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7690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docx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

《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认识》

2.1节能减排信息化背景

节能减排值得市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

我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十五一”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据相关部门预测,目前我国产业技术整体水平比发达国家落后xx年以上,主要是由于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各产业的设计、生产制造和工艺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

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相当于美国的1/

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水平高2.4倍;钢铁、有色金属、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的单位产出能耗。

都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以上。

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表示,要以节能减排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

特别是要加强对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煤炭、电力、石油、化工、建筑等重点行业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联网监测:

加强对经济运行中的资源、能源和环境成本信息监测与分析,以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综合效益的目的,加强信息化应用,服务于行业准入、管理和行政执法监督。

服务于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调控目标的实现。

但目前在节能减排统计方面主要还是依靠相关企业单位人工填表上报数据,数据准确性、信息时效性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2.2节能目标的实现途径

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市实现工业低碳的一个重要手段。

有资料显示,由于大规模应用信息技术,我国工业用水循环率达到了96%以上。

在国际气候组织xx年发布的信息化时代推进低碳经济的报告中指出,如果将信息通信技术充分运用于节能减排,那么在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不采用信息技术减少15%。

国家十一节能规划,明确了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三种节能目标实现途径的节能范围,其中结构节能占十一五节能目标的60%,技术节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30%,管理节能十一五节能目标的10%。

十一五节能目标实现途径的节能范围: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市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最有效途径。

技术节能就是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用能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来实现节能,机遇信息技术支撑的技术节能能够保证对用能系统的能效进行准确判断,精准分析用能系统节能潜力,为技术节能该着项目选择提供信息支持。

结构节能更倾向于政府宏观调整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结构节能,对于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或经营服务模式来实现结构节能,基于信息技术支撑的结构节能,能够实现对宏观能源统计数据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准确反应行业、区域能源消耗构成,有效支撑政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节能策略。

管理节能市节能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节能有后发优势,但在现阶段正处于薄弱环节,基于信息技术的能源管理方式、方法,能够帮助企业通过管理手段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工业领域的这三种节能途径都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只有精准把握信息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实现资源有效投入,获得高效的节能回报。

2.3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2.3.1政府对节能减排信息化的需要

(1)政府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

首先,政府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需要掌握重点用能单位能耗阵势情况,需要持续不断对企业进行能源审计和监察。

随着国家对企业能源监控力度的加大,要求企业填报能源的报表越来越多,如果继续沿用手工填报方式,一方面会给企业带来据带的工作量,能源信息的及时性很难获得保障。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成体系的系统支撑,是的很难对企业的能耗状况得到准确掌握,也很难做出系统的对比分析。

(2)信息资源管理的需要

其次,在政府对企业进行节能监管、审计、监察、项目审批等节能减排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息资源。

这些资源是能源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第一手资料,对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借鉴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也是节能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政务公开的需要

再次,节能监察市采用行政执法手段强制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求办案机关工作必须高效,而且办案必须公开公正,离开信息系统的支撑,以上要求很难获得保证,信息化可以实现节能监察行政执法的办公自动化,提高节能监察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通过网络对案件审理结果进行公布,可确保案件审理的公开公正和公众监督。

2.3.2企业对节能减排信息化的需要

(1)提升企业能源管理的需要

信息化技术,能够服务于企业能源平衡优化、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促进和保障能源管理水平的提升,并在系统节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多年实践经验证明,信息化技术,在企业系统节能及改善环境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企业深化节能减排工作的技术保证。

(2)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节能减排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对降低企业能源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市十分有效的。

同时在减少环境污染、改进环境质量方面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数据处理和信息质量保障的需要

企业能源管理涉及的能源数据量巨大如果采用手工数据统计,很难扩大信息的统计范围和深度,企业自身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管理都需要及时、准确的能源信息,缺少信息系统支撑,很难把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数据共享的需要

企业现有信息系统包含了节能减排所需的大量信息,如erp系统中的能源进销存数据,财务系统中的产品产量、成本和能源价格等数据,节能减排信息化能够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能源信息,建立成体的能源管理系统,与现有企业信息系统集成,充分分享企业现有数据资源。

2.4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2.4.1政府节能减排信息化的目标与任务

政府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就是建成一个覆盖全国主要用能领域、跟踪能源全过程、体现能源发展状况、监测重点用能领域能源运行情况,对全国能源管理及发展规划决策提供重要支持,满足多层次需要的“能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1)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建立安全、灵活、高效的能源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等一体化的能源消费统计,反映能源消费结构,为区域(省市、市(区)、县)和行业进行能源核算提供基本数据支持。

在建立健全能耗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采集各项能耗指标的数据,为节能监管部门就数据质量实施全面监测,评估各地、各重点企业能耗数据质量,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节能降耗工作进展,全面、真实地反映全国、各地区以及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降耗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建立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体系,按照《国务院批转节能减

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中规定的量化办法,利用“省级人民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计分表”和“千家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计分表”的相关填报内容以及能源统计监测获得的信息来实现对区域管理机构和重点用能单位的考核,强化政府和企业责任,发挥节能政策指挥棒作用,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

(2)建立能源信息资源数据库

建立能源信息资源数据库,实现对节能监管、审计、监察、项目审批等节能减排工作过程中,积累的大量信息资源进行存储。

实现对能源信息方便、快速、高效饿进行检索、查询及传输,以促进能源信息资源的更深层次应用。

(3)实现节能行政执法的公开化和自动化

建立节能监察电子政务系统,实现节能监察行政执法的办公自动化,建立节能案件审理数据库,对案件的审理过程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和存储,便于涉案各方对案例审理过程的跟踪和检查,同时建立节能行政执法门户网站,对案件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公开和对案件结构进行公布。

(4)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能源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首先表现为被更多的政府机关、企业单位、节能服务公司查询、浏览。

间能源信息资源数据库与相关政府机关联网,如发改委、工信部、统计局等政府机关联网,以促进政府机关各部门更高效地履行职能,更好地实现政府的服务、监督、规范职能;将能源信息资源数据库与相关企业联网,可以使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内外能耗水平和节能技术发展状况,指导节能服务公司更好地为企业提供节能服务。

2.4.1企业节能减排信息化的目标与任务

(1)完善企业统计计量体系

没有计量就没有管理,企业能源统计计量体系的完善,市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统计的范围和计量的层次直接决定了能源管理信息系统所发挥的作用。

完善企业统计计量体系是企业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2)能源管理模式建立

能源管理模式,是对能源信息展示及管理理念的进一步思考,将能源信息在管理理念进一步抽象建模,形成能源管理者能够理解,并依此可做出正确判断,快速做出决策的信息决策视图。

能源管理模式建立需要充分思考企业当前的能源管理现状,结合现有信息资源进行建立。

(3)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建立

企业能源管理系统建立,就是基于能源管理模式规划设计一套科学的、可行的、易用的、可进行有效能源管理与决策的能源管理软件。

软件将集成能源计划、能源监控、能源统计计量、能效队标、设备管理、能源成本管理等多种管理职能,辅助重点用能单位合理计划和利用能源,监督和改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产品能耗和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能源构成、消耗比例、产品能源成本比重、终端能效水平和能源消耗趋势有准确的掌握,并将企业的节能目标按计划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生产环节,建立节能工作责任明确的能效考核体系,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健康稳定的开展。

(4)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实现企业能源管理系统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有效集成,实现企业各个系统间信息资源的共享。

3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应用情况及效果

3.1能源管理信息平台介绍

3.1.1能源管理信息平台简介

能源管理信息平台(emsanywhere)是由北京世纪中能规划设计的一整套从政府宏观

能源管理到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管的信息化产品,同时也是一套政府节能主管部门、节能服务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减排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

系统针对不同的应用对象设计了不同的功能,能够满足各级政府在宏观层面上对能源的统计、分析和决策,在微观层面上对用能的监管和控制;能满足各类节能服务结构、行业协会对能源消费结构、能效指标、终端能耗、节能潜力等能源信息的需求;能够满足重点用能单位对自身能源消费监管、审计、比对和分析;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关注节能减排所需的相关信息需要。

系统功能可实现灵活拆分,独立应用。

系统运营服务按照外包模式实施部署,通过互联网或者政务外网,以私有服务外包或者公有服务外包的模式,提供系统运营服务。

3.1.2能源管理信息平台的作用

(1)系统能够支持由工信部节能司主导,各地节能主管部门支持,统一建立起一个信息共享系统。

由工信部节能司统一把各省已实施的能源管理信息平台连接起来,把各地区能源利用状况报告数据进行汇总,定期发布消息,及时了解全国节能情况,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2)系统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能够反映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及主要产品的能耗变动情况,为政府制定节能政策以及各类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3)系统建立的能源管理信息库,能够分析各行业能耗数据的变动,分析判断能源输出的变化趋势,能够反映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为政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信息支撑。

(4)系统能够及时反映政府节能工作的成果,发现问题,明确工作方向,同时通过对能源数据的分析,开发各类分析报告,发布各项有关节能减排的数据,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节能减排工作。

(5)系统为政府建立国家与地方,地方与重点用能单位之间的联系机制,可在系统上实现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

(6)系统能够实现与重点用能单位现有信息系统进行资源共享,并可通过安装计量仪器和通讯设施,实现对企业终端能耗进行实时采集,动态监控。

(7)系统可在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应用,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个性需求。

3.1.3能源管理信息平台数据指标内容

系统数据指标在设计时遵循了简单易行,便于数据采集;能够反映能耗变化动态趋势;与国家能源统计部门及各地节能主管部门已有工作基础相吻合;充分考虑了数据指标的扩展性,能够随系统的完善进行扩展。

系统的数据采集指标包括以下几类:

(1)基本情况类地区重点用能单位按能耗级别分类,统计不同类别的企业数量,企业能耗规模,经济规模,所属行业,所在地区,负责人,联系方式等。

(2)产值能耗类

采集企业月度能耗消费总量、工业总产值、能源成本比重,产值综合能耗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同比变动情况等。

统计汇总国家。

地区。

行业产值指标。

(3)能源消费结构类

采集企业月度原煤、焦炭、天然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热电、电力等能源的采购、消耗、库存量;能源加工转换的投入、产出、回收量。

统计汇总国家、地区、行业能源消费结构。

(4)单位产品能耗类

采集企业月度单位产品产量,能耗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信息。

计算区域、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水平。

(5)节能量完成情况类

采集企业年度节能量目标,产值节能量,产品节能量,计算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企

业节能目标考核。

统计汇总区域、行业节能目标设置和完成情况。

(6)节能技改项目和设备情况类

采集企业节能技改项目规划、实施、完成情况,以及重点用能设备的淘汰更新、利用状况等信息。

(7)水资源及污染物排放类

采集企业水资源消耗情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处置情况。

3.1.4能源管理信息平台数据分析内容

(1)根据本期和去年同期、上一期的数据,进行综合能耗、产值能耗、行业能耗、产品能耗等各类指标的同比和环比分析。

(2)对比各个区域的能源管理数据,分析综合能耗增速快和慢的地区,以及产值能耗、产品能耗和单向能源消耗变化等。

(3)根据不同行业的能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综合能耗增速快和慢的行业,比较各行业能耗占总量比重的变动情况等。

(4)分析各地区、行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

(5)分析各地区、行业的能源消费构成。

(6)统计汇总各地区、行业节能技改项目的数量、投入和节能量情况,分析节能技改项目的开展情况。

3.1.5能源管理信息平台的主要特点

(1)系统信息丰富

系统中的数据采集报表涵盖了能源、经济、环保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并集能源数据管理、能源审计和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等职能于一身,能够很好的满足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的需要;

(2)系统数据可靠性强

系统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表与表之间,统计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可替代人工完成数据的计算和校验,降低了数据采集的工作负荷和数据填报的出错率,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3)可实现分级多层应用

系统建立了省市、地市、区县三层应用结构,可实现省市、地市县(区)的互联互通,实现能源数据的分级应用和信息的充分共享;

(4)数据检索快捷

系统提供了多口径快捷的能源数据检索功能,能够满足用户对能源数据查询、统计汇总和分析的需要。

(5)安全数据访问和存储机制

系统提供了分层设置功能权限和数据权限的功能,可防止用户越权访问数据,同时提供了数据备份恢复机制,可确保企业能源数据的安全。

(6)应用维护简单

系统对软硬件环境的需求比较低,客户端只需采用浏览器便可应用,不需要其他软件支持,无需应用和维护投入。

(7)良好的可用性

系统界面风格统一,方便操作,支持数据导入导出,可实现基于电子表格的数据编辑。

第二篇:

工业信息化典型案例(001):

[节能减排信息化类]-北京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情况一、近期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回顾

为落实北京市委常委会第25次会议关于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部署,xx年3月,由北京市信息办和北京市发改委共同牵头,联合市科委、市环保局、市工促局、市建委、市统计局、中关村管委会等部门成立了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信息办推广应用处),同时与市发改委、市环保局联合出台了《北京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下发到各相关部门,并确定了由市信息办组织编制《北京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项目汇编》(第一批)(以下简称《项目汇编》)重点工作。

《项目汇编》旨在展示和宣传我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向社会介绍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为政府部门、行业管理、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提供支持。

根据我市节能减排需求和节能减排信息技术发展,滚动推出,分批颁布。

《项目汇编》编制工作自今年4月启动,历时半年完成。

列入汇编的项目经社会征集、专家评审、部门审核的方式产生。

1.社会征集阶段(xx年5-6月)。

5月中旬,工作组向社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北京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征集工作的通知》,对项目征集的范围、程序和相关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通知下发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京报、新华网、中国能源网等媒体及相关网站主动进行了报道或转载。

至6月中旬,共征集到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60余项。

2.专家评审阶段(xx年7月)。

工作组组织召开专家评审会,邀请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北京市节能环保中心、北京市节能产品评审委员会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对所有申报项目进行了认真评审,综合考虑候选项目的节能减排效果、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结合北京市的实际需求,评选出入选项目38项,形成《项目汇编(第一批)》(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阶段(xx年8月)。

征求意见稿提交到联席部门征求意见。

按反馈意见修改后,《项目汇编(第一批)》形成正式稿并印刷成册。

4.对外正式发布(xx年10月)。

《项目汇编(第一批)》在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上节能正式向社会发布,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高度关注。

《项目汇编》共编入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及应用方案共38项,其中节能减排信息技术10项、节能减排信息产品9项、节能减排it应用方案19项。

涵盖工业节能、农业节能、建筑节能、节能减排支撑性平台、通用型技术产品等多个领域。

《项目汇编》为推动我市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xx年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工作计划

北京市xx年“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拟考虑如下:

(一)以信息化推进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1.以信息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

对于高耗能行业,以能耗数据实时采集分析、能源利用综合平衡调度、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散控制系统(dcs)、变频调速、信息集成等技术和系统的应用为重点推进节能工作。

对于高污染行业,以污染物排放数据实时采集分析、资源循环利用、制造执行系统(mes)、集散控制系统(dcs)、模糊控制、信息集成等技术和系统的应用为重点推进减排工作。

对于高耗水行业,以智能测控终端、智能计量仪表的推广应用为重点推进节水工作。

2.以信息化促进政府办公的节能减排发挥政府部门的带头示范作用,在市级部门和各区县人民政府全面推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办公节能减排,以网络化协同办公系统、led新光源、中央空调智能控制系统、配电节能系统、节能型计算机服务器等技术和产品的应用为重点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3.以信息化促进公共设施和市民生活的节能减排

选择若干重点区县为试点,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在公共服务领域节能减排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以应用水电气行业管理和分析软件、远程传输设备、智能测控终端、智能计量表等信息技术和产品为重点,实现供水、供电、供气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同时在市政工程中通过led新光源等技术及产品的应用推进节电工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改变市民观念和市民生活方面的突出作用,整合多个信息技术平台,加大对日常生活节能减排的宣传力度,培养市民节能减排意识。

(二)建设和完善节能减排相关信息系统1.整合构建节能减排检测和监控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区域性和行业性信息采集、监测和管理系统,通过改造、扩展、集成和提升等方式,推进全市节能减排检测与监控网络化信息系统的整合和完善,特别是要建设和完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和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形成覆盖全市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实时采集、监测、评价和控制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数据的信息平台。

2.建设和完善节能减排举报与信息服务平台

根据社会监督和环境执法的需要,建设和完善节能减排举报受理信息平台,形成全社会对违法违规排污和浪费企业的监督,加强全市对违法违规排污和浪费现象的处置能力;搭建有效的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多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信息服务系统,满足废旧物回收、交换和再利用的需要,使资源得到有效回收和利用。

(三)加快节能减排关键共性信息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引进

以推进信息技术在全市节能减排中的广泛应用为基本着眼点,通过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方式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关键共性信息技术和产品,重点是资源优化和循环利用、能耗与污染物排放监测与控制、行业性制造执行系统(mes)、新一代集散控制系统(dcs)、高效节能变频调速技术、企业能源管理及调度系统、城市物流信息网络化集成管理技术、rfid、城市水电气自动化调配和网络化管控一体化技术、“三废”综合利用管控技术、led光源等技术和产品。

(四)建立和完善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机制1.建立和完善申报制度

建立全市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方案申报制度,组织节能减排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对接会,促进关键共性节能减排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2.建立和完善引导机制

编制和发布《北京市节能减排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应用方案推荐目录》,对列入目录的项目择优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优先推荐申报“国家信息技术应用倍增计划”等相关项目资助。

3.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

加快建立能够反映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要求的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各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全市信息化建设评价体系;实行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制,把以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成效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第三篇:

工业信息化典型案例(006):

[节能减排信息化类]-陕西省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情况(模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领域、区域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区域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信息化发展。

同时,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尤其重视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应用。

下面介绍信息化在制造业、石油、电力、建材等行业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在制造行业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可以减少图纸的消耗,减低不合格品率和废品率。

在工业企业中,以前往往通过绘制图纸来设计产品。

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图纸,因为设计方案更改就得重新制图,而且一个产品设计要绘制大量的设计图。

如果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不但可以提高产品设计效率和质量,而且几乎不需要消耗图纸。

对于复杂机械设备设计和大型工业产品设计(如飞机设计),cad软件的节能效果更加明显。

制造业单位能耗大,很大原因是由于不合格品率和废品率高。

不合格品率和废品率高,意味着原材料的浪费,增加能源消耗。

以前需要人工手动的方式控制机床,手工操作总是容易产生误差,制造出不合格品或废品。

现在,通过数控机床、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加工精度,减低了不合格品率和废品率。

例如,西飞公司通过pdm、erp、scm、crm、oa、网络建设等六项系统工程的实施,优化了产品研制流程,推动了企业业务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初步形成了飞机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技术体系,有力地支持了公司科研、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