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毕业生实习内容与过程Word格式.docx
《医学毕业生实习内容与过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毕业生实习内容与过程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教授讲的”结合临床量表治疗强迫症患者”.在那次课中,我第一次全面接触到了如何书写患者病历.
病历的书写要体现以下几个部分:
1患者的一般情况.姓名,年龄,职业,籍贯,住所等等.
2主诉情况.即患者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的情况.
3患者的现病史.患者提供的有关自己的现在患病情况.
4患者的既往史.患者或家属提供的有关患者以前患病的情况.特别注意要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脑外伤,还要特别考虑患者是否有酒精依赖.
5患者个人史.包含有顺产与否,父母性格,生活环境,工作情况,学习情况,烟酒史,婚姻恋爱史,家族史等等
6精神科检查.意识障碍检查,感知觉障碍检查,思维活动障碍检查,注意力障碍检查,记忆力障碍检查,智力活动障碍检查,有无自制力检查,情绪情感活动障碍检查,意志行为活动障碍检查等等.
7量表测评,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等等.
据王健老师介绍,全部报告要在72小时内全部写完,其中任何一项没有完成,都要打回去从做,不能给患者确诊.
这部分的病历誊写要求介绍,只占全部实习教学内容的一小部分,大概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但是我感觉它对我们医师来讲格外重要.它是医师确诊的主体思路,换句话说就是你医师的思路落实到哪一步,才能给眼前的个案定性的问题.病历的严谨与否能体现一个医院,一个医师医术水平的高低.也严重关系到确诊的准确性,直接涉及患者的就诊与治疗,干系重大.
在以往的教科书上,只是简单谈到要了解求助者的一般情况,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家庭支持系统结构,要辅助量表测评.但是.书本上的介绍没有王教授的介绍全面.王教授在课堂上明确强调以下几点.
1要凸现既往史.特别要注意排除器质性脑病对神经症的影响.比如肺性脑病,肝性脑病还有腮腺炎.另外不要忘记考虑酒药依赖.
2在个人史部分.(首先老师的层次划分就十分细致,比书本上的周到.另外老师特别强调)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生活部分问得要细,几乎是只要患者有挫折就要问为什么.在家族史里,要问父母两系三代内成员近亲婚配情况.
3精神检查部分要充分重视检查患者自制力有无.
还有就是病历报告上面有B超检验报告,X光检验报告.
以上几点是教科书上没有的部分或者没有强调的部分,而那些部分在临床实践中非常重要.按照老师介绍的病历誊写思路,给人以严肃,认真,科学,严谨的感觉.体现了人本的科学精神,值得患者信任的负责任态度.
在王教授结合病历请来患者进行临床教学时,病历中所记述的各点基本全面覆盖了患者的情况,甚至比患者知道的还要多(因为有患者父母的补充在病历里)这一点明显让患者感到吃惊.
据患者陈述,“在入院的时间内,感到病情有所控制,是……吃对了药了……”
这就是让我感触颇深的小小的”病历报告”.
自己对能够体现”责任”的亮点格外关注.”病历报告”有感,就是这么体验出来的,如果没有那种情绪的铺垫,我很可能就写第一堂实习课上那个患者给我的印象了,那个印象绝对鲜活.两个月后的今天我还能想象得出五十多岁的他向我们敬少先队礼的样子.可是那个教学例子不能充分体现那种不愿意漏一滴水的严谨.我总觉得,只有这种严谨,才能暗暗的渗透出科学对人的负责.这种负责,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魅力.
通过实习,我感觉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个人形象。
这个问题似乎从来都没有在入科教育中提到过,不过,相信很多局外人,包括医学生印象中的医生都应该是如江口洋介般玉树临风的——虽然,实际情况可能让你大跌眼镜。
跨进病房那一天起,你就成了一个准医生了。
尽管医生在中国的地位并不高,尽管整个病房谁都想支使你,但是,咱不能自己把自己给看扁了,更何况,没有病人会一开始就充分信任一个胡子拉碴、白大衣皱巴巴的医生,也没有MM会在第一眼就倾心于你这“披着白大衣的狼”的。
所以,请注意你的形象,从头到脚,从外到里,干净整齐,清爽精神。
最最关键的,就是那一袭白衣。
俺当年极其羡慕医生的衣服又挺刮又够白,每星期还能换两次。
可是我无论是拿奥妙、汰渍还是白猫,洗出来的始终都差强人意。
因为,医院里是统一送出去洗过浆过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白大褂混入其中呢?
我们试过自己拿笔在白大衣上写个号码,(记住要用不褪色的笔)成功过几次,不过后来也懒了。
男生们更是常常数星期也不洗一次。
第二,请不要迟到。
这是个通病,有很多人都是踩着点冲进病房的,不论是实习的,本院的,还是进修的。
在心内科实习的时候,施教授曾经要求实习同学7点进病房,住院医生7点半到,主治8点到,(至于教授吗——随便你爱几点到)
不过几天之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现在虽不要求早到,但底线是不要迟到。
当然,现在根本也没有带教会管你,有很多带教也是迟到的楷模。
但是,提倡向外科医生学习,养成早起的好习惯,把该量的血压量好,向床位上的病人都问候一下“昨晚睡得好吗?
早饭吃的什么?
”,有时还可以帮带教把早饭买好。
这样,带教会很欣赏很感激你决定中午请你喝珍珠奶茶,病人也都会把你当成床位医生而把你的带教晾在一边的(这种喧宾夺主的现象在实习中发生的概率是很大的)。
第三,口袋里的东西。
白大衣口袋里首先要放个小本子。
那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东西,有希奇古怪的医嘱、综合症、药名和用法,有今天要请的会诊要开的化验单要写的阶段小结,还有各种各样的电话、QQ号码、电邮和MSN。
这是你实习的见证,那上面写满了你的快乐、伤心、钦佩和怀疑。
(我至今都舍不得扔)记得不要拿医院里的纸张记东西,不好看,容易丢,更重要的是,被一些老教授看到了要狠狠K一顿的,比如外科的老张教授。
其次有听诊器和钢笔。
再次多半有手机,建议查房的时候放到震动或者关机。
否则教授查房查得正起劲的时候被你的铃声打断了思路,那还了得!
轻则瞪你一眼重则叫高年给你打不及格重实习!
口袋里再装一只固体胶水,这样可以避免popo在骨科的不幸遭遇。
病房里确实是经常找不到胶水的。
第四,如果可能的话(我强调的是如果可能,因为这属于小概率事件),在进一个科前先把相关的书本内容复习一下。
事实证明要这么做是相当相当困难的!
但是,还是有人做得到的。
在实习的时候,一个小组的同学也可以经常交流一下大家的心得体会,这不失为一个偷懒的好办法。
因为一个组里一般总有个把强人的。
记得在呼吸科的时候,俺们那绝顶聪明的组长就总结了一个关于咯血病人的临时医嘱的口诀。
“咯血待查原因多,收治入院查清楚。
三大常规血尿粪,B超胸片心电图。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黏度。
结核抗体PPD,胸部CT加增强。
纤支镜再加活检,实在不行开胸查。
”(具体字句记不清了,比这个还精彩)组长还教我们用画图的办法学习那复杂的心电图。
所以,再次体现了分组的重要性。
一直心存感激能和组长共处了一年,尽管期间经常招人误会。
临床实习的几个月来,我接触了许多党员,他们之中有教授、有住院医生、有护士,他们职务虽不一样,但对工作的执着和热诚,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却是一样的且持之以恒的。
与他们相比,我们相差甚远。
我们对工作远没他们那么执着和热诚,那么精益求精。
我们刚去实习的两个月兴致高昂,什么事都抢着干,每天去得早走得晚,渐渐地,有些同学就坚持不住,开始迟到了。
而我,虽然从不迟到,但也不像以前去那么早,工作热情也没以前高了。
想着刚去实习那会儿,只要听说哪个病人有异常体征,不管那病人是不是我管床或是不是我病区的,我都会去看,去摸,去听。
可现在,除了我管床的病人外,其他的病人我都不怎么关心了。
是自己都知道,不用看了吗?
应该不是。
往往是自己以为知道了,其实还不知道。
医学博大精深,千变万化,同样一种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多接触病人,多思考,多总结。
在与病人的接触中我们往往可以获得对疾病诊断极有帮助的临床资料。
在这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今后我应与病人多接触,对工作保持激情。
我这人的缺点就是不够自信。
我对于自己的能力总是怀疑,不敢主动争取承担某项任务,一般只是认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这使得我做事很被动,失去了许多提高锻炼的机会。
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里,不善于推销自己的人常常会失掉许多很好的机会,不利于自身水平的提高。
在实习阶段,有许多动手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争取,因此今后我应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实习已经好多天了,对医院和科室的整个运作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现在我一边学习基本的临床操作,比如胸穿,换药,拆线等,一边向师兄师姐学习疾病的治疗和常用药物的使用。
以前的诊断学和内科学是基础,不过和临床还是有些脱节。
比如抗生素的使用,书本和实践真的差别非常大,而且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习惯和经验,在没有确切的病原学证据之前,都是经验用药的。
药物最基本的药理机制都在大三的药理课上学过的,不过因为一直没有自己用过药所以以前花了很多时间背记的东西,现在几乎都还给老师了。
不过,我想,如果经常用,应该很容易记住。
呵呵,反正我对自己喋喋不休的提问从来不会觉得惭愧,师兄师姐也非常乐意给我解答。
这就是实习生的优势——倚小卖小。
带组的老师很忙,平时不是那么容易随时请教。
这个时候,和师兄师姐搞好关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帮忙加班多写个病历,晚一点回去也不要紧,反正年轻嘛,多跑跑腿就当时锻炼身体了。
他们除了在临床的技能上面指导我,还教会我很多他们自己在实习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让我少走了不少弯路。
第一次管床真的是没有什么经验,连输液计划都不会开,病人说他一直拉肚子,我知道该给点收敛剂了,但是具体用什么药,用法剂量都不知道,一切都得问,一点点学,一点点积累。
今天我们老总给全内科的实习生做了个小讲课。
主要是教我们读CT片。
以前都学过影像学的,所以听起来也不那么费力。
平时科室里面经常有疑难的病案讨论,我们组里面也会搞一些小专题。
读片的机会很多,不过真正病人的片子多半都没有讲课上面的那么典型。
对一个几乎没有临床经验可言的实习生来说,要读好片子,真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
实习了一段时间,在专业知识上提高了很多,在人际关系也相处很融洽。
经过这段实习,发现在课堂上学的多好多厉害,在实践中不一定能照样厉害,主要要多做多学多问,实践多了,慢慢的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