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229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 光学.docx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训练16振动和波光学

专题限时训练16 振动和波 光学

时间:

45分钟

1.(2017·北京理综)

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

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

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

解析:

本题考查简谐运动图象.由图象可知,t=1s和t=3s时振子在最大位移处,速度为零,加速度分别为负向最大值、正向最大值;而t=2s和t=4s时振子在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而速度分别为负向最大、正向最大.综上所述,A项说法正确.

答案:

A

2.(2017·上海单科)做简谐运动的单摆,其摆长不变,若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

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的速度减为原来的

,则单摆振动的(  )

A.周期不变,振幅不变

B.周期不变,振幅变小

C.周期改变,振幅不变

D.周期改变,振幅变大

解析:

本题考查单摆.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

可知,当摆长L不变时,周期不变,故C、D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mv2=mgh,其摆动的高度与质量无关,因平衡位置的速度减小,则最大高度减小,即振幅减小,选项B正确,A错误.

答案:

B

3.(2017·河南模拟)

(1)根据下表所给出的4种单色光线在某种介质中的折射率判断:

单色光线

A

B

C

D

折射率

1.45

1.50

1.58

1.53

①将上述4种单色光混合成复色光,将一束此复色光从介质中射出,随着入射角增大,________(填“A”“B”“C”或“D”)光线在折射时最先发生全反射.

②将上述4种单色光分别利用相同的双缝干涉仪,测量其波长,在干涉仪的光屏上测得的相干条纹间距分别记为ΔxA、ΔxB、ΔxC、ΔxD,则间距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从大到小排列).

(2)图甲为一从波源发出的连续简谐横波在t=0时刻在x轴上的波形图象,图乙为横波中某一质点P的振动图象.若波源在t=7s时刻将波的频率变为原来的4倍,振幅不变,求:

①质点P的平衡位置;

②质点P在0~14s时间内的振动路程.

解析:

(1)①根据产生全反射的条件,光必须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单色光在介质中的折射率越大,则发生全反射的入射临界角越小,所以C光线最先发生全反射.②在同一种介质中的折射率越大,则表示光线的频率越高,根据λ=

知,频率高的光线其波长短,又Δx=

λ,可知ΔxA>ΔxB>ΔxD>ΔxC.

(2)①从图甲可以得出:

若波向x轴正向传播,则质点P滞后波源起振,其初始振动方向应该与波的前端质点振动方向一致,根据“上坡下,下坡上”判断,则P点起振方向应该是向下,而根据图乙判断可知质点P在起振时,其振动方向是向上的,所以波应该是向x轴负方向传播的

从图甲可知波的波长为8m

从图乙可知波的周期为4s

所以波的传播速度v=

=2m/s

则图甲的8m处应该是波源所在位置,0m处在t=0时刻是波的前端,经过3s波的前端传播到P点

根据x=vt=6m,所以P点平衡位置在x=-6m处.

②根据图乙知道,质点P在第3s末才开始振动,所以0~14s时间内,P质点实际只参与了11s振动

前4s振动周期为4s,路程为4A=80cm

后7s振动周期为1s,路程为28A=560cm

0~14s内质点振动的总路程为640cm.

答案:

(1)①C ②ΔxA>ΔxB>ΔxD>ΔxC

(2)①x=-6m处 ②640cm

4.(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改用红色激光

B.改用蓝色激光

C.减小双缝间距

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2)

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

解析:

(1)本题考查双缝干涉.由相邻两亮条纹间距Δx=

λ可知,若要增大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应增大双缝与光屏间距离L、减小双缝间距d或增大照射光波长λ,而λ红>λ绿>λ蓝,故选项A、C、D正确.

(2)

设从光源发出直接射到D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1,折射角为r1.在剖面内作光源相对于反光壁的镜像对称点C,连接C,D,交反光壁于E点,由光源射向E点的光线,反射后沿ED射向D点.光线在D点的入射角为i2,折射角为r2,如图所示.设液体的折射率为n,由折射定律有

nsini1=sinr1①

nsini2=sinr2②

由题意知r1+r2=90°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n2=

由几何关系可知sini1=

sini2=

联立④⑤⑥式得n=1.55⑦

答案:

(1)ACD 

(2)1.55

5.(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

如图,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O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

(1)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2)距光轴

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点的距离.

解析:

(1)如图,从底面上A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i,当i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C时,对应入射光线到光轴的距离最大,设最大距离为l.

i=iC①

设n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有

nsiniC=1②

由几何关系有sini=

联立①②③式并利用题给条件,得l=

R④

(2)设与光轴相距

的光线在球面B点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1和r1,由折射定律有

nsini1=sinr1⑤

设折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为C,在△OBC中,由正弦定理有

由几何关系有∠C=r1-i1⑦

sini1=

联立⑤⑥⑦⑧式及题给条件得

OC=

R≈2.74R⑨

答案:

(1)

R 

(2)

R(或2.74R)

6.(2017·长沙模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

B.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将双缝中的一条挡住,其他条件均不改变,则仍然能在光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是条纹的宽窄和亮度的分布不再均匀了

D.涂有增透膜的照相机镜头看上去呈淡紫色,说明增透膜增强了对淡紫色光的透射

E.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没有关系

(2)一列简谐横波在t=0.6s时刻的图象如图甲所示.该时刻P、Q两质点的位移均为-1cm,平衡位置为15cm处的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①求该列波的波速v的大小和方向;

②求t=0.6s到t=1.2s时间内,A质点通过的路程s;

③求从t=0.6s开始,质点P、Q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的时刻t1、t2.

解析:

(1)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膜的上、下面作为反射面,这是由于光的干涉现象造成的,故A正确;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B错误;若将双缝中的一条挡住,其他条件均不改变,则变为单缝衍射,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不过条纹的宽窄和亮度的分布不再均匀了,故C正确;涂有增透膜的照相机镜头看上去呈淡紫色,是因为增透膜增强了中间频率可见光的透射,D错误;真空中的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都是相同的,E正确.

(2)①根据甲图知波长λ=20m,由图乙知周期T=1.2s,波速为v=

m/s

t=0.6s时,A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②t=0.6s到t=1.2s,时间间隔为Δt=

T,A质点通过的路程为s=2A=2×2cm=4cm

③对质点P有t1=t+

=0.7s

对质点Q有t2=t+

=1.1s.

答案:

(1)ACE 

(2)①

m/s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②4cm ③0.7s 1.1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