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76913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docx

14个月亲子启蒙课程教案

14个月

1、目的要求:

2、教学内容:

3、教学方式:

课程名称

看彩图

课题

认知能力

授课学时

(15分钟)学时

教学目的

1

2

3

 

 

 

1(分钟)

2(分钟)

3(分钟)

4(分钟)

重点难点思考题

1重点:

⑴、⑵、⑶

2难点:

3思考题:

参考文献

一般掌握部分

13个月底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

9.47~10.21千克;身高:

75.85~77.4厘米;头围:

45.4~46.47厘米;胸围:

45.37~46.5厘米;前囟:

0~1厘米*1厘米;出牙:

4~12颗。

这个阶段宝宝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如用勺子自己吃饭,即便撒了或弄脏了,都不要紧,妈妈在教育宝宝方面要耐心,多鼓励。

宝宝更喜欢听同一个故事,重复听,通过重复、熟记,学到经验。

可以开始学习儿歌的押韵词为以后背诵儿歌做准备。

宝宝必须咀嚼脆的和硬的食物,这样正好适应磨牙的萌出。

游戏方面以交替脚上楼梯,双足下楼梯;认识黑色和方形;按年龄性别称呼人;图卡配对等最适宜。

13个月底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

9.47~10.21千克;身高:

75.85~77.4厘米;头围:

45.4~46.47厘米;胸围:

45.37~46.5厘米;前囟:

0~1厘米*1厘米;出牙:

4~12颗。

14个月宝宝的标准发育

1、可以认第一种颜色,常常先认识红色;

2、手的精细动作有进步,会砌2~4块积木搭高楼;

3、会套环入棍;

4、从会走2~3步到随意走动,而且会上楼梯。

5、宝宝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如用勺子自己吃饭。

6、13~15个月

7、

8、一、智能特征:

9、13~15月龄的宝宝能独立走稳,扶手上下楼梯。

10、萌发好奇心,对感兴趣的东西都想接触一下。

能用积木叠塔,叠小套筒,用棒状物插入小孔。

握笔在纸上乱涂。

11、听懂成人日常言语,说出几个有意义的词。

会有意识叫爸爸妈妈及称呼周围熟识的人,能认识常见的实物,知道自己的名字,用几个单字表达自己的意愿。

12、会用勺装上食物放入口中,要坐盆或裤子湿了会表示,开始对小伙伴感兴趣,会把玩具给人或与人争夺玩具。

13、产生独立心理,什么事情都想自己做。

见陌生人开始出现含羞表情,喜欢显示自己成功而自豪,做错事会感到内疚或不安。

14、二、运动:

15、独立行走。

这个阶段是婴儿学会走路进展迅速的时期,开始他(她)可能仅是蹒跚地行走几步,他会很愿意的经常走起来。

家长要多给婴儿一些锻炼的机会,可逐渐拉长距离练习。

可与婴儿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婴儿独自行走。

可让婴儿拉着小拖车类的玩具练习走路,并使婴儿有机会学习拉着玩具侧着走和倒推走几步。

16、扶手上下楼梯。

在婴儿能够独立行走后,可拉着他的手练习迈楼梯,开始婴儿可能抬脚费力、身体不平衡,家长可用较多的助力帮他(她)迈上楼梯,以后逐渐减少家长的助力,锻炼婴儿用自己的力量迈上楼梯,下楼梯也是如此。

此期婴儿还掌握不好身体的平衡,只是拉着他(她)体会高和低的感觉。

17、三、认知:

18、动手游戏。

婴儿长到1岁已开始有了主动性,可以自己动手进行一些操作。

这时可以和婴儿玩多种动手游戏,如叠积木、叠小套筒等,可先给婴儿做示范,告诉他(她)“我们来搭一个高楼“,然后让婴儿模仿做,以后教他(她)自己搭着玩儿,从搭两块积木开始,逐渐增加。

此年龄的婴儿一般可搭起3~4块积木。

玩的时候可教婴儿将铅笔插入仅可插一支笔的笔筒内,开始用大口的笔筒,逐渐教他学会插入小口的笔筒,或者插入仅可插一支笔的笔座。

还可教婴儿玩插插片,把小的东西装如小口径的容器中等,主要是训练婴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19、自发涂画。

继续鼓励婴儿自己拿笔涂画,此时可先教婴儿学会拿笔,主要是指教他会掌握住笔,笔尖向下画,同时教他学画,使婴儿能够自己主动的画出笔划。

这个年龄段的婴儿主要是随便乱画,不要生硬地制止他,而是鼓励他模仿着画出一些笔划,告诉他这些像什么。

此时并不要求婴儿画出什么,主要是培养婴儿运用笔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欲望“(见图4~13)

20、四、语言:

21、命名物体。

这时婴儿已开口说话了,家长首先是要经常给婴儿看些画片,幼儿图书等,教他正确认识各种物体的名称及简单的用途。

要经常带婴儿出去玩玩,使婴儿认识外界更多的东西,在教婴儿认识的过程中多引导和鼓励他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主动地称呼周围的人,即正确的命名物体。

对各种东西家长都要问:

“这是什么?

”启发小儿说出名称,婴儿说不出时要清楚的告诉他,反复强化,使婴儿能够说出更多物体的名称。

22、表达。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根据,交往首先是自我表达,要教小儿能用正确的词语表达自己的要求。

开始婴儿可能多用手势、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拉着大人的手去干某些事情,这时家长要坚持教婴儿用语言来表达,如“要、拿、喝等”。

这时婴儿多是说一个单字,但这个单字往往是代表一句话,而且可能是多种意义的表达。

如“拿”可能是“把东西给自己”,也可能是“拿给你”等,家长要善于理解婴儿的语言,正确满足他(她)的要求,并教会婴儿用更明确的词语来表达。

23、五、生活与交往(情绪与社会能力):

24、学用勺子及拿杯子。

家长要给婴儿自己做些事情的机会,即教他学着做事。

首先是从吃饭开始,叫婴儿学会自己拿着勺子从碗中取饭往嘴里送,开始婴儿可能用勺很不正确,会洒得很多,但仍要给他(她)机会尝试,可单独给他(她)一个碗和勺,里面放较少的食物供婴儿练习,家长仍可保证喂饱婴儿。

用杯子喝水也是如此,开始杯子中可放些水,教婴儿自己端着往嘴里送,家长可适当地给予帮助,以后逐渐有婴儿自己完成。

家长不要因为怕食物洒得满地,或怕弄脏了衣服等而不允许婴儿学习,这样会挫伤婴儿的积极性。

因为做这些事情不仅是婴儿的最初生活自理能力的学习,而且也是对婴儿主动性和独立性的培养。

25、一起玩。

随着婴儿活动范围的增大,(他她)的交往机会会越来越多,要有意识地让婴儿和一些小伙伴及家长一起玩,也可教他(她)将娃娃当作伙伴玩。

此时婴儿虽然不能你来我往地合作玩,但要使他(她)建立最初的伙伴概念,培养婴儿与别人一切玩的愉快情绪。

26、1~3岁益智玩具。

12岁小儿会走路以后,拉车、球类玩具是必备的,也要准备一些小动物、小儿的活动范围加大了,模仿生活的能力加强了,可玩的玩具更多了,如,小汽车、小筐、小铲、小桶等,还有一些整套的过家家玩具、仿制的水果、蔬菜、小电话等等,可教小儿做一些相互合作、模仿生活的游戏。

27、2~3岁小儿开始小儿开始学习一些基本概念,如大小、形状等,手较前更加灵活,此时可给小儿准备一些简单拼插积木、打桩床、简单的图形镶嵌软塑、有各种形状孔洞的智盒、串珠、简易拼图、可穿/脱衣服、鞋子的娃娃、交通、水上系列玩具等。

可帮助小儿学习识别颜色、形状等概念,扩大知识范围。

还可给小儿准备小三轮车,锻炼小儿的协调动作能力。

28、对于什么样的玩具是好玩具一定要从孩子的角度来判断。

有位教育家提出:

如果玩玩具的活动有90%是孩子的,10%是玩具本身的,就是好玩具。

反之,只有10%的活动属于孩子,而90%是属于玩具的就不是好玩具。

比如电动玩具,开始小儿会觉得很新鲜,但很快他就会厌倦了,因为小儿除了按电钮之外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所以引不起小儿长时间的兴趣。

有些玩具看起来很简单,造价也比较低,但可使小儿反复探索,不断玩出新花样。

比如一种由六种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塑料制成的在套筒或套蛋,从5~6个月小儿会抓握开始就能玩,最初是注视它的大小及不同的颜色,并练习抓握,以后可自己一个一个的打开,或者将小的放在大的里面,可拿着两个对敲或对套在一起。

到大一些时,小儿还可以用它来认识颜色,识数字或叠高,或者让两个小儿比赛,看谁套得快等等。

在玩这个玩具的过程中,即锻炼了小儿手的灵活性,又有认知和概念学习的过程,这确实是智力玩具,也可称得上是好玩具。

29、家长也可按小儿的兴趣自己制作一些玩具。

有的时候小儿对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用具比较感兴趣,比如一些小盒、小瓶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家长也可适当加工后给孩子玩,或让小儿自己创造性的玩。

从小儿玩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体会到:

玩具给小儿带来的快乐并不与其价格成正比,家长在选择玩具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对培养和开发小儿智力有益的玩具。

30、玩玩具时还应注意的是一次不要给小儿太多的玩具,因婴幼儿期小儿身心发展水平还很低,容易集中注意玩1~2件玩具,如一次给的太多小儿容易分心,不能培养其比较持久的兴趣和注意力。

婴儿发育标志、保教目标、内容与要求

(12-15个月婴儿)

生理、心理发育的主要标志

会独走数步继而会独立行走,能蹲下,会用碗喝水,用蜡笔在纸上乱涂。

会说2-3个字的词,能找藏起来的东西,喜欢有节奏的音乐,会保护自己的玩具,能记住经常接触的图片和物品名称,可听任劝阻,知道常见人的名字,对不同年龄的人有相应称呼。

教养目标(应达到的一般水平)

会爬台阶,能独立玩一般玩具,会用单词表达要求,能记住几天前的事,对小伙伴感兴趣。

教养内容与要求

生活照料

经常讲有关分享物品的故事给婴儿听,让他知道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

动作技能

能独立蹲起、站稳、行走。

会玩简单的玩具。

以教会婴儿独走为任务,要有宽阔平坦的场地。

利用玩具练习手的动作,如套盒、套圈、积木垒高等。

语言发展

会用单词表达要求,会主动叫“爸爸妈妈”。

启发婴儿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引导婴儿称呼亲近的人。

认知能力

婴儿接触同龄玩伴,帮助他们建立良好关系。

训练婴儿用拇指和食指拨开带纸的硬糖和挑选各种豆粒,不要用嘴啃和一把抓。

将易于剥皮的水果,如香蕉、桔子给婴儿,成人稍加帮助,让他用手剥开吃。

社会行为及人格培养

培训婴儿喜欢与大人、小朋友一起玩耍,听讲故事,培养吃、喝、玩、睡良好习惯。

对婴儿要耐心关照护理,在婴儿哭、发脾气、乱抓乱打时,要猜婴儿到底想要什么,可以用不同的活动来满足婴儿,或给他一些新鲜有趣的东西,让他高兴地玩起来,保持婴儿有轻松愉快的情绪,使婴儿对环境和亲人有安全感、信任感。

要放手让婴儿活动,有独立的活动机会。

但要注意安全,也不要过分保护,一旦跌倒,鼓励自己爬起来,大人千万不要表现出惊慌,甚至大呼小叫。

当客人和小朋友来访时,要引导婴儿去接近客人和小朋友,如婴儿怕生、哭闹,暂时可以避开,过一会再慢慢诱导他接近客人。

婴儿语言发展顺序及年龄

语言发展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会模仿成人发音

7

11.5

14

向他要东西知道给

7

13

15

叫妈妈有所指

8

13.9

15

叫爸爸有所指

7

14.5

16

除爸妈外,会叫其他亲人二人

8

14.6

18

除亲人称呼外,还会1-2个字

9

14.9

16

会说“我不要”

12

15.9

18

知亲近人名字二人

11

16

18

知同伴名字二人

11

16

18

执行简单给予的命令

12

16

18

指出身体3-4部分

11

16.5

19

会用叠字三个

11

16.9

21

会说一个词的句子

12

18.9

20

开始辨别声音

12

19.1

21

会讲十个词

13

19.1

21

懂得上面下面

14

19.1

21

能叫自己名字

15

19.9

23

婴儿精细动作发展顺序及年龄

精细动作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给纸爱撕

4

8

11

拇指他指抓握

5

8.5

11

拇指食指抓握

6

9

11

有意将玩具放手

5

10.3

小丸放入瓶中

9

13.5

15

翻书5~6页

11

15.5

16

用手掌握笔乱画

11

16.8

19

婴儿语言发展顺序及年龄

语言发展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会发ba,ga等音

5

10.9

14

会模仿成人发音

7

11.5

14

向他要东西知道给

7

13

15

叫妈妈有所指

8

13.9

15

叫爸爸有所指

7

14.5

16

除爸妈外,会叫其他亲人二人

8

14.6

18

除亲人称呼外,还会1-2个字

9

14.9

16

会说“我不要”

12

15.9

18

知亲近人名字二人

11

16

18

知同伴名字二人

11

16

18

执行简单给予的命令

12

16

18

指出身体3-4部分

11

16.5

19

会用叠字三个

11

16.9

21

会说一个词的句子

12

18.9

20

开始辨别声音

12

19.1

21

会讲十个词

13

19.1

21

懂得上面下面

14

19.1

21

能叫自己名字

15

19.9

23

 

婴儿认知能力发展顺序及年龄

适应能力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开始不再把玩具送口中

4

10.9

12

会从瓶中倒出小丸

11

14.5

15

会搭两块积木

11

14.9

19

自发乱画

12

15.6

19

动作模仿笨拙

12

17.1

19

一玩具可玩十分钟

11

17.5

18

能记住一天内的事

12

18.1

21

有意听讲故事,但不懂内容

12

18.6

20

模仿动作象

12

18.1

20

能记住三天前的事

14

19.1

20

 

婴儿社会行为及人格发展顺序及年龄

发展项目

开始年龄

常模年龄

发展较晚年龄

自喂饼干

8

8.5

16

穿衣知道配合

11

14

18.9

会与成人玩球

11

15.5

18

主动把玩具给人(放手)

11

15.5

19

会按成人表情行事

11

16

18

对想要的东西会手指或发音

12

15

19

用手绢擦鼻涕

12

16.5

18

会模仿抹桌子扫地

12

16.9

20

白天知道小便或说蹲盆

13

17.5

20

吃完东西会托出空盘

13

19.5

22

认知能力训练一:

找出黑色的东西

一、【课程名称】:

找出黑色的东西

二、【课程目标】:

找出黑色的东西,可以测试宝宝认识第二种颜色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

找出生活中或玩具中带黑色的

四、【课程课时】:

15分钟

五、【课程内容】:

宝宝对所有红色的东西完全能认出来后,再开始练习认识黑色。

家庭中有许多黑色的东西,宝宝都会感到爱不释手。

例如,电视的遥控器黑色的居多,宝宝按动其中的键就能改变电视频道,宝宝会感到很有趣。

此外多数手机也是黑色的,家里黑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录音机、电视机、音箱、皮鞋、黑色框架的放大镜,宝宝玩具中也有黑色的积木、黑色的枪炮玩具、娃娃的黑头发等。

家长要利用他喜欢的东西教他说:

“这是黑色的”“递给我那个黑色的东西”,并反复练习加以巩固。

六、【课程建议】:

能找出1种黑色的东西就及格,能找出多种黑色的东西,表示能较快认识第二种颜色,对颜色的接受能力良好。

除了找出黑色的东西外,还可让宝宝在图画中找出黑色的部分,巩固认识黑色。

黑色在日常生活中最有用,将来写字、画画都离不开黑色。

认知能力训练二:

认识正方形

一、【课程名称】:

认识正方形

二、【课程目标】:

认识正方形,可以测试宝宝的空间感知能力。

三、【课程准备】:

带有正方行的玩具

四、【课程课时】:

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宝宝在1岁前后能从三形板中拿出圆形的形板,并认识了圆形。

这个月可让宝宝试着从三形板中拿出正方形。

如大人指着正方形的片块说:

“给我拿正方形”,让宝宝试着抠出正方形的片块,大人说:

“这是正方形的”,再请宝宝把正方形放回三形板内,并告诉宝宝把正方形的四个角对好穴位的每一个角,才能放入。

这要比放入圆形难一些,让宝宝多练习几次。

还可在宝宝吃点心时,拿出两种饼干,让宝宝先拿一个圆形的,再拿一个正方形的,让宝宝分清饼干的形状。

还可找出宝宝以前看过的正方形认物小书,把这些小书排列整齐,使宝宝再次加深对正方形的认识。

六、【课程建议】:

在宝宝的玩具中,常有正方形的积木、正方形的盒子、正方形的拼插玩具等,一些饼干、手绢、头巾等日用品也有正方形的,让宝宝多接触方形的东西,可帮助宝宝认识正方形。

宝宝认识了正方形,以后在折纸、裁纸做剪贴时都会用到。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三:

五官的功能

一、【课程名称】:

五官的功能

二、【课程目标】:

发展感知觉,发展语言,发展思维。

三、【课程准备】:

一个苹果、

四、【课程课时】:

5分钟

五、【课程内容】:

教师指导家长用一只手将苹果呈现在宝宝的面前,让宝宝看到苹果。

家长用另一只手蒙住宝宝的眼睛,问:

“苹果在哪里?

”宝宝会伸手推开家长的手,用眼睛看或伸手摸苹果。

或者是分别捂住宝宝的鼻子、耳朵、嘴巴试一试,都不影响看苹果,告诉宝宝“只有眼睛才能看苹果,看爸爸妈妈,看见花朵,小草…….好多好多的东西,眼睛是看东西的。

捂住鼻子,将苹果分别放在眼睛、耳朵、嘴巴前,问道:

“闻到苹果香了吗?

告诉宝宝:

“鼻子是闻问道的”。

最后,将苹果拿走,重重放在桌子上,发出“砰”的一声,引起宝宝的注意。

分别捂住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听一听,每一次都问:

“听见了吗?

”告诉宝宝:

“耳朵是听声音的。

问宝宝:

“耳朵能干什么?

”宝宝如果不能回答是听声音的,告诉宝宝:

“耳朵能听声音。

六、【课程建议】:

宝宝不能正确说出五官功能时,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宝宝通过听、看、闻来认识五官。

认知能力提高训练四:

衣服分类

一、【课程名称】:

  衣服分类

二、【课程目标】:

培养分类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三、【课程准备】:

把家中每人的衣服拿几件放在一起。

四、【课程课时】:

不限

五、【课程内容】:

教师指导家长按个人的衣服进行分类放好:

这是爸爸的,这是妈妈的,这是我的。

按衣服的用途进行分类放好,如:

这是衣服、这是裤子。

按衣服颜色的深浅进行分类:

这是深色的,这是浅色的。

六、【课程建议】:

按季节分类、按大小分类、按男女分类等。

语言能力训练一:

学称呼

一、【课程名称】:

学称呼

二、【课程目标】:

学称呼,可以测试宝宝是否能按人的性别年龄给予正确称呼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

无需玩教具

四、【课程课时】:

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当宝宝学会叫爸爸妈妈以后,经常会因此而受到表扬。

如果家里来了年轻的男客人,妈妈应教他:

“叫叔叔”,来了年轻的女客人,要教宝宝:

“叫阿姨”,来了年纪大的男人,要教他:

“叫爷爷”,来了年纪大的妇女,妈妈要教他:

“叫奶奶”,经常这样训练,渐渐地宝宝自己就能学会判断。

《万婴跟踪》节目中的张浩然在14个月时.有一次家中来了两位妈妈的同事,夫妇大约40岁左右,张浩然称呼女的为“奶奶”,妈妈马上教他称呼女的为“大妈”,称呼男的为“大大”,从而使张浩然马上学到新的称呼方法。

后来大家都为张浩然能够按年龄性别称呼生人而赞叹,这都是因为平时他的妈妈就注意让他称呼大人,才学会了这种本领。

六、【课程建议】:

这种能力与宝宝在家时是否有机会接触生人有关,有的家庭很少来客人,宝宝没有学习的机会。

如果大人经常带宝宝到街心公园玩,或者参加亲子园的活动,或者经常与亲属来往,就可以锻炼这种能力。

宝宝学会称呼生人是一种很重要的本领,会称呼别人就容易打开交往的门户,给生人一个有礼貌的好印象,所以每个宝宝都应及早学会。

语言能力训练二:

背诵儿歌

一、【课程名称】:

背诵儿歌

二、【课程目标】:

背诵儿歌,可以测试宝宝语言的模仿能力和押韵的能力。

宝宝学会说双词后,再教他学3个字的短句,如“小白兔”“白又白”。

一般反复练习2~3个星期,才能学会。

三、【课程准备】:

无需玩教具

四、【课程课时】:

10分钟

五、【课程内容】:

当宝宝已经学会给儿歌的句子添上押韵词时,有些家长又开始让宝宝为另外的儿歌添押韵词,使宝宝仍然停留在说一个字的水平上,即使会给几首儿歌添押韵词,也不会有背诵一首儿歌的可能性。

只有把单词变成双词,再变成3个字的短句,才有可能学会背诵儿歌。

这就要先从双词开始学,例如学“白兔”,先让宝宝跟着说几遍,把单词“兔”变成双词“白兔”,把“耳”变成“耳朵”,再顺便学习“萝卜”“白菜“等。

这些两个字的词平时吃饭或者买菜时家长就可以教给宝宝。

六、【课程建议】:

在背诵整首儿歌之前,先学背押韵词,这可以从宝宝学称呼大人、学说单词时开始练习。

跟着儿歌背押韵词可以培养宝宝按顺序记忆的能力。

经过一个月的练习,大多数宝宝们都记住一首儿歌的押韵词。

接着可以背3个字的短句,先把两个字连接起来,再加上一个字。

这个月背诵一两句,下个月再背一两句,宝宝就能逐渐把整首儿歌背诵出了。

背诵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功课以背诵为主。

我们从随访的孩子入学后的成绩来看,再回顾生长记录得知,18个月前后会背诵儿歌的宝宝,入学后数学和语文的成绩大多数为95~100分,一般两岁前会背诵儿歌的宝宝,两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大多数到3岁上了幼儿园后才开始背诵儿歌的宝宝,两门功课的成绩多数为70~85分之间,可见语言的早期开发对以后上学很有影响。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三:

学动词

一、【课程名称】:

学动词

二、【课程目标】:

掌握初级动词

三、【课程准备】:

在游戏中进行或看报纸时、

四、【课程课时】:

不限

五、【课程内容】:

教师指导父母一起与宝宝做游戏,妈妈高兴得大笑,爸爸问宝宝:

“妈妈怎么了?

”引导宝宝回答:

“妈妈笑”。

然后家长进一步引导:

“妈妈和宝宝在一起,高兴就笑了。

”“宝宝也笑一笑呀!

或者是家长和宝宝一起吃苹果,妈妈问宝宝:

“宝宝在干什么?

”引导宝宝说出:

“吃苹果”。

最后也可以爸爸在看报纸,妈妈问宝宝:

“爸爸在干什么呀?

”引导宝宝回答:

“看报纸”。

六、【课程建议】:

家长可以利用各种机会让宝宝掌握动词“笑”。

还可以利用各种日常生活中的机会让宝宝掌握动词“吃”。

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有利情景对宝宝进行训练,让宝宝尽早掌握动词“看”。

语言能力提高训练四:

学双语句

一、【课程名称】:

学双语句

二、【课程目标】:

发展语言能力,学习主谓双语句。

三、【课程准备】:

玩具、摇铃、苹果

四、【课程课时】:

不限

五、【课程内容】:

教师指导家长手拿玩具对宝宝说:

“宝宝看”。

让宝宝也说:

“宝宝看”。

然后让宝宝拿玩具对家长说:

“妈妈看”、“爸爸看”。

或者是家长拿一个摇铃给宝宝,对宝宝说:

“宝宝拿”。

让宝宝说出:

“宝宝拿”引导宝宝说出:

“宝宝拿”。

随后让宝宝拿着摇铃对家长说:

“妈妈拿”。

最后家长可以拿一个苹果给宝宝,同时对宝宝说:

“宝宝吃”。

引导宝宝说:

“宝宝吃”。

家长让宝宝拿着苹果对家长说:

“妈妈吃”、“爷爷吃”。

六、【课程建议】:

家长可以利用其他的物品让宝宝看、拿、吃、摸,训练宝宝说出主语+谓语双词句。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一:

避开障碍物

一、【课程名称】:

避开障碍物

二、【课程目标】:

发展肢体肌肉能力,锻炼步行时能避开障碍物。

三、【课程准备】:

小箱子、玩具车。

四、【课程课时】:

5分钟

五、【课程内容】:

在地面上放置相距一定间隔的箱子与障碍物,让宝宝拉着玩具车绕过这些障碍物,一边拉一边说:

“车子来了!

”箱子之间距离可随训练的深入而逐渐缩短。

六、【课程建议】:

选择障碍物时应注意安全,尽量避免坚硬物体。

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二:

学跑步

一、【课程名称】:

学跑步

二、【课程目标】:

学习跑步动作,发展身体与双腿的平衡的能力。

三、【课程准备】:

能独立行走的情况下

四、【课程课时】:

5分钟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