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0421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16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1页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1页
亲,该文档总共1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docx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六年级上册●●●●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人群时期)

距今年代

生产

元谋人(最早)

170万年

知道用火、

北京人

70万年

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

3万年

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氏族社会)

氏族遗址

距今年代

生活地域

生产状况

生活状况

河姆渡居民

约七千年

长江流域

耒耜、水稻

干栏式房屋

半坡居民

约五六千年

黄河流域

磨制工具、粟

半地穴式房屋、彩陶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和粟(半坡居民)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1、华夏族的形成: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

3、尧、舜、禹的传说:

(1)优秀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

禹治水

(2)尧、舜、禹时期,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夏、商、西周政权的更替

建立时间

都城

建立者

暴君

名臣

前2070年

阳城

前1600年

西周

前1046年

镐京

武王

幽王、厉王

姜尚

3、★★西周分封制

(1)措施:

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商周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

2、★★青铜器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的成都平原青铜文化的代表有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东周的历史分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

二﹑春秋争霸

1﹑春秋五霸: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2﹑主要争霸战争

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城濮之战----晋楚----退避三舍;

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三﹑战国兼并

1﹑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2﹑主要兼并战争:

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

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

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一﹑经济上的大变革

1﹑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都江堰

建造﹕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后人赞李冰“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地理位置﹕长江支流岷江中游

作用﹕使水患不断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

二﹑政治上的大变革——各国的变法运动

1﹑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级。

2﹑★★商鞅变法

(1)时间和人物: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2)主要内容: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②奖励耕战: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3)意义:

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

3、夏历:

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

4、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叫“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扁鹊被看作是中医的鼻祖。

5、★★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离骚》,现今端午节的有关习俗,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

一﹑★★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二、★★思想家老子: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三、★★“百家争鸣”

派别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道家

老子

春秋末期

《道德经》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主张以柔克刚

庄子

战国时期

《庄子》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论语》

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孟子

战国时期

《孟子》

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韩非子

战国时期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墨家

墨子

战国时期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兵家

孙武

春秋末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孙膑兵法》

“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1、秦统一六国: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

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A、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B、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C、在地方,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2)经济: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

(3)文化:

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4)思想:

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5)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凿灵渠。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陈胜、吴广起义一一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1、原因一一秦的暴政:

A繁重的赋税和徭役;B残酷的刑法;C秦二世的暴政。

2、概况:

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口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政权:

在陈建立张楚政权。

3、意义: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激励后人,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

4、秦朝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打败了秦军的主力,与此同时,刘邦率兵攻占咸阳,秦朝灭亡。

5、楚汉之争:

A、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历史上称为“楚汉之争”

B、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1、★★文景之治:

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关心农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表现﹕这段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2、★★★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①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逐步削弱诸侯国的权力。

②思想文化: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举办太学。

③经济:

将地方铸币(五铢钱)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④军事:

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⑤对外关系:

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1、董必武的一句诗有: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中的“胡”是指匈奴。

2、秦汉之际,匈奴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强大的国家。

3、汉武帝从匈奴手中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

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4、★★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宫女王昭君自请前往。

昭君出塞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地理概念: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地方称为西域。

(2)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3)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4)影响:

了解西域的情况和西域人像和汉朝交往的愿望。

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4丝绸之路:

(1)路线(含义):

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

(2)意义: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1、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

西汉早期用麻做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用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

2、《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这部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

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还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五禽戏”。

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尊称他为“医圣”。

●●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

(二)

1、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

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

道家思想和《道德经》是道教的理论基础。

2、司马迁和《史记》

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被后人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汉时期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第18课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200年)交战双方:

袁绍和曹操

概况:

曹操用计火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

影响: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2、赤壁之战(208年)

(1)背景和原因:

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继而想要统一南北。

(2)交战双方:

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

(3)结果:

孙刘联军用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4)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5)成语:

三顾茅庐

3、★★三国鼎立:

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魏220年曹丕洛阳

蜀221年刘备成都

吴222年孙权建业

●●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淝水之战(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氐族人建立的)与东晋。

结果: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相关成语: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2、★★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3、★★江南地区的开发

(1)原因: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

③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2)表现:

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

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

(3)意义: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第20课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①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为改革创造了条件。

(2)目的:

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主要措施----核心内容是“汉化”:

迁都洛阳;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

(4)评价:

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一)

1、祖冲之和圆周率

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利用前人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领先欧洲近一千年。

2、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著名农学家,他写《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郦道元和《水经注》

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1、王羲之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

2、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东晋的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2、魏晋南北朝时,创造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六年级下册●●●●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2、★★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

(1)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

隋炀帝从605年起开凿大运河。

一个中心:

洛阳;两个端点:

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四个河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

(3)作用:

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

一、“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1、★★主要表现:

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

民族关系和谐:

外交开放: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贞观之治”

唐太宗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欲望。

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

贞观年间,名相、名将辈出。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共同拥戴,北方各民族尊称他为“天可汗”。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唐太宗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派玄奘西游天竺,促进了中印友好往来。

四、★★武则天的政绩:

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保持了唐朝政治经济政策的延续和稳定,促进了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

一、★★含义: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

二、★★原因:

唐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基础;武则天时期的政策延续和稳定为开元盛世提供了保证;唐玄宗本人的励精图治。

三、★★表现:

1.政治清明:

任用贤能(姚崇、宋璟),整顿吏治。

2.经济繁荣:

(1)农耕技术提高和农业的发展:

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兴修水利,水稻种植采用育秧技术;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茶叶在江南地区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

(2)手工业发达:

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发达,越州的青瓷和刑州的白瓷以及唐三彩世界闻

(3)商业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四、地位:

唐朝历史的全盛时期。

●●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

1、科举制度发展的概况

(1)诞生于隋朝:

①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②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完善于唐朝:

①唐太宗扩大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②武则天开设殿试,增设武举。

③唐玄宗把诗赋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3)明朝时发展到鼎峰:

明朝时期,采用八股取士,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准根据指定观点答题,不准发挥个人见解。

(4)废除:

1905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科举制度被正式废除。

3、科举制度的影响

(1)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2)明清时期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形式和内容走向模式化和固定化,成为封建统治的御用工具,许多读书人考中做官后,成为皇帝忠实奴仆,同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5课和同为一家

1、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2、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六诏居民是彝族和白族的祖先。

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靺鞨是满族的祖先。

●●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1、遣唐使

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他们成为推动日本社会改革的核心力量。

2、★★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3、★★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一)

1、★★赵州桥

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类似的桥早七百多年。

2、★★雕版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诗的繁荣

李白、杜甫、白居易及其成就

诗人

生活时代

代表作品

备注

李白

盛唐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诗仙

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诗史”“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

(二)

1、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

颜真卿的书法雄浑敦厚,人称“颜体”;柳公权的书法方折峻丽,骨力劲健,人称“柳体”。

两人被后人合称“颜筋柳骨”。

2、阎立本和吴道子的绘画

阎立本的代表作有《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画技高超,人称“画圣”,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3、敦煌莫高窟

隋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座落在今甘肃西部,是隋唐艺术成就的全面集中体现,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1、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政权名称

民族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备注

契丹族

10世纪初

阿保机

上京

澶渊之盟

北宋

汉族

960年

赵匡胤

东京

西夏

党项族

11世纪前期

元昊

兴庆

女真族

12世纪初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汉族

1127年

赵构

临安

2、★★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金军大举进攻南宋,岳飞组织了纪律严明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但权臣秦桧却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3、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1、表现:

宋代南方生产的发展和商业繁荣

(1)农业方面:

引进了越南占城稻,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

(2)手工业方面: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宋代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

(3)商业方面:

宋代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叫市舶司。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3、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因素:

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②政治因素:

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同时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③自然因素:

宋代时南方自然条件较好,更适宜于农业生产。

●●第11课万象更新的宋代社会风貌

1.宋代的衣食住行

衣:

北宋初年,崇尚节俭,政府对衣着有严格规定,后来,奢侈之风盛行。

妇女缠足陋习逐渐传开。

食:

京城夜市小吃多,北宋羊肉多,南宋时南方人多吃鱼。

住:

百姓住房简陋,官贵宅第宏丽,贫富差距大。

行:

普通百姓多用牛车、驴车,贵族出门乘轿,士大夫骑驴、骡

2.宋代的娱乐活动和民俗

乐:

东京城打破了唐朝城市的市、坊格局,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叫做“瓦子”(“蹴鞠”是足球运动的起源)

节日:

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甚为隆重。

●●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后,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忽必烈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忽必烈的统治

(1)政治:

建立元朝;创立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2)经济:

重视农业,治理黄河,重修运河,开发海运,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3)外交:

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行纪》

3、★★行省制度的创立

主要内容:

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

其它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

元政府还设立了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还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4、★★★元朝民族融合

(1)主要原因:

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