重转变培训者观念,变革培训模式,实施参与式培训,调动培训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

8.基础教育新课程国家级培训者培训考核内容和办法按小学教育研训部培训实施方案执行。

通过多方位、多视角的过程性评估,综合评定每一位学员。

(三)学员管理

1.学员必须严格按“学员报到通知书”规定时间报到,逾期1天未报到者,取消参培资格,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教育部师范司。

2.学员在培训期间一般不得请假,因特殊情况需要请假者,须持有关证明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一天之内者,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累计缺勤1天以上者,不予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3.培训期间,学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作息,不要迟到、早退、无故旷课,不准酗酒、滋事,不准聚众赌博,对严重违纪者取消培训资格,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教育部师范司。

4.学员要注意人身和财物安全,保管好个人物品,课余时间外出要告知同寝学员。

5.上课不的吸烟、大声喧哗,关闭BP机和手机,要尊重师长,团结互助,讲究社会公德。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2003年9月10日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