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69259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6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单股RNA可直接mRNA作用,转译早期蛋白质,包括RNA多聚酶和抑制宿主细胞合成代谢的调控蛋白,经调查发现该病毒是引发2015年巴西的新生儿小头畸形的元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

B.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有六种

C.RNA多聚酶的合成场所是寨卡病毒的核糖体

D.被感染者仅通过细胞免疫就可杀灭寨卡病毒

【答案】B

【解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最低层次是细胞,A错误;该病毒为RNA病毒,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四种碱基、一种磷酸和一种五碳糖,共六种产物,B正确;病毒无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C错误;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只能使靶细胞裂解,杀灭病毒需要抗体参与,D错误。

【考点定位】病毒

【名师点睛】痫毒是一种比细菌还要小很多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但有严整的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只能营寄生生活,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2.下列关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有()

①原核细胞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②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核膜,其DNA分子只分布在拟核中

③真核生物细胞有多种细胞器,而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细胞器

④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部分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

⑤真核生物的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除外)均有线粒体,均可以进行有氧呼吸

⑥一个细菌,属于生命系统中的细胞、个体结构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

A.3项B.4项C.5项D.6项

【答案】C

【解析】蓝藻为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和线粒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①错误;原核生物DNA主要在拟核,细胞质质粒也是DNA,②错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③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④错误;蛔虫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⑤错误;细菌为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菌既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结构层次细胞,又属于个体层次,同时也参与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这些结构层次,⑥正确。

因此,C项正确,A、B、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着重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考生要明确所有的细胞生物均有核糖体,并且遗传物质为DNA;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原核细胞的DNA分布在拟核和质粒中;并且能够识记原核生物中的一些特殊实例,如:

蓝藻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有氧呼吸;真核生物中的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3.如图为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AIDS抗体的水解过程,其作用的结果都使抗体失去与AIDS结合的本领,根据图示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IDS抗体识别AIDS的部位在抗体结构的两端

B.抗体的部分结构改变,功能就可能丧失

C.AIDS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胃蛋白酶使抗体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木瓜蛋白酶

【答案】A

【解析】在酶的作用下,抗体中部有关的键断裂,抗体结构的两端仍存在,但抗体的功能也会丧失,所以不能说明识别AIDS的部位在抗体结构的两端,A项符合题意;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能在不同部位打开肽键,都使抗体失去与AIDS结合的本领,说明抗体的部分结构改变,功能就可能丧失,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酶的专一性,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题目中“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抗体的水解”,说明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项不符合题意;从图形可以看出抗体被胃蛋白酶水解后断裂的肽键数目多于抗体被木瓜蛋白酶水解后断裂的肽键数目,D项不符合题意。

4.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X、Y代表元素,a、b、c是组成甲、乙、丙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或e表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单体a、b的结构可用d表示,人体中d的种类有4种

B.大肠杆菌细胞内单体c的结构可用e表示,R是可变的侧链基团

C.a、b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D.甲、乙的多样性主要由d的m体现,丙的多样性主要由e中的R体现

【答案】B

【解析】根据图形分析已知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d表示核苷酸,人体内的d核苷酸有8种,故A项错误;c表示氨基酸,其结构通式可用e表示,其中R是可变的侧链基团,B项正确;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核酸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丙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C项错误;甲、乙的多样性除了由d的n含氮碱基体现,主要与d的排列顺序有关。

丙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了与e中的R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项错误。

【点睛】

本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识图:

由甲→乙→丙,进而推测出甲是DNA,乙是RNA,丙是蛋白质;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c表示氨基酸。

d表示核苷酸,n为含氮碱基,f表示五碳糖,m表示磷酸。

e表示氨基酸。

5.下列有关对物质染色鉴别的试剂、结果全对的一组是()

A

果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多肽 二苯胺 蓝色

淀粉碘 蓝色

B

RNA吡罗红 红色

脂肪 苏丹Ⅲ 橘黄色

酒精重铬酸钾橙色

C

脂肪 龙胆紫紫色

DNA甲基绿绿色

CO2   溴麝香草酚蓝 绿色

D

脂肪 苏丹Ⅳ  红色

酒精 重铬酸钾灰绿

RNA聚合酶双缩脲试剂紫色

A.AB.BC.CD.D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实验的有关内容。

健那绿是染线粒体的染料,A错;酒精用酸性的重铬酸钾鉴定呈灰绿色,B错;脂肪用苏丹Ⅲ鉴定,呈橘黄色,C错。

D正确。

故本题选D。

6.如图是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的

B.动物细胞融合与钠、钾离子的进出均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将信息分子转移到细胞内发挥作用

D.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答案】D

【解析】线粒体、叶绿体膜是由双层膜构成的,细胞膜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的,A错误;动物细胞融合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钠、钾离子的进出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错误;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不能将信息分子转移,C错误;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膜的结构

【名师点睛】熟悉细胞膜的结构组成与功能:

(1)脂质:

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

(2)蛋白质:

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

①蛋白质的位置:

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贡穿于磷脂双分子层;②种类:

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

(3)特殊结构﹣﹣糖被:

①位置:

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

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7.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和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密切关系

B.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比一般酶稳定性强

C.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有ATP的合成,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合成ATP

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H]和ATP可供给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因此在人和动物体内,酶的活性与内环境的温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有密切关系,A项正确;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经过酶工程改造的产品,其稳定性比一般酶强,B项正确;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有能量的释放,释放的能量都有一部分用于ATP的合成,无氧呼吸仅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的能量,合成少量的ATP,C项正确;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与氧结合生成水,而叶肉细胞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D项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酶工程、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8.物质运输是细胞生存的物质保障,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氧气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

B.神经递质一般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C.吞噬细胞摄取病菌既需要载体也需要消耗ATP

D.生长素在在琼脂中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答案】B

【解析】氧气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协助扩散,A错误;神经递质一般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体现膜的流动性,B正确;吞噬细胞摄取病菌属于胞吞,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C错误;生长素在在琼脂中的运输方式为扩散,不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

【点睛】本题的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考题比较简单,对常见的物质的运输方式进行识记,对于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理解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9.下图是人体细胞代谢部分简图。

图中甲表示ATP,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不同

B.丙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C.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D.在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细胞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答案】D

【解析】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甲→乙→丙→丁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不同,A正确;丙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B正确;丁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戊是磷酸,可与ADP形成ATP,C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细胞中乙的含量不会显著增加,D错误。

【考点定位】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

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B.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H],前者还原C3,后者还原O2

C.长期储存粮食和水果蔬菜都需要降低呼吸速率,但前者需要晒干,后者需要保鲜

D.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答案】D

【解析】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夜晚适当降低温度(降低酶的活性,从而降低呼吸消耗),以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A正确;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H],前者还原C3,后者还原O2,B正确;长期储存粮食和水果蔬菜都需要降低呼吸速率,但前者需要晒干,后者需要保鲜,C正确;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ATP中的化学能以及其他形式的能(如电能、光能等),D错误;答案是D。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1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速率没有明显变化

B.细胞中

的比值下降可促进细胞呼吸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检测CO2产生可判断乳酸菌是否进行细胞呼吸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有氧呼吸: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第一阶段:

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

C6H12O6

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第三阶段:

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反应式:

24[H]+6O2

12H2O+大量能量

解:

A、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更旺盛,细胞呼吸速率明显加快,A错误;

B、细胞中

的比值下降,则说明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可促进细胞呼吸,B正确;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细胞质的基质(无氧呼吸),C错误;

D、乳酸菌只进行乳酸发酵,不产生CO2,D错误.

故选:

B.

考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12.植物叶片中有一种酶,是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其功能是催化反应C5+CO2―→2C3。

由此推断这种酶()

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

B.在低温环境中会失活,导致光合速率降低

C.是固定CO2的关键酶,其催化活性可能比其他酶低

D.由叶绿体中的基因控制合成,与细胞核基因无关

【答案】C

【解析】CO2固定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错误。

这种酶是蛋白质,在低温环境下,只是酶的活性降低。

不会失活。

B错误。

由题干可知,这种酶是光合作用中参与CO2固定的关键酶,是植物叶片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由此可推知该酶含量之所以高,是由于其催化效率低的缘故,C正确。

题干中没有显示该酶是叶绿体基因还是核基因控制合成的,D错误。

【考点定位】酶

【名师点睛】学生对酶的理解不清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在最适宜的温度、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一般在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由低温恢复到适宜温度时,酶活性可以恢复。

13.为了探究大蒜叶片在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某小组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不同温度下a、b值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大蒜的呼吸速率,b表示大蒜的净光合速率

B.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不断减小

C.在16℃条件下,10h光照、10h黑暗,大蒜叶片最多能增重10mg

D.14℃条件下大蒜的实际光合速率最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从上图可知,a表示1h呼吸作用消耗量,b表示1h净光合作用量,A错误;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实际光合作用等于a+b,其强度增强,B错误;如果恒定在上述某一温度,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不考虑10小时黑暗条件下的消耗存在增重的最大值,在13℃时增重为20mg;在14℃时增重为30mg;在15℃时增重为20mg;在16℃时增重为10mg。

大蒜叶片最多能增重14℃时,为30mg,C正确,D错误。

考点:

温度对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4.下列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的两种模型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图甲中,ab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A→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在各时期都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C.处于图甲a、c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染色体的DNA复制

D.处于图甲b时期和图乙A→B时期的细胞,均会发生丝点分裂和染色体数目加倍

【答案】A

【解析】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图甲中,ab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图乙中,按箭头方向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项错误;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所以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二倍体动物细胞)在各时期都有同源染色体存在,B项正确;图甲中的a、c时期和图乙的B→A时期均表示分裂间期,均可进行染色体的DNA复制,C项正确;图甲的b时期和图乙的A→B时期均为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4个时期,着丝点分裂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就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故D项正确。

【点睛】

本题结合直线图和扇形图,考查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细胞周期的概念及阶段,能准确判断图甲和图乙中各阶段代表的时期:

图甲中,a和c段表示分裂间期,b和d段表示分裂期,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图乙中,B→A表示分裂间期,A→B表示分裂期,B→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15.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

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

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一细胞增殖方式

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存在于正常体细胞中,故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A正确;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为控制细胞正常分裂的基因,故在正常细胞中会表达,B错误;无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增殖方式之一,C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改变,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凋亡的含义;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16.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裂期过程的最大区别是染色体的行为不同。

有丝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到赤道板位置排列整齐,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暂时性加倍,DNA分子数不变,分裂的结果是分裂前后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与分裂前一样。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中期是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被拉到赤道板的两侧并列分布,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均减少一半。

由于DNA是在间期复制的,在分裂期总数未增加。

有丝分裂的前期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的行为,所以A、B、D错。

【考点定位】细胞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名师点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分裂的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

细胞分裂次数

两次

一次

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①联会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同源染色体分离

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交叉互换现象

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

自由组合

不出现自由组合

子细胞染色体数目

减半

不变

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

4个精子或

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2个体细胞

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

不一定相同

一定相同(基本上)

①染色体都只复制一次;

②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丝,都有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现过程;

③都有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

17.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答案】C

【解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A错误;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逆转录酶,B错误;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且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短,C正确D错误。

【考点定位】端粒酶

18.假说一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

1

C.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接近1:

2:

1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这是假说的内容,故A不合题意;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即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

1,故B正确;由F2中出现的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是假说的内容,故C不合题意;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而不是推测F2中三种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比例,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假说演绎法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红茉莉和白茉莉杂交,后代全是粉茉莉,粉茉莉自交,后代中红茉莉∶粉茉莉∶白茉莉=1∶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茉莉的颜色红、白、粉不是相对性状

B.粉茉莉自交的结果不能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解释

C.亲本无论正交和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均相同

D.粉茉莉测交,后代中会出现红茉莉

【答案】C

【解析】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均为相对性状,A项错误;从粉茉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以判断,可以用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解释这种结果,只不过红色对白色是不完全显性而已,B项错误;由题意可知,茉莉的花色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其正交与反交的结果相同,C项正确;粉茉莉测交,后代的花色只有粉色和白色,D项错误。

20.将基因型Dd的高茎豌豆幼苗(品系甲)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四倍体植株幼苗(品系乙),将品系甲、品系乙在同一地块中混合种植,在自然状态下繁殖一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品系甲植株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植株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由品系乙产生的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

C.品系甲、乙混合种植后,产生的子代中有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

D.品系甲和品系乙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

【答案】D

【解析】品系甲植株(Dd)自交后代出现高茎和矮茎植株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A项错误;品系乙为四倍体植株幼苗(DDdd),由品系乙产生的单倍体含两个染色体组,植株可育,B项错误;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品系甲、品系乙混合种植后,不会出现三倍体,C项错误;品系甲和品系乙杂交后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不同物种,D项正确。

21.对下列生物科学的经典实验,评价正确的是()

A.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孟德尔利用测交实验,证实了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C.沃森和克里克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

D.摩尔根等人通过类比推理法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项错误;孟德尔利用测交实验,证实了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B项错误;沃森和克里克在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时,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C项正确;摩尔根等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项错误。

22.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染色体在生殖过程中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B.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二者都是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