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4326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高一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浮——钠密度比水小;

游——生成氢气;

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点低;

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2↓+Na2SO4

总的方程式:

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离子方程式:

2Na+2H+=2Na++H2↑

3、钠的存在:

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

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工业制钠:

电解熔融的NaCl:

2NaCl(熔融)2Na+Cl2↑

6、钠的用途:

①在熔融的条件下钠可以制取一些金属,如钛、锆、铌、钽等;

②钠钾合金是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③钠蒸气可作高压钠灯,发出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Na2ONa2O+H2O==2NaOH,

Na2O+CO2==Na2CO3,

Na2O+2HCl==2NaCl+H2O.

另外:

加热时,2Na2O+O2==2Na2O2

2、Na2O2:

淡黄色固体是复杂氧化物,易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作供氧剂)。

因此Na2O2常做生氧剂,同时,Na2O2还具有强氧化性,有漂白作用。

如实验:

Na2O2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变红后又褪色。

(三)钠盐:

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

Na2CO3

NaH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水溶性比较

Na2CO3>

NaHCO3

溶液酸碱性

碱性

与酸反应剧烈程度

较慢(二步反应)

较快(一步反应)

与酸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32-+2H+=CO2↑+H2O

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H2O+CO2↑

热稳定性

加热不分解

加热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与CO2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不反应

与NaOH溶液反应

不反应(不能发生离子交换)

NaHCO3+NaOH=Na2CO3+H2O

HCO3-+OH-=H2O+CO32-

与Ca(OH)2溶液反应

Ca(OH)2+Na2CO3=CaCO3↓+2NaOH

Ca2++CO32-=CaCO3↓

也能反应生成CaCO3沉淀

与CaCl2、溶液反应

有CaCO3沉淀

用途

洗涤剂,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

发酵粉、灭火剂、治疗胃酸过多(有胃溃疡时不能用)

相互转化

Na2CO3溶液能吸收CO2转化为NaHCO3

Na2CO3+H2O+CO2==2NaHCO3

★注意几个实验的问题:

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足量的CO2有晶体NaHCO3析出。

2、Na2CO3溶液与稀HCl的反应①: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HCl,先无气体,后有气体,如果n(HCl)小于n(Na2CO3)时反应无气体放出。

发生的反应:

先Na2CO3+HCl==NaCl+NaHCO3,

后NaHCO3+HCl==NaCl+H2O+CO2↑

②向稀HCl中滴加Na2CO3溶液,先有气体,反应是:

Na2CO3+2HCl==2NaCl+H2O+CO2↑

如果用2mol的Na2CO3和2.4mol的稀HCl反应,采用①方法放出CO2是0.4mol;

采用方法放出CO2为1.2mol。

希望同学们在解题时要留意。

3、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鉴别:

取两种试液少量,分别滴加CaCl2或BaCl2溶液,有白色沉

淀的原取溶液为Na2CO3,另一无明显现象的原取溶液为NaHCO3

4、侯氏制碱法

反应式: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注意:

在生产中应先在饱和的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后通入CO2,NaHCO3晶体析出过滤,在滤液中加入NaCl细末和通NH3析出NH4Cl晶体为副产品。

NH4Cl晶体析出后的母液进行循环试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四)氢氧化钠NaOH:

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易潮解,有强腐蚀性,具有碱的通性。

二、铝及其化合物

(一)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

银白色金属,质较软,但比镁要硬,熔点比镁高。

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铝是较活泼的金属。

①通常与氧气易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起保护作用。

4Al+3O2==2Al2O3。

同时也容易与Cl2、S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②与酸反应:

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和浓硝酸在常温下,使铝发生钝化现象;

加热时,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非强氧化性酸反应时放出氢气。

(2Al+6H+=2Al3++3H2↑)

③与强碱溶液反应:

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如能置换出CuSO4、AgNO3等溶液中的金属。

⑤铝热反应:

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2Al+Fe2O3

Al2O3+2Fe。

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

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二)氧化铝(Al2O3)

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沸点2980℃,常作为耐火材料;

是两性氧化物。

我们常见到的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有各种不同颜色的原因是在宝石中含有一些金属氧化物的表现。

如红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铬元素而显红色,蓝宝石因含有少量的铁和钛元素而显蓝色。

工业生产中的矿石刚玉主要成分是α-氧化铝,硬度仅次于金刚石,用途广泛。

两性氧化物:

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Al2O3+6HCl==2AlCl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是工业冶炼铝的原料,由于氧化铝的熔点高,电解时,难熔化,因此铝的冶炼直到1886年美国科学家霍尔发现在氧化铝中加入冰晶石(Na3AlF6),使氧化铝的熔点降至1000度左右,铝的冶炼才快速发展起来,铝及其合金才被广泛的应用。

2Al2O34Al+3O2↑。

(三)氢氧化铝(Al(OH)3)

白色难溶于水的胶状沉淀,是两性氢氧化物。

加热易分解。

两性氢氧化物:

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Al(OH)3+3HCl==AlCl3+3H2O,Al(OH)3+NaOH==NaAlO2+2H2O.

2Al(OH)3Al2O3+3H2O

(四)铝的冶炼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氧化铝的形式存在。

工业生产的流程:

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用氢氧化钠溶解过滤→向滤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酸化,过滤→氢氧化铝→氧化铝→铝。

主要反应:

Al2O3+2NaOH==2NaAlO2+H2O,CO2+3H2O+2NaAlO2==2Al(OH)3↓+Na2CO3,2Al(OH)3

Al2O3+3H2O,2Al2O3

4Al+3O2↑。

(五)铝的用途:

铝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主要用于导线、炊具等,铝的最大用途是制合金,铝合金强度高,密度小,易成型,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迅速风靡建筑业。

也是飞机制造业的主要原料。

(六)明矾的净水:

化学式:

KAl(SO4)2·

12H2O,它在水中能电离:

KAl(SO4)2==K++Al3++2SO42-。

铝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吸附水中的悬浮物,使之沉降已达净水目的。

Al3++3H2O==Al(OH)3(胶体)+3H+。

知识整理:

①(Al(OH)3)的制备:

在氯化铝溶液中加足量氨水。

AlCl3+3NH3·

H2O==Al(OH)3↓+3NH4Cl。

②实验:

A、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先有沉淀,后溶解。

先Al3++3OH-==Al(OH)3↓,后Al3++4OH-==AlO2-+2H2O。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现象是开始无沉淀,后来有沉淀,且不溶解。

先Al3++4OH-==AlO2-+2H2O,后Al3++3AlO2-+6H2O==4Al(OH)3↓。

③实验: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通二氧化碳,有沉淀出现。

CO2+3H2O+2NaAlO2==2Al(OH)3↓+Na2CO3。

④将氯化铝溶液和偏铝酸钠溶液混和有沉淀出现。

Al3++3AlO2-+6H2O==4Al(OH)3↓。

⑤实验:

A、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先有沉定,后溶解。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AlO2-+H++H2O==Al(OH)3,Al(OH)3+3H+==Al3++2H2O。

B、向稀盐酸中滴加偏铝酸钠溶液,先无沉淀,后有沉淀且不溶解。

AlO2-+4H+==Al3++2H2O,3AlO2-+Al3++6H2O==4Al(OH)3↓。

⑥铝三角:

三、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Fe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

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

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原因:

形成了铁碳原电池。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3Fe+2O2Fe3O4(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Fe+3Cl22FeCl3,

Fe+SFeS。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Fe+2FeCl3==3FeCl2

④与水蒸气反应:

3Fe+4H2O(g)

Fe3O4+4H2↑

(二)铁的氢氧化物

Fe(OH)2

Fe(OH)3

主要性质

白色难溶于水的沉淀,不稳定,易被氧化成氢氧化铁,颜色变化为:

白色-灰绿色-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Fe(OH)2+2H+=Fe2++2H2O

红褐色难溶于水的沉淀,受热易分解。

2Fe(OH)3

Fe2O3+3H2O,能溶于强酸溶液,生成相应的盐。

Fe(OH)3+3H+=2Fe3++3H2O

(三)Fe2+、Fe3+的检验

离子

Fe2+

Fe3+

①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加氯水,溶液变血红色;

②直接观察溶液是浅绿色;

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沉淀的颜色变化是:

①直接观察溶液是黄色;

②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③滴加KSCN溶液,有血红色溶液出现。

(四)铁三角

Fe与弱氧化剂反应,如H+、Cu2+、I2、S等;

用还原剂如H2、CO等还原FeO或用Mg、Zn、Al等还原Fe2+盐溶液。

铁与强氧化剂反应如Cl2、Br2、浓H2SO4、浓HNO3等。

用还原剂如H2、CO等还原Fe2O3或用足量Mg、Zn、Al等还原

Fe2+遇强氧化剂的反应如Cl2、Br2、O2、浓H2SO4、浓HNO3、

H2O2、Na2O2、HClO等。

Fe3+遇某些还原剂的反应如Fe、Cu、SO2、I-、H2S等以及少量的Zn、Mg、Al等。

(五)铁的冶炼

原料:

铁矿石(提供铁元素)、焦炭(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空气(提供氧气)、石灰石(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杂质)。

设备:

高炉。

C+O2CO2,,C+CO22CO(这两个反应是制造还原剂并提供热量),

3CO+Fe2O32Fe+3CO2,CaCO3CaO+CO2↑,CaO+SiO2CaSiO3.

(六)焰色反应

1、定义:

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的性质。

2、操作步骤:

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浸洗后灼烧至无色,沾取试样(单质、化合物、气、液、固均可)在火焰上灼烧,观察颜色。

3、重要元素的焰色:

钠元素黄色、钾元素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以排除钠的焰色的干扰)

焰色反应属物理变化。

与元素存在状态(单质、化合物)、物质的聚集状态(气、液、固)等无关,只有少数金属元素有焰色反应。

(七)合金

1、合金的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合金的特性:

合金与各成分金属相比,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或机械的性能。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大

②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