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4985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吉林省辽源市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前,“黑匣子”不仅使用在飞机上,许多国家在高速火车和汽车工也安装了“黑匣子”。

“黑匣子”的用途变得越来越广泛了。

①一种是无线电话记录系统

②它可以记录飞行速度、方位、高度和航向等多种数据

③可以把飞机驾驶舱内的谈话及外界的通话全部接收下来

④“黑匣子”是一个密封的金属盒,它里面装有两种飞行记录系统

⑤一种是数据记录系统

⑥一旦飞机发生灾难,专家便根据“黑匣子”中记录的声音和数据来分析失事原因

A.⑥④⑤③①② 

B.④⑤②①③⑥

C.⑥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③⑤②⑥

6.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国庆节本市同学聚会,欢迎光临,你的到来定会使寒舍蓬荜生辉。

B.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令嫒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7.下列各句中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长短句等称谓。

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因用了古典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B.《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C.“春秋五霸”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通常用有两种说法:

《史记索隐》的说法是: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而《荀子·

王霸》则是: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所整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学名著。

曾经有过《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名称。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距关,毋内诸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D.常以身翼蔽沛公

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B.行李之往来

C.沛公则置车骑D.愿大王少假借之

10.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加点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例: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B.夫晋,何厌之有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11.从加点词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供其乏困②函封之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烛之武退秦师⑤其人居远未来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夜缒而出⑧沛公欲王关中⑨箕踞以骂曰⑩素善留侯张良

A.①④/②⑤⑥/③⑧⑩/⑦⑨B.①⑤/②⑦⑨/④⑥/③⑧/⑩

C.①⑤/②③⑦/④⑥⑧/⑨⑩D.①④/②③⑤/⑥⑧/⑦⑨/⑩

12.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2分)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A.秦王复击轲,被八创B.以其无礼于晋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3.下列各句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时不我待B.群臣侍殿上者

C.沛公安在D.夫晋,何厌之有

2、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虽然风电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广阔,但近年来,我国风电产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弃风限电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西北、华北、东北“三北”地区,已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弃风限电现象的根本在于有效解决风电消纳问题。

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我国风电市场容量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为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的目标,我国应加快推动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因为风电已经从补充能源进入到替代能源的发展阶段,成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今,从西北、华北、东北到东南沿海,到处耸立着风机,我国风电呈现快跑态势,装机规模持续迅猛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连续5年领跑全球,累计新增9800万千瓦,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到2015年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达到1.29亿千瓦,年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3%,比2010年提高2.1个百分点。

风电已成为我国继煤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

专家认为,我国风电能迅猛增长得益于政策的持续性、补贴的力度大、投资者涌入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与风电疾驰发展的脚步相挟而来的是弃风限电问题十分严重。

据了解,从2010年开始,全国弃风率为10%;

2012年全国弃风率达到高峰,为17%;

2014年全国弃风率为8%,同比下降4%。

但今年以来,风电弃风现象加剧,上半年全国弃风电量17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1亿千瓦时;

平均弃风率15.8%,同比上升6.8%。

“造成风电发展双面性的原因是风电消纳问题严重。

”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达到1.29亿千瓦;

而在2005年年底,全国风电并网装机仅为126万千瓦。

10年间,全国风电并网装机增加100多倍。

风电发展速度过快、电网建设跟不上等是导致我国风电消纳问题的最重要原因。

此外,风电也存在着波动性、随意性、不稳定性等缺陷。

“三北”地区是风电消纳问题特别严重区域,原因在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风电消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风电健康持续发展的最大绊脚石,关乎风电发展的生死存亡。

对此,《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消纳优先,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举的原则,优化风电建设布局,大力推动风电就地和就近利用。

(作者叶伟,节选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有删改)

14.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于风力发电是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现如今我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都很重视风力发电。

B.2015年我国风力发电并网装机容量是十年前的100多倍,可以说我国风力发电是疾驰发展的,呈现出快跑的态势。

C.要实现2020年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和20%的目标,我国就必须加快推动风电这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

D.波动性、随意性、不稳定性等是风力发电存在的缺陷,这些缺陷也造成了风力发电的消纳问题。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风力发电已经从补充能源进入到替代能源的发展阶段,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B.虽然2014年全国风力发电过程中的弃风率仅为8%,但是在风电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全国弃风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C.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经过五年的迅猛增长,已经达到9800万千瓦,在电源结构中的比重也是逐年提高的。

D.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三北”地区,风力发电的消纳问题就特别严重,这已经严重制约了风力发电的健康持续发展。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认为,要想让风力发电摆脱风电消纳问题而顺利发展,就必须要坚持消纳优先,坚持集中开发与分散利用并举的原则,推动风电的就地与就近利用。

B.风力消纳问题是指风力发电发出来的电接入电网、再输送出去加以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的不理想状况。

C.国家对风力发电所给予的持续性政策、大力度的补贴,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再加上投资者的资金投入等,都推动了我国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

D.从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来看,任何时期、任何国家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愈大,风力消纳问题也就愈加严重。

3、古代诗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9分)

施师点字圣与,上饶人。

十岁通《六经》,十二能文。

弱冠游太学,试每在前列,司业高宏称其文深醇有古风。

寻授以学职,以舍选奉廷对,调复州教授。

未上,丁内艰。

乾道元年,陈康伯荐,赐对,言:

“历年屡下诏恤民,而惠未加浃。

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上曰:

“非卿不闻此言。

”诏从之。

假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使金。

致命金廷,立班既定,相仪者以亲王将至,命师点退位,师点屹立。

相仪者请数四,师点正色曰:

“班立已定,尚欲何为?

”不肯少动。

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

及后金使贺正旦至阙,问馆伴:

“师点今居何官?

”馆伴宇文价于班列中指师点以示之,金使恍然曰:

“一见正人,令人眼明。

先是,州郡上供或不以时进,立岁终稽考法,及是,主计臣有喜为督促者,乞不待岁终先期行之。

画命已下,师点矍然曰:

“此策若行,上下逼迫,民不聊生。

”或谓:

“令已出矣。

”师点曰:

“事有为天下病,惟恨更之不速。

”即追寝其议。

十四年,除知枢密院事。

师点惓惓搜访人才,手书置夹袋中,谓蜀去朝廷远,人才难以自见,蜀士之贤者,俾各疏其所知,差次其才行、文学,每有除授,必列陈之。

师点尝谓诸子曰:

“吾平生仕宦,皆任其升沉。

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得疾薨,年六十九。

赠金紫光禄大夫。

(选自《宋史·

施师点传》)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B.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C.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D.细民既困于倍输/重以岁恶/室且垂磬/租不如期/积多逋负/今明堂肆赦户/自四等以下/逋自四年以前/愿悉除免/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六经,一般指的是《诗》《书》《礼》《乐》《论语》《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

B.丁内艰,一般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

丁外艰,一般指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

C.正旦,即农历正月初一,古时这天朝廷会举行百官朝贺天子的礼仪活动。

D.枢密院为官署名,主管军事机密、边防等,至宋代与掌管政务的中书省并称“二府”。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施师点敏学早慧,才华出众。

年纪尚小他就已通晓《六经》、能写文章,在太学读书时,考试总得优等,后得到高宏的赞扬。

B.施师点为国储才,简拔贤能。

因蜀地远离朝廷,有才学的贤者很难有机会表现自己,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以备授官时选用。

C.施师点心系黎民,行事果断。

他担心提前实施年终考核法会使百姓陷入困境,尽管执行的命令已发出,他还是立即将其追回。

D.施师点立场坚定,据理力争。

在金廷上,面对司仪的无礼要求,他义正辞严、拒不让位,捍卫了朝廷的尊严,得到金人的敬重。

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在廷相顾骇愕,知其有守,不敢复以为请。

(2)夫人穷达有命,不在巧图,惟忠孝乃吾事也。

(二)21.课内文言文翻译(10分)

(1)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4分)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

以乱易整,不武。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22-23题。

(11分)

元夕

【明】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①应念一身遥。

【注】①重闱:

旧时可称父母。

2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从题目可知,此诗写于正月十五之夜,颈联“月满虚庭”的景色与此相应。

B.首联将家乡的繁华热闹与蛮村的孤寂寥落相对比,突出了各地风俗的不同。

C.颔联写出了作者的寂寞失落,如今身边只有经书相伴,却无车马往来相邀。

D.颈联对仗工整,写出了初春时节,残雪还未消融而梅花已率先开放的景象。

E.“独”字描写作者身在荒凉之地,元夕时一人枯坐的情形,更添悲苦之情。

23.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24.默写填空(8分)

(1)淇则有岸,。

(2)携来百侣曾游,。

(3),子无良媒。

(4)她静默地远了,远了,,走尽这雨巷。

(5),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6)荆轲和而歌,,士皆垂泪涕泣。

(7),谣诼谓余以善淫。

(8),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四、作文(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马克•吐温与朋友豪威尔准备去远郊春游,出门时恰遇大雨。

豪威尔见到大雨,不禁悒悒不乐,他问马克•吐温:

“你看这雨会停么?

”马克•吐温回答:

“所有的雨都会停的。

请以“雨过天会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

②不少于800字。

辽源五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答案

1.D(A、杞qǐB、忸怩不安niǔní

C、长篙gāo)

2.C(A、激浊扬清所向披靡B、书生意气夙兴夜寐D、悠悠鹿鸣白头偕老)

3.D(A、屡试不爽:

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的意思。

经常被误解为“没有成功”,属望文生义。

B、漠不关心:

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后面不能带宾语。

C、变本加厉:

原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多形容情况比原来更加严重。

前面不能再用“更加”。

D、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

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4.B(A、搭配不当,“看到”与“鼓乐唱腔”不搭配。

C、杂糅,“根据……调查”“……调查显示”二者任留其一。

D、不合逻辑,去掉“切忌”)

5.D(试题分析:

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可以用排除法。

通读文段发现④是总领句,应该排在第一,根据“专家便根据“黑匣子”中记录的声音和数据来分析失事原因”排出①③⑤②。

6.A(B.“家慈”称自己的母亲,改为“令堂”;

C.“斧正”为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

D.“令嫒”或“令爱”是对别人家女儿的称呼)

7.B(《史记》纪传体)

8.D

9.C

10.A

11.B(①⑤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⑦⑨名词作状语;

④⑥使动用法;

③⑧名词用作动词;

⑩形容词用作动词)

12.D

13.B(B项定语后置,其他为宾语前置)

14.C(原文表述为“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

15.C(是“新增9800万千瓦”)

16.D(扩大范围、因果未必成立)

17.C

18.A(《论语》改为《周易》)

19.B(“他便让他们上书自荐”错误,原文是他让蜀地的贤士上书推荐他们所了解的人。

20.(10分)

(1)在朝堂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他们)不敢再用这个理由要求他(让出位置)。

(“顾”“守”“以为”各1分,大意2分)

(2)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是才我们应当做的事。

(“穷”“达”“图”各1分,大意2分)

21.(10分)

(1)(荆轲)就私下里去见樊於期,说:

“秦国对待将军,可以说太狠毒了,将军的父母以及宗族,都被杀戮和没收为奴。

”(“私”“遇”“深”“为”各1分)

(2)派遣将领把守关口的原因是防止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所以”“出入”“非常”各1分)

(3)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

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

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敝”“与”“易”各1分)

22.BC(5分) 

(B项应为对比,突出自己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非风俗;

C项颔联译为“好在有剩下的经书为伴,也高兴没有车马经过的相邀出游”,重在“喜”字。

23.参考答案:

①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②是运用想象(或虚写)的手法表现:

③作者想到元宵佳节,诸弟齐集堂上赏灯的热闹情形,想到父母一定会牵挂孤身在外的自己,从而更加突出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24.

(1)隰则有泮

(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匪我愆期

(4)到了颓圮的篱墙

(5)忳郁邑余侘傺兮

(6)为变徵之声

(7)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8)揉碎在浮藻间

25.【参考范文】 

雨过天会晴

大雨倾盆的黑夜,曾有无数希望与热情被浇灭。

但漆黑中,我们仍能寻见那些坚强的火苗。

它们在豆大雨点的砸击下,依旧坚强地不灭,说出马克•吐温的名言:

在雨中独行,是乐观与信念告诉我们:

天一定会放晴。

那些灰暗的现实曾烙在历史书页中,十四世纪的黑暗轻易地窒息了无数美好的向往与希望。

但是,薄伽丘从未舍下珍贵的羽毛笔与墨水,那一行行清隽的文字依旧在他笔下生辉。

罗马教廷腐朽的恶雨,意大利黑死病的肆虐,都未曾绊住他的笔尖。

《十日谈》里,他写的一个个悲惨黑暗的故事,却也不懈地塑造过一个个纯净明白的灵魂。

他凭的是什么?

是心底里那乐观与自信的呐喊,他也许看不到光明,但他乐观人类不会从此堕落,他自信自由与民主之风定会拂走乌云,还晴朗明媚之天空。

在暴雨中跌倒,是不屈服的意志助我们爬起,依旧抬头等待天晴。

在那个软弱委靡的王朝,国家动乱与家庭破裂的狂风暴雨一次次掀翻了曾经优雅的李清照。

在雨中,她狼狈,她不堪,她奉献了忠心却无人理会!

她绝望了吗?

她从此一蹶不振了吗?

没有!

暴雨之洗去了她曾经的稚嫩与温婉的生活,不曾折断她的意志之脊。

失去了一切,潦落了半世,她既然用一意志撑起高昂的头,依然坚强地寻觅那片晴空。

最终,历史留给了她艳阳与蓝天,她在芳冢中也已微笑闭目。

在延绵不绝的雨中,是真正宽广的胸怀伴我们走出乌云密布,重返明媚生活。

十九岁的印度青年,怀着对天文的挚爱与追求,踏上异土,但命运并不垂青于他,钱德勒塞卡,在天文学会上被权威粗暴地否定后,从此面对白眼与冷嘲。

年青的心也许有过不甘,也许怨恨诅咒过。

但他终于还是把心上的丘壑抚平,终于能平常面对。

有这样的胸怀,他继续着他的科学生涯,继续着他的严谨治学,继续着他的风趣优雅,终于在中年成就名家。

雨停了,但早在他放下怨恨那一刻停了,是胸怀帮了他。

在人生道途上,总会遇着疾雨,淋湿我们本该平顺的衣衬,阻着我们本该矫健的步伐。

但只有真正在行走人生的人,真正希望走出人生的人,才能在寒颤时坚挺,在跌倒时爬起,在愤怒中放开心胸。

支撑我们的,正是那些人类最珍贵的乐观、意志与胸怀。

雨过天会晴,我们都能做到。

[简评]议论性散文。

审题准确,中心明确,三个分论点的设置恰当——从“乐观与信念、不屈服的意志、宽广的胸怀”展开说理。

“雨中”、“暴雨”、“绵延不绝的雨”体现了层次美。

论据典型充分,选材宽广——中外结合。

紧扣段落中心与论据的联系展开论证,正反辩证分析,说理透彻,结构完整,详略恰当。

语言流畅有文采。

【参考译文】 

施师点字圣与,是上饶人。

他十岁就精通《六经》,十二岁就能写文章。

施师点成年后到太学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司业高宏称赞他的文章很朴实,有古代学者的遗风。

不久,施师点被授予学校的官职,以上舍身份被选派去参加殿试,皇上调他任复州教授,没等到上任,遭逢母丧。

乾道元年(1165),陈康伯推荐他,皇上召施师点对答问题,他说:

“以往各年屡次下诏抚恤百姓,而皇上的恩泽并未深入到百姓中间。

百姓已经为加倍的赋税所困,又加上年成不好,屋里的存贮也将近空了,租税不能按期交纳,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拖欠。

现在祭祀明堂大开恩赦,民户从四等以下,自四年以前拖欠至今的租税,希望朝廷全部予以免除。

”皇上说:

“不是你,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并诏令有关部门遵从这些意见。

(施师点)临时以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的身份出使金国。

施师点担负使命到金国朝廷,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司仪因为亲王将到,命令施师点退一位,施师点坚定而不动摇。

司仪请求了多次,施师点严肃地说:

“排列站立的次序已定,还想要做什么?

”不肯稍稍移动,在朝廷上的人互相看看(都很)惊愕,知道他有操守,不敢再以此要求他(让出位置)。

等到后来金使正月初一来到南宋朝廷祝贺时,问接待他的官员:

“施师点现在做什么官?

”接待他的官员宇文价从列队站立的人中指着施师点给他看,金使恍然大悟地说:

“一看见正直的人,就使人感到眼前一亮。

在此之前,州郡上供钱物有不按时呈进的,于是朝廷设立了年终稽查考核的法令。

等到这样办了,主管财政的大臣有喜欢监督催促的,请求不等到年终提前施行。

皇帝的批示已经下发,施师点惊惶地说:

“这个政策如果推行,上下一齐逼迫,百姓将不能安定生活。

”有人说“:

命令已经颁布了。

”施师点说“:

所做之事将成为天下的危害,只恨(自己)不能迅速加以更改。

”于是立即追去扣住不发这个命令。

十四年,他授任知枢密院事。

施师点诚恳地访求人才,亲手书写下来放在夹袋里,(并)认为蜀地离朝廷远,有才能学识的人很难显露自己,蜀地士人中贤能的人,让他们各自呈上他们所了解的人,按他们的才华品行、文学才能排列顺序,每当朝廷授任官职时,必定列出他们的名字上报。

施师点曾对他的儿子们说“:

我一生做官,都听其自然升降。

人的困顿显贵自有天命,不在于取巧图谋,只有忠和孝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

”施师点生病死去,终年六十九岁。

朝廷追赠他为金紫光禄大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