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纲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5054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6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汉语史纲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语史纲要.docx

《汉语史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史纲要.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语史纲要.docx

汉语史纲要

1、谈谈方言中语音词汇与语法的现象

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优越的低于条件,也形成了独特的南京文化,从南京方言中有着丰富的词汇

1、同词异音在南京话中,有相当多的与普通话同词异音的词语

南京话:

我[o]锅[ko]普通话我【uo】锅【kuo】

2、同词异义在南京话中,有部分与普通话同词异义的词语

如:

“胡椒”是指“辣椒”;干面是指面粉;绝对是指好极了

3、义同形别这是南京方言词汇与普通话最主要的差异

如:

老巴子:

排行最小的子女;犯嫌:

讨厌;意怪:

恶心的意思

4、南京话阴平的调值近于北京话的去声,反之亦然。

阳平和上声字与北京话几乎无差别。

除此规则之外,南京话亦有一些连续变调现象;南京话两入声字相连,前一个有时变为上声,如不必,没得,等等.南京话两上声字相连成词,前字变阳平,这和普通话一样,如“广场”“广”变阳平。

5、南京方言中的语法大多与普通话相同,但会出现许多歇后语,如:

“出了南门---尽是事(寺)”“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等呈现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

2、研究上古声母材料有哪些?

1.谐声偏旁。

谐声偏旁是考求上古韵部的依据之一,考求上古声母,也可以利用谐声偏旁,例如:

“扮”从“分”声;悲从非声,由此可以推知扮跟分、悲跟非的声母相同

2.异文。

异文是同一种语言材料而文字写法不同的情况。

例如:

匍匐,《谷风》写“匍匐”,《礼记》写作“扶服,《左传》写作“蒲伏”。

由此可以推知“匍”“扶”“蒲”的声母相同

3.反切。

同一个被切字而其反切上自不同。

这就称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之一。

例如:

《诗经》“蕴隆虫虫”中“虫,《经典释文》记载有两个反切:

直忠和徒冬反,可见,“虫、直和徒”的声母应该相同。

4.读若。

读若是反切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因而能够反映出古人的读音。

例如:

“扮”“粉”的声母相同

5.声训。

声讯的特点是:

“同声为训”,即用来解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

例如:

“邦,封也。

”从声母的角度考察,“邦”与“封”的声母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6.现代方言。

方言口语中往往保存着古音,可以用来考证上古的声母。

3、古代有哪些注音方法?

叶音法是什么?

1、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用二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如“毛,莫袍切”。

“莫”的声母m和“袍”的韵母加声调aó,合起来是maó。

只要我们掌握反切的基本用法,就能反切出现在的读音了。

但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有的反切已经切不出现在的读音了。

2、直音法:

就是用一个字直接注明另外一个汉字的读音,如“蛊”,音“古”。

这种方法简单明了,但有较大的局限性:

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则此法不能用;有的字虽然有同音字,但都比较生僻,注了等于没有注。

3、叶(读xié)音法:

这是一种应该否定的注音法。

古人认为读诗词时,为了押韵可以临时改变读音,以求和谐,这是一种太过主观而且没有根据的注音法,现已不用了。

叶音法一般用“叶”某音的方式来注音,比如“贫”(三)中的“叶频眠切,音骈”,就是叶音法。

叶音法是用改变字的读音来迁就押韵的注音法。

这里为了跟欧诗最后一个字“篇”押韵,就把“贫”的读音改为“骈”。

这种注音法是对古代语音缺乏认识造成的结果,是不科学的。

4、反切注音法产生的原因,以及反切注音的方法和反切的作用。

反切也叫反语,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传统的注音方法。

汉语本来的注音方式是读如某字,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其声明学为汉语引入了反切这种注音方法。

另据考证,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

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隋唐的反切是研究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基本资料,是汉语音韵学的基础之一。

用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

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

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反切第一次将音节二分,使汉字的注音方法走上了拼音化道路。

在汉语注音符号和拼音方案公布之前,反切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注音方法。

同时,反切还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法。

反切造字方法的造字原则符合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形音义统一的本质特征,它用已有汉字材料造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用形声字说明古无亲唇音、古无舌上音的现象

上古声纽的重要学说中,这是由钱大昕发现的。

古无亲唇音是说:

上古语音系统中不存在非、敷、奉、微一组声母,它们包含在帮、滂、并、明之中。

古无舌上音的现象:

上古语音系统中没有舌上音,中古的舌上音(知、彻、

澄)在上古时包含在舌头音(端、透、定)之中。

如:

6、守温三十六字母次序代表何时的声母系统?

唐代后期,有人将当时汉语语音的声母归为三十类,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守温三十字母。

守温三十字母大概代表了唐代语言的声母系统,到宋初,这三十字母便被增加为三十六字母,现一般通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

但是关于守温三十字母的创立还有其它说法,按钱大昕等人考证,守温是唐季沙门僧人,后于三十字母的创立。

僧守温则采西域婆罗门书之四十二字母,又兼陆(陆法言)、孙(孙愐)之韵书,参稽比较,遂制成三十六字母。

也就是说,三十字母与三十六字母的创立大概还是源于西域佛经的制音思想与方法,这与韵图的创立是无异的。

守温三十字母大致如下:

唇音:

不芳并明齿头音:

精清从

重唇音:

帮滂并明正齿音:

照穿床审禅齿头音:

精清从心邪半齿音:

舌头音:

端透定泥正齿音:

审穿禅照轻唇音:

非敷奉微牙音:

见溪群疑

舌上音:

知彻澄日清喉音:

心邪晓舌头音:

端透定泥喉音:

影晓匣喻

牙音:

见溪群来疑浊喉音:

匣喻影舌上音:

知彻澄娘半舌音:

这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宋代初期汉语声母的类别。

它比守温的三十字母增加了六母,这就是轻唇音非、敷、奉、微。

唐代初期,清唇音大概尚未从重唇音分化出来,故三十字母中没有清唇音一类。

而娘母起先归于泥母之中,床母的不出现,则是因为自古“床”、“禅”不分,到宋初才加以区分。

7、《早梅诗》的每一个字分别代表近代汉语的哪个声母?

早梅诗兰茂《韵略易通》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兰茂《韵略易通》与《中原音韵》同为北音韵书,此书用“早梅诗”二十个字代表近古声母,这是北音系统声纽具有标目的开始。

 

8、中古声母和现代普通话声母有怎样的对应关系?

9、研究上古和中古语音系统的材料分别有哪些?

研究上古语音的主要材料

(一)古音学家研究上古声部,主要依靠五个方面的材料

1.中古韵书、韵图中所归纳出来的声类2.谐声字(形声字)。

3.异文。

4.读若或读如。

5.声训。

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韵部,主要依靠三个方面的材料

1.《切韵》系统。

2.先秦韵文,主要是《诗经》、《楚辞》的用韵。

3.形声偏旁。

研究中古语音材料1、反切2.《广韵》3、三十六字母

《广韵》的全称是《大宋重修广韵》,作者为北宋陈彭年、丘雍等,成书于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韵书。

共分206韵,收字26194个。

价值:

保存了《切韵》的语音系统,并作了合理的调整。

是研究中古语音的必需资料,是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分合比较的基础,是研究近代音与中古音对应规律的重要资料

10、简述中古声调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演变:

第一,平分阴阳。

古代的平声现代普通话分化为阴平和阳平。

现代普通话和大多数方言,平分阴阳的条件很明显,它是按声母的清浊来分化的,即清音变成阴平,浊音变成阳平,清音包括全清和次清;浊音包括全浊和次浊。

例如:

邦,帮(全清)母字,现代普通话读阴平。

房,奉(全浊)母字,现代普通话读阳平。

披,滂(次清)母字,现在普通话读阴平,明,明(次浊)母字,现代普通话读阳平。

第二,浊上变去。

指全浊声母的上声变成了去声。

但所谓“浊上”,只指全浊声母的上声字,次浊上声不变。

比如“尤”韵的“九、舅、有”,古代都是上声字,到现代普通话里只有“舅”字变成了去声,这是因为它是全浊“群”母字;而“九”是全清见母,“有”是次浊喻母,所以仍念上声。

第三,入派四声。

现代普通话没有入声字,古代入声字,到了普通话里已经转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去了,这就叫“入派四声”。

从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可以发现,当时入声分配是很有规律的,如全浊字母的字全部变阳平(如:

白(並)、舌(船)),次浊字母的字全部变去声(纳(泥)、辣(来)),清母变上声(北(帮)、法(非))。

因为没有派入阴平的入声,所以叫“入派三声”。

但是,到了现代普通话里,则有入派阴平的,如:

八、郭;有入派阳平的,如:

福、吉;有入派去声的,如:

必、赤;有读上声的,如:

笔、谷。

11、中古时期,人称代词有哪些重要的发展事实:

第一,原来人称代词的“变格”逐渐消失了,“吾”与“我”在语法作用上已经没有分别了,“其”字也不专用于领格而可以用于主语和宾语了。

“吾”字除了在否定句(“不吾知”)的情况下,在先秦一般不用于宾语。

战国时代,此规则不能严格遵守了,如:

故辟门除涂,以迎吾入。

到了汉代,也有“吾”用于宾语的情况,如:

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

到了中古时期,这种情况更为常见,所以,我们认为这种结构应该算入中古时期。

如:

碧山不负吾。

这种情形的产生,应该是由于“吾”在口语里的已经消失,以“吾”代“我”,纯然是仿古。

“其”字用于宾语,出现在晋代以后的史料中,如:

可引军避之,与其空城。

至于主语,出现在南北朝以后,如:

乞白服相见,其永不肯。

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出现了新形式,即“伊”“渠”“他”。

“伊”字大约起源于四世纪到五世纪,唐代继续使用着,如:

伊必能克属。

“渠”到了唐代大量出现,如:

女人羞自嫁,方便待渠招。

“他”起源于唐代,宋代后普遍应用。

如:

这个却须由我不由他了。

12、人称代词复数形式的出现时代及其发展:

近代汉语人称代词的主要发展是形尾“们”字的产生。

上古人称代词单复数采取同一形式。

先秦时代,只在《左传》里有一个“吾侪”(我们这一类的人),但“侪”字并非形尾。

汉代以后,有“属”“曹”“等”“辈”,并且渐渐多见。

如:

且公等义不辱。

它们与“们”字的差别在于,“们”字为复数的固定形尾;“侪”“属”“曹”“等”“辈”则不是固定的,而且没有形成形尾。

形尾“们”的产生大约在十世纪到十一世纪之间。

在元曲里写成“每”,如:

他每都恃着口强。

在北方方言里,宋代新兴了代词“咱”字,后来加上形尾“们”字,成为“咱们”。

到了近代后期,“咱们”和“我们”有了明确的分工。

“咱们”是包括式,“我们”是排除式。

13、现代指示代词“这”和“那”是什么时代产生的?

他们是怎样发展出来的?

“这”字在唐代就出现了,宋代更多,有时候写作“者”“遮”,如:

“牟尼这日发慈言。

”“不是者个道理。

”至于“这”字的来源,比较近理的推测应该是由指示代词“之”字转变而来。

但是,许多人觉得“者”字并非本字,所以又写作“遮”。

“那”字在唐代也出现了,宋代以后就继承下来。

如:

兽王问那大王。

“那”字的来源比较简单,如果不是上古的指示代词“若”字,就是“而”字。

14、上古疑问代词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到了后代它们在用法上起了些什么变化?

疑问代词自古就分为指人和指物两种,而且大致可以分为三系:

一,系,(指人):

主、宾语:

谁;主语(常用于选择):

孰。

二,系,(指物):

何、曷、胡、奚。

三,○系,(指处所):

恶、安、焉。

谁:

(1),指人,用于主语和宾语。

如:

吾谁欺?

欺天呼?

(2),用于定语,如: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孰:

(1),用于选择,但不用于宾语,如:

父与夫孰亲?

(2),指无生之物。

如:

五色不乱,孰为文采?

何:

(1),指物,用于宾语。

如:

朕又何知?

(2),用于定语,兼指人和物。

如:

是何人也?

此何木也哉。

(3),用于状语,“为什么”“怎么”,如:

夫子何哂由也?

曷、胡、奚:

(1),只用作状语,很少用作定语,如:

子奚不为政?

天曷不降威?

(2),指物的“何”“奚”有可以兼指处所,如:

奚自?

恶、安、焉:

(1),先秦时,只专指处所,如:

居恶在?

仁是也。

(2),恶、安、焉等于现代汉语“哪里”的活用。

恶得、恶能、安能、焉能等于“哪里能够”。

安知,焉知等于“哪里知道”。

总之,疑问代词之间的分别,在先秦是相当清楚的,到汉代以后,界限变的不那么清楚了。

15、跟“何”的意义相同的“底”首先见于什么时代?

它在后代的应用情况怎样?

从南北朝起,史料中出现了一个“底”字,它的意义和“何”字相同。

如:

单身如萤火,持底报郎恩?

到了唐代,“底”字用得更加普遍了,如:

花飞有底急?

老去顾春迟。

在唐代其他诗文和宋代诗文中,“底”字也是常见的,特别是“底事”。

如:

风流真底事?

16、现代疑问代词“哪”(那)是怎样发展来的?

现代汉语的“哪”字,直到五四时代,还写作“那”。

据观察,真正对处所提出疑问,就用“何处”;如果是活用的疑问(反诘),就用“那”字来代替上古的“恶”、“安”、“焉”。

这个“那”字的产生时代大约在汉末,如: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到了唐代,已经用得很普遍了。

如:

在下那得有此才?

看来,“那”字的语法意义是来字上古的“安”“焉”。

“安”“焉”收音于--n,可能转化为na。

17、为什么说上古“者”和“所”具有指代的性质?

后来“所”字在用法上起了一些什么变化?

马氏文通把“者”和“所”都认为是关系代词,可以推断出,“者”和“所”是同一性质的代词。

“者”和“所”在上古语音系统中是同属于鱼部的,他们都是指示代词的一种。

“者”字是被饰代词,一般用于定语的后面。

如: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另外,“者”还可以放在“昔”后面,表示时间,还可以放在数词后面,表示并举。

如:

昔者辞以病。

二者不可得兼。

“所”字经常放在外动词的前面,它的语法作用是使这个动词、整个谓语形式或整个句子形式都变为定语的性质。

如:

臣之所好者,道也。

汉代以后,“所”字获得了一种新的语法意义,就是在被动句中作为动词的词头。

在这种情况下,就丧失了它的指示作用,如:

汉军却,为楚所挤。

到了现代,在“所”字后面的动词和前面的主语合起来成为定语的时候,它们所强调的就不再限于本义的施事者了。

如:

我昨天所买的书,“所“字所要强调的并不是“我”,而是“昨天”。

“所”字在现代一般口语里已经很少用了,甚至是完全不用。

18、为什么说先秦时代“是”“为”“非”三个字不是系词?

在上古汉语里,名词不需要系词的帮助也可以构成判断。

“是”:

(1),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很像系词,但是,实际上而是指示代词,和“此”的意义相近。

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2),上古汉语常有“是也”的说法,这里的“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形容词,略等于现代所谓的“对”,如:

大节是也,小节是也。

另一种,理解为复指上文,是指示代词,如:

汤是也。

此两种情况中,是均不为系词。

“为”:

(1),“为”字本身不是一个系词,而是一个动词,本意为“做”。

如: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2),在主语和判断语指称同一事物的时候,“为”字不能省,但此时,“为”并不是系词,因为,它不是普遍应用的,而是偶然出现的,而且,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用它的必要。

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汉语的系词只用于判断句,不用于描写句。

而“为”字可以用于描写句。

如:

民为贵,社稷次之。

(4),系词属于基本词汇,在同一个语言中同时有两个系词是不可能的,上古的系词又有“是”,又有“为”是不现实的。

“非”:

“非”字在上古也不是系词,只是一个否定副词,一般对名词加以否定。

如:

此非仁也,非义也。

由此看来,先秦时代没有真正的系词。

19、系词“是”的产生时代及其用法的发展。

“是”字是由指示代词发展为系词的。

在先秦时代,主语后面往往用代词“是”字复指,然后加上判断语。

“是”字经常放在主语和谓语的中间,这样就逐渐产生出系词的性质来。

如: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汉语真正系词的产生,大约在公元一世纪前后。

如:

余是所嫁妇人之父也。

在中古时期,系词有两大标志,第一,它摆脱了语气词“也”字,“是”字成为必要的,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系词。

如:

问今是何世。

第二,系词“是”字加否定副词“不”字,在口语里代替了上古的“非”。

渠本不是我,我本不是渠。

“是”字用为系词以后,又产生了许多种活用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承认或否认某一件事实,有时候是追究原因,如:

我不是不会,就是未认得。

由承认的意思,又产生了变相的容许式。

如:

咱们走是走,我就是只舍不得那姑子。

20、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阿】:

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

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

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

卿语阿黑,何敢不逊?

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

阿监、阿尼

4、“阿放在代词之前”如:

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

《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

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

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

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老】“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

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可见此“老”也是实词。

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

“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老”已虚化为词头。

如:

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

“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

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

“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

“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

如,耽耽老虎底许来。

(王恽诗)

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22、举例说明秦汉以前汉语史中类似词头哪些、作用是什么?

1.【有】一般用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前人称之为“语助”即当作虚词看待。

名词前的“有”的用法有两种情况:

(1)加于国名、族名、地名前。

如“有周”、“有济”。

(2)加于一般名词前。

如“有家”、“有政”。

“有”的第二种用法表明“有”已扩大至用于一般名词之前,“有家”、“有众”、“有王”、“有司”之类中的“有”不可能是“或”、“域”、“国”之义,以“有司”为例,《史记·司马相如传》“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作“所司”,“有”与“所”相当,应是虚化的语法成分。

这种成分加于名词前,无实在词义,又不表示诸如介词、连词的语法关系,看作标示名词词性的前加成分。

“有”不专用于名词,它还可加在形容词的前头,因此不具有指示词性的语法意义。

《诗经·》“鲁道有荡”。

(2).国名前的还有“於”和“句”,使用范围极窄。

如:

於越入吴。

维: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诗经》言:

陟zhì彼南山,言采其蕨jué。

《诗经·》

其: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áng.《诗经》战国以后就不见了。

23、古代史料中“子”是不是词尾是否凭意义来判定,有哪些情况下的“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区分词尾“子”和非词尾“子”的方法:

轻音(现代)、意义(古代)。

儿子zǐ女子zǐ桌子zi

现在我们只能凭意义来看古代文献中的“子”是不是词尾。

有六种“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第一是“儿子”的“子”。

《诗经·小雅·斯干》:

“乃生男子…乃生女子”。

第二是作尊称用的“子”。

夫子、君子

第三是指禽兽类的初生者。

《汉书·班超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第四是指鸟卵。

鸡子、凤子。

第五是指某种行业的人。

舟子、渔子。

第六是指圆形的小东西。

《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24、分析汉语中三个动态副词,了、过、着,由实词变虚词的过程

现代汉语“了”、“着”、“过”用在动词后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是由实词逐步演化而来的。

【了】实词有“了悟”意义,但“了”与词尾“了”无关,词尾‘了”是从表示“了结”意义的‘了”发展而来的,表示“了结”意义的“了”是动词,除单独用外,还可用于动词后充当补语,这种用法从魏晋南北朝时起一直延续到唐代。

如:

秋收了,先耕荞麦地。

不过从唐五代时起“了”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了”除继承过去独用及作补语用法外,已出现虚化为动词词尾的语言现象,这种变化集中地表现在变文中。

“了”作动词补语的如:

直至三日复墓了。

这种“了”尚未虚化,“了”仍有“结束的实词意义,同动词的结合也不紧密,因此不能看作动词的词尾。

虚化的词尾“了”是在“动词+补语‘了’”和“动词+词尾‘了’”的交织运用中逐渐形成的。

“长者身心欢喜了,持其宝盖诣如来。

”这例句的“了”本身不具有“了结”的动词意义,仅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行为的完成,“身心欢喜了”不能释为“身心欢喜完了”这种“了”只能解释为动词的词尾。

应该指出,变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动词“了”的格式中“了”很难分清,究竟算动词(充当补语),还是算词尾。

例如:

夫人闻了,又自悲伤。

这种情况正说明词尾“了”是由充当补语的动词“了”发展而来。

“了”在由动词发展为词尾的过程中,经历了补语“了”与词尾“了”混杂运用的阶段,“了”作补语是“了”虚化为词尾的必经阶段。

一当”了”完全失去充作补语的功能也就完全虚化为词尾“了”了

在形式上,这种典型的词尾“了”后附于动词,而在“了”后又带上动词的宾语。

这种变化变文中已有反映。

例如:

见了师兄便入来。

“了”也置于动词与宾语之间,表明五代时完全虚化的词尾“了”确已产生。

到宋代这种“了”使用逐渐增多。

例如:

关了门,闭了户。

“了”还可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变化的情况,这种用法也是从五代开始产生的。

如: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岳飞《满江红》

【“着”】“着’有“穿着”“附着”义,词尾“着”是由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发展而来的。

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起源很早,《左传》中已可见用例:

风行而着于土。

《世说新语》中“着”用于方位结构之前,这种“着”仍是动词。

例如:

常自带绛绵绳,着腰中。

当“着”后附于动词充当补语时,此“着”已开始虚化,其语义和语法作用相当于介词“到”。

如:

王有不平色,语信云:

“可掷着门外。

这种“着”在同时代其他作品中也有运用的。

例如:

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

唐以后继承了这种用法,变文中的例句:

舜即泣泪而拜,老母便与衣裳,串(穿)着身上,与食一盘吃了。

以上用例“着”后宾语均表示处所,唐代以后还出现了“着”后宾语指人的用例;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

“着”进一步虚化为动词词尾,有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这种“着”的产生始自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已很普遍。

例如:

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

另一是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这种词尾“着”在六朝时也已见到。

例如:

想着妻子,而自系缚。

(《生经》)

形容词带“着”词尾的也已见用例。

如:

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

(〈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宋元以后,词尾“着”运用更为普遍了。

如:

你把我个绦当龙头,这个当龙尾,仰着头,开着脚。

【过】动态助词“过”也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说文》“过,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