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58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docx

塔吊施工补充方案06116

目录

1.施工概况3

2.塔吊选型及位置确定3

2.1塔吊选择的原则3

2.2视像室、展览大厅钢构件的吊装需求4

2.3舞台塔钢构件的吊装需求6

2.4塔吊的选择及相关参数7

2.5塔吊位置确定8

2.6二十九、三十层桁架安装9

3.群塔作业施工高度9

4.塔吊基础施工9

4.1塔机的基础做法的原则9

4.2塔吊基础做法(由厂家提供)10

5.塔吊的使用时间与装卸15

5.1塔吊使用时间15

5.2塔吊的安装16

5.3塔吊的拆除16

6.群塔运行控制原则16

7.塔吊运行安全规定17

8.附图19

8.1塔吊立面图19

8.2现有塔吊平面图19

8.3新增塔吊位置平面图19

8.4群塔位置平面图19

1.施工概况

1.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B标段地上部分钢结构的施工任务较多,其主要范围包括剧院看台、舞台塔、视像室、音频录像室、展览大厅、二十九层和三十层等多个部位的桁架、钢骨柱、钢梁的吊装施工,因此塔吊布设、使用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钢结构工程以及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

2.在基础结构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对地上钢结构部分进行了调整,使现有钢结构的单件构件重量增加(如:

钢柱AVC3的单节重量就达到22.2t)。

3.舞台塔、视像室、展览大厅均为跨度大、重量大的单榀桁架连接形式,使钢结构吊装难度增大。

4.舞台塔、视像室均在建筑中部,位于塔吊有效工作半径的边缘,现有塔吊无法完成所有钢构件的吊运。

5.根据以上情况,按原《塔吊施工方案》安装的1#、2#、3#、4#塔吊已不能满足现有钢结构的吊装要求,为使钢结构安装顺利进行,按时完成预定的工期,现场需要增设5#、6#塔吊。

2.塔吊选型及位置确定

2.1塔吊选择的原则

2.1.1由于单节钢(骨)柱无法再进行拆分且重量较大,因此塔吊的选择首先要满足钢(骨)柱的吊运。

2.1.2尽量满足分段后的桁架吊运,个别确实有困难的,采取增加拼装支架,继续分段、或者散件安装的方法。

2.1.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设塔吊位置,使其即可满足施工的需要,又要尽可能少的影响现有场地的使用。

2.2视像室、展览大厅钢构件的吊装需求

2.2.1视像室钢柱

(1)视像室有7根大重量钢柱,每根钢柱均拆分为2到3节,每节重量即为构件的单体最小重量。

其它钢构件重量较小,不单独考虑。

(2)视像室钢柱吊装参数(表中工作半径为距塔吊预设位置的距离)

钢柱编号

重量(T)

工作半径(m)

AVC2

第一节

8.8

50

第二节

15.9

AVC3

第一节

11.1

40

第二节

22.2

AVC4

第一节

11.83

63

第二节

10.9

第三节

6.6

AVC5

第一节

12.1

67

第二节

5

第三节

9.7

AVC15

第一节

12.328

57

第二节

13.593

AVC16

第一节

12.3

38

第二节

11.2

AVC17

第一节

12.3

22

第二节

10

2.2.2视像室桁架

(1)视像室中有3榀桁架重量最大,其中AT3长度最大,为45.15米,总重量为86.55吨,分段后最重构件为24.2吨,位于视像室中部。

(2)视像室桁架吊装段参数(表中工作半径为距塔吊预设位置的距离)

桁架编号

重量(T)

工作半径(m)

桁架编号

重量(T)

工作半径(m)

桁架编号

重量(T)

工作半径(m)

AT1

第一段

16.2

64

AT2

第一段

18.8

55

AT3

第一段

18

58

第二段

15.7

60

第二段

18

44

第二段

20

47

第三段

15.6

52

第三段

21.5

33

第三段

22

36

第四段

13.6

42

第四段

24.2

25

第四段

16

42

第五段

17.1

47

第五段

10.6

40

表中AT1第一段16.2t,第二段15.7t;AT2第一段18.8t;AT3第一段18t。

新增塔吊K80/115仍无法满足吊装要求,采取增加拼装支架,继续分段、或者散件安装的方法,具体见《钢结构安装方案》。

2.2.3展览大厅钢柱

(1)展览大厅为单节钢柱。

(2)展览大厅钢柱吊装参数(表中工作半径为距塔吊预设位置的距离)

钢柱编号

重量(T)

工作半径(m)

EXC1

9.727

23

EXC2

9.789

29

EXC3

10.263

43

EXC4

10.263

52

EXC5

10.425

61

EXC6

11.986

40

EXC7

11.964

43

EXC8

11.398

54

EXC9

11.314

61

EXC10

10.821

69

2.2.4展览大厅桁架

(1)展览大厅桁架分段后最大重量为EHT5第三段,重量为21.8吨。

(2)展览大厅桁架吊装段参数(表中工作半径为距塔吊预设位置的距离)

桁架编号

构件重量(t)

工作半径(m)

桁架编号

构件重量(t)

工作半径(m)

桁架编号

构件重量(t)

工作半径(m)

EHT1

第一段

8.64

62.8

EHT2

第一段

15.2

33

EHT3

第一段

15.9

30

第二段

9.15

66.4

第二段

18.5

39.4

第二段

17

36

EHT4

第一段

10.4

65

EHT5

第一段

7.1

56.5

第二段

13.5

58

第二段

3.9

47.5

第三段

13

48

第三段

21.8

36.8

第四段

8

52

第四段

9.4

25.5

第五段

6.7

41

2.3舞台塔钢构件的吊装需求

2.3.1根据施工图纸可知舞台塔单榀桁架最长的长度为37.8米,重量为105.8吨(FT1),最远端FT2分段后重量为11.9吨。

2.3.2舞台塔桁架吊装段参数(表中工作半径为距塔吊预设位置的距离)

桁架编号

构件重量(t)

工作半径(m)

桁架编号

构件重量(t)

工作半径(m)

桁架编号

构件重量(t)

工作半径(m)

FT1

第一段

16.1

36

FT2

第一段

8

52

FT4

第一段

16.3

23

第二段

9.32

56

第二段

7.14

52

第二段

16.3

23

第三段

9.66

50

FT3

第一段

11.9

58

FT5

第一段

15

34

第四段

11.1

36

第二段

10.1

58

第二段

16

32

第五段

14

51

第三段

9.1

58

第三段

15

30

第六段

7.94

50

第四段

9.2

58

第七段

14.1

36

第五段

10.2

60

第八段

11.5

56

第六段

4.89

4#31

第九段

12.2

50

FT6

第一段

14

38

FT7

第一段

11.8

36

FT8

第一段

16

37

第二段

13

39

第二段

10.1

36

第二段

12.8

42

第三段

13.5

38

第三段

10.1

36

第三段

9.3

45

第四段

12

39

第四段

11.1

36

第五段

9

38

第六段

8

39

表中FT1第一段16.1t,第二段9.32t,第五段14t,第八段11.5t,第九段12.2t;FT2第一段11.9t,第二段10.1t,第三段9.1t,第四段9.2t,第五段10.2t;新增塔吊K50/70仍无法满足吊装要求,采取增加拼装支架,继续分段、或者散件安装的方法,具体见《钢结构安装方案》。

2.4塔吊的选择及相关参数

2.4.1根据现场起吊设备布置,视像室、展览大厅的钢构件虽在1#、2#塔吊的工作半径内,但塔吊的机械性能远远不能满足对构件的吊装。

确定新增1台塔吊取代2#塔。

根据工作半径和构件重量选用70m臂长K80/115塔吊,对视像室、展览大厅的构件进行吊装。

2.4.2K80/115塔吊起重性能(70m起重臂)

幅度

R

5.7~31.7

33

37

40

43

47

50

53

57

60

63

67

70

起重量Q

32

30.5

26.4

23.9

21.8

19.5

17.9

16.6

15

14

13.1

12

11.2

2.4.34#塔在舞台塔处的工作半径为69米,不能满足对桁架的吊装。

准备增设6#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塔吊安装位置,依据塔吊布置测算出需要6#塔吊的型号,60m臂长K50/70平臂式塔吊或MC480,能够满足舞台塔构件的吊装要求。

(由于货源不确定,暂时无法确定型号)

2.4.4K50/70塔吊起重性能(60m起重臂)

幅度

R(m)

26

30

34

40

45

50

54

60

起重量Q(t)

20

17.2

14.8

12.2

10.7

9.3

8.4

7.4

MC480塔吊起重性能(60m起重臂)

幅度

R(m)

3.1~23.2

25

27

30

32

35

37

40

42.6

50

60

起重量Q(t)

20

18.4

16.8

14.9

13.8

12.4

11.6

10.6

10

8.2

6.6

2.4.5展览大厅和视像室的钢构件安装完成后直接在K80/115型塔吊基础上置换5#塔K40/21,主要吊运主楼的材料和钢构件,裙楼东侧展览厅和视听室的部分材料以及部分钢网架(具体见钢结构施工方案)。

2.5塔吊位置确定

2.5.15#塔吊K80/115的基础设在基槽外,为满足视像室及展览大厅桁架的吊装需求,塔心位于15轴向东2.439米,1/C2轴向南0.688米的交点位置,处于基槽南侧现场施工道路上。

2.5.26#塔吊K50/70(或MC480)塔吊因后舞台北侧顶板已施工完毕,为满足吊装要求,塔心位于3/5轴向东4.857米,K轴向北20.728米的交点位置,基础位于车库基础底板以下。

2.6二十九、三十层桁架安装

按照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在五层楼面拼装,整体提升的方案。

不再考虑更换塔吊,具体操作方案由专业施工单位编制。

3.群塔作业施工高度

为了尽量减少群塔在各自工作面时相互影响的频率,在支设高度上必须相互错开,并保证在塔吊吊运最重物吊距最大时,两塔之间错开高度不小于6米。

根据各自塔吊的自由立设高度和不同塔吊标准节参数计算,基础阶段各塔吊支设高度分别为:

5#塔第一次支立到91.2m。

见附图(8.1塔吊立面位置图)。

群塔支设高度表

序号

拟选用

型号

第一次支立高度

最终高度

自由

高度

各次锚固高度(m)

1#

MC320K16

51.8m(+37.000m)

185m

51.8m

+10.90m、+25.90m、+40.90m、+55.90m、+70.90m

+85.90m、+100.90m、+115.90m、130.90m、145.90m

5#-1

K80/115

91.2m(+89.900m)

176.7m

91.2m

自由高度,不锚固

5#-2

K40/21

62.1m(+60.800m)

165m

50.6m

+32.100m、+47.100m、+62.100m、+77.100m、+92.100m、+107.100m、+122.100m、+137.100m

3#

H3/36B

36.7m(+24.600m)

36.7m

51.7m

自由高度,不锚固

4#

K40/21

42.7m(+30.900m)

45.7m

45.7m

自由高度,不锚固

6#

K50/70

42.9(+29.050m)

42.9

66.9m

自由高度,不锚固

4.塔吊基础施工

4.1塔机的基础做法的原则

4.1.1塔机基础采用固定支脚予埋在混凝土承台中的固定式基础。

4.1.2该5#塔吊K80/115的基础设在基槽外,塔心位于15轴向东2.439米,1/C2轴向南0.688米的交点位置,处于基槽南侧现场施工道路上。

4.1.3该6#塔吊K50/70基础位于车库顶部施工道路上,塔心位于3/5轴向东4.857米,K轴向北20.728米的交点位置。

4.1.4根据不同的塔吊型号和本工程地基的承载力参数选择塔机混凝土承台方案。

4.2塔吊基础做法

4.2.1新置换5#-1塔吊K80/115

4.2.1.1根据塔吊的技术参数,塔吊自重268t,自由高度时最大压力348t,最大拉力166t,要求基底200KPA以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耐力数据相结合。

塔吊基础底标高-4.200m,地面为-0.600m,基础作完后能够保证该位置上下水及电缆仍在基础表面布设不破坏。

报告地勘报告显示,塔基位于34.700m砂质粉土层②1,承载力标准值为200kpa,满足要求。

4.2.1.2该塔吊基础尺寸均为长×宽×高=9.5×9.5×2.30m,塔身4x4m,混凝土强度为C35,为缩短立塔时间不再作垫层。

4.2.1.3钢筋配置为双层双向75Φ25,每根9850mm长两端200mm弯钩,间距125mm;架立筋纵横18x18=324根Φ25,每根2250mm长两端200mm弯钩,间距500。

固定支脚周围的钢筋不得减少或切割,主筋通过支脚有困难时,主筋弯曲避让。

4.2.1.4固定4件支脚及1个标准节装配在基础中,支脚埋入1350mm,下部做埋件固定,埋件表面标高为-3.250m,距基础底面950mm。

调整支脚,测量标准节两个方向的垂直度≤1‰后固定支脚,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也必须控制标准节垂直度≤1‰。

4.2.1.5四个支脚高出混凝土基础面150±5mm,四个支脚的销孔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允许公差≤1‰,即绝对公差值≤4mm;基础面平整度2m2内小于3mm;

4.2.1.6塔吊基础均设防雷接地,与塔身相连,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4.2.2后期置换5#-2塔吊K40/21

4.2.2.1为原塔吊方案设定塔吊K40/21。

在5#-1塔吊基础内预埋地脚,两塔合用一个基础;

4.2.2.2埋件允许水平偏差±2.5mm,高差小于等于3mm。

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4.2.2.3基础处理

经与钢结构分部协商,确定该共用基础塔心位于15轴向东2.439米,1/C2轴向南0.688米的交点位置,方能满足钢结构吊装要求。

9.5×9.5×2.30m基础定位后,处理如下:

首先拆除外墙脚手架,外墙防水及保护层施工完毕;护坡桩承台以下空间狭小不便回填的部分,全部浇筑C15混凝土;承台以上部分肥槽回填3:

7灰土。

4.2.2.4基础对暗埋管线的影响

(1)根据现场临设图,在5#塔吊基础北侧有一组电缆管线,南侧有一消防水管线,此处需先进行人工开挖,明确管线具体位置后,再进行机械开挖,以避免对管线的损害。

(2)在塔吊基础回填土施工至管线下30mm处,砌筑砌体线槽对管线进行保护,线槽内填实中砂后上铺一层红砖。

再继续向上回填。

4.2.3新增6#塔吊(K50/70或MC480):

4.2.3.1根据沈阳建机厂提供的技术参数,K50/70自重109t,最大压力245t,最大拉力176t;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地耐力数据,基础底标高为25.400m,③1粉砂细砂层,承载力标准值为280kpa,满足要求。

4.2.3.2塔吊K50/70基础尺寸为长×宽×高=7.50×7.50×2.40m,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35,内配置φ25@120的双层双向钢筋网片。

塔吊基础均设防雷接地,与塔身相连,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具体做法见下图:

4.2.3.3塔吊基础穿底板防水做法

由于6#塔吊基础在车库底板以下,塔身需穿过底板,影响基础防水层,因此此处按设计单位已认可的4#塔吊基础做法施工。

防水层由塔吊基础下部通过。

(如下图)

若施工进度较快,车库垫层施工开始施工之前塔吊拆除,将塔节拆除后,塔吊基础表面浇筑垫层铺平,整面进行防水施工。

5.塔吊的使用时间与装卸

5.1塔吊安装及拆除时间

塔吊编号

塔吊型号

安装时间

拆除时间

2#

K40/21

已安装

2006年2月3日

5-1#

K80/115

2006年2月4日

2006年3月15日

5-2#

K40/21

2006年3月17日

2006年12月20日

6#

K50/70

(MC480)

2006年2月20日

2006年5月20日

5.2塔吊的安装

5.2.1塔吊基础处外墙防水层、保护层、素混凝土回填完毕,基础混凝土强度达90%以上后才可以进行吊装。

5.2.2新置换5#塔利用前利用50吨的汽车吊停放在南侧围墙外中建通道上即可安装塔机。

5.2.3新增6#塔利用50吨的汽车吊直接停放在车库位置即可安装塔机。

5.2.4塔吊立设所需交通条件:

塔吊立设时间应相互错开,分期、分批对各塔吊组织进场,确保现场有足够的场地堆放塔吊的构件和保持场内交通畅通。

大型构件进场,需要提前和交管部门联系,选择好进场时间和路线,保持运输过程中畅通;同时必须确保场内东侧有10米宽以上的临时运输道路保证车辆能进入基坑。

5.3塔吊的拆除

同塔吊方案

6.群塔运行控制原则

由于本方案采取群塔施工,各塔吊重叠工作区域较多,必须注意安全管理,由工程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协调。

塔吊施工过程中,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6.1低塔让高塔:

低塔在转臂前,应观察高塔机的运行情况后再运行。

6.2后塔让先塔:

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运行时。

后进入该区域的塔机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机。

6.3动塔让静塔:

在两塔机塔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机塔臂无回转、小车无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机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机应避让静塔机。

6.4轻车让重车:

在两塔机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机应避让有载塔机。

6.5客塔让主塔:

以各单位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单位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避让主区域的塔机。

6.6塔机在运行过程中,若多个条件同时存在,必须按以上排序原则执行操作,确保群塔作业的安全。

6.7新塔安装之前,与A标段施工单位协商塔吊高度和工作范围,互相配合塔吊的顶升工作。

7.塔吊运行安全规定

7.1各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规定:

7.1.1指挥信号不明不准吊

7.1.2斜牵斜挂不准吊

7.1.3吊物重量不明确或超荷载不准吊

7.1.4散物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7.1.5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7.1.6埋在地下的物体不准吊

7.1.7机械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时不准吊

7.1.8现场光线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时不准吊

7.1.9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7.1.10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准吊

7.2塔吊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方向停滞。

为保证工程进度和塔机安全,各塔机必须保持驾驶室内24h有塔吊司机值班。

交接班人员必须当面交接,交接时不得离开驾驶室;交接班时认真作好交接班记录。

7.3塔吊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确定频率后统一锁定,使用人员不准调改频率,必须作到专机专用,不得转借。

7.4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吊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的塔吊编号,待塔吊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

7.5信号工必须时刻注视塔机吊钩与被吊物,塔机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环视相临塔机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安全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和清晰。

7.6起重工要掌握被吊物中心,按规定将吊物绑扎牢固;被吊物跨越幅度大时,必须确保安全可靠,杜绝发生散捆现象。

7.7起重工在作业前、作业中和交接班时,必须对钢丝绳进行全面检查和鉴定,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丝绳。

7.8特殊构件或设备的吊装,必须编制专门的起吊方案,作业时严格按起吊方案进行。

7.9塔吊安装后,在无荷载情况下,塔身与地面的垂直度偏差值不得超过3‰。

做好对塔吊的定期检查工作,对塔身垂直度进行测量监控,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运转使用后,施工期间每两周一次,并且每次雪后、雨后必须对塔吊及基础进行监测检查,并作好记录。

发现不符合规定时,应及时调整。

7.10做好塔吊的防雷接地,确保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7.11塔吊安装后,必须经有关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7.12除在塔吊上安装足够的照明设备外,还必须在塔帽顶上安装航空障碍照明灯,确保航空行驶安全。

7.13机上应配备饮水设备和小便容器,满足文明施工的要求。

7.14塔吊司机、信号指挥工、塔吊安装、维修和拆卸工等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7.15塔吊应定期检查,定期维护,确保工程使用要求。

7.16施工现场,严禁任何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8.附图

8.1塔吊立面图

8.2现有塔吊平面图

8.3新增塔吊位置平面图

8.4群塔位置平面图T

本文章由联合发布,如有转载,注明!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