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5806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月考试题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

65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图表示物质进出细胞有关的图像或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与图丙代表的运输方式相同

B.图丁可代表红细胞或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

C.图戊过程代表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

D.环境中氧浓度变化对图示代表的所有运输方式并非都有影响

2.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C.蓝光通过保卫细胞的细胞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3.肾小管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图1简要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

图2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肾小管细胞通过水通道蛋白以自由扩散方式促进水的重吸收

B.图1中的酶可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从而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C.图2中肾小管管腔中氨基酸→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不消耗能量

D.图2中肾小管管腔中Na+→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

4.下列有关酶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

B.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

C.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液

5.图①表示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②表示外界环境温度与某一哺乳动物体内酶活性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图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①图中甲酶可能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②图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已经失活

D.②图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6.下列关于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酶的合成一定需要核糖体,但不一定需要高尔基体

B.pH较低时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但温度较低时则不一定会降低酶的活性

C.在任何条件下,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一定比无机催化剂显著

D.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呼吸酶的种类可能存在差异

7.20世纪60年代后,医院开始用淀粉酶代替酸分解淀粉,如图为某同学探究不同pH条件下淀粉酶对淀粉分解作用的实验结果。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先将各组试管溶液pH分别调到设定数值再混合

B.pH为13的试管调到pH为7后淀粉含量基本不变

C.pH为3和9的两支试管中的淀粉酶的活性相同

D.淀粉酶降低淀粉分解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比酸更显著

8.高温淀粉酶在应用前,需要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

图中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

曲线②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

B.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C.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迅速下降

D.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60~70℃时测得的

9.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催化淀粉反应1h和2h,其产物麦芽糖的相对含量如图所示。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第1h内,酶的最适温度在45-50℃之间

B.第1h到第2h,45℃条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

C.第1h到第2h,50℃条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显

D.若只生产1h,45℃左右时麦芽糖产量相对较高

10.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作用产生的ATP中的化学能可直接转化为渗透能

B.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D.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均由ATP直接供能

11.ATP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如图为人体内合成ATP的简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甲、乙、丙、丁过程的酶肯定属于不同种酶

B.AMP可以作为合成ADP的原料,但不能作为RNA的原料

C.丁过程可能是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D.剧烈运动时甲的速率大于丁的速率

12.ATP是细胞内直接的能源物质,可通过多种细胞途径产生(如下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存在a、b两种方式形成ATP

B.a过程和b过程有[H]的生成

C.蓝藻中与①过程有关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D.①②在物质和能量上都可成为互逆反应

13.如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图解中的a、b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②图解中

(一)

(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③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④1分子丙酮酸经过

(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⑤图示过程在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

⑥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⑦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被酶催化生成CO2和H2O.

A.①⑤⑥B.①③⑥⑦C.②③④⑦D.②④⑤

14.下图表示人体内氧元素随化合物代谢转移过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①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中,水中的H来自于氨基而不来自于羧基

B.在缺氧的情况下,③过程脱氢后,经过④过程氧化生成乳酸

C.C.M物质是丙酮酸,其中的能量经过④过程的去向有三处

D.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②③过程发生于线粒体中

15.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甲、乙中各加等量的经煮沸后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并加等量的酵母菌,乙内用液体石蜡隔绝空气。

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以通过有无酒精的产生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

B.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C.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

D.乙为甲的空白对照实验,以排除无关因素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影响

16.下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N点后02的吸收量大于C02释放量,据图分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B.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

C.N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D.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17.某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果蝇幼虫的呼吸速率。

实验所用毛细管横截面积为1mm2,实验开始时,打开软管夹,将装置放入25℃水浴中,10min后关闭软管夹,随后每隔5min记录一次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位置,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图中X为NaOH溶液,软管夹关闭后液滴将向右移动

B.在20min~30min内氧气的平均吸收速率为6.5mm3/min

C.如将X换为清水,并将试管充入N2即可测定果蝇幼虫无氧呼吸速率

D.增设的对照实验只需将装置中的X换成清水,并将该装置置于相同的环境

18.下列有关种子或食物储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晾晒后的种子在贮存时不进行细胞呼吸

B.真空包装熟牛肉抑制了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C.水果保鲜需要采用低氧、低温和干燥的方法

D.密封罐头瓶盖鼓起是由于微生物乳酸发酵产气导致的

19.如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4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其在滤纸上的分离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均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吸收蓝紫光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Ⅲ

D.发黄的菠菜叶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Ⅲ和Ⅳ

20.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下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部分关系。

图中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B.①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光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C.

①~⑤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是②和④

D.将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X物质含量增加

21.图甲表示某光强度和适宜温度下,该植物光合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及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某植物叶肉细胞CO2释放量随光强度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与F点相比,E点C3的含量较高

B.图甲中,与G点相比,F点植物光饱和点较高

C.图乙中若其他条件不变,CO2浓度下降则A点将向右移动

D.若图乙中的B点骤变为C点,短时间内NADPH含量将下降

22.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若干个)开展了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实验研究,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开关,使水柱液面平齐,然后关闭活塞开关,8小时后,观察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根据以上图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表探究性实验课题中的自变量是有3个

B.研究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合作用,最好选择的容器标号是1和3

C.若容器1的烧杯中加入的是CO2的缓冲液,U型管左侧液面的变化是上升,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是15mL/h

D.为了更准确的测定,应对实验结果进行校正(排除非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3.将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大豆植株分为两组,Ⅰ组用遮光网处理以降低光照强度,Ⅱ组不做处理,分别测定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叶肉细胞合成[H]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e点时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C.一天中有机物总量最少的是f点

D.在dg对应的时间段进行遮光处理,可提高大棚栽种作物的产量

24.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

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

分别置于黑暗和5klx、10klx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结果如下图所示(横坐标

为时间,单位:

小时)。

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A.20℃时的呼吸速率是10℃时的4倍

B.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C.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D.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量是5.625mg

25.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闭容器内暗处理后,测得容器内CO2和O2浓度相等(气体含量相对值为1),在早6h移至阳光下,日落后移到暗室中,持续测量两种气体的相对含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两条曲线在20h前沿水平虚线上下对称)。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在8h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

B.在9~16h之间,光合速率>呼吸速率,O2浓度不断上升

C.该植物体内17h有机物积累量<19h有机物积累量

D.该植物从20h后仍只进行有氧呼吸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每空1分,共5分)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等多种转运载体)。

研究表明,G1分布于大部分成体组织细胞,其中红细胞含量较丰富;G2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胰岛B细胞。

如图所示为不同细胞摄入葡萄糖的速率随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变化情况。

据图回答:

当葡萄糖浓度为10mmol/L时,影响红细胞摄入速率增加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影响肝脏细胞摄入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

当细胞膜上缺少G蛋白时,可能会导致血糖(血浆中的葡萄糖)浓度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若人体骨骼中的钙大量流失,临床上常补充_____________来辅助治疗,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

临床上补充的此物质能以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

27.(14分)将适量的小麦种子置于密封的、有适量水的广口瓶内,在25℃条件下,瓶内CO2和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O~t1期间,种子进行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在此期间,广口瓶内还生成________,可通过向培养液中滴加溶有____________的浓硫酸溶液加以鉴定,其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

CO2可以使用BTB检测,其名称为_____________。

(2)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细胞进行______________引起的,该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期小麦种子吸收18O2,一段时间后,会在____________(产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3)若测得t1~t2期间,广口瓶内O2和CO2含量变化比例为3∶5,则此时种子细胞内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_____(假设呼吸底物为葡萄糖)。

(4)若t3后,广口瓶内O2含量开始增加,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28.(每空2分,22分)沙棘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能力强,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

如图表示在光照下沙棘叶肉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科研人员利用“间隙光”(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进行)处理沙棘叶肉细胞12小时,并用灵敏传感器记录环境中O2和CO2的变化,部分结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进行②过程的场所为______,产生[H]的过程有______(填数字),消耗[H]的过程有______(填数字)。

干旱缺水初期,首先影响的过程是______(填数字)。

(2)给叶肉细胞提供14CO2,则暗反应过程中放射性依次出现的物质是______(用“→”表示)。

当图1中②的速率等于③的速率时,单位时间光合作用产生ATP的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产生ATP的量。

(3)据图2可知,黑暗开始后CO2吸收速率保持短时间稳定再迅速下降,CO2吸收速率保持稳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B点光反应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暗反应速率;D点光合作用速率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细胞呼吸速率。

与连续光照6小时,再连续暗处理6小时相比,“间隙光”处理12小时的光合产物______(填“较多”“相等”或“较少”)。

推测BC段出现的原因是暗反应提供的______限制了光反应。

29.(9分)下图甲为适宜温度下小球藻的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为适宜温度下,将小球藻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每2h测一次CO2浓度所得的相对值(假设细胞呼吸强度恒定)。

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判断,光照强度相对值为4时,小球藻光合作用所需的的CO2来自____________(填场所)。

当光照强度相对值为7时,要使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_______(填“CO2浓度”、“光照强度”或“温度”)。

(2)图乙实验过程中4~6h平均光照强度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8~10h平均光照强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西大学附中高一年级12月模块诊断生物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CBBCC6-10DCDDB11-15ABACC16-20BBBCD21-25CDCDB

二、非选择题

26.(每空1分,共5分)

(1)G1载体的数量(未写出“G1”载体也可得分)G1载体的数量和能量(未写出“G1”或写“G2”也可得分)升高

(2)维生素D       自由扩散

2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无氧呼吸此时容器内O2含量不变,但CO2含量在上升(2分)酒精重铬酸钾橙色变为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2)有氧呼吸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水和CO2

(3)2∶1(2分)

(4)种子萌发为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量大于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量(2分)(或“种子萌发为幼苗,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从广口瓶中吸收氧气”也得2分;“种子萌发为幼苗,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得1分。

28.(每空2分,22分)

(1)叶绿体基质①③②③②

(2)CO2→C3→(CH2O)小于

(3)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1分),在黑暗开始后还能维持一段时间的暗反应(1分)

(4)大于大于较高ADP和Pi(NADP+)(只写出“NADP+”给1分)

2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9分)

(1)外界环境和线粒体CO2浓度

(2)小于两时间段内细胞呼吸强度相等(1分),即光合作用强度相等(1分),但是容器内4~6hCO2浓度较大(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