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38663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5.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临汾卫生学校教师招聘《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及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4、()是指人的身心发展的状态和程度。

  A、成熟

  B、发展

  C、成长

  D、生长

  【答案】A

  【解析】成熟是指由内部决定的变化模式。

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指生物体的发育完备;

二是指事物的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成熟是正常行为发展必需的基本过程。

人的成熟,不仅指生理上的发育成熟,更是指心理上的成熟。

故选A。

  5、王阿姨收留夜不归宿的15岁的小李,王阿姨的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A、征得小李父母的同意

  B、24小时内及时通知小李的父母

  C、小李愿意就留下来了

  D、及时通知了小李所在学校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故选C。

  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学生

  B、为人师表

  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团结互助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

  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表现。

  7、德育目标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及教育者的德育业绩具有()。

  A、认识功能

  B、扩展功能

  C、巩固功能

  D、评价功能

  【答案】D

  【解析】受教育者的发展程度、德育工作的好坏,是以德育目标为依据进行评价的,因此德盲目标具有评价功能。

故选D。

  8、系统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此过程是()。

  A、教学评价

  B、测量

  C、测验

  D、控制

  【解析】教学评价是指有系统地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有关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9、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反映了()。

  A、传统教育思想

  B、现代教育思想

  C、古代教育思想

  D、近代教育思想

  《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提出了教育过程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这一观点反映了传统教育思想。

  10、主张课程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应有益于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

这种观点属于()。

  A、学科中心课程论

  B、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C、结构课程论

  D、人本主义课程论

  【解析】人本主义课程论主张课程应有益于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强调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判断儿童,应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心理发展要求确定课程。

  11、教材包括()。

  A、教科书

  B、CAI软件

  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

  【解析】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试听材料。

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CAI软件、教学参考书等都属于教材。

  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

  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

  【解析】古代社会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13、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创造性人格

  B、创造性思维

  C、创造性意识

  D、创造性勇气

  【解析】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其基本结构包括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意识。

  14、我国教育目的精神实质不包含()。

  A、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B、培养中国共产党的接班人

  C、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D、提高全民素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解析】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服务的。

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15、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

  A、每分钟100字以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答案】B

  【解析】语速是指讲话的快慢。

教学语言的速度是否合适,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语速控制在每分钟100~150字。

  16、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解析】桑代克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同时还是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

桑代克出版了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

  17、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稈、拓展型课程、研究别课程这是从()角度划分的。

  A、课程制定者或者管理制度

  B、课程的功能

  C、课程的组织核心

  D、课程的任务

  【解析】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塑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18、()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A、为人师表

  B、教书育人

  C、爱岗敬业

  D、爱国守法

  【解析】爱岗敬业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思想前提。

  19、()是调整教师与教师职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规范。

  20、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

  A、有教无类

  B、兼爱

  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解析】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21、在教育工作中,“不陵节而施”依据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互补性

  D、阶段性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22、某初中班上的一位学生林某,因结交朋友不当参与了重大盗窃案,被市公安局拘留,班主任将这件事写成了一篇通讯报道,文中采用林某的真实姓名详细描述他走上犯罪道路的经过,并在某社交网站上发表,班主任的行为()。

  A、能够体现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能更好地发挥对未成年学生的教育作用

  B、表现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引起大家对教育的思考

  C、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不得公开报道学生的负面新闻

  D、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

  《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对未成年人犯罪案

  23、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解析】一般地说,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是协调一致的。

当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地位,决定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

  24、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时,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

  B、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

  C、尽量增加练习次数和集中练习时间

  D、练习方式多样化

  【解析】在教学过程中组织练习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第一,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第三,正确掌握练习的次数、时间,保证练习的质量。

第四,注意练习方式的多样化。

  25、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解析】消退是指无任何强化物,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频率。

如本题中的不予理睬。

  2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27、某教师提供不同形状泡泡器,在学生猜想不同泡泡器可能会吹出的形状后,让学生实验操作,解释和交流实验结论,此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

  B、探究教学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解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属于探究教学法。

  28、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教师申诉的()内,作出处理。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29、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关于

  《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大家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30、品德心理结构最具动力色彩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解析】道德情感是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

  31、评定学业成绩时,信度好,效度却往往不高的试题是()。

  A、问答型试题

  B、论文式试题

  C、主观性试题

  D、客观性试题

  【解析】客观性试题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覆盖面较大,而且评分标准固定,阅卷教师评分时无主观判断。

对该题型进行评定时,信度往往很高,但反映结果的效度不高,不能据此来判断被试的特点。

  3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

  A、基础地位

  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解析】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居于中心的地位。

  33、《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下面哪一个词能反映这句话的意思?

  A、长善救失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藏息相辅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导别人才能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

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省;

感到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这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进步,体现了教学相长。

  35、某教师提供不同形状泡泡器,在学生猜想不同泡泡器可能会吹出的形状后,让学生实验操作,解释和交流实验结论,此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36、“教师不应该随意宣扬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应该随意私拆、毁弃或采取强硬态度拆毁学生的信件、日记等。

”这个规定是要求教师要保护()。

  A、学生的身心健康权

  B、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C、学生的名誉权

  D、学生的隐私权

  【解析】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

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査,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

  37、“分层教学”做法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

  A、阶段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顺序性

  【解析】分层教学的依据是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38、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这句话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原则

  D、疏导原则

  【解析】这句话意思是:

大体上儿童的性情,都喜欢游戏而不喜欢拘束检点,如同草木刚开始萌芽,舒朗畅适就枝条发达,毁坏阻挠就衰败萎缩。

现在教育儿童,一定要使他们向精神振作的方向发展,如此内心喜悦,他的进步自然不能停止。

这体现了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

  39、把学习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这是一种()。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生理性内驱力

  【解析】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知识和学习任务本身,而是把学业成就看作贏得地位和自尊的根源。

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故选B。

  40、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两种形式。

  A、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B、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

  C、感知和表象

  D、概念和命题

  【解析】理性知识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命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规则、原理、原则,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41、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这说明孙丽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独立型

  B、冲动型

  C、沉思型

  D、场依存型

  【解析】该同学思考问题时依赖环境、依赖外界,因此是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

  42、从本质上来说,德育过程是()。

  A、个体与环境统一过程

  B、个体与社会统一过程

  C、个体与教育统一过程

  D、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解析】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43、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是()。

  A、活动课程

  B、隐性课程

  C、显性课程

  D、综合课程

  【解析】综合课程是把几门学科的教学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学科之中的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根据心理逻辑而编排的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

  44、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根据皮亚杰的观点,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已处在()。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解析】皮亚杰将从婴儿到青年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题干中,儿童能够理解浮力这个概念,属于抽象思维。

由此可知,这阶段的儿童的认识发展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

  45、()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

  A、华生

  B、斯金纳

  C、桑代克

  D、班杜拉

  【解析】1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此后,该书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46、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首要问题是()。

  A、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C、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性

  D、发扬教学式主

  【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承认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47、下列对教学反思意义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教学反思”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B、“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C、“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避免被学生愚弄

  D、“教学反思”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

  【解析】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有助于教师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集体教学反思更有助于促进教师团队的建设,承载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功能。

选项C有助于教师成为智者夸大了教学反思的作用。

  48、在课程评价领域,()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过程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解析】在课程评价领域,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

  49、“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解析】蓬昔日长在大麻田里,不用扶持,自然挺直。

白色的细沙混在黑土中,也会跟它一起变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得到健康成长。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比喻好的人或物处在污秽环境里,也会随着污秽环境而变坏。

因此,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50、“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说明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和品质对教育对象具有()作用。

  A、调节

  B、教育

  C、评价

  D、引导

  【解析】这句话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育对象的教育作用。

  51、()是影响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

  A、遗传素质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主观能动性

  【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52、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

  A、知识评价

  B、操作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解析】问题解决题考查了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也把这种形式叫作操作评价。

  53、以下不属于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的是()。

  A、自愿性

  B、统一性

  C、强制性

  D、公益性

  【解析】自愿性不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54、反映了学生在群体中的地位的测验是()。

  A、学能测验

  B、成就测验

  C、常模参照测验

  D、标准参照测验

  【解析】常模参照测验按照在特定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决定成绩的好坏,例如,“这个学生的成绩处在中等水平”。

常模参照性测验反映了考生在群体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和其他考生相比,这个考生考的怎么样。

  55、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