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43697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docx

引导轮的设计分解

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液压式挖掘机履带引导轮设计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一、设计任务..3

二、结构参数计算.3

三、性能参数•■•■4

四、引导轮的结构和作用.9

4.1、引导轮轴设计••••••••••••..9

4.2、轮体设计••••••••••••••10

4.3、引导轮堵板设计•••••••••••12

4.4、引导轮装配图设计••••••••••.13

五、设计小结••••••••••••••.15

六、参考文献••••••••••••••..16

一、设计任务

引导轮安装在履带上,用来引导履带。

已知液压挖掘机履带节距

为135mm(见表一),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JB/T

2983.2-2001(履带式推土机引导轮行业标准),分析标准中给出的图,得知引导轮主要包括引导轮轴,轴套,铁套,轮体,堵板以及一些标准件,参考此图,并参考相关标准,设计出液压挖掘机的引导轮。

表一工程钻机质量与履带节距的关系

履带节距

(mm)

适用挖掘机质量(t)

适用钻机质量(钻孔时不用支腿支撑)(t)

适用钻机质量

(钻孔时用支腿支撑)(t)

101.6

3.5

4.5

6

135

6

8

11

140

8

10

15

154

10

15

18

171

15

20

30

190

25

35

50

203

32

40

65

216

40

60

80

228

60

80

130

二、结构参数计算

根据履带的节距参考JB/T2983.2—2001履带式推土机引导轮

行业标准,其直径为488mm。

其它安装尺寸与技术要求可参考该标

2-1、驱动轮节圆Dq

式中t履带节距

Z驱动轮齿数,齿数选择见下表二。

表二驱动轮参数表

链轨节距

(10-3m)

驱动轮齿数Z

适用范围

(斗容量

m)

链轨节距

(10-3m)

驱动轮齿数Z

适用范围

(斗容量

m)

101,125,135

35,25

0.25以下

202.8

23

1.0〜1.60

154

23,25

0.25-0.40

215.9,228.6

25

2.5

171.05

23

0.40〜0.60

260.35

27

4

将参数代入上式可得Dq=543mm。

2-2、导向轮工作面直径Dd

(0.8〜0.9)Dq

(1)中求的Dq代入得Dd=434.4〜488.7mm;取整数的Dd=488mm.

2-3、托链轮踏面直径Dt

(0.8~1.0)t

上式中t=135mm,从而求得Dt「08~135mm。

2-4、支重轮踏面直径Dz

Dz乞(0.8〜1.0)t

上式中t=135mm,从而求得Dt^108~135mm。

2-5、支重轮个数n

2AZ

n=

t2

式中A——轴距(10-3mm)。

为了减小摩擦损失,拖链轮的数目不宜过多,小挖掘机每侧拖链

轮一般为1个;考虑到滚动阻力的大小和接地比压的均匀性,小挖掘

的每侧支重轮通常为4〜5个,具体数目随机重的增加而增多。

三、性能参数计算

3-1、行驶速度V

Vmax=4.4km/hVmin=2.4km/h(行驶速度参照SY75C-9)

3-2、.爬坡能力a

履带行走装置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爬坡能大,一般为50%〜80%。

初步确定爬坡能力后,可通过理论分析进行核算来选定。

挖掘机爬坡是需要克服下列几种阻力即:

(1)、挖掘机自重在斜坡方向的分力

Wp=Gsin:

式中G——挖掘机的自重(N);

a坡度角。

(2)、.运行阻力

Wy二0.12Gcos

(3).履带的内阻力

Wn=0.06G

则最大牵引力应不小于这些阻力之和,即

T-WpWyWn

此外还应满足挖掘机在爬坡不打滑的条件,即

Geos-T

式中一一履带与地面的附着系数,见下表三。

表三履带与地面的附着系数

路面地质

混凝土

干粘土

压实粘土

干沙土

坚实土路

0.45

0.90

0.70

0.30

0.90

路面地质

混凝土

干粘土

压实粘土

干沙土

坚实土路

0.12

0.70

0.25

0.50

0.60

从上表中选取:

=0.06,即松散土路;求挖掘机的最大爬坡能力

匚-20

3-3、.接地比压p

履带式挖掘机的承载能力大小取决于机器运行的通过性和工作

的稳定性。

若挖掘机的两条履带与土壤表面完全解触,并且挖掘机重心近似地位于支承面中心,则有:

mg

2bL

mg

p=

K2b(l0.251%)

式中P――履带平均接地比压(Pa);

m挖掘机工作质量(kg);

g重力加速度(m/s2);

L履带接地长度(m);

b――履带宽度(m);

ho履带高度(m)。

平均接地比压是履带式液压挖掘机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来与

同类型号产品作比较,主要根据地面条件、外形尺寸等进行合理选取。

在设计挖掘机时,在结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取小值;结合上面公式其中L=2195mm(参照SY75C-9);b=400mm,即可得出接地比压P=33.485X103Pa.

3-4、.最大牵引力T

履带行走装置的牵引力必须大于或等于个阻力之和,小于或等于

履带对地面的附着力,一般情况下,履带行走装置爬坡不与转弯同时进行,只考虑挖掘机在最大设计爬坡能力的情况下确定的最大牵引力,不再考虑转弯阻力,而且行驶速度低,运行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履带行走装置的最大牵引路T计算公式为:

T二TfTt二fGsinG

式中Tf――履带行走装置的滚动阻力;

Tt――履带行走装置坡道阻力;

f――履带行走装置的滚动阻力系数,见下表;

•——最大设计坡度角;

G——为整机重力。

表三滚动阻力系数f

路面土质

混凝土

冻结冰雪地

坚实土地

松散土路

泥泞地

滚动阻力系数

0.05

0.03~0.04

0.07

0.10

0.10~0.15

根据此式可以得出最大牵引力T=25990N.

四、引导轮结构设计

引导轮主要由引导轮轴、引导轮堵板、引导轮轮体和一些标准

件(铁套、圆柱销、双金属轴套、螺栓弹簧、垫片浮动、油封浮油环、O形密封圈)组合而成,起作用主要是引导履带正确的卷绕,同时利用张紧装置使引导轮移动以调整履带的张紧度,所以引导轮既是履带的引导轮,有事张紧装置中的张紧轮。

下面将主要介绍引导轮轴、引导轮堵板、引导轮轮体的设计。

4.1、引导轮轴设计

w

图i引导轮轴

根据JB/T2983.2—2001,履带节距为135mm的引导轮轴总长为

336mm,由于引导轮是对称的,轴的外形结构也可采用全对称式的结构,轴正中间处轴肩用来定位两个轴套,其结构及尺寸数据如图1,

轴中间的孔道用于储存润滑油,润滑油从轴左端注入,从轴上另两个出口流出,达到润滑各界面效果。

注油后,左端用一个M12X1.5的

螺塞密封,防止漏油。

轴上直径为45的两端轴段上分别有一个3X3

的小槽,是用来安装两个密封圈,防止油的泄露。

4.2、轮体设计

参考市面上的引导轮轮,一般有蜂孔式和箱体式两种(见图2及图3),箱体式的断面成箱型,由钢板焊接制成,蜂孔式轮体的轮缘和箱体式的一样,也是用钢板焊接制成,不同之处是中间用一块较厚的带蜂孔的钢板代替了箱体结构,蜂孔式较箱体式能节约材料,制造时也相对简单,因此我选用了蜂孔式轮体,轮体上设计了六个均匀分布的直径为60mm的蜂孔,中间钢板厚度为40mm,能满足强度要求。

轮体的其余设计相对简单,其外径为488mm,内径参考JB/T

2983.2-2001及铁套外径,为76mm,其余结构及尺寸设计的标准是能满足使用要求,容易制造,尽量节省材料,外形美观大方。

轮体上有四个螺纹孔,与M8X60的螺栓相连。

此外,轮缘表面需经高频淬火,HCR=52〜60。

其具体结构尺寸见图4。

图4引导轮轮体

4.3、引导轮堵板设计

堵板用来防止外界的杂物进入引导轮体内部。

堵板的设计主要要要考虑引导轮结构的完整性,合理性,设计时要避免其在结构上与轮体等零件互相干涉,尽量要设计的美观,容易制造,节省材料。

堵板结构尺寸见图5,其与铁套,轮体用4个螺栓连接,其安装浮封环处的结构尺寸设计和铁套处的相同.

 

 

图5引导轮堵板

4.4、引导轮装配图设计

把个零件装配到一起,加入标准件,完成设计,弓I导轮的装配简

图见图6。

根据JB/T2983.2-2001中表5,在外观与装配质量上有几

点要求,详见下表:

图6引导轮装

外观与装配质量(摘自JB/T2983.2-2001表5)

序号

检测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1

外观

铸、锻、焊、加工表面光洁,无明显缺陷,油漆均匀,美观

2

轴向窜动量

mm

0.3〜0.8

3

M12螺栓拧紧力矩

N•m

103〜132

4

油塞拧紧力矩

157〜255

5

渗油量

g

无渗漏

6

油清洁度

三0.12

7

转动性能

能够用手转动,但感觉不紧不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