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574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docx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

七巧板拓展训练以及心得项目规则:

1、把所有学员分成7个组或7的倍数组,每7组为一大组,1-6组间隔1.5米组成一个正五边形。

7组占据五边形的中心。

其他大组相同。

2、每组按照自己的任务书完成任务,每个大组得分超过1000分,视为成功。

3、任务过程中学员不能移动自己的位置。

4、将七巧板分发给各组。

(每组得到5套七巧板中的随机5块)5、将任务书及图一至图七按顺序分发给一至七小组。

6、项目时间为:

40分钟。

附:

七巧板任务书:

一组任务书你们组的任务是:

1、用五种颜色的图形分别组成图一至图六,每完成一个图案将得到10分。

2、用同种颜色的图形组成图七,完成后将得到20分。

3、用三种颜色的七块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完成后将得到30分。

每完成一个图案,请通知培训师,培训师确认后,将登记分数。

二组任务书你们组的任务是:

1、用同种颜色的图形分别组成图一至图六,每完成一个图案将得到10分。

2、用五种颜色的图形组成图七,完成后将得到20分。

3、用三种颜色的七块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完成后将得到30分。

每完成一个图案,请通知培训师,培训师确认后,将登记分数。

三组任务书你们组的任务是:

1、用五种颜色的图形分别组成图一至图六,每完成一个图案将得到10分。

2、用同种颜色的图形组成图七,完成后将得到20分。

3、用三种颜色的七块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完成后将得到30分。

每完成一个图案,请通知培训师,培训师确认后,将登记分数。

四组任务书你们组的任务是:

1、用同种颜色的图形分别组成图一至图六,每完成一个图案将得到10分。

2、用五种颜色的图形组成图七,完成后将得到20分。

3、用三种颜色的七块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完成后将得到30分。

每完成一个图案,请通知培训师,培训师确认后,将登记分数。

五组任务书你们组的任务是:

1、用五种颜色的图形分别组成图一至图六,每完成一个图案将得到10分。

2、用同种颜色的图形组成图七,完成后将得到20分。

3、用三种颜色的七块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完成后将得到30分。

每完成一个图案,请通知培训师,培训师确认后,将登记分数。

六组任务书你们组的任务是:

1、用同种颜色的图形分别组成图一至图六,每完成一个图案将得到10分。

2、用五种颜色的图形组成图七,完成后将得到20分。

3、用三种颜色的七块图形组成一个长方形,完成后将得到30分。

每完成一个图案,请通知培训师,培训师确认后,将登记分数。

七组任务书你们组的任务是:

1、领导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达到1000分的目标。

2、指挥其他各组成员,用所有的35块图形组成5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必须由同种颜色的7块图形组成。

每完成一个正方形,你将得到20分,组成正方形的那个组将得到40分。

3、支持其他各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分数,其他各组总分的10%将作为你的加分奖励这个活动表面看起来是小孩子玩的东西,游戏规则也不复杂,但是总计4个队却没有1个队过关:

按照要求分成6个组围成一个圈,里边再有1组,共计7组,每组发一个任务书、一张拼图、5张七巧板,共计是35块七巧板,每组的任务就是按照各自的任务书要求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的拼图要求。

共计是1046分,7个组共计达到1000分才算赢。

但是每个组只有5块板怎么才能完成7块板的拼图要求呢?

具体活动内容我就不一一阐述,总而言之是乱,甚至出现了互相抢板的现象。

错误其实主要出在第7组上,因为所有的任务书、七巧板、拼图都是7组下发的,其根本就没有仔细看内容,其实1、3、5组内容和要求是一样的,2、4、6组的内容和要求是一样的,第七组的根本任务是领导各组完成,但是7组在整个活动中就做了成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七巧板的传递者。

正确做法是其先查看各组的任务书,然后统一把七巧板收集起来给1组、2组完成拼图,只要1组完成,然后不变的传递给3组,3组再不变的传递给5组就都完成任务了,2组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合计达到1000分以上。

因此说作为中枢神经的7组没有起到领导的作用、没有和各组进行充分的沟通、没有合理的分配任务,造成了大家只关注了个人小团队的利益,不顾惜集体大团队的利益,从而造成了整体的失败。

这个活动训练的同样是沟通、协作,还有就是领导力。

没有沟通协作,大家各自为政,只顾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不顾全大局,早晚也会失败。

领导者应当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中枢神经的作用,不能只是站在自己部门的小圈子搞本位主义,一定要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为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部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铺路搭桥,从而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规划七巧板经典沙盘模拟类项目每位培训师,一定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带不同类型的团队,所体验项目的过程和讨论分享提升的层面一定大有不同,可以说是千姿百态。

当然,我们可以按照我们对于项目的深刻理解来方向性引导学员们朝着既定的项目目标和培训教育的目的行进,也可以主持成一个开放的自由论坛式沙龙。

无论怎样,我们要想让学生们达到最佳受教时刻,就必须做到收放自如,并要善于从学生和每次教学中学习,从而不断提升我们自己,这样才有可能完成从一个教师蜕变成一个大师的艰辛历程。

以下是我在执教期间一些不成熟的关于其中一个项目的整理。

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项目回顾与总结要点分享:

1、教学日志部分1)成败与分享情况:

第一天11月13日由帝国和鲲鹏队组成的团队在疯狂的努力下只是得到969分,而没有达到1000分的基本要求,在其后的分享中用时50分钟结合经济学和心理学、企业管理、合作共赢、系统思考、领导能力、等方面提升的很深刻;由破风队和叮当队组成的团队表现惊人,在规定时间内达到1046分的满分状态,但是表现只是比前者稍好一点,其间暴露了很多问题,因此当分享开始之前,我采用假设失败基调的教学技巧,使他们一下子进入到反领悟的状态,其后进行了深度、另辟蹊径的交流分享,尤其结合游戏提升联系到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资源的匮乏、信息的不对称、资源的完全集中、有限集中、自由流动和科斯定律、创新思维、诚信、博弈等观点。

第二天11月14日的纪录是比较详细的,从我的记录中可以看到第一个班级是完全的自由交易,并没有有效领导和宏观调控,第二个班级是一个过度集权的计划交易,并没有效的自由交易,因此两者在35分时,是同样达到一样的分值,但是在后五分钟却因为最终两队的理念和境界不同,而导致质的差别。

其前后者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冷静思考,确定领导,即使是篡权后的领导也是有意义的;在于是否有共同的目标与共赢合作的大团队理念;在于是否因以上而拥有善于分享的心态。

我开始被第二个班级所迷惑,我不知道他们真的能够跳的出来,还是有鬼。

如果是有鬼的话,他们将是悲哀的。

因为,他们无法体会到真正世界的样子,而还以为自己就是一个能够看通世界事态的完人呢。

当然,他们要是真的具有全局观,那么今后一定有大有作为的人才(经课后了解,他们的确在课前对此项目没有任何了解)。

关于这个项目的回顾讨论,总是不由自主地为着大体制和经济学、社会学的领域展开,有点感觉不像是一堂可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的活动,更是一个让他们看透社会千姿百态现象、了解组织架构中的利益关系、顿悟个人狭隘目光与系统思考的全局观的辩证关系等等。

感觉像是在上一堂经济学的课程,专业性太强,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认同。

即使没有融入共赢的理念,但是他们却已经默认。

2)操作经验总结:

(1)热身的鸦雀无声(生日排序)与七巧板的热闹翻天如闹市,沟通的两个极端,一个是比较痛苦障碍沟通,一个是没有管制地彻底自由的看似充分的热烈交流,现在看来后者更危险,它可以使人心情极端急躁不安,当心态失衡后的交流更是充满了自私与无效。

(2)热闹的沟通场面其实是在进行一场有很多局部小交易的简单贸易而已,并没有达到人们想要的资源和信息的优化配置,一味任凭这样的交易与资源流动下去根本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优化配置,因为理性而自私的人们总是在为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被局部遮住了眼睛,迷失了方向,从而导致不能够系统地思考与行动,最终项目的失败,资源和信息的低效流动与配置,正如国家的宏观政策在国家各个领域行业中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其功能关键在于搜集获得整合信息,并根据有效的信息回馈调控各行业的行为,如果构成中出现不但集中信息,传递资源,而且还将所有资源集中管理调配,就会出现死板的完全的计划经济,从而效率更低,灵活性更小。

(3)关于有效沟通的问题,因为一三五组的任务完全一样、二四六组的任务完全一样,并且着六组的第三个任务是完全一样的,只要各组通过有效的交流,或者第七组通有效领导与分享传达信息,项目会做的很完美,但是今天我看到在回顾总结的时候很多学生更愿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样的问题。

(4)教师情景的布置与营造是至关重要的,在简单的几句话语后学生们就会慌乱起来,疲于各顾自己,甚至进入你死我活的竞争状态,而不会冷静下来研究宣读任务书,定工作计划,或在回顾中定一个成功或失败、开心与郁闷的状态,不过同学们慢慢开始学会揣摩老师的教学目的啦!

但是他们还是会一次次调近教师的陷阱里。

(5)下次在进行计分时可以将得分的先后顺序也罗列出来。

第二天,我就这样做了,于是就可以量化出在某个时间里,总共有多少分值得到,从而罗列出分值变化曲线,从而可以分析团队成功与失败的不同点。

(6)关于第七组的任务,的确容易让人产生歧义,正是这样的含糊可以看你的观念是小团队还是大团队啦!

(7)关小a小组,自创一个白色的正方形事件,值得表扬也反映出问题的所在,首先是领导组的任务自身不明确,因此不能作到传达明确,其次是当其他五组都拿到正方形的40分时,他们多少感觉自己少点什么,与众不同,不敢于异化,不敢于落后于是就自创一个,但是是错误地。

因为,只要求用35块板去做,因此他们自己做的是无济于事。

(8)在交易中出现很多欺骗的行为,利用的行为,甚至是利用女生美女计,从而得到其他组的支持,发现只要和第七组交流较多的小组都会成功的较快,这就是做成事情最需要领导的支持啦体现。

(9)过程中是考察领导力的最好体现,通常会发现第七组是很难说服其他小组来完成正方形,并且他们很容易先和别组交流正方形,而忽略了1000分的问题,这不能说是私心和小算盘的原因。

(10)过程中第七组都会提出教师能给他们一个喇叭,效果会更好,哈哈。

(11)在分享阶段有同学提出应该让第七组的领导责任更加明确地阐述清楚,这样他们就会知道怎样带领团队,并且明确知道自己是领导的角色。

其实,任务书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但是或多或少还是有点中立的模棱两可的感觉,这个东西就要靠学生们自己去悟,如果他自己就事狭隘的个人主义或小集体观,自然不会主动承担领到团队的责任使命,就会将焦点放在自己怎样得到眼前的分值上,而忽略总分达到1000分的大团队愿景;如果同学们有大局观并能把握全局,自然会想到要领导其他组,并努力地向各个小组传达大团队目标。

其实在生活中,现实的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即使他处在领导的地位和角色,但是也是会发生无作为的情况,他们知道自己是领导,但是却做些不是领导要做的事情。

(12)其实这个游戏可以很好地用社会学的三个基本学说流派解释:

功能学说、冲突学说、互动学说。

(13)社会成本的抬高,每当社会成本和交易成本抬高时,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造成越来越多的穷人,反之则反。

(14)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西蒙的蚂蚁隐喻(人们就像是沙滩上的蚂蚁,大概知道自己蚁巢的方向,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到达那里,不只是因为我们的能力的有限,而是这周遭的世界太复杂啦!

)在冥冥之中,人们都在不断地忙碌着,很卖力,但是到头来我们却逃不掉宇宙世界的一些规则和束缚,我们不能具有为人的情怀和高度,总是跳不出来而低头苦干,所以我们只能是平凡的人们,一旦有一天你真的如圣人一样看待看明白世界,你自然就会厉害!

问题思考:

试问,要是一些如毛泽东这样的伟人来操作这样的项目,是否还是像我们这样,在冥冥之中苦苦追寻?

(15)可以联系到人际交往,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先去寻找自己的熟人和朋友,若不行才会去找陌生的人,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逐渐熟悉并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和友谊,因此就会进一步交往。

当你的朋友越多时,你收集资源的能力就越强,并且能勾够得到的支持也就越多越大。

影响力和成功与否在于是否积攒了很多朋友!

问题思考:

试问,若是你个和谐大家族在一起做这个游戏会是怎样的场面?

(1)附:

科斯定律科斯定律就是:

没有明晰产权,就没有市场。

就是这么简单。

自由市场的交易费用很大,但交易利益也很大。

中国改革之前,交易费用很大,虽然没什么交易。

交易费用是指在鲁宾逊一人世界里没有的费用,所以根据这个定义,搞人际关系是交易费用,走后门也是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非常大。

所以在国民收入里交易费用的百分比只要跌一点点,就会富有很多;但只要上升一点点,就会变得很穷。

从这个角度来看,过去中国的交易费用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非常高。

我1979年回中国时,看到那些人上班时从早到晚就在谈论怎么拉关系,到什么地方才能买到一只鸡蛋,可见当时交易费用占的百分比一点也不低。

所以中国改了一个制度,交易费用百分比减少了,一下子就富了很多。

这就是今天家喻户晓的科斯定律:

权利只要明确地界定为私产,不管产权谁属,交易费用不存在,市场就会以交易的方法使麦的损害与牛的增值在边际上相等。

畜牧与种植的私人成本也会与社会成本相同。

这版本被称为不变定律,是因为不管产权谁属,栏杆的位置都是一样,不变。

其实这个项目有一个很深刻的寓意,就像社会中的合作一样,我们都有一些资源,但是只是部分的资源,为了达到我们的目的,我们经常要与别人合作。

但是要合作的话,就会遇到很多问题,例如资源的合理分配、占用资源的顺序以及诚信的问题。

如果把这个项目比做一个公司,那么我们6个小组就是其中的6个部门。

而那第7个小组就是领导部门,他们可以掌握公司总的方向,能够协调我们,合理的分配我们手中的资源,来使整个公司的效益达到最高。

(2)我想这个项目给我带来的最大的震撼有两点,一是大家的自私,二是对目标错误的认识。

前一点是在项目进行中的感受,而项目结束后,对于第二点,我想了更多。

整个项目中,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目标,导致我们回想起自己的努力觉得很不必要,有被骗的感觉。

由此想到,但凡确定一个目标以前,一定要对目标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包括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就像项目中,我们虽一度注意到七组和我们作的任务不太一样,但是并没有深入思考,导致失去了成功的机会;还有就是对于自身的兴趣的判断,生活中的我们经常空凭一腔热情开始追求某个目标,达到后却又发现并非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适合自己,最终不过是白白耗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已。

(3)团队目标由于团队目标的不明确,使得我们把各自的小目标当成了自己的终极目标,而不知道大目标的存在。

由于资源的有限,每个队在实现自身的小目标的时候,势必出现了对有限资源的争夺以及独占的情况,从而导致其他队的利益受到损害。

如果我们确实是各自为政的小团队,这样的结果无可厚非,毕竟大家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必然会想尽办法使得自己得到最大利益。

但当我们是一个团队下的不同部门的时候,情况就有了变化。

团队的收益并非各个部门收益的简单加和,单独的一个部门获得最大收益并不意味着整个团队收益的最大化,相反很可能会损害到整个团队的总体利益。

因此,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高效的团队,必须要让团队成员明确整个团队的大目标,而不应该只告诉他们各自的小目标。

这样,团队的各个成员在完成各自的小目标的时候,才会从团队大目标出发,进行全面的统筹安排,兼顾团队的其他成员,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4)团队沟通由于物理状态上的孤立,使得大家在心理上也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感,再加上有各自的不同的小目标,因此根本没有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团队,而在不停的为各自的小目标而奋斗。

沟通的无效使得大家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只能通过不停的大喊大叫来引起别的队的注意,吵吵闹闹如同菜市场一般。

并且由于这种混乱状态,使得作为领导者的第七组根本没有办法跟其他六组进行沟通告知整个团队的目标;各个小组之间也无法明确彼此任务的异同以实现更高效的合作。

这种沟通的无效性,使得对有效资源的竞争变成了一种抢夺,大家不停的相互抱怨,并出现经常性的冲突与争吵,团队不复存在,成为一盘散沙。

由于各个小组的具体目标的不同,更由于资源和时间的有限性,无可避免地,团队中出现了抢夺资源的情况。

Eg:

想起某次听讲座,主讲人回答的问题就是当企业中的资源十分有限时,你要如何为自己的团队/项目向领导争取更多的资源。

他当时的回答是会尽力阐释将核心资源分配给自己的团队/项目的必要性,其中要特别强调领导者自身能自己的团队/项目成功中获得的好处。

回想我们的沟通与谈判过程,大家讨价还价的资本就是你们组这次把XX给我们使用了,下次我们就把YY给你们。

这是一种共赢的良性竞争与合作。

但是,在我们群体性地忽略领导、协调的情况下,这样本该肯定的沟通和谈判也显得有些苍白无力(5)竞争、合作与双赢由于资源的有限,使得每个队不得不产生竞争;而每个队已有的资源又不足以完成任何一个任务,又使得大家要完成任务就不得不进行合作。

在游戏过程中我们听到的最多的话是你们的XXX能给我们用一下吗,下次你们要什么我们都给你们或者我们给你们XXX,不过你们下次要给我们XXX。

这种合作,是基于竞争的合作,目的还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非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应该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即在双方明确共同目的的情况下,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得彼此都能获得较大的收益从而使得总收益最大。

Eg:

以非合作又非竞争的关系进行的共赢,市场经济的大潮背后,更需要人们关注考虑的东西。

我想作为物理学院的学生,除了经济,共赢的哲学对于以后我们做学问,求知问道也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

科学史上,不乏合作共赢的例子:

沃森、克里克合作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还有贝尔实验室的Penzias和Wilson一起设计射电天线,意外地测到不明来源的3.5K微波背景辐射,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相反的,丁肇中和Richter相对独立的发现了J/粒子,丁肇中带领的实验室把它命名为J粒子,而Richter带领的实验室则将其命名为粒子,最终同时发表。

我想如果他们两个实验室一开始就合作,可能会更早地得到需要找的粒子吧。

这也令我不由得想起微积分的创始人,牛顿和莱布尼兹,他们曾为微积分的发明权吵得不可开交。

若是他们早开始互补合作,他们各自创立的微积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漏洞,也可以推动微积分的发展快上几十年吧。

(6)领导力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是多么的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团队能否成功。

不仅如此,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影响着团队的效率。

如果他的领导出现偏差,直接的影响就是团队效率的降低。

如果他领导得当,就可以使团队的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地完成任务。

记得看《亮剑》时,主人公李云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此话虽难登大雅之堂,但话糙理不糙。

一支部队,一个团体,它的强大与否,完全取决于领导的能力,如果没有领导来发挥作用,则整个团体便是一盘散沙,注定了不会成功。

Eg:

就是我在此次惨败中获得的一些经验。

最近,由于在看关于五次反围剿的资料,从这个七巧板的活动联想到了第五次反围剿。

自然,我们在活动中的惨败并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坏的影响,但像第五次反围剿那样,在现实中,领导的不当有可能就会为之付出乃至生命和血的代价。

所以将来如果某天我们真站上了领导者的位置,就要好好地负起这份责任,因为这时候你做出的事已经影响不止你自己的利益,更是你手下所有人的利益。

a\关于角色定位:

不只是领导者第七组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其实本次课的每一个参与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因为在潜意识里,我们所有人都把自己先在地定位为执行者了!

其实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尤其是在40分钟的时间限制下,大家的心理都是急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手中的任务。

在现实的组织活动中,这种现象也很常见,因为在最短的时间做对事情往往是组织整体和每个成员的目标。

但是,我们大家几乎都对本次挑战没有任何宏观性的思考,就行动了。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先入为主的观念,导致的是思维定势和对新情况的不假思索。

JoelRossandMichaelKami曾有言论:

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像没有舵的船,只会在原地打转。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战略意识,即明确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并结合组织目标优化自己对组织的贡献。

但是,像我们这样没有固定人员的固定职能的团队,每次接到不同的任务就需要快速做出反应,对我们的要求其实还是有点儿高。

b\关于领导意识:

我一直强调,大家也别怪第七组,因为都还是事后诸葛,如果当时自己就在第七组,也不一定做得比他们好。

但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有领导意识,即领导的角色加之于身的时候我们要能扮演、会扮演这个角色。

这并不是说我们所有人都要当领导,而是说我们脑子中要有这根弦儿,要时刻准备着,因为谁也说不好,很可能下一秒自己就被推到领导的位置上去了。

最近看Job版的人写面经(面试经验),就有人提到群殴(针对具体case的集体讨论)之后被临时推上去做presentation的经历。

于是提示大家,就算没打算做presentation,也要做好思维和心理上的准备。

其实,同样的,在团队中,就算大家本来没打算做leader,也要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组织需要的时候能够发挥出leader的职能。

Eg:

我在外院学习印尼马来语。

关于团队和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