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4820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凉山州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Word下载.docx

7.北宋的都城是()

A.中京B.兴庆C.开封D.长安

8.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的契丹首领是()

A.耶律阿保机B.元昊C.努尔哈赤D.蒙哥

9.与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的是()

A.西夏B.金C.蒙古D.辽

10.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生活的民族是()

A.女真族B.契丹族C.党项族D.回纥族

11.宋金达成和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是()

A.黄河至阴山一线B.淮水至大散关一线

C.长江至大散关一线D.辽河至山海关一线

12.北宋前期,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的地区是在()

A.四川地区B.两广地区C.陕甘地区D.山西地区

13.1227年,蒙古军队灭亡的是()

A.金朝B.西夏C.辽朝D.北宋

14.元朝时,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

A.宣慰使司B.布政使司C.军机处D.澎湖巡检司

15.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

A.苏轼B.李清照C.关汉卿D.王祯

16.我国发明雕版印刷术是在()

A.秦朝时期B.春秋时期C.两晋时期D.隋唐时期

17.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是在()

A.两汉时期B.隋唐时期C.唐朝末年D.宋元时期

18.明朝的丝织业中心是在()

A.苏州B.南京C.成都D.开封

19.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是()

A.印度东海岸和波斯湾B.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C.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带D.越南沿岸和吕宋一带

20.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起山海关西至陇西B.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C.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D.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21.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的是()

A.元昊B.努尔哈赤C.成吉思汗D.皇太极

22.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率军亲征,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稳定西北部边疆地区的皇帝是()

A.雍正B.康熙C.顺治D.乾隆

23.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在()

A.明成祖时B.明神宗时C.乾隆末年D.顺治末年

24.下列对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中枢机构

B.康熙年间,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建立军机处

C.顺治年间,设军机处,限制海上贸易

D.军机处设置加强了中央对台湾的管辖

25.昆曲经过改良,有了很大发展,表演日趋成熟,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是在()

A.宋朝B.五代C.元朝D.明朝

二、列举题

26.举出清朝前期疆域东南西北四至。

27.举出明朝三部科技名著名称和作者。

三、综合题

28.阅读下列材料: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请回答:

(1)“开元”是谁在位时的年号?

他即位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2)开元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什么?

29.

宋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

(1)宋朝时成为丰饶的粮仓是指哪些地方?

(2)宋朝时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哪两个?

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名称是什么?

(3)经济重心南移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

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什么时候?

四、简答题

30.根据你所学的元朝知识回答:

(1)元朝的建立者是谁?

元朝定都在哪?

(2)元朝完成全国统一的时间是在哪年?

元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3)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的职责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凭才学做官;

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所以我国古代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是在隋炀帝时,B项符合题意;

A项是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CD项是完善科举制。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2.B

根据所学知识,武则天相继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自己称帝,该国号为周,不是宋,B符合题意;

ACD的叙述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A正确;

BCD与题干描述不符,排除。

故选A。

4.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由于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

选项C符合题意;

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A排除;

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他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B排除;

唐朝绘画的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以及宗教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等,D排除。

故选C。

5.B

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回到长安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故B项符合题意;

A项《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的史学著作,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的史实,故A项与题意不符;

C项《四书集注》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故C项与题意不符;

D项《马可波罗行记》讲述了一位13世纪的威尼斯人记述他行经地中海、欧亚大陆而游历中国的奇书,故D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B

6.D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灭亡以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出现五个政权,和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后蜀属于十国,不是五代,D符合题意;

后唐、后晋、后汉都属于五代,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7.C

根据所学知识,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C正确;

中京为洛阳,不是北宋的都城,排除A;

兴庆是西夏的都城,排除B;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排除D。

8.A

据所学知识可知,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故A项符合题意;

B项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政权,定都兴庆府,故B项与题意不符;

C项1616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故C项与题意不符;

D项蒙哥是蒙古大汗,是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故D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A

9.D

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宋真宗亲征,打退辽军,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走,宋朝给辽岁币,澶州旧称澶渊,所以这次宋辽盟约称“澶渊之盟”,故D项符合题意;

A项西夏与宋虽有议和,但与澶渊这一地名无关,故A项与题意不符;

B项金与南宋虽有议和,但与澶渊这一地名无关,故B项与题意不符;

C项宋与蒙古不存在议和,故C项与题意不符。

故选D

10.A

A项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生活,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契丹族生活在我国北方,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故B项与题意不符;

C项党项族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集中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故C项与题意不符;

D项回纥族生活在中国古代北方及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故D项与题意不符。

11.B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故B项符合题意;

ACD项与题意不符。

12.A

根据所学知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A正确;

B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13.B

据所学知识可知,1227年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西夏灭亡,故B符合题意;

A项1234年蒙古灭金,故A项与题意不符;

C项1125年辽被金灭亡,故C项与题意不符;

D项1127年北宋被金所灭,故D项与题意不符。

14.D

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D正确;

宣慰使司、布政使司不是题干描述的机构,排除AB;

军机处是清朝雍正时期设立的,排除C。

故选D。

15.C

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元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熔于一炉,是比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成熟。

元朝剧作家人才辈出,其中最优秀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C符合题意;

苏轼、李清照是宋代的词人,AB排除;

王祯是元代农学家,D排除。

故选择C。

16.D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D正确;

ABC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17.D

根据所学知识,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D正确;

两汉时期还没有发明火药,排除A;

唐朝时,中国发明火药,排除B;

唐朝末年,开始运用于军事领域,排除C。

18.A

据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故A项符合题意;

BCD项与题意不符。

19.B

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B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B。

20.C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先后18次修筑长城,其最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明长城起止地点是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B符合题意;

元昊建立西夏,A排除;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C排除;

皇太极,改国号为清,D排除。

22.B

康熙帝时,天山北部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唆使下,发动叛乱,圣祖三次率军亲征,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B符合题意;

ACD项都是清朝的皇帝,但与“打败噶尔丹,平定叛乱”不符,排除。

23.C

根据所学知识,乾隆末年,全国人口达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C正确;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一亿多,排除AB;

顺治是满人入关的第一位皇帝,正值战乱刚刚平息,人口数量锐减,排除D。

24.A

据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和地方部门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故A项符合题意;

B项军机处设置于雍正年间,故B与题意不符;

C项军机处是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与限制海上贸易无关,故C项与题意不符;

D项军机处是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置的,与加强中央对台湾的管辖无关,故D项与题意不符。

25.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昆曲有了很大发展,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选项D符合题意;

宋朝、五代、元朝时期,昆曲还没有成熟,ABC与题干内容不符,可排除。

26.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

根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西跨葱岭,北接西伯利亚,东临太平洋,南至南海诸岛。

27.《本草纲目》李时珍,《天工开物》宋应星,《农政全书》徐光启

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并亲自试验药物性能,写成的总结性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明朝徐光启的代表作《农政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是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宋应星的著作《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所以它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8.

(1)唐玄宗。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开元盛世

(1)根据所学知识,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

唐玄宗即位以后,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帮助下,施行一系列改革:

(2)根据所学知识,唐玄宗在位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没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鼎盛时期。

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29.

(1)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

(2)广州、泉州、市舶司

(3)唐朝中期、南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2)宋朝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是广州、泉州,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

(3)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到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30.

(1)忽必烈,大都

(2)1279年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中书省:

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枢密院:

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御史台:

负责监察事务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276年,元朝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1279年,元朝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根据所学可知,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