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4333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 综合训练.docx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气压带和风带综合训练

气压带和风带综合训练

1.下图是三圈环流的一部分。

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2.“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西部大陆,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

这些氢气炸弹“飘”洋过海,借助的是(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

D.极地东风带

3.六月份在北半球,十二月份在南半球的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C.极地高气压带

D.赤道低气压带

4.下图为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四地区位置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

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

下图为“沿20°E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若下列各图中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8.能代表图中c风带的风向为(  )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9.下列关于b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高温多雨

B.冬季盛行西南风

C.受信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D.常年受副高控制

下图为“世界某地海陆分布示意图”(M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盛行西南风)。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M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1.根据N地的地理位置推知,N地(  )

A.终年高温多雨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广布

C.夏季高温多雨

D.终年炎热干燥

读“世界部分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单位:

百帕)”,回答下列各题。

12.甲地气压值可能为(  )

A.1006

B.1008

C.1014

D.1020

13.此季节,南京的天气特征多为(  )

A.高温多雨

B.温暖湿润

C.寒冷干燥

D.低温少雨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4.图例所示的气压带名称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1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A.

B.

C.

D.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以下两题。

16.图中字母与所表示的气压带对应正确的是(  )A.M―赤道低气压带

B.M―副热带高气压带C.P―副极地低气压带

D.N―极地高气压带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季节为北半球夏季

B.M、N之间为东南风C.M、N之间为西北风

D.N、P之间为东北风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18.a位于(  )A.太平洋

B.亚洲大陆C.非洲大陆

D.印度洋

19.b气压带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下图为中纬和高纬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0.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90°N

B.30°SC.0°

D.90°S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副热带高压,丁是极地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下图为中纬和高纬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2.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90°N

B.30°SC.0°

D.90°S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副热带高压,丁是极地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24.下图是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

图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和由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b,n和c,e

B.m,n和b,eC.s,e和t,c

D.t,r和c,e

下图为中纬和高纬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5.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90°N

B.30°SC.0°

D.90°S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副热带高压,丁是极地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下图为中纬和高纬环流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27.甲处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A.90°N

B.30°SC.0°

D.90°S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副热带高压,丁是极地高压

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

C.乙是西南风,丙是东北风

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

2019年11月2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

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29.会议举行时,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压

B.亚洲高压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

30.此时,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

31.此时,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

下图为气压中心分布示意图,①③为大陆上气压中心,②④为海洋上气压中心。

读图完成以下三题。

32.若图中①为高气压中心,则(  )A.①为夏威夷高压

B.②为阿留申低压C.③为亚速尔高压

D.④为亚洲高压

33.据图分析这种气压中心分布的形成原因是(  )

①7月,副热带高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使副热带高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②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③1月,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使副极地低压带只保留在海洋上 ④季风气候形成这种气压分布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

34.①为高压中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盛行西北风

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C.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

D.北京炎热多雨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温线b的数值大于a

B.图示区域为海洋

C.图示区域为陆地

D.不能判断图示区域是海洋还是陆地

36.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亚欧大陆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B.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C.密西西比河正处于丰水期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2019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造成尼泊尔及周边国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37.尼泊尔地震频发是因其地处(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C.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地带

D.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38.6~9月是孟加拉湾地区的雨季,主要原因是受(  )A.东北季风影响

B.西南季风影响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季风指数是某一地区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值越大表示季风现象愈明显,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季风的强弱程度,下图表示东亚地区近百年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曲线。

回答以下两题。

39.189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东北干旱

B.黄河流域洪涝严重C.江南梅雨期很短

D.珠江流域干旱

40.进入2019年冬,华北地区经历了多次雾霾的红色预警,这种情况与下列哪年最相似(  )A.1923

B.1900C.1968

D.1991

读“中纬度大陆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完成以下三题。

41.降水季节分配最均匀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42.下列地区与②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A.上海

B.圣地亚哥C.伦敦

D.新加坡

43.下列关于⑤气候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成因是受高气压的控制,气流下沉

B.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少雨

C.降水稀少是因为深居大陆内部距海遥远所致

D.该种气候典型的分布国家是地中海沿岸各国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44.图中乙风带的名称是(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45.地中海沿岸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46.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

47.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2月份

B.4月份C.8月份

D.10月份

48.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A.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49.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

50.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2月份

B.4月份C.8月份

D.10月份

51.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A.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52.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

53.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2月份

B.4月份C.8月份

D.10月份

54.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A.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55.乙图中的丙国在甲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C.③

D.④

56.正常年份,丁河河口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最小值出现在(  )A.2月份

B.4月份C.8月份

D.10月份

57.从中国乘船驶近①国附近时,人们会感到海面风平浪静,其主要原因是(  )

A.附近陆地的植被覆盖率高

B.高楼林立,降低了风速

C.受峡湾地形的影响

D.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完成以下两题。

58.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大约为(  )A.1月

B.4月C.7月

D.10月

59.该季节我国各地的天气特征和形成原因分别为(  )

A.低温少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寒冷干燥、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高温多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60.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

(4)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________(季节)。

61.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中信息可知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在分布特点上有何差异?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写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3)A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_____。

(4)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地盛行____________风,D地盛行____________风,我国的气候以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62.读“亚洲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为________压,又称________压。

(2)B为________季风,C为________季风。

(3)亚洲东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其主要原因是(  )

A.亚洲的山区最高大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C.亚洲的气压带、风带最完整

D.东亚东侧的海洋最深

(4)形成南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亚洲地形状况

C.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D.地面反射率不同

63.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________季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2)D处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_______;B为________气压带在海洋上的保留部分。

(3)此季节,A点的风向为________,C点的风向为________。

(4)此季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4.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上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份季风图。

F的风向为________风,与下图所示季节是否一致________(是、否)。

(2)上图中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地。

(3)上图中E季风势力最强时,B处气压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此季节下图中字母________所代表的气压带被大陆切断。

(4)此月份,上图中C地是________季节(夏季、冬季);C地气压值与同半球同纬度海洋相比是________(高压、低压),半年之后C所在大陆西北部刮________风,其成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气候类型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3)据图分析,⑤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类型⑥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6.读“南美洲轮廓图”,完成下列要求。

(1)下列四幅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地和④地降水状况的分别可能是________图和________图。

(2)比较①地与②地气候的差异(气候类型、成因、特点)。

(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气候类型明显不同,试分析其成因。

(4)结合④和⑥两地的纬度位置,判断两地气压带和风带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仔细读图,60°N处有乙、丙两支气流相遇,乙气流爬升在丙气流之上。

根据所学知识,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之上,由此可见,乙气流是中纬西风,丙气流是极地东风。

2.【答案】C

【解析】日本与美国西部属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气候炸弹利用盛行西风飘到美国。

3.【答案】D

【解析】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6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回归线附近,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以北地区,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以南地区。

4.【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各风带的风向及所处的纬度,可以判断①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②为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③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④为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

5.【答案】C

【解析】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C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河谷在发育过程中,河流的侧蚀作用增强,下蚀作用减弱。

A项错误。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B项错误。

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C项正确。

河谷横剖面由“V”形变为“U”形。

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a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地区,近地面气压高,等压线向上凸出,气流下沉向四周辐散,故选C。

8.【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c处位于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风向为东北信风,图中A为西南风,B图中为西北风,C图中为东南风,D图中为东北风,故选D。

9.【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b所在地为刚果盆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故选A。

10.【答案】A

【解析】第4题,M地冬季盛行西南风,该地位于大陆的西岸,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

降水较多,而夏季炎热干燥,说明此地为地中海气候。

11.【答案】C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M地位于北纬30度到北纬40度之间,N地和M地纬度相同,位于大陆东岸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12.【答案】A

【解析】图上显示亚洲大陆上为高压中心,可以判断为1月份,此时南半球为夏季,南美大陆为低压中心,甲附近气压值为1008,甲小于1008,可能为1006。

13.【答案】D

【解析】北半球1月份为冬季,南京低温少雨。

14.【答案】B

【解析】图例所示的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15.【答案】B

【解析】图中P风带为北半球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16.【答案】B

【解析】图中所标注的数字为纬度,M为副热带高气压带、N为副极地低气压带、P为极地高气压带。

17.【答案】C

【解析】由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示为以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

图示气压带位置偏南,为北半球冬季。

M、N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南半球西风带为西北风。

N、P之间为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风。

18.【答案】A

【解析】从箭头表示的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a位于180°经线附近,应该在太平洋。

19.【答案】A

【解析】b气压带位于赤道以北,应该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20.【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在60°S附近有个极锋,锋面向高纬倾斜,故丁处为90°S,甲处为30°S。

21.【答案】A

【解析】在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90°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

22.【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在60°S附近有个极锋,锋面向高纬倾斜,故丁处为90°S,甲处为30°S。

23.【答案】A

【解析】在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90°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

24.【答案】A

【解析】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是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气压带或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25.【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在60°S附近有个极锋,锋面向高纬倾斜,故丁处为90°S,甲处为30°S。

26.【答案】A

【解析】在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90°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

27.【答案】B

【解析】从图中看出在60°S附近有个极锋,锋面向高纬倾斜,故丁处为90°S,甲处为30°S。

28.【答案】A

【解析】在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90°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

29.【答案】B

【解析】11月26日正值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在陆地上形成冷高压。

30.【答案】C

【解析】北半球冬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冷却速度快于海洋,在陆地上形成冷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31.【答案】D

【解析】此时,东亚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吹西北风。

32.【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③分别位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上,②④分别位于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

若①为高气压中心,则①为亚洲高压,②为阿留申低压,④为冰岛低压,亚速尔高压为夏季北大西洋上的气压活动中心。

33.【答案】C

【解析】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使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34.【答案】A

【解析】当①为高压中心时,正值我国冬季,我国广大地区吹西北风;印度半岛吹东北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属温带季风气候的北京此时寒冷干燥。

35.【答案】C

【解析】图示气压带位置南移,说明南半球为夏季,大陆上的温度要比同纬度海洋上高,图示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温度高,所以为陆地。

3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30°S~40°S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为南半球的夏季,所以北半球为冬季,亚欧大陆东部盛行西北风,密西西比河正处于枯水期,地球公转速度较快,冰岛受到低压中心控制

37.【答案】A

【解析】据图以及板块分布可知,尼泊尔地震频发主要是因其位于亚欧板块和南部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

38.【答案】B

【解析】孟加拉湾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多,为雨季,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为旱季。

39.【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1893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指数比多年平均低,说明夏季风势力弱,导致雨带长期在南方地区徘徊,北方地区降水少,我国会出现南涝北旱现象,故选A。

40.【答案】D

【解析】2019年冬,华北地区经历多次雾霾,可能是冬季风比较弱,不利于雾霾的消散,冬季风指数应当较低,与图中1991年情况相似,故选D。

41.【答案】A

【解析】由题目中的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地中海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最均匀的应为①温带海洋性气候。

42.【答案】B

【解析】②是地中海气候,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新加坡为热带雨林气候,圣地亚哥为地中海气候,故选B。

43.【答案】C

【解析】⑤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