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5266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docx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doc

2017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

2017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范例

高二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教材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本课包含两框题,即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塑造人生。

前一节课已经学习文化与社会,了解了什么是文化和文化的社会作用。

本课主要是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文化,说明的主题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文化对人的影响。

二、学生学情分析

高中生基础知识储备比较丰富,学习中更愿意通过参与性较强的探究活动提高自己,如果仅仅停留于书本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水平,学生的进取欲望会受到极大压抑,学生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束缚。

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更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身边的事例,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潜移默化、深远持久。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从丰富的文化生活材料入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教学难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五、教学方法

采用材料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和综合探究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高二政治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的产物。

请同学们看看这张图片。

(校园一角)

这些名人雕像是文化吗?

(是)

为什么要把这些文化名人雕像放在校园里呢?

(学生回答)

是的,学校与企业、医院、政府机关不同,这里是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地方。

良好的校园环境,使我们身在其中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人生品味,激发求知的欲望。

几个文化名人雕像就能使我们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如此大的影响,那我们再来看看文化对人的影响还有哪些。

第二课感受文化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学习新课】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文化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文化的影响来源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探究一:

1.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学校组织了哪些文化活动?

(学生回答)

励耘之魂艺术节、歌咏比赛、班旗班徽设计、运动会等

2.这些活动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

经过这些活动之后班级更加团结、同学们学习劲头更足了,素质明显提高,行为举止更加文明,校园环境卫生更加整洁,随手丢垃圾的人少了。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体会到文化对人的影响不仅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还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探究二:

欣赏三组图片

思考:

1.这几组图片内容有什么异同之处?

都是表现人们交往方式的。

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方式,都带有各自的文化印记。

2.分析造成这些差异的具体因素是什么?

(1)影响因素:

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2)交往方式差异表现在使用的实物(语言、符号、器物)不同和行为举止不同。

2.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同学们知道乔布斯吗?

网上传说他是被中国人给气死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

(也可由学生讲述)

话说,iphone4面市前,研发人员拿样机给老乔看,老乔很不满意,其实样机只比现在的iphone4厚了0.5cm,屏幕也只是稍微暗了一点点。

可追求完美的老乔很不满意,告诉研发人员:

不管花多少时间,花多少钱,在现在的基础上把厚度减掉0.5cm,屏幕再弄的稍亮一些。

全体研发人员历时一年,花费了上亿美元,iphone4终于面世了。

老乔这个美呀,可是老乔来中国转了一圈,回国就大病不起。

有人就问他原因,他痛苦的说道:

我们辛辛苦苦把厚度减掉了0.5cm,中国人都装上了0.5cm的外壳;好不容易把屏幕弄亮了点,中国人都贴了层膜。

然后乔布斯吐血而亡!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由于受不同文化环境、价值观念的影响,形成中国人注重耐用、节俭的生活方式,和西方人注重舒适、实用的生活态度截然不同。

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这一段(P14)

的确,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

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反过来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你们家是这样的吗(出示图片)?

(学生会心的笑)

看来是了,恭喜你,你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1)影响因素:

文化环境、知识素养、价值观念

(2)思维方式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又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1)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探究三:

欣赏视频:

孟母三迁。

1.孟母为什么会三迁居所?

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文化影响的什么特点?

墓地附近模仿丧礼仪式

集市附近学小贩叫卖

学校附近言行举止中规中举,发奋读书

人们总要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生活,文化氛围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不同的文化氛围对人有着不同的影响。

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

所以,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孟母的行为给我们什么启示?

孟母看到了不同文化环境对孩子的不同影响,主动搬家到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里。

告诉我们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我们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地参与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2)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探究四:

欣赏视频:

俄罗斯的陕西人。

1.从视频中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对东干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交往行为等(学生讨论回答)

同学们说的很好,看来我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前一个问题。

2.100多年过去了,这些东干人依旧乡音无改说明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什么特点?

在长年累月中形成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过渡)文化对人影响的这种特点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探究五:

材料:

牛顿一生的重要贡献是集16、17世纪科学先驱们成就的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中第一次理论的大综合。

以牛顿名的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晚年沉迷于宗教世界,甚至谴责哈雷等科学家对上帝的不敬。

他认为,万有引力是使物体维持在运动轨道的力,但它们一开始怎么转起来的呢?

这第一推动力就是上帝,是上帝推了一下,这个世界才动起来。

晚年的牛顿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宗教,著有150多万字的宗教著作和文章。

结合材料回答,牛顿的前半生和后半生说明了什么?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牛顿晚年由于沉迷于宗教世界,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不能正确的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

正确的观念有助于思维方式的科学化,错误的观念一旦转化为思维方式,就会成为人与社会发展的阻碍因素。

所以同学在平日里的学习和生活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高警惕,自觉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的熏陶,抵御不良文化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这种影响一般不是有形、强制的,而是潜移默化的,而且这种影响一经形成,便很难抹去,对人的终身发展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所以,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使自己朝着正确的人生之路奋然前行!

高二政治板书设计

一、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

(1)文化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2)文化的影响来源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1)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

(2)文化影响人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三、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

1、潜移默化的影响

(1)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主动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2、深远持久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巩固练习】多媒体出示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第二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

一、【课程标准】:

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新课教学】:

(一)、相互影响:

在经济的基础上

◇课堂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

(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

(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

◇探究提示:

(1)经济活动包括:

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政治活动包括:

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

考虑。

我这一票投给谁就交通管理或环境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文化活动包括:

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

参加一项精神文明共建活动。

(2)旁听一次听证会、到市场上购物、挑选中意的商品两项活动不易归类,因为听证会包括立法听证会、价格听证会等;而到市场购物,也可能是到文化市场选购书籍、艺术品等。

(3)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

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我们会受到科学的熏陶,感受到文明古国丰厚的文化积淀;参加军民精神文明共建活动,我们会体会到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

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谓政治,就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为:

第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第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第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文化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

经济、政治和文化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它根源于经济,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或本集团的根本经济利益。

例如,我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我国的各项政治制度归根结底是为实现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经济利益服务的。

政治关系随着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也正不断走向深入,社会政治关系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和调整。

◇小辞典: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人类社会有三个基本层次:

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产品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总和。

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是两个术语、同一内容,相对于生产力而言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基础相对应的范畴,指社会的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这些意识形态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

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

政治上层建筑亦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文艺、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

在上层建筑各种因素中,政治居于主导地位;在阶级社会里,国家政权和领导国家政权的政党是上层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

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一定的上层建筑.是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必然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适应。

第二。

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当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某些局部变化,被其决定的上层建筑也要相应地发生局部变化;而当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革,即旧经济基础被新经济基础代替时,旧的上层建筑也必然被新的上层建筑所代替。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是被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并不是消极地反映经济基础,相反,上层建筑一经建立起来,就对经济基础发生大的反作用。

这一反作用集中表现为一定的上层建筑总是为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2)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

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

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中,经济处于基础和中心的地位。

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例如。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我国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并反映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

◇注意: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如同不能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一样.也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时的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盖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

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课堂练习:

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上去了,社会文化就发展,社会文明程度就必然而然地提高了。

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从整体上讲,经济是基础,经济的发展会决定或带动文化的发展。

但是又不能认为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绝对同步的,两者的发展既有同步性的,也有不同步的情况。

(1)一方面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而知荣辱,强调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水平。

从这种意义上说。

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

(2)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同步。

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是不正确的。

解析:

文化的内容是多层次的,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大,有的受经济的制约小。

比如,教育的规模与涵盖面大小、医疗卫生事业的规模与涵盖面大小,要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但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医学家的出现,又可以超越经济的制约。

因此,对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需要做具体分析,不可绝对化。

3.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

政治足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占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如,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而西方的发展则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今天,中闲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义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点拨:

教材此处的专家点评阐述了如下道理:

不同的社会形态(如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等)具有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社会文化(如封建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等),这些不同的社会文化,都对该社会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课堂练习:

1.思想文化同政治、经济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虽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但又对政治、经济起反作用。

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思想文化的独立,就不会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独立。

这主要说明()

A.一定的经济决定一定的政治

B.一定的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D.一定的文化对经济和政治产生重大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题目材料包含两个信息,一是文化受经济和政治的制约,二是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但材料又单独从国家和民族的经济、政治独立的高度强调文化:

的作用,结合题目的选择要求主要说明,便可锁定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