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87986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公务员考试常识补充知识Word下载.docx

张仲景

著《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后世称他为“医圣”。

华佗

华佗擅长外科,被后世称为外科鼻祖。

他研制的麻醉剂“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人誉为“神医”。

元丹贡布

唐朝

吐蕃名医,所著《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

唐本草

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编定和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孙思邈

所著《千金方》系统的总结了唐以前的医学和药物学知识。

被称“药王”。

李时珍

明朝

《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东方药物巨典”。

(二)其他

七情六欲

《吕氏春秋》中“六欲”指由生、死、耳、目、口、鼻所生的欲望;

七情,指一般人所具有之七种感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根清净

佛家的提法,“六根”指:

眼、耳、鼻、舌、身、意

六亲不认

父、母、兄、弟、妻、子

五脏六腑

中医的提法,“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五体投地

所谓五体,指两手、两膝、头顶,亦称五轮。

六神无主

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

七窍生烟

“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

4、雕塑艺术

出现平雕和浮雕技术,司母戊鼎和四羊主尊是精品。

成就辉煌,秦陵兵马俑、说唱俑、杂技俑等极具艺术价值。

秦砖汉瓦响誉世界。

魏、晋、唐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唐朝甘肃敦煌莫高窟闻名世界。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截止到2013年,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5处,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意大利,北京有6项,是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1、世界文化遗产

1.我国的文化遗产列表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洛阳龙门石窟

长城

敦煌莫高窟

北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拉萨布达拉宫

北京颐和园

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湖北武当山古建筑群

丽江古城

山西平遥古城

苏州古典园林

承德避暑山庄及寺庙

北京天坛

重庆大足石刻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明清皇宫(北京、沈阳)

明清皇家陵寝

高句丽王城

大同云冈石窟

安徽古村落:

西递、宏村

澳门历史城区

安阳殷墟

开平碉楼与村落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

福建土楼

杭州西湖

锡林郭勒元上都遗址

→三大石窟: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属佛教艺术,均位于黄河流域

(1)长城:

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现存的主要为明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防御工程;

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

(2)2011年,杭州西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2.文化景观

(1)江西庐山风景名胜区:

位于江西九江附近,“匡庐奇秀甲天下”,与鸡公山、北戴河、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

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山西五台山:

位于山西省,与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3)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2、自然遗产

湖南武陵源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九寨沟国家级名胜区

四川黄龙国家级名胜区

云南三江并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南方喀斯特

江西三清山

中国丹霞

中国澄江化石地

1.云南三江并流:

“三江”指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怒江、金沙江(长江上游)和澜沧江(湄公河上游);

是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

2.中国丹霞——2010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1)丹霞是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景观,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岩组成

(2)代表景区:

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

3.澄江化石地——2012年成为世界遗产

位于云南澄江帽天山附近,是保存完整的寒武纪早期古生物化石群

4.新疆天山——2013年成为世界遗产

3、自然、文化双遗产

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乐山风景名胜区、福建武夷山

4、非物质文化遗产

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昆曲

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被誉“百戏之祖”,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代表剧目有《牡丹亭》《南柯记》《风筝误》《桃花扇》《长生殿》等

古琴

亦称“瑶琴”、“七弦琴”,我国最古老弹拨乐器之一,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有“东方音乐明珠”之称

蒙古族长调民歌

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等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中医针灸

将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

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现存的最早且完整的中医文献)

拔罐法:

应用各方法排除罐筒内空气以形成负压,使其吸附体表以治疗疾病

皮影戏

较多使用牛皮、羊皮、驴皮、猪皮等,其中牛皮使用最广泛;

宋代已极为盛行,18世纪中叶开始传到欧洲

京剧、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端午节等22个项目

5、记忆遗产

1.目的:

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毁损、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2.我国入选遗产:

传统音乐录音档案、清朝内阁秘本档、清代大金榜、纳西东巴古籍文献、“样式雷”建筑图档、《黄帝内经》、《本草纲目》

《黄帝内经》

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本草纲目》

明朝李时珍撰写,药学著作,“东方药物巨典”

生活中的科技

(一)与电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饭堡煮饭、电炒锅煮菜、电水壶烧开水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都是利用热传递煮饭、煮菜、烧开水的。

2.排气扇(抽油烟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利用空气对流进行空气变换。

3.电饭煲、电炒锅、电水壶的三脚插头,插入三孔插座,防止用电器漏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

  

4.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

加热原理是利用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

5.厨房中的电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将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6.厨房的炉灶(蜂窝煤灶,液化气灶,煤灶,柴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燃料燃烧放出热量。

(二)与力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电水壶的壶嘴与壶肚构成连通器,水面总是相平的。

2.菜刀的刀刃薄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3.菜刀的刀刃有油,为的是在切菜时,使接触面光滑,减小摩擦。

4.菜刀柄、锅铲柄、电水壶把手有凸凹花纹,使接触面粗糙,增大摩擦。

5.火铲送煤时,是利用煤的惯性将煤送入火炉。

6.往保温瓶里倒开水,根据声音知水量高低。

由于水量增多,空气柱的长度减小,振动频率增大,音调升高。

7.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菜刀与石头摩擦做功产生热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刀口不利;

浇水是利用热传递使菜刀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不会升至过高。

(三)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现象 

1.与热学中的热膨胀和热传递有关的现象  

(1)使用炉灶烧水或炒菜,要使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住火头,可使锅的温度升高快,是因为火苗的外焰温度高。

(2)锅铲、汤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用木料制成,是因为木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任过程中不烫手。

(3)炉灶上方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对流,使厨房油烟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空间。

(4)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易破裂。

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烫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均匀,故易破裂。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

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6)炒菜主要是利用热传导方式传热,煮饭、烧水等主要是利用对流方式传热的。

 

(7)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盖紧瓶塞时,常会看到瓶塞马上跳一下。

这是因为随着开水倒出,进入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受热很快膨胀,压强增大,从而推开瓶塞。

(8)冬季刚出锅的热汤,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很烫,是因为汤面上有一层油阻碍了汤内热量散失(水分蒸发)。

(9)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破裂。

(10)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

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遇冷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2.与物体状态变化有关的现象

(1)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再装入钢罐中的;

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由液态变为气态,进入灶中燃烧。

(2)用焊锡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就烧坏了。

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锡的熔点是232℃,装水烧时,只要水不干,壶的温度不会明显超过100℃,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故壶烧不坏。

若不装水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烧坏了。

(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水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

因为水蒸气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大量的热量(液化热)。

(4)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将在锅内继续沸腾一会儿。

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而锅内食物为100℃,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能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锅底的温度降为100℃为止。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些。

主要是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

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

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7)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

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结果只能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发变干,浪费燃料。

正确方法是用大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

(8)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离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见“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

这是因为紧靠壶嘴的地方温度高,壶嘴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

壶嘴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白气”。

(9)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的响声,并溅出油来。

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到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升温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到油面破裂而发出响声。

(10)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的“白气”。

这是因为水先迅速汽化后又液化,并发出“吱、吱”的响声。

(11)当汤煮沸要溢出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扬(舀)起汤,可使汤的温度降至沸点以下。

加冷水,冷水温度低于沸腾的汤的温度,混合后,冷水吸热,汤放热。

把汤扬起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比汤温度低,汤放出热,温度降低,倒入锅内后,它又从沸汤中吸热,使锅中汤温度降低。

3.与热学中的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  

(1)腌菜往往要半月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的离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见里面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四)生活中的化学知识

1.新电灯泡的玻璃上常有一点暗红物质以除去灯泡内残留的氧,该物质是红磷。

2.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会产生白烟。

3.铜器表面慢慢形成一层铜绿:

4.铁匠将烧红的生铁放在铁砧上反复锤打,使生铁转化为钢:

(百炼成钢)

5.国际上推广使用中国的铁锅,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铁元素:

6.少量水滴到煤炉里,能窜出更高的火苗:

7.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8.为了使石灰浆抹的墙快点干,常在室内燃一盆炭火,但刚放入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更潮湿:

9.鸡蛋放入石灰水可以保鲜。

10.酒精是一种理想的液体燃料,为减少污染,可制成乙醇汽油:

11.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说明水中溶有铁盐

12.工、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

家用洗涤剂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含磷污水排到自然水中,引起藻类增殖(水华现象),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13.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和地区定期公布空气质量报告,在空气质量报告中,一般不涉及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只会引起温室效应。

14.举重前,运动员把两手伸人盛有白色粉末“镁粉”的盆中,然后互相摩擦掌心。

15.用废旧书报包装食品,会引起食品污染,这是由于印刷书报的油墨中含有铅的有害物质。

16.自来水中的削毒剂是氯气或漂白粉,净水剂是明矾,吸附剂是活性碳。

17.人们喝完碳酸饮料(如汽水)后会打嗝.

18.胃酸过多的病人,常服用小苏打片进行治疗:

19.稀盐酸或稀硫酸除铁锈

20、明代于谦在《石灰吟》中的化学方程式: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21.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能污染空气的气体,它是so2。

22.铜、汞、铅等重金属盐能使人中毒,如误入口应采取急救措施是喝大量鸡蛋清。

23.家庭中洗涤热水瓶内少量的水垢,实际可行的方法是用食用白醋洗涤。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工业酒精不可当饮料,原因是其中甲醇含量超标,甲醇具有毒性。

25.火灾中的自救和逃生:

①拨打119电话 ②湿毛巾捂住鼻口,沿墙根贴地面爬行③用湿的棉被披在身上④关好门窗⑤自结绳带⑥敲打实物或用鲜艳的物品呼救⑦野外应逆风逃生

26.co泄露时,禁开所有电器包括电话,应开门窗通风,关阀门。

家中的co报警器应安装在厨房的中上部。

27.电器着火时,应关开关再灭火,不能用水来灭火。

28.冰箱的去味剂是活性碳,也可用茶叶或木炭,因为它们都有吸附性。

房间里有烟味时,可点燃蜡烛来去味,因为蜡烛燃烧会产生黑炭,黑炭具有吸附性。

29.使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

“加碘”指的是补充碘元素,实际加的是碘酸钾。

30、冬天不能在门窗紧闭的房间里用煤炉取暖,因为碳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co,co具有毒性。

31.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水银不是银是汞。

铅笔不铅制是石墨。

白金不是金是铂。

32.为保证人身体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枯的井前,须做到灯火试验。

33.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这里“双吸剂”所吸收的物质指的是:

氧气和水。

34.火柴是生活必须品,火柴头上的深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主要成分是红磷和玻璃粉。

划火柴时,发生氧化反应,引燃木条。

35.绿色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合成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

36.牙膏中常加入轻质碳酸钙以增大摩擦。

轻质碳酸钙的生产过程是:

①石灰石在高温下煅烧生成生石灰;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③向熟石灰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

酸钙。

发生的反应为

37.燃放鞭炮时,黑火药爆炸

38.科学家解剖信鸽时,在信鸽的头部找到了许多某种物质的颗粒,该物质是四氧化三铁。

39.有人患咽喉炎,医生常用“冷冻法”治疗,其冷冻剂是液氮。

40、国外试行用“汽水”(碳酸饮料)浇灌植物,它的作用是加速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为它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用途气体肥料。

41.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一样。

现有一套以天然为燃料的灶具,要改为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灶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减小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42.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

43.图书馆或档案馆图书文件发生火灾时,应使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44.作航行指示灯的灯泡中可发出红色的光,是在灯泡中加入了氖气。

(五)世界科技史

欧多克斯

古希腊

最早提出地心说

亚里士多德

进一步发展地心说,最早用科学观察方法证实地球是圆

张衡

制成浑天仪、地动仪

托勒密

《天文学大成》,“地心说”集大成者

僧一行

世界上最早用科学方法准确测量子午线长度(724年)

哥白尼

波兰

《天体运行论》(1543年),创立日心说,现代天文学创始人

开普勒

德国

1609-1619年发现并提出行星运动定律

伽利略

意大利

1609-1610年制成第一台天文望远镜,1632年其《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论证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牛顿

英国

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发明反射式望远镜和光的色散原理。

施来登、施万

1838-1839年间提出细胞学说

达尔文

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创立生物进化论

德国迈尔和英国焦耳

19世纪中叶发现能量守恒定律

门捷列夫

俄国

发现元素周期律,1869年编制元素周期表

麦克斯韦

1873年出版《电磁学》通论,经典电磁学的创始人

爱因斯坦

美籍

德国人

20世纪上半中,提出相对论及质能方程,解释光电效应,推动量子力学发展。

现代物理学的支柱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图灵

计算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高奖

勒梅特

比利时

首次提出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

伽莫夫

第一个建立了热大爆炸的观念。

大爆炸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宇宙起源,广为人们接受。

伯纳斯李

1990年开发出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万维网之父

高锟

香港

1966年提出光纤可以用于通讯传输,光纤之父

霍金

1988年出版《时间简史》,2001年出版《果壳中的宇宙》,黑洞理论,霍金辐射

中国科技史

《夏小正》

夏朝

记载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干支纪日

商朝

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哈雷慧星

闰年规律

春秋

公元前613年,鲁国天文学家留下了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历法已形成固定的系统,确立十九年七闰原则,比西方早160年。

《太初历》

汉武帝时期制定的《太初历》是我国保存下来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书。

第一次把24节气订入历法。

开始以正月为岁首。

太阳黑子

汉朝人在世界上第一次观察并记录了太阳黑子现象,比欧洲早1700多年。

从日月地的位置对月食作出最早的科学解释;

发明制作了地动仪。

在世界上第一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所著《大衍历》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的成熟,并且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历法。

沈括

北宋

所著《梦溪笔谈》总结了古代的许多科技成就,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是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郭守敬

主持编定《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却比现行公历早300年,他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规模空前的天文测量。

诗人美称及其代表句的对应

1.“诗仙”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

2.“诗圣”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3.“诗佛”王维——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4.“诗囚”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游子吟》

5.“诗豪”刘禹锡——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

6.“诗鬼”李贺——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湘妃》

7.“诗杰”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诗狂”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

9.“诗奴”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

10.“诗骨”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11.“诗家天子”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12.“诗魔”白居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13.“五言长城”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4.“杜紫薇”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15.“温八叉”温庭筠——香灯伴残梦,楚国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满庭山杏花。

《碧涧驿晓思》

16.“诗神”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

人文常识

■人文常识之“第一”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

第一部词典:

《尔雅》

第一部字典:

《说文解字》

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

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

《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

第一部断代史:

《汉书》

第一部兵书:

《孙子兵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