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205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docx

福建省三明市三地三校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三明市三地三校联考期中考试

联考协作卷高一化学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23题24题每题3分,其他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SiO2可与碱和氢氟酸反应,故其属于两性氧化物

B.制玻璃、水泥的原料都用到石灰石

C.硅在常温下不与氧气、氯气、硝酸反应

D.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

【答案】A

【解析】

【详解】A.一定条件下SiO2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SiO2和氢氟酸反应,但不能和其它酸反应,故A错误;

B.制玻璃的原料为石英、纯碱和石灰石,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所以都用到石灰石,故B正确;

C.硅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在常温下不与氧气、氯气、硝酸反应,故C正确;

D.沙子、石英、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SiO2,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准确掌握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用途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两性氧化物是指既能和酸反应也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这里的酸和碱不能是某种特定的酸或碱。

2.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A.断裂化学键B.水的分解

C.总能量生成物高于反应物的反应D.浓硫酸稀释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A不选;

B.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B不选;

C.总能量生成物高于反应物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不选;

D.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D选。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把握溶解及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3.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aOB.NaOHC.K2OD.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离子化合物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不同非金属原子间利用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据此解答。

【详解】A、CaO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

B、NaOH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B错误;

C、K2O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

D、CO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仅含共价键,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和化合物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KOHB.CO2C.MgCl2D.Na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之间是离子键,氢氧根中存在共价键,故A正确;

B.CO2中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

C.MgCl2中只存在离子键,故C错误;

D.Na2O中只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构成微粒和形成条件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5.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就含铁单质有上亿吨,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CaMgSi2O6)、钾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SiO4)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辉石、钾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

B.钾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

K2O·Al2O3·6SiO2

C.橄榄石中铁为+2价

D.月球上有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上铁的活动性比地球上铁的活动性弱

【答案】D

【解析】

【分析】

A.依据硅酸盐的分类作答;

B.根据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来书写;

C.根据元素的化合价规则来判断铁元素的化合价;

D.金属的活动性是金属本身的性质,和金属所在的位置无关;

【详解】A.辉石[CaMgSi2O6]、斜长石[KAlSi3O8]和橄榄石[(Mg,Fe)2SiO4]的成分均属于硅酸盐类,均属于硅酸盐矿,故A项正确;

B.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

先写活泼金属氧化物,然后是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再是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最后是水,所以斜长石的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

K2O·Al2O3·6SiO2,故B项正确;

C.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镁元素化合价是+2价,硅元素化合价是+4价,氧元素化合价是−2价,所以铁元素化合价是+2价,故C项正确;

D.金属铁的活动性是金属本身的性质,这与金属是在月球上还是在地球上无关,只是月球上没有氧气,金属铁不会被氧气氧化,所以在月球上存在游离态铁,故D项错误;

答案选D。

6.现有100mL3mol/L的NaOH溶液和100mL1mol/L氯化铝溶液,①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②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比较两种操作的结果是

A.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不等B.现象相同,沉淀质量也相等

C.现象不同,沉淀质量相等D.现象不同,沉淀质量不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发生反应:

Al3++3OH-=Al(OH)3↓,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分别发生:

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00mL3mol/LNaOH溶液中n(NaOH)=0.3mol,100mL1mol/L的AlCl3溶液中n(AlCl3)=0.1mol。

将NaOH溶液分多次加到AlCl3溶液中,发生反应:

Al3++3OH-=Al(OH)3↓,现象为观察到白色沉淀;将AlCl3溶液分多次加到NaOH溶液中,分别发生:

Al3++4OH-=AlO2-+2H2O,Al3++3AlO2-+6H2O=4Al(OH)3↓,先没有沉淀后出现沉淀,所以二者现象不同,由于AlCl3最后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质量相等,故答案选C。

7.用铝箔包装0.1mol金属钠,用针扎出一些小孔,放入水中,完全反应后,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

A.O2和H2的混合气体B.11.2LH2

C.大于1.12LH2D.小于1.12LH2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方程式2Na+2H2O=2NaOH+H2↑可知0.1mol钠和水反应生成0.1mol氢氧化钠和0.05mol氢气,即1.12L氢气(标况下),氢氧化钠和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实际产生的氢气体积应该大于1.12L,答案选C。

8.某同学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有Al(OH)3],试分析下列饮食中,该同学在服药期间不宜食用的是()

A.可乐B.白粥C.面条D.矿泉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胃部不适,医生诊断后让其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可知该同学是胃酸过多,而可乐是酸饮料,能与胃舒平的主要成分反应,降低药效,所以不宜食用可乐,

故答案选A。

9.下列反应的离于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a2++SO42-=BaSO4↓

B.将一小块钠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2Na+2H2O=2Na++2OH-+H2↑

C.向氨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

Al3++3NH3·H2O=Al(OH)3↓+3NH4+

D.碳酸钙溶于盐酸:

CO32-+2H+=H2O+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Ba2++2OH-+Cu2++SO42-=BaSO4↓+Cu(OH)2↓,故A错误;

B.将一小块钠投入过量的盐酸中:

Na+2H+=2Na++H2↑,故B错误;

C.向氨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铝溶液,氢氧化铝与氨水不反应:

Al3++3NH3·H2O=Al(OH)3↓+3NH4+,故C正确;

D.碳酸钙溶于盐酸:

CaCO3+2H+=H2O+CO2↑+Ca2+,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离子符号书写是否正确;2、原子数目和电荷是否守恒;3、反应的产物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10.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①Al②Al2O3③Al(OH)3④NaHCO3⑤NH4NO3

A.②③B.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Al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②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既能和硫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③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既能和硫酸反应也能和氢氧化钠反应;④NaHC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⑤NH4NO3与硫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氨气和水,所以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①②③④,

故选C。

11.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

已知:

(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

(2)b与d的硝酸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e可被磁铁吸引。

由此推断a、b、c、d、e依次为(  )

A.Fe、Cu、Al、Ag、MgB.Mg、Cu、Al、Ag、Fe

C.Mg、Cu、Al、Fe、AgD.Al、Cu、Mg、Ag、Fe

【答案】B

【解析】

【详解】)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c为Al;e可被磁铁吸引,e为Fe;a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a为镁;b与d的硝酸盐溶液反应,置换出单质d,,b比d活泼,b为Cu,d为Ag;确定a:

Mgb:

Cuc:

Ald:

Age:

Fe。

答案:

B

【点睛】本题的突破点在能和强碱反应放出气体的金属A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晶体硅有熔点高硬度大的性质,所以被用来做芯片

B.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硅

C.合金熔点、硬度都低于成分金属,钢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

合金

D.工业生产玻璃、水泥都需要用到的原材料是石英砂

【答案】B

【解析】

【详解】A.晶体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所以被用来做芯片,不是因为其有熔点高硬度大的性质,故A错误;

B.焦炭有还原性,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硅,故B正确;

C.合金熔点一般低于成分金属,但硬度大于成分金属,故C错误;

D.玻璃的原料为石英、纯碱和石灰石,水泥的原料是黏土和石灰石,所以都用到石灰石,故D错误,

故选B。

13.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用于考古,其核素组成的符号可表示为

A.86CB.68CC.146CD.148C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由中子数和质子数确定质量数,进而求解。

【详解】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该核素组成的符号可表示为146C。

答案选C。

14.下列说法正确的为(  )

A.12C、13C、14C、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同位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量数一定相同

C.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

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A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由于中子数不同,则质量不一定相同,B错误;

C、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的互称,因此互为同位素的原子,质子数一定相同,C正确;

D、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不一定是纯净物,D错误;

答案选C。

15.Ne和Mg2+相同之处是()

A.化学性质B.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D.物理性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最外层电子数相同,Ne不容易得电子也不易失电子,而Mg2+具有弱氧化性,故A错误;

B.Ne和Mg2+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B正确;

C.Ne和Mg2+质子数分别为10和12,故C错误;

D.Ne和Mg2+的物理性质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6.碱性强弱介于KOH和Mg(OH)2之间的是

A.NaOHB.Al(OH)3C.CsOHD.Be(OH)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所给的几种氢氧化物中,金属元素均呈现了最高价。

所以可以从它们的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来判断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详解】A.因K、Na同主族且K的原子序数大,所以有金属性K>Na,碱性KOH>NaOH,又由于Na、Mg同周期且原子序数NaMg,碱性NaOH>Mg(OH)2,所以碱性强弱的顺序是KOH>NaOH>Mg(OH)2,A项正确;

B.因Mg、Al在同一周期且Mg的原子序数大于Al,所以金属性Mg>Al,碱性Mg(OH)2>Al(OH)3,B项排除;

C.因K、Cs同主族且K的原子序数小,所以有金属性K

D.由于Be、Mg同主族且Be的原子序数小,所以金属性Be

所以答案选A项。

【点睛】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17.不属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是

A.BeMgB.CSiC.OSD.NBr

【答案】D

【解析】

【详解】A.Be、Mg均属于第IIA族元素,A项不选;

B.C、Si均属于第IVA族元素,B项不选;

C.O、S均属于第VIA族元素,C项不选;

D.N元素属于第VA族元素,Br元素属于第VIIA族元素,D项可选;

所以答案选D项。

【点睛】因均为主族元素,可从最外层电子数是否相同来判断二元素是否属于同一主族。

18.五种短周期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元素的相关信息

R

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

W

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X

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其原子半径最大

Y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其气态氢化物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Y单质

Z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其简单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A.Z、X、W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增大

B.W的氧化物能与水反应

C.R与Y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常温下X、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能与单质W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R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则R为氢;W原子的M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则W含有3个电子层,为Al元素;在短周期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大,则X为Na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且其气态氢化物能与氯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Y单质,则Y为S元素;Z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其简单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则Z为N;A.Z、X、W的简单离子分别为氮离子、钠离子和铝离子,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离子半径大小为:

W

B.W的氧化物为Al2O3,不能与水反应,故B错误;

C.R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H2S,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

D.常温下X、Y、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H2SO4和HNO3,单质W为铝,可以与强酸和强碱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9.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W同主族,Y、Z、W同周期,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Z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Z>W>X

B.Y与X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有共价键

C.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W>Z

D.Z与X形成的化合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B

【解析】

【详解】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则W最外层电子数为6,W为硫;X、W同主族,则X为氧;Y、Z、W同周期,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则Y为钠、镁或铝;Z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则Z为硅;

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同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大,所以原子半径:

Y>Z>W>X,故A正确;

B.Y与X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过氧化钠等过氧化物,过氧根中含有共价键,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X为氧,W为硫,Z为硅,则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

X>W>Z,故C正确;

D.Z与X形成的化合物为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20.金属钛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4922Ti和5022Ti的说法正确的是()

A.4922Ti和5022Ti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

B.4922Ti和5022Ti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纵行

C.4922Ti和5022Ti的物理性质相同

D.4922Ti和5022Ti为同一核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

因为质量数不同,所以中子数也不同,中子数分别为49-22=27;50-22=28,故A错误;

B.

属于同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IVB族,即第4纵行,故B正确;

C.符号左上角数字代表质量数,

的质量数不同,则物理性质不相同,故C错误;

D.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属于不同核素,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核素符号中,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由此分析解答。

21.X、Y、Z、W四种元素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已知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

Y

Z

W

 

A.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高于Y的气态氢化物

B.标准状况下,X的单质状态与W的相同

C.X、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且X对应的酸性最强

D.Z的简单离子还原性弱于W的简单离子还原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W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则W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根据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知,X为氮,Y为氧,Z为硫,W为氯;

A.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氧的非金属性强于硫,所以Z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低于Y的气态氢化物,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氮的单质为气态,氯的单质也为气态,所以X的单质状态与W的相同,故B正确;

C.X、Z、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硝酸、硫酸、高氯酸,都为强酸,其中高氯酸的酸性最强,故C错误;

D.Z的简单离子为S2-,W的简单离子为Cl-,半径越小,失去电子能力越弱,还原性越弱,所以Cl-还原性弱于S2-,故D错误,

故选B。

22.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A.卤族元素的离子半径:

F-<Cl-<Br-<I-

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Br>HI

D.单质与氢气化合由难到易

顺序是:

F2>Cl2>Br2>I2

【答案】D

【解析】

【详解】A.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卤族元素的离子半径:

F-<Cl-<Br-<I-,故A正确;

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故B正确;

C.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Br>HI,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所以与H2化合由难到易的顺序是:

I2>Br2>Cl2>F2,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元素非金属性比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及形成氢化物的稳定性;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3、其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2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最低负价等于X、Z的最低负价之和,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W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X没有正化合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压下,单质的沸点:

W>ZB.Y与X形成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C.原子半径:

W<X<Y<Z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一定是强酸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则Y为第三周期IA族元素钠;W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则W为氮;X没有正化合价,则X为氟;W的最低负价等于X、Z的最低负价之和,则Z为硫;

A.常压下,W单质为氮气,Z的单质为硫,则沸点:

Z>W,故A错误;

B.Y与X形成化合物为NaF,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W为氮,X为氟,Y为钠,Z为硫,一般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大,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多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

Y>Z>W>X,故C错误;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硫酸和亚硫酸,其中亚硫酸不是强酸,故D错误,

故选B。

24.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Z与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高正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W、Z、Y

B.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X、Z、W

C.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

D.X与Y两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氧;Y是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则Y为钠;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则Z为铝;Z与W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0,则W为氯;

A.元素最高正价等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所以正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Y、Z、W,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所以原子半径W小于Z,故B错误;

C.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高氯酸,因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则它们两两之间均能发生反应,故C正确;

D.X与Y两种元素可以组成氧化钠、过氧化钠等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25.

(1)对于HCl、H2SO4、NaOH、NaCl、NH4Cl、Ne、N27种物质,不存在化学键的是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Ne

(2).HCl(3).H2SO4(4).NaOH(5).NaCl(6).NH4Cl(7).NH4Cl(8).NaOH(9).

【解析】

【分析】

根据化学键的定义分析判断化学键的类型和化合物的类型;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详解】

(1)Ne属于单原子分子,所以该物质中不存在化学键;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有HCl和H2SO4;只要含有离子键就属于离子化合物,有NaOH、NaCl和NH4Cl;NH4Cl中铵根离子和氯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铵根离子中氮原子和氢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之间通过离子键结合,氢氧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