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7004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8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药剂学实验指导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一)气相色谱法

(二)蒸馏法

六、思考题

Ⅱ糖浆剂、煎膏剂的制备

(一)单糖浆

(二)鼻渊糖浆

(三)金银花糖浆

(四)益母草膏

五、相对密度测定法

Ⅲ中药合剂与口服液的制备

(一)小儿上感合剂

(二)玉屏风口服液

实验五液体药剂的制备

Ⅰ真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薄荷水

(二)复方碘溶液

(二)复方硼砂溶液

Ⅱ胶体溶液的制备

(一)胃蛋白酶合剂

(二)羧甲基纤维素钠胶浆

(三)甲紫溶液

Ⅲ混悬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一)炉甘石洗剂

(二)复方硫磺洗剂

Ⅳ乳剂的制备

(一)鱼肝油乳

(二)液状石蜡乳

实验六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一)板蓝根注射液

(二)丹参注射液

(三)柴胡注射液

六、实验结果

七、思考题

八、参观药厂注射剂车间

(一)参观学习目的要求

(二)参观内容

实验七散剂的制备

(一)冰硼散

(二)痱子粉

(三)硫酸阿托品散

五、散剂的质量的检查

实验八颗粒剂的制备

(一)板蓝根颗粒

(二)养血愈风酒颗粒(冲剂)

(三)益母草泡腾冲剂

五、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实验九丸剂的制备

Ⅰ水丸的制备

(一)逍遥丸

(二)四消丸

Ⅱ蜜丸的制备

(一)大山楂丸

(二)六味地黄丸

Ⅲ滴丸的制备

(一)氯霉素耳滴丸

(二)苏冰滴丸

Ⅳ丸剂的质量检查

一、外观检查

二、重量差异

三、装量差异

四、水分

五、溶散时限

六、检查结果

Ⅴ参观丸剂车间

实验十片剂的制备

(一)感冒片

(二)穿心莲片

(三)安胃片

五、片剂质量检查

七、参观药厂片剂车间

(一)参观学习的目的要求

(二)参观学习的内容

(三)思考题

八、实验结果

实验十一软膏剂的制备

(一)盐酸黄连素软膏

(二)W/O型乳剂基质

(三)O/W型乳剂基质

(四)黄芩素乳膏

(五)油脂性基质黄芩素软膏

五、软膏剂质量检查

实验十二黑膏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拔毒膏

五、黑膏药质量检查

实验十三栓剂的制备

(一)甘油栓

(二)蛇黄栓

五、栓剂的质量检查

实验十四膜剂的制备

(一)口腔溃疡药膜

(二)养阴生肌膜

五、膜剂常规质量检查

实验十五微囊的制备

(一)液状石蜡微囊

(二)大蒜油微囊

五、实验结果

实验十六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一)薄荷油β—环糊精包合物

(二)丹皮酚β—环糊精包合物

(三)验证饱和物的形成

实验十七中药药剂学实验综合考试

一、实验考核目的要求

二、实验考核方式

三、成绩评定

中药药剂学是以研究其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制备工艺与设备、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

实验教学是以突出中药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强化实用性和应用性,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中药药剂学实验课应达到以下目的。

1.通过典型药剂的制备,使学生掌握各剂型的概念、特点、性质、制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要点与技巧,正确评价药剂的质量等。

以验证、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从事中药药剂工作和创制新的中药制剂、剂型与工艺奠定基础。

2.通过药剂实验与教学见习,了解生产药剂常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使用及保养方法。

3.学习中药药剂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强化技能训练,培养独立正确的操作,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格、认真和实事求是、准确的记录习惯及正确的判断实验结果、独立总结实验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有机的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为使学生达到以上实验目的,从而制得合格的药剂成品,确保实验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实验规则:

1.预习规定的实验内容实验前认真预习规定的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要求,领会实验原理,对处方中药物的性质、辅料的作用、操作步骤、操作要点、使用仪器设备等,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

2.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应保持肃静,不得无故迟到或早退,不得擅自离开实验室,不得高声谈笑、打架,严禁吸烟。

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如发生差错事故,应立即报告实验指导老师,查明原因及时解决。

3.爱护仪器、节约药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爱护仪器,节约药品,尽量避免破损。

如有破损,应及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并填写仪器药品报损表,然后补领,且应使其情节执行报损制度或赔偿制度。

各实验小组合用的仪器药品,每次实验前应检查核对后再取用。

注意节约水、电、气及药品等。

实验药物、仪器用具及实验产品一律不得携出室外;

室内物品未经许可不得随意动用。

4.杜绝差错事故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差错事故,在称取药品时必须贯彻“三三制”,即在拿取、称取和放回时进行三次核对,尤其称取毒性药品时,应仔细检查是否超剂量。

应由实验指导老师核对,并在专用天平上称量。

称量完毕盖好瓶盖,放回原处。

凡已取出的药品不能任意倒回原瓶。

使用精密仪器时,首先应熟悉性能与操作方法,用前检查,用后登记。

如实准确记录实验数据与结果。

实验后的成品须按规定检查合格,然后,写明名称、规格、配制者、配制时间及班组号,交指导老师验收。

5.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时应以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操作,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结果。

如实验失败,应找出失败的原因,考虑如何解决,再征求指导老师意见,是否重做。

6.遵守安全卫生制度学生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好整洁的工作服,带上实验所需的实验书及记录本。

除此以外,其他物品一律不得带入。

以保持实验室的整洁及实验的顺利进行。

实验完毕后,须将所用器材洗涤清洁,妥善安放保管,并将本组实验台面、台架等整理洁净方可离开。

实验值日小组负责实验室内、走廊地面、门窗的卫生整洁,以及废物桶的清倒工作,安全检查工作,将水、电、门窗关好,经指导老师验收允许后再离开实验室。

加强安全防护措施,严防火灾、烧伤或中毒事故发生。

7.写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考查学生分析总结实验资料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亦是评定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也是完成实验的最后环节。

实验报告要求使用统一的实验纸,认真书写,及时完成,书写格式要规范,书写工整,文字简练,内容真实,数据可靠,结论正确。

实验报告应按要求及时集中上交实验指导老师评阅,如拖延上交时间,可酌情扣减实验成绩。

书写实验报告的内容与要求参照实验表1-1。

实验表1-1中药药剂学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报告

科目系专业班学号姓名

200年月日

实验×

×

×

(实验序号、实验题目)

1.实验目的要求

2.实验原理

3.实验内容

(1)处方与分析:

写出实验药剂的处方,说出处方中各种辅料的作用。

(2)制备工艺与操作:

写出制备工艺流程,详述制备方法及控制条件与操作要点等。

(3)实验现象:

如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及测定数据,制表、制图等。

(4)实验结果:

正确记录实验结果

(5)实验小结:

总结时应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不要出现抄书的现象,应对实验结果或失败的原因加以讨论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

同时回答实验思考题。

亦可谈实验感想、建议和要求等。

8.实验成绩的评定中药药剂学实验课可作为一门课程单独记分,每个实验课题以100分计,其评定的内容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与结果、实验报告、卫生纪律等。

各项所占比例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划定。

本实验指导在实验内容上突出中药药剂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本着强调实用性、应用性为原则,把掌握基本操作、基本技能放在首位。

选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药调剂和制剂实验17个,每个实验均包括实验目的要求、实验指导、实验仪器、药品与材料、实验内容与思考题等。

每个实验的内容项下收载1~3制剂品种,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各专业的特点、要求和课时自行选做。

各制剂处方的药物具体用量可酌情增减。

1.通过查阅《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有关项目和内容,熟悉《中国药典》的查阅和使用方法。

2.了解《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

1.药典是一个国家的药品规格和标准法典,由国家组织编纂,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药典中收载的品种是:

医疗必需、临床常用,疗效确切、副作用小、质量较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

每个品种项下规定了相应的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等作为药品生产、检验、供应和使用的依据与准绳。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药典》已颁布过1953年、1963年、1977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7个版本。

我国现行版药典是2000年版。

3.《中国药典》2000年版分一、二部,共收载中西药品2691种,一部收载中药材、中成药及单味制剂992种,二部收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及其制剂1699钟。

一、二部新增品种399钟,修订品种562种。

一部收载的附录为90个,其中新增10个,修订31个;

二部为124个,其中新增27个,修订32个。

现代分析技术在本药典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

4.《中国药典》由凡例、正文、附录等主要部分组成。

凡例是使用药典的总说明,包括药典中各种术语的含义,及其在使用时的有关规定。

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每个药品下列有品名、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规格、贮藏和制剂等项。

附录包括制剂通则和通用检测方法,载有试药、试液、试纸、缓冲液、指示剂与指示液、滴定液的配制等。

索引:

设有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等。

利用索引即可查阅所要查阅的内容。

《中国药典》、记录本等。

请按下列表中各项要求,从《中国药典》凡例、正文、附录中查阅所给出的内容,并记录查阅的结果,且写出所在的页数。

序号查阅内容药典页码查阅结果

1溶解度部页

2粉末分等部页

3水分测定法部页

4无菌检查法部页

5川贝母鉴别部页

6白芷鉴别部页

7益母草膏的制备方法部页

8片剂重量差异检查方法部页

9相对密度测定法部页

100.5mol/L硫酸滴定液配制法部页

1.《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二部共收载了几种剂型?

2.《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二部共收载药品多少种?

3.药典的性质和作用何在?

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1.了解中药房的工作任务和内容,调剂室、制剂室、炮制室、药库及煎药室等的设置、工作内容及主要任务。

2.了解中药饮片“斗谱”的编排原则,中成药分类存放的原则。

1.听取药房负责人介绍药房的基本概况。

2.分组参观学习医院药房的组织管理、药学信息网络管理、工作制度、药品供应、保管贮藏等情况。

3.了解制剂室、炮制室、煎药室等的主要工作内容以及操作规程及设备器材等情况。

4.重点学习中药饮片“斗谱”的编排和中成药分类存放原则,处方调配程序、饮片领进、查斗、处方保管方法等内容。

1.医院处方制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参观学习返校后写一份参观学习体会。

1.了解药店的概况

2.了解药店的经营管理方法、调配、销售程序。

3.了解特殊药品管理、处方与非处方药的销售管理方法。

1.听取药店负责人介绍药店的基本概况。

2.参观学习药店药品的陈列、储存与保养方法。

3.熟悉药品销售方法,特殊药品的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销售方法。

参观学习后请写出一份参观调查报告,其内容包括:

1.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销售情况是否按照国家药监局有关规定进行销售。

2.国家对零售药店销售处方有何规定。

3.零售药店药品分类陈列有哪些规定?

1.正确审查处方,明确处方应付、脚注处理等内容

2.掌握处方调配的工作程序及操作注意事项

3.熟悉戥称的使用方法和进行配方的操作。

4.了解特殊药品处方调配、使用和保管制度。

1.处方系指医疗和药剂配制的重要书面文件。

泛指制备任何一种药剂的书面文件。

它是执业医师与药师之间,医疗与配药之间的一种书面信息传递。

处方包括法定处方、协定处方、医师处方、验方、单方、秘方、生产处方。

2.处方是医师发给病人药剂的凭证,也是药房调配药剂、指导患者用药和收取费用的依据,具有法律上、技术上、经济上的意义。

3.调配中药处方操作程序:

审查处方→计价收费→调配→核对→包装→发药等。

4.审查处方发现问题的处理审方中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与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商定解决办法,决不可随意处理。

①凡处方内容不全,字迹模糊,药名、剂量及脚注书写不清或使用不当,无医师签名者,不能进行调配。

应与医师联系,俟更正并签字后再行调配。

不可自作主张,猜测更改;

②有配伍禁忌或妊娠禁忌的处方,原则上禁止配方,毒性药品用法用量有误或有疑问者亦不可配方,上述处方应与医师联系处理。

若确因治疗需要,有把握应用时,须经医师在该药项下重行签字,方可调配;

③处方中有重味药可划去,而对缺味或药材规格、炮制等不能满足要求者,应请医师更改或另写处方,由病家自备,不可妄作更代。

5.调配是中药配方操作的重要环节,必须参看处方,集中精力、严肃认真地进行,不要凭记忆操作,以防差错。

调配之始必须对戥,即检查戥秤是否灵敏准确。

调配处方时须注意以下事项:

①配方取药时应执行“三三制”,即药名、标签与实物三次核对,用量、戥秤刻度与砝码三次核对,以防差错;

②为了使一方多剂的分量均匀,配药时一般采用减重法(或称减称法、递减法)。

即一次称取药物的总量,而后逐次分剂量倒药。

配方称量应力求准确,一般要求实际称量总和与处方总量的误差不得超过5%,毒性药及贵重药品称量误差不得超过1%;

③药物称量多按处方上药名的排列顺序进行,倒药时应从包药纸一角依次排列逐味间隔将药分放,不可乱掺一堆,以便于核对检查,对于易抛散滚动的颗粒性药物,应最后称量,倒在其他药物的中间,以免抛散损耗。

对于体积大的药物,可先称取倒在包药纸中心,然后称取其他药物,按一定顺序围绕上药倒在四周;

也可先称取其他药物,核对无误后,再称取体积大的药物,将其放于其他药物的上面;

④)配方时应看懂脚注,照注执行,凡处方中注明特殊煎服法的药物,必须单药另包、注明用法;

⑤配方时须区分并开药物的品种、规格和剂量;

⑥处方中指定的炮制药味没有制备品及需处理的“药拌”,如“朱砂拌”、‘‘青黛拌’,等,应临时炮制,不得随意替代或马虎从事;

⑦凡处方中注明“捣碎”或矿石、贝壳、种仁和未经切片的根及根茎类药物,都应用铜冲捣碎后人煎;

⑧药房未备之“药引”,应嘱病家自备,并在处方上标明;

⑨处方中附有人煎剂的丸、散等,应另包注明用法用量。

调配完毕后,经核对经核对无误,即可将药物包装发出。

药剂发出后,发药人应签字负责,并登记存查。

戥称、盛药胶片、包药纸或纸袋、中药饮片数种等

1.审查处方:

由任课老师自拟处方,有意拟定错误,让学生练习审查。

审查内容包括特殊处理的药物、十八反、十九畏、毒性药品用量、处方应付、脚注、并开、别名等。

2.调配处方:

教师根据中药饮片准备情况自拟处方,一般4~6味药即可,

1.简述处方调配操作的程序及操作注意事项。

2.审查处方出现问题应如何处理?

为密切联系生产、科研和临床实践,为使学生对中药制剂生产加深感性认识,拓宽视野,强化技能训练。

所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药厂进行参观学习。

目的在于增加学生在中药制剂生产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感性认识,以深化、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为培养一专多能高素质合格中药人才奠定基础。

1.了解中药厂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车间设置、主要设备及生产品种等内容。

2.熟悉或了解中药厂GMP设施、厂房设计、管理、净化设备、洁净室的等级标准与卫生管理、药品卫生措施与方法。

3.熟悉灭菌法和无菌操作的方法和常用设备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

4.熟悉药材粉碎与筛析的常用机器设备构造、性能及使用与保养方法。

5.熟悉中药提取车间浸提、精制、浓缩与干燥等方法与设备。

6.了解中药厂生产各种剂型的主要工艺流程以及质检工作的概况,保证药品质量与卫生标准的方法和措施。

以及新剂型、新设备、新辅料等的应用。

1.任课教师应事先联系约定,作好充分准备,认真严密组织和安排。

带教老师根据参观学习内容提取要求和注意事项,使学生带着问题而有目的去学习。

避免走马观花。

2.听取药厂负责介绍药厂的基本概况。

3.分组参观学习药厂质检科、提取、粉碎与筛析、无菌操作等车间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机械设备构造、性能及操作方法。

4.听取各车间负责人介绍车间的基本概况,实地讲解。

学生边听边看边想,可及时提问请教。

由经验丰富的工人师傅实地演示各器械的操作方法,并介绍操作注意事项。

1.写一份参观学习体会。

2.常用物理灭菌有哪些?

热压灭菌器应如何操作?

注意哪些问题?

3.常用粉碎的方法有哪些?

应如何选择使用?

4.提取的方法有哪些?

应如何选择?

5.常用蒸馏、浓缩与干燥的方法有哪些?

各自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1.掌握酒剂、酊剂与流浸膏的制备方法及操作要点。

2.掌握浸渍法、渗漉法等浸出方法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3.学习含醇制剂的含醇量测定方法。

1.酒剂、酊剂与流浸膏均为含醇浸出制剂,成品均应检查乙醇含量。

酒剂与酊剂尚须作甲醇量检查。

2.酒剂系指将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澄清液体剂型。

对药材量无统一的规定,通常是以酒为浸出溶剂,采用冷浸渍法、热浸渍法、渗漉法、回流法制备,可加适量的炼糖或炼蜜矫味。

3.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除另有规定外,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相当与原药材10g;

其他酊剂,每100ml相当与原药材20g。

通常以不同的乙醇为溶媒,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浸渍法、渗漉法制备。

4.流浸膏系指药材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溶剂,调整浓度至规定标准而制成的制剂。

除另有规定外,每毫升相当与原药材1g。

一般以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溶剂,多用渗漉法制备,亦可用浸渍法、煎煮法制备。

操作方法及要点见教材,不再赘述。

流浸膏成品至少含20%以上的乙醇,若以水为溶剂的流浸膏,其成品中亦需加20%~25%的乙醇作防腐剂,以利于贮存。

5.渗漉法的工艺流程为:

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收集渗漉液。

采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时,按渗漉法操作,收集渗漉液时应先收集药材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继续渗漉,收集约药材量3~4倍的续漉液。

续漉液回收乙醇,低温浓缩至稠膏状,与初漉液合并,搅匀,调整至规定的标准,静置24h以上,滤过,即得。

6.药材的粉碎度应适宜,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若过粗有效成分浸提不完全,过细则渗漉、过滤等处理较困难。

装筒前药材应润湿,使其充分膨胀;

装筒时应将药粉分次加入,层层铺平,松紧一致;

装溶剂时应排除筒内气泡。

避免冲动粉住,使提取完全。

设备器皿:

磨塞广口瓶、渗漉筒、木槌、接受瓶、铁架台、蒸馏瓶、冷凝管、温度计、水浴锅、烧杯、量筒、量杯、脱脂棉、滤纸、电炉、蒸发器、漏斗、天平等。

药品:

五加皮、制川乌、制草乌、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