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3970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38000组太阳能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

生产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备案申请报告)

 

前言………………………………………………………….1

第一章总论…………………………………………….…4

第二章产品性能、用途及市场预测……………………….6

第三章技术方案设计……………………………………….7

第四章环境保护…………………………………………...13

第五章职业安全和工业卫生及消防……………………...18

第六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21

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23

第八章投资估算…………………………………………...24

第九章技术经济评价……………………………………...24

第十章结论……………………………………………...26

 

前言

能源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常规能源体系,曾极大地推动、并继续支撑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但化石燃料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已使资源日益枯竭、环境不断恶化,还诱发了不少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纠纷,甚至引起冲突和局部战争。

我国的矿物能源以煤的储量比较丰富,然而人均能源资源只有世界人均能源资源的二分之一左右。

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煤炭消费约占总能耗的67%,这是导致环境严重污染、生态逐年恶化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大力开拓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实际应用成为我国解决能源紧张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战略任务。

太阳能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数据表明,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面的能量高达80万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5.6×1012千瓦小时,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能耗的40倍。

目前人类仅能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

太阳能属于分布性洁净的自然资源,能就地开发利用,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等特点。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不仅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而且还有明显的经济价值。

作为21世纪最有潜力的能源,太阳能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太阳能产业是新兴的朝阳行业,再加上良好的政策环境、行业本身的特性,使得太阳能产业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潜力。

专家们预言,到21世纪中叶,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发展成为重要的发电方式,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结构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我国于1958年开始研制太阳能电池,1959年第一块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诞生;1971年3月首次应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科学实验卫星的电源,开始了太阳能电池的空间应用;1973年首次在灯浮标上进行应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试验,开始太阳能电池的地面应用。

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光伏发电技术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和基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光伏电池用量每年都在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到2009年底,我国光伏发电的累计装机容量约达300MW。

随着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太阳能光伏产业在我国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12年总装机容量达到600MWp,到202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00MW,为2012年预期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的2.67倍。

我国多晶硅市场需求旺盛,生产原料石英石储量丰富。

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的工业硅产量都达到40万吨以上,约占世界工业硅总产量1/3,年出口量超过了30万吨。

目前我国的工业硅产能、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多年来,尽管我国工业硅出口量大,但却效益低下。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于2006年1月1日生效,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巨大商机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另外,我国也是《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从2012年开始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承担减排义务的国际压力。

只有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才能实现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才能逐步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

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将有助于我国减排目标的早日实现。

浙江省诸暨市普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太阳能光伏系列产品生产、研发及销售、工程施工于一体的高新科技公司,位于钱塘江——风景秀丽的西施故里浦阳江畔,自然环境优美,人文环境优越,交通便利。

公司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太阳能公共照明系列产品、太阳能多功能便携式电源整机及零部件生产、太阳能光伏系统军工/民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承接太阳能光伏电站、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城市景观亮化等工程。

公司拥有一大批太阳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自动化电子生产流水线,并拥有两项国家专利。

其产品已通过CE、FCC、IC等国际认证。

太阳能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企业老总郭棋经多方考察决定在**工业园区投资建设本项目。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

年产38000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

1.1.2 项目建设地址

江西省**工业园区

1.1.3 项目承办单位:

***********有限公司

1.1.4 项目法人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1.2编制依据

1.2.1 ***********有限公司编制的《年产38000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建议书》

1.2.2 ***********有限公司提供的各项基础资料

1.3产品方案与生产能力

本项目主要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

建设规模为年产38000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

1.4主要建设条件

1.4.1 原材料供应

满足年产38000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目前已落实。

1.4.2 电力供应

由**工业园区供电系统满足生产所需。

1.4.3 供水

由**工业园区供水系统解决生产生活用水所需。

1.4.4 建设场址

项目拟建在**工业园区。

(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一)

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表(GB18306-2001)》,项目建设地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按建设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勿需进行抗震设计。

1.4.5 交通运输

项目建设地靠近320国道,交通方便,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1.4.6 气候条件

项目建设地处中亚热带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18.2℃。

月最高温出现在七月,月平均气温为30.2℃,月最低温出现在一月,月平均气温为5.8℃,年最高气温为41.0℃,年最低气温为-7.5℃。

年平均降水量1832.5mm,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春季多,冬季少,降水主要集中在4-6月,这三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49%。

年相对温度为76%,年均气压为1009.6HPa。

年平均风速2.2m/s,主导风向为东风。

1.5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5.1 国际市场需求仍然旺盛。

保守预计至2012年太阳能产品需求量为10GWp,年增长速度为30%左右;乐观预计至2012年需求量为18GWp,年增长速度为44%。

随着欧洲市场终端产品价格下降10%,太阳能产品市场需求量可能超出我们现有预期,在未来10年时间内难以改变。

1.5.2 国际市场单一需求风险降低。

除德国以及日本市场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外,全球范围内美国、韩国、意大利、西班牙、挪威、中东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已经成熟。

国内企业面对单一德国市场的风险已经降低,市场多元化需求局面逐渐形成。

1.5.3 国内市场逐渐完善。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及《京都议定书》的签订,我国将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

去年,我国提出4万亿的经济资金的投入,将对新能源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第二章  市场预测

电池片制造及组件生产虽受上游原料供应和下游需求量的制约,往往出现设备使用率低、开工不足的现象。

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系统化、全面化的发展,结合太阳能终端产品的研发与应用,一方面可以摆脱下游需求量的制约,同时可以扩大生产范围,降低太阳能终端产品的成本,实现产业化良性发展,这是太阳能下游生产的发展趋势,也是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光伏产品仍然主要用于出口,中东、非洲、北美、东南亚及欧盟成为增速最快的市场。

2010年,我国光伏产业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由于国内市场现已逐渐形成,相关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随着国内市场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光伏产业将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

1、国际市场:

随着国际市场多元化需求局面逐渐形成,单一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应用型小产品(如手电筒)、家用型产品(便携式、小型家用发电机)、太阳能灯具(太阳能路灯、草坪灯等)及太阳能发电站等成套产品成为目前主流产品。

2、国内市场:

今后5-10年内,我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还将以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为主,来解决偏远地区无电村和无电户的供电问题,另一方面,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屋顶系统的经验,在大中城市的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

第三章  技术方案设计

3.1 总图运输

3.1.1 总平面布置

3.1.1.1 总平面布置方案

本项目工程为建设年产38000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生产项目,总平面布置充分利用所提供的建设场地,结合现场地形和生产要求,使生产线按功能、分区域布置。

根据该场地的特点和生产流程。

工厂总平面布置在所圈定的场地内,出入口邻近320国道布置,使原材料进厂和成品出厂便利,生产线中的辅助设施尽量配合生产线主要车间布置,生活设施则布置于厂区远离车间处,以减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的影响。

3.1.1.2 竖向布置

由于场地已经平整,结合所提供的建设场地和生产流程,工厂基本按统一标高进行设计布置。

生产线中各建筑物室内外高差控制在0.2m。

3.1.2 场地雨水排除

本项目建设场地雨水采用有组织排水,分别在道路两侧设明沟排除,明沟采用砖砌,互为贯通,路边排水沟盖板,厂内各排水点与路边的排水沟汇集,最后排出厂外。

据资料统计,该地区历年无洪水侵入。

3.1.3 道路

工厂内部4m宽单车道和8m宽双车道,车间引道与各主干道相互连接,车间引道宽度与对应的车间大门宽度相同,道路采用混凝土路面结构,横向坡度在2.0%。

3.1.4 运输

3.1.4.1 厂内运输

工厂内运输主要为原料车间至生产车间的运输,运输采用拖车及小型叉车,建议为本项目配置2辆拖车和3-4辆小型叉车。

3.1.4.2 厂外运输

该项目投产后,工厂全年生产38000组太阳能电池组件及相关光伏产品,还有包装材料等年总运输量约2000吨,原材料进厂及成品出厂全由社会车辆承运。

(也可自购车辆运输)

3.1.5 绿化

美化厂内环境是文明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利用绿化可以减少工厂的噪音,改善工厂和周边的环境,项目实施后,在厂区道路两侧应种植行道树和常绿灌木,厂区其余空地可设置一些小型花坛和草坪,按总平面布置方案,厂区内绿化系数为20%。

3.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全厂占地面积(80亩)53280平方米。

(2)建筑物占地面积42600平方米。

其中:

厂房32000平方米

     仓库6000平方米

     办公宿舍4600平方米

(3)厂区道路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4)绿化系数20%。

3.2 产品生产技术及流程

3.2.1 项目产品方案及原材料消耗表

项目产品方案见表3-1

 

表3-1 项目产品方案

项目

产量(套)

太阳能电池组件

38000

太阳能路灯

5000

太阳能草坪灯

10000

太阳能手电筒

100000

太阳能户用电源

2000

太阳能户用机

500

项目原材料消耗情况见表3-2

表3-2 项目原材料消耗表

原材料名称

消耗量(吨)

多晶硅

400

EVA

100

TPT

100

玻璃

400

铝型材

400

注:

EVA是一种塑料物料由乙烯(E)及乙烯基醋酸盐(VA)所组成

TPT是太阳能背板材料

3.2.2 项目主要设备见表3-3

以两条组件生产线为例:

 

表3-3 项目主要设备表

设备名称

设备规格

型号

数量

生产厂家

激光划片机

SYS50A

12台

三工

硅片测试分选机

SCT-B

6台

三工

太阳能模拟测试仪

SMT-240

3台

三工

智能层压机

3600*4500

6台

川江

玻璃清洗机

3台

日上

电池片串焊台

2200*1600

CHD

12台

日上

铺设台

2200*1150

ZJC

6台

日上

EVA切割台

3000*1500

QLT

3台

川江

组件修复台

2400*1400*850mm

CJF-X

3台

川江

组件待压车

1200*1010*1550mm

CJF-YZ

6台

川江

组件待装车

1600*1000*1020mm

CJF-ZZ

6台

川江

叠层台(不带玻璃)

1800×1290×900mm

CJF-G

6台

川江

切边台

1200*750*80mm

CJF-G

6台

川江

接线台

1200*750*80mm

CJF-G

6台

川江

焊接模板

125

12块

川江

焊接模板

156

12块

川江

智能型材切割机

3台

日上

角码切割机

3台

日上

组框机

DZKJ-160

3台

日上

组角机

3台

日上

3.3太阳能组件加工价格及工艺流程

组件是由高转换效率的单片太阳电池、抗老化EVA胶膜、高透光率低铁钢化玻璃和由氟塑料、涤纶复合而成的Tedlar(TPT)背膜组成。

这些元件在真空下加热层压成为一个整体,最后经安装防腐铝合金边框和接线盒,成为组件成品。

具有效率高、寿命长、安装方便、抗风、抗冰雹能力等特性。

太阳能组件加工价格(以175W电池组件为例):

材料名称

用量

价格(人民币)

电池片

34元/片*72片

2448元

EVA

2.6平方米

55元

TPT

1.3平方米

40元

玻璃

1块

120元

汇流条

约48元

硅胶

15元

接线盒

1只

55元

型材

每只

100元

纸箱

20元

合计(单片组件材料成本)

2901元

太阳能组件分解图: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第四章  环境保护

4.1 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及排放标准

4.1.1项目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2、地表水(信江)环境质量现状: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体标准;

3、声环境质量现状:

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

4.1.2 项目执行的排放标准

1、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

2、废气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标准;

3、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III类标准;

4、施工期间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

4.2  污染因素分析

主要污染工序

因本项目工艺先进、环保,生产中无废水、废气,有部分废渣。

4.2.1 废水(生活污水)

项目共有员工300人,生活用水按100L/人.d,废水排放系数0.85计,则项目生活污水量为25.5t/d(7140t/a),CODcr浓度为300mg/L,则CODcr产生量为7.65kg/d(2.142t/a)。

4.2.2 废气

企业加热用电加热,不设锅炉,亦无燃煤燃油废气产生,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是食堂油烟废气。

企业每天有300人在食堂用餐(中餐、晚餐各150人),据调查,一般食堂的食用油耗系数为7kg/2餐.100人,由此计算得项目食用油耗用量为2.94t/a,烹饪过程中的挥发损失为8%,即235.2kg/a。

食堂设有基准灶头两个,属小型规模,其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不得超过2.0mg/m³,油烟专用净化设施最低去除率不得低于60%,处理后的油烟排放量为94.08kg/a。

4.2.3 噪声

企业噪声源主要为激光划片机、电池片串焊台、EVA切割台、切边台、智能型材切割机、角码切割机等生产设备,根据对本公司诸暨工厂的调查,项目的设备噪声强度见表4-1.

表4-1 项目生产车间噪声源强

序号

噪声源

源强(dB)

1

激光划片机

82

2

电池片串焊台

80

3

EVA切割台

80

4

切边台

88

5

智能型材切割机

85

6

角码切割机

82

4.2.4 固废

企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员工的生活垃圾、多晶硅切片产生的废料、铝型材废料以及玻璃废料。

具体产生的数量见表4-2。

 

表4-2 项目固废产生情况

固废名称

产生量(t/a)

去向

多晶硅废料

10

专门回收

铝型材废料

15

专门回收

玻璃废料

15

专门回收

生活垃圾

42

环卫部门清运后送**市垃圾填埋场

4.3 项目营运期污染治理措施

4.3.1 水污染物防治措施

(一)项目废水治理措施

本项目在建设厂区内排水系统时,应做到雨污分流,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做好清污分流工作。

本项目排水实行清污分流,废水经沉淀处理后集中至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即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废水达标排放

泥污剩余

砂泥污泥

 

环境影响评价:

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活污水,经采取上述措施处理后,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设立一个规范化的清下水排放口,在厂界外设置观察和采样明渠、在清下水排放口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牌等措施,使清下水排放口“明显、合理、方便”(即标志明显,排放去向合理,便于监测计量、公众监督和日常管理)的规范化要求。

4.3.2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项目厂区内设职工食堂,职工食堂内要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其净化效率不得低于85%,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后,废气达标外排。

4.3.3噪声污染防治对策

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电机、风机等,为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避免厂界噪声超标,应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在厂区的布局下,将产生噪声较高的车间布置远离厂界和民房的区域,将厂区边界的车间作为产噪较小的组装车间,在靠近民房的地方布置仓库。

(2)在满足生产需要的前提下,设备选型时,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和机械。

(3)高噪声设备安装时,应加装减震垫

(4)车间窗户选用密封性好的平开窗(一般采用4—6mm玻璃,框料挤出成型,精度较高,框扇配合较好,使用适当的胶条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根据资料显示,隔声量可达25-30dB以上),西面不设窗户,以减少车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5)加强噪声设备的维修管理,避免因不正常运行所导致的噪声增大。

(6)食堂油烟风机和净化器选用低噪声设备,并安装在厨房内,在风柜底加设避震垫、风机口安装消声器,风管选用较厚的镀锌板,管道加筋,垂直向排气筒固定采用软性连接,风管可设在食堂西侧外墙。

(7)加强厂内绿化,在厂界四周设置绿化带,以起到降噪的作用。

采取上述措施治理后,项目车间整体隔声量可达20dB以上,厂界和敏感点噪声达标。

4.3.4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对策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多晶硅切片产生的废料、铝型材废料以及玻璃废料,废料由公司专门回收处置,生活垃圾应统一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集中处理。

综上所述,项目污染物排放对保护目标影响较小,周围保护目标环境质量仍能保持现状。

第五章职业安全和工业卫生及消防

根据国家有关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规定,本项目设计主要对噪声污染、机伤、电伤和摔伤等不安全因素等职业危害,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劳动环境,控制和防止职业病发生,为企业创造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条件。

5.1设计依据及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III类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2 工业卫生措施

5.2.1 防噪声

在工艺设计方面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在噪音较大的设备处装消音器,在噪音超过要求的岗位设置隔音值班室,厂房使用防噪音材料,使值班室和厂房内的噪音纯度小于60dB(A)。

5.2.2通风、降温、空调

车间以自然通风为主,有条件的车间可设置空调系统。

5.3劳动安全措施

5.3.1防机伤

机械设备的传动部分及设备联接处均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杆。

为保证重型设备拉修时安全,在车间内设置起重设备,在需跨越皮带机、螺旋输送机等设置人行过梯,设备的电气控制设安全开关,防止检修设备时突然启动而造事故。

5.3.2防摔伤

车间内工作平台四周临空部分,检修孔四周设置防护栏杆,楼梯、走廊、爬梯处设置扶手,库顶、房顶若有检修设备,则四周设1.5m的栏杆;地沟上加盖板;经常有人员来往的钢筋混凝土楼梯坡度不大于45度,钢梯不大于60度。

厂区道路设计走向通畅,设置必要的照明装置,有危险地段设置必要的标志及危险警告指示。

5.3.3防电伤

车间内所有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采取接电保护。

电气设备和线路要求绝缘良好。

行车等操作电压低于36V,个别裸露的带电体要安装在人碰不到的地方,工作接地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共用一个厂区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5.4消防

5.4.1设计依据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1995)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

(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6)《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规范》(GB50193-1993)

5.4.2防火、防雷

5.4.2.1所有厂区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均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要求进行总图布置和单体设计。

5.4.2.2本项目拟在厂区设置消防给水管网,灭火时由消防车就近从消防栓上取水,加压使用。

系统的设计将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5.4.2.3对各车间均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必要的灭火装置。

对有特殊要求的车间及场所按《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规范》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5.4.2.4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本项目将对高度超过15米的建筑物进行防雷保护。

对防护要求较高的建、构筑物则不受高度限制,均采用相应的防雷措施。

第六章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

6.1组织机构

本项目建成后本着适应现代化的生产管理,精简机构和有利于生产指挥等目的,参照现有的体制设置管理体系。

可按两级管理体系设置,即采用董事会指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

6.2劳动定员

6.2.1原则

参考同规模的实际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