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387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docx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篇一: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附件1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体例

一、基本情况包括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病种名称(中西医病名)、诊疗方案应用时间、应用病例数、主要治疗方法、平均住院日(或门诊治疗时间)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提供诊疗方案中主要治疗方法的应用例数和使用率,并对这些治疗方法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如临床适应症、技术优势、可操作性、医生执行情况、患者依从性等,对未使用的诊疗方案中的治疗方法也应作简要说明。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从症状、体征、理化指标改善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要求:

1.明确中医临床疗效点;

2.围绕每个疗效点进行分析;

3.提供与疗效点相关的全部病例基本信息;

4.至少详细分析3个典型病例。

四、中医药的作用分析依据本病主要症状、体征、理化指标及病情的变化情况,对中医药治疗的优劣点以及作用环节等进行分析,也可结合目前本病西医治疗现状进行分析。

五、本专科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以外的具有本专科特色的中医治疗方法的名称、使用率、效果、费用等。

附:

病例基本信息汇总表包括姓名.性别、病历号、联系电话、出入路径时间等。

篇•: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附件2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样稿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

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X年5月到201X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完成81例,平均住院日1

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药浴、刮痴、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

中药饮片使用率9

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

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6例(9

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

7.

1.%),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例(9

3.8%),针灸治疗65例(80.3%),推拿治疗41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例(2

8.4%),康复治疗81例(100%),内科基础治疗79例(9

7.5%),其他疗法46例(5

6.8%)o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

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

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康复训练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

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中风后手足肿胀、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

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脑梗死。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患者中,症状改善80例(9

8.8%),体征改善80例(9

8.8%),理化指标改善74例(9

1.4%);临床痊愈4例(

4.9%),好转76例(9

5.l%)o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1)对症状的评价包括对中风病主要症状神识昏蒙,半身不遂、感觉异常,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的评价和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的评价。

(2)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

(3)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的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

(4)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价必要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吞咽障碍可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

2.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

以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残程度为预后评价指标;有并发症者进一步评价其改善程度。

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

(1)改善症状81例患者主症改善81例(100%);次症改善70例(8

6.4%),未改善11例(1

3.6%)o81例患者改善的主症中,肢体无力改善69例,感觉异常改善56例,言语蹇涩或不语改善65例,口舌歪斜改善64例,11例中脏腑患者神志全部转清。

81例患者改善的次症中,头痛改善26例,眩晕改善18例,瞳神异常改善12例,饮水发呛改善37例,目偏不瞬改善8例,共济失调改善14例。

案例1:

王某,男,56岁。

主因“昏迷、右侧肢体活动不能10小时”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形体较胖。

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能,继之出现昏迷,言语不能,烦躁,气粗口臭,喉间痰声辘辘,大便3日未行,口唇红而干,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查:

T3

7.1℃,BP180/120mn)Hg,神昏,双瞳孔等大等圆,右侧鼻唇沟变浅,

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略高,腱反射尚适中,右巴宾斯基征阳性。

行头颅CT:

未见出血灶。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中风(痰热闭窍),西医诊断:

1.脑梗死急性期,

2.高血压病。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鼻饲安宫牛黄丸,口服星篓承气汤3剂后大便日行3次,神志转清,无烦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腻,脉滑,继续给予化痰通络汤口服,治疗1周后给予针灸及康复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右下肢肌力2级,能在床上平移。

案例2:

(略)案例3:

(略)病例基本信息表

(2)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NIHSS量表评价,意识水平好转11例,凝视好转8例,视野好转9例,面瘫好转56例,肢体运动障碍改善42例,共济失调改善12例,感觉障碍改善53例,语言障碍改善12例,构音障碍改善53例。

案例1:

患者白某某,男,56岁,右利手,中专学历,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不利2天”入院,损伤部位为左侧基底节区,

篇二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白疕(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

一、基本情况白疕(寻常型银屑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X年5月到201X年11月,新泰市中医院皮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15例,完成13例,平均住院日1

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中药薰洗、

药浴、紫外光照射、中药湿敷、中药涂药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

中药饮片使用率100%,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

2.3%,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3例(100%),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6例(4

6.2%),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100例(100%),中药熏洗治疗12例(9

2.3%),紫外光照射13例(100%)。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

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

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紫外光照射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

中药熏洗、口服中成药、推拿、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清热凉血法治疗白花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

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

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白疕静止期和缓解期,鳞屑较厚的患者;

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白疕。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13例患者中,症状改善12例(9

2.3%),体征改善12例(9

2.3%),好转12例(9

2.3%)o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9

2.3%o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1)以皮损严重程度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

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为:

疗效指数(n)二](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疗前积分]X100%临床痊愈:

皮损基本消退,临床症状消失,n≥95%。

显效:

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n≥70%。

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n≥50%o无效:

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n50%。

2)以皮损症候评分在治疗前后的积分变化来判断疗效,分4级判定。

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为:

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

临床痊愈:

皮损全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

皮损大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明显减轻,95%证候积分减少≥70%。

有效:

皮损部分消退,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0%证候积分减少≥50%。

无效:

皮损消退不明显,临床症状未减轻或反而恶化,证候积分减少不足50%。

2、评价方法1)皮损严重程度评分一PASI评分(表1)表1:

PASI评分表PASI评分二头部面积分义头部严重程度分(D+I+E)X0.1+上肢面积分X上肢严重程度分(D+I+E)X0.2+躯干面积分X躯干严重程度分(D+I+E)X0.3+下肢面积分X下肢严重程度分(D+I+E)X0.4

2、中医证候的改善,采用中医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表2)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X年)制定。

2.主要临床症状评估量表篇四: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Xxxx医院脑病科

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X年5月到201X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82例,完成81例,平均住院日1

7.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药浴、刮痴、拔罐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

中药饮片使用率9

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

6.7%,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6例(9

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

7.

1.%),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例(9

3.8%),针灸治疗65例(80.3%),推拿治疗41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例(2

8.4%),康复治疗81例(100%),内科基础治疗79例(9

7.5%),其他疗法46例(5

6.8%)o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

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

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康复训练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

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中风后手足肿胀、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

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脑梗死。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患者中,症状改善80例(9

8.8%),体征改善80例(9

8.8%),理化指标改善74例(9

1.4%);临床痊愈4例(

4.9%),好转76例(9

5.1%)。

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1)对症状的评价包括对中风病主要症状神识昏蒙,半身不遂、感觉异常,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的评价和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的评价。

(2)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

(3)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的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

(4)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价必要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吞咽障碍可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

2.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

以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残程度为预后评价指标;有并发症者进一步评价其改善程度。

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

(1)改善症状81例患者主症改善81例(100%);次症改善70例

(8

3.4%),未改善11例(1

3.6%)o81例患者改善的主症中,肢体无力改善69例,感觉异常改善56例,言语蹇涩或不语改善65例,口舌歪斜改善64例,11例中脏腑患者神志全部转清。

81例患者改善的次症中,头痛改善26例,眩晕改善18例,瞳神异常改善12例,饮水发呛改善37例,目偏不瞬改善8例,共济失调改善14例。

案例1:

王某,男,56岁。

主因“昏迷、右侧肢体活动不能10小时”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形体较胖。

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能,继之出现昏迷,言语不能,烦躁,气粗口臭,喉间痰声辘辘,大便3日未行,口唇红而干,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查:

T3

7.1℃,BP180/120mmHg,神昏,双瞳孔等大等圆,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肢体肌力0级,肌张力略高,腱反射尚适中,右巴宾斯基征阳性。

行头颅CT:

未见出血灶。

入院诊断:

中医诊断:

中风(痰热闭窍),西医诊断:

1.脑梗死急性期,

2.高血压病。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鼻饲安宫牛黄丸,口服星篓承气汤3剂后大便日行3次,神志转清,无烦躁,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腻,脉滑,继续给予化痰通络汤口服,治疗1周后给予针灸及康复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右下肢肌力2级,能在床上平移。

案例2:

(略)案例3:

(略)病例基本信息表

(2)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用NIHSS量表评价,意识水平好转11例,凝视好转8例,视野好转9例,面瘫好转56例,肢体运动障碍改善42例,共济失调改善12例,感觉障碍改善53例,语言障碍改善12例,构音障碍改善53例。

案例1:

患者白某某,男,56岁,右利手,中专学历,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语言不利2天”入院,损伤部位为左侧基底节区,急性起病,症状进行性加重,既往体健,无家族脑血管病病史。

入院后进入本路径,评价语言学特点为非流畅失语,大约每分钟20〜30个字,患者对疾病有较强的自省力,语言理解和表达均受损,理解明显好于表达,复述和书写不能,有错语、言语启动困难和持续现象,自发语少,有言语失用和探索行为,易疲劳有失语法现象出现。

根据诊疗方案采用中医特色语言康复治疗,以针刺和现代语言康复训练为主,针刺治疗包括头针、舌针、耳针、体针,以醒脑开窍、化痰通络为治法,采用毫针刺法、篇五:

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缺血性中风(脑梗死)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研究院针灸康复科

一、基本情况缺血性中风(脑梗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研究院针灸康复科自20IX年至201X年12月开展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以来,共依照路径管理住院患者共72例,完成70例,平均住院1

8.2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烫熨、拔罐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

(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

中药饮片使用率9

3.3%,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使用率9

6.7%,辨证施治率100虬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76例(9

3.8%),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22例(2

7.

1.%),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6例(9

3.8%),针灸治疗81例(100%),推拿治疗41例(50.6%),中药熏洗治疗23例(2

8.4%),烫熨治疗81例(100%),内科基础治疗79例(9

7.5%),其他疗法46例(5

6.8%)o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

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

口服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和内科基础治疗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

口服中成药、推拿、中药熏洗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

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

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康复治疗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

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适用于中风后手足肿胀、肢体痉挛、疼痛的患者;

2.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

3.国家医保政策限制了某些治疗方法的临床实施,如推拿治疗在医保规定的适应症中不包括脑梗死。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

(-)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81例患者中,症状改善80例(9

4.8%),体征改善80例(9

8.8%),理化指标改善74例(9

1.4%);临床痊愈4例(

4.9%),好转76例(9

5.1%)O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100.0%。

(二)疗效评价

1.评价标准

(1)对症状的评价包括对中风病主要症状神识昏蒙,半身不遂、感觉异常,言语蹇涩或不语,口舌歪斜的评价和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异常,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的评价。

(2)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价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

(3)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的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病残程度。

(4)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价必要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相关量表进行评价,如吞咽障碍可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

2.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

以症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残程度为预后评价指标;有并发症者进一步评价其改善程度。

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

(1)改善症状81例患者主症改善81例(100%);次症改善70例(8

6.4%),未改善11例(1

3.6%)o81例患者改善的主症中,肢体无力改善69例,感觉异常改善56例,言语蹇涩或不语改善65例,口舌歪斜改善64例,11例中脏腑患者神志全部转清。

81例患者改善的次症中,头痛改善26例,眩晕改善18例,瞳神异常改善12例,饮水发呛改善37例,目偏不瞬改善8例,共济失调改善14例。

案例1:

王某,男,56岁。

主因“昏迷、右侧肢体活动不能10小时”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形体较胖。

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能,继之岀现昏迷,言语不能,烦躁,气粗口臭,喉间痰声辘辘,大便3日未行,口唇红而干,舌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有力,查:

T3

7.1℃,BP180/120mmHg,神昏,双瞳孔等大等圆,右侧鼻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