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86968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docx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苏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上岗培训综合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和2002年8月5日颁布的《》是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2007年3月,苏州市教育局出台三个相应的文件《苏州市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对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

2、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和()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和()为主,突出克服青春期烦恼和人格修养的教育;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和()为主,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和()并存、高傲和()并存。

15、学校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

()、身体状况、家庭生活环境、学校学习生活环境、()、心理咨询和心理诊断。

9、2006年5月,由苏州市文明办、苏州市教育局、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苏州市文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在苏州沧浪少年宫成立,以“()老师”作为开展服务的品牌,提供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公益服务,咨询热线和预约面询的电话的号码都是(),接受全市中小学校的心理咨询转介。

10、由苏州市教育局、妇联联合主办的“网上家长学校”主要服务人群为(),其网址为(),网校以“()老师”为品牌为广大中小学家长提供公益家庭教育咨询服务。

二.判断题(并修正):

()1、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是每一位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本分与天职。

()2、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相互替代,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是纳入德育系列的,但这不等于两者存在包含关系。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预防性、发展性辅导为主。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坚持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方位实施。

()5、心理健康教育课拒绝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学课程的学科知识。

()6、心理健康与环境无关,只与自己的心理防御调节能力有关。

()7、心理辅导是针对心理不健康的人的辅导。

()8、心理咨询要求对来访者无条件地接纳。

三、简答题:

1、 简述我市各中小学应该建立的校园三级心理健康监护网络。

2、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3、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若干意见》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和要求?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哪些?

5、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分别是什么?

6、心理健康教育课授课方式有哪些?

7、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包括内容?

8、学习心理教育主要包括的内容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

1、请分析本届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班课堂所举《我愿做个好男孩,我愿做个好女孩》心理辅导课的例子中,班主任请初二女生、男生各自讨论最(不)受欢迎的男女生形象,是抓住学生什么心理特点?

运用了哪些心理辅导方法?

2、我是一名高二学生,今年17岁,这本应是一个充满梦幻的年龄,可它带给我的却只有迷茫的苦闷,我丝毫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

现在我生活在一片灰暗之中,我没有寄托,精神世界很空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着,每天我走在教室与家庭的两点一线上,机械地重复着一个节奏,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无聊。

我不知道学习究竟是为了什么,考试又是为了什么,同学们那些不安的表现又是为了什么?

我开始对什么都不关心,什么都懒得去做,感觉做什么都没有什么意思。

有时,我甚至觉得一切都无所谓,缺乏干劲,效率很低,不再主动与人交往。

虽然我也想这样不行,努力给自己找一些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或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可好景不长,没几天,就又感到没意思,坚持不下去了。

我现在非常痛恨自己,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我该怎样做,才能振作起来呢?

五.论述题:

1.请介绍两种心理咨询流派。

2.请设计一个心理健康教育节的系列活动。

3、教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教师如何启发学生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附页:

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2

从这位同学的表现来看,他处在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

消沉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消沉会消磨掉一个人的斗志,埋没一个人的才华,会使一个人失去爱和交往的能力,放弃生活中的一切;消沉是一个人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不相协调的反应,是人们对待周围世界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

消沉的产生既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原因,也许人们无法消除引起消除的外部因素,但却可以塑造一颗坚强的心,走出消沉。

下面介绍几点走出消沉的建议。

   

(1)寻找生活的目标。

消沉的情绪可能源于精神世界的空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的人生目标。

目标是实现人生追求的强大动力,伟大的目标是孕育成功的基石,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就能走出平庸,走出消沉,把无所事事变成造福人 类的决心和行动,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生活充实、完善。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享受人生,首先必须创造人生,绝不能因惧怕困难和挫折而泯灭了自己学习、奋斗、成才的勇气。

   

(2)增加与外界的交往。

消沉也可能源于自我封闭,与外界交往太少。

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要害怕暴露自己,要勇于与人交往。

有什么心里话,何不找个朋友倾诉呢?

有什么见解,何不开怀畅谈呢?

相信,没有人会因此而鄙视你,相反,会有人因为你的坦率而欣赏你,喜欢你,你会因此而拥有许多朋友。

不妨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首先对自己身边的人真诚相待,向别人伸出你的热诚之手,需要别人帮助时,也要大胆地说出来,这样,你会重新感到真诚与热情,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3)忘掉过去的挫折。

消沉的情绪,也许源于过去的挫折体验。

为此需要记住:

人不是为了回忆而活着,而是为了今天而生活,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想也没有用,何必把眼睛总是盯在过去的伤疤上,何必把感情总是停留在昔日的不快上,重要的是想着今天,想着如何让你能够支配的每一天都过得更有意义。

   (4)学会看事物的积极面。

改变消沉的情绪,应当学会看事物的积极一面。

任何事物,如果能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就会形成不同的印象,很多表面看上去像是很悲伤的事件,如果换个角度去思考,或许就可以看到许多积极的内容。

同是半瓶子水,悲观的人会说:

“唉!

只剩下半瓶水了!

”而乐观的人则会说:

“噢,还有半瓶水呢!

”这是两种不同的看问题的角度,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走出消沉,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5)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

改变消沉情绪,应当多增加愉快的生活经验。

生活中,有许多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因此,要主动增加自己生活的情趣,如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感受朋友交往时的愉快与温馨,享受适度的消遣与休闲所带来的轻松„„如果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这些积极而愉快的体验,那么即使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轻易化解,不会再与消沉相伴。

 

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心理素质教育,简称为心理教育或心育。

它是教育者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要求:

1.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

4.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

5.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6.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感悟幸福.分享快乐”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感悟幸福·分享快乐

二、活动目的:

提高我校师生、家长的心理素质,营造良好的关爱心理健康的氛围,促进师生、家长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勇于面对现实,勇敢挑战困难,以良好的心态快乐学习、生活。

三、活动时间:

2011年5月

四、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家长

五、主办:

政教处

六、活动内容

为把握时代的脉搏,踏着时代的节拍,在本次心理活动月我们将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感悟幸福、分享快乐。

系列一:

专题讲座

(一)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活动对象:

全体教师

主讲人:

李霞

活动时间:

5月

活动地点:

阶梯教室

(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活动对象:

全体教师

主讲:

齐万忠校长

活动时间:

5月

活动地点:

阶梯教室

系列二:

宣传活动

(三)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月启动仪式:

国旗下的讲话,领导讲话宣布活动内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时间:

5月

主讲人:

齐万忠校长

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四)全校师生学做《怒放的生命》手语操,在心理健康日集体表演。

时间:

5月

参加对象:

全校师生

负责人:

音乐教师

(五)“寻找快乐、感悟快乐、分享快乐”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游戏课、讲座各一次

时间:

利用午间或班会课

地点:

各班教室

要求:

做好记录并将心理辅导教案、讲座、游戏名称过程稿子上交,各年段评出一、二等奖。

负责人:

班主任

(六)心灵鸡汤—幸福与快乐的小故事收集分享

每班收集15个以上的有关“幸福和快乐”的心理小故事,装订成册,发给本班的孩子(或粘贴在本班,大家一起分享)

负责人:

各班班主任

(七)“感悟幸福·分享快乐”主题心理漫画比赛

上交时间:

五月

参加对象:

七、八、九年级

要求:

班级评比,各班选送5份上交,全校将评比产生一、二、三等奖

负责人:

各班美术老师

(八)“感悟幸福·分享快乐”主题心理手抄报比赛(也可以是电子手抄报)上交时间:

五月

参加对象:

七、八、九年级

要求:

班级评比,各班选送5份上交,全校将评比产生一、二、三等奖

负责人:

各班美术老师、书法老师

(九)七嘴八舌:

征集家长、老师、同学对幸福与快乐的感悟

要求:

各班利用自己班的黑板报开设一个心理感悟论坛,论坛主题:

我对幸福和快乐的感悟,并将论坛电子版保存发至卢老师信箱。

上交时间:

五月

参加对象:

全体师生、家长

负责人:

信息技术老师、各班班主任

系列三:

心理影片赏析

(十)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小孩不笨》

时间:

五月

活动对象:

七、八、九年级

活动地点:

阶梯教室

负责人:

李银凤校长

注意事项:

各班上交2篇观后感(电子文档的形式),于五月发至学校邮箱

系列四:

心理健康测试

(十一)活动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表

活动时间:

5月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活动安排:

1、统一组织,实施心理普查

2、应用心理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3、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并及时向该学生或学生家长反馈评定结果。

预期效果:

中学生心理普查活动的展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全面客观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2、能有的放矢地开展扎实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提高全体师生以及家长的心理素质。

附:

领导小组

组长:

齐万忠副组长:

秦宝贵、李银凤

组员:

赵素辉、许成喜、王素霞、程荣花、元宏文、牛现红、杨玉英、各种班主任

五月活动记录

系列一:

专题讲座

(一)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

系列二:

宣传活动

(三)2011年心理健康教育月启动仪式:

国旗下的讲话,领导讲话宣布活动内容,鼓励大家积极参与。

(四)全校师生学做《怒放的生命》手语操,在心理健康日集体表演。

(五)“寻找快乐、感悟快乐、分享快乐”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游戏课、讲座各一次

(六)心灵鸡汤—幸福与快乐的小故事收集分享

(七)“感悟幸福·分享快乐”主题心理漫画比赛

(八)“感悟幸福·分享快乐”主题心理手抄报比赛(也可以是电子手抄报)

(九)七嘴八舌:

征集家长、老师、同学对幸福与快乐的感悟

系列三:

心理影片赏析

(十)电影:

《当幸福来敲门》、《小孩不笨》

系列四:

心理健康测试

(十一)活动内容:

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量表

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包括内容?

  1、找出与对方的共同点。

  

  2、表现出自己关心对方。

  

  3、以笑声支援对方,做个忠实的听众。

  

  4、谈谈自己的失败。

  

  5、对人要大度,宽以待人。

  

  6、改造不良性格。

  

  7、先征求对方的意见。

  

  8、善意的建议。

  

  9、指出对方身上的微小变化(积极的)。

  

  10、记住对方“特别的日子”。

  

  11、引导对方谈得意之事。

    

  12、主动与人打招呼。

  

  13、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外在形象。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流派,有几百种,其中最常用的有四种,下面就这四种作一简单介绍。

一、精神分析疗法

  该疗法的创史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

此流派的理论基础为心理动力学。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观点有:

  1、潜意识理论对人的行为决定于个体不知觉的潜意识和童年经验。

弗洛伊德认为,支配人的潜意识有两种来源:

一是来自本能性冲动,他称此本能性冲动为欲力(或力比多)。

欲力以性为基础,其中除包括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

另一来源是压抑,即意识中不能由行为表现于外者,被压抑在潜意识境界中。

 

  2、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视为由三个我组成的一种动力性结构:

  

(1)本我:

指人格结构的底层是由潜意识支配的部分。

由本我所支配的行为多表现在性的满足或攻击破坏,故而支配本我者是享乐原则。

  

(2)自我:

指人格结构的中层部分,是以现实环境为取向的较为理性部分。

经由自我活动可使本我的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故而支配自我者是现实原则。

  (3)超我:

指人格结构中的上层部分,对本我的冲动具有约束作用,由超我的约束可使人的行为符合于社会道德规范。

故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互动良好者人格正常,三者间长期冲突是心理异常的主因。

 

  3、人格发展: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是故其人格发展理论称为性心理期发展论:

(1)口腔期:

自出生至两岁阶段。

(2)肛门期:

2-3岁。

(3)性器期(phallic stage):

3-7岁。

(4)潜伏期:

7岁至青春期。

(5)两性期(genital stage):

至青春期性器官成熟。

  精种分析的心理治疗: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用于心理治疗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自由联想(free association):

鼓励患者毫无拘束地道出内心的一切。

(2)梦的解析(dream interpretation):

弗洛伊德将梦境分为两个层次;当事人所记忆者称为显性梦境,显性梦境并非梦的真正内容。

另一为当事人所不能记忆者为潜性梦境,潜性梦境中隐含更重要的意义。

心理治疗的目的,即在根据患者显性梦去解析其潜性梦的涵义,从而找出当事人潜意识中的问题。

(3)移情(transference):

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对心理医师的情感性反应,从而了解患者在感情方面的问题。

二、行为主义心理治疗

  行为主义治疗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后来有沃尔朴、艾森克、班杜拉等。

行为主义治疗的理论来源于巴甫洛夫和华生的经典条件作用原理,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条件作用原理,以及班杜拉的模仿学习原理。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是个体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躯体反应的总和。

人的行为是在环境中受到强化和模仿学习获得的。

人的不适应行为是在环境中受到不良强化和不良模仿习得的,因此,通过学习消除不适应的行为,个体就可以获得所缺少的适应行为。

行为主义的治疗技术通常是从实验中发展而来的,即以实验为基础。

 

行为主义治疗常用的技术有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模仿学习,角色扮演,信息反馈,决断训练,强化方法等。

三、以人为中心疗法

  本派创史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1902-1987)。

此流派的理论基础为人本主义心理学。

罗杰斯的主要理论观点有:

  1、人性观:

他认为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个人总体上都是积极的,都有自我实现的倾向,都有成长的潜能。

每个人都可以自我改变。

  2、自我概念理论:

罗杰斯认为人的自我概念是由大量的自我经验、体验堆砌而成,是个人对自己的主观看法。

在自我概念中,人有两种评价过程。

一种是有机体的评价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真实地反映自我实现的倾向。

第二种是价值条件化的过程,这是建立在对他人评价的内化或对他人评价的内投射的基础之上,不能反映个体的实现倾向。

这也就是个体为了取得他人的积极评价,把他人的评价当作自己的评价,压抑了自我的真实感受。

价值条件化的作用使人的自我概念中经验和体验不一致,导致心理失调的产生,以人为中心疗法是一种非指导式心理治疗。

他不同意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把当事人当作病人看待。

他强调人有自我改变的能力。

因而他并不注重任何具体的治疗技术,而注重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治疗关系,注重治疗者对当事人的态度。

  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本要义是:

心理治疗时以接受治疗的当事人为中心,重视他的人格尊严,将心理治疗过程视为在心理医师与当事人之间所设置的一种自我成长的教育机会。

在实施心理治疗时,罗杰斯特别强调,要想使个人中心治疗有效,咨询员在态度上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真诚:

心理治疗者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使当事人感到他言谈恳切,表情自然,从而创造良好的治疗情境。

(2)同感:

治疗者聆听当事人陈述后,能够象当事人自己那样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并表达出来,使他觉得自己的问题受到重视(3)对当事人所陈述的一切,要无条件地接纳,不做任何批评,使他可以无拘无束的向咨询员倾诉。

四、合理情绪疗法

  本派创史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里斯(A.Ellis)(1913- )。

本流派的主要理论是:

  1、人性观。

埃里斯认为人既有理性也有非理性,人的情绪是伴随着思维产生的,情绪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人们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造成的,人们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情绪困扰。

  2、ABC理论。

艾里斯认为情绪障碍C(consequence)不是由于某一刺激事件A (activating event)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 (belief)所引起的,简称ABC理论。

艾里斯将导致人们心理障碍产生的不合理认识归为11种,即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被韦斯勒归纳为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技术概括为ABCDE技术。

即当事人有了情绪困扰C(consequence)之后,先请他自行反省目前生活中有什么事件A(activating event)影响了他的情绪,鼓励当事人自行检验分析,自己对事件的评价中有没有不合理性或不合逻辑的认识B(belief),引导当事人用合理的认识与不合理的认识辩证,达到以合理的认识取代不合理的认识,这一过程称为D(dispute),最后以新的情绪和行为E(effect)来适应生活

1、精神分析学派 ——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是使病人在无拘束的会谈中领悟到心理异常的症结所在,并逐渐改变其行为模式,从而达到目的的治疗方式。

主要适应症为各类神经症,和各种严重的心理挫折。

三大技术:

1)洞察:

看到底是什么事情被压抑

2)自由联想:

通过联想挖掘事件,如果病人在叙述时突然停止不语、或吞吞吐吐、故意避开某此问题,或与医生辩论,这往往是病人心理异常症结所在。

3)疏导渲泄。

2、行为主义流派:

 ——斯金纳、华生

——是针对特殊的问题行为(不良行为或变态行为),运用提高目标行为(良好行为或正常行为)发生率或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率的种种行为技术,以最终矫正问题行为的治疗方式。

其理论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学习理论。

华生——可以后天塑造所有的情绪和行为,研究引起行为反应的刺激,所有人的心理都是因为适应环境而形成的。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不仅可以消除行为,还可以塑造行为,有强化就可以形成行为。

行为治疗的适应症:

神经症、人格障碍、酒精与药物依赖、精神发育迟滞、心身疾病以及口吃、挤眼、咬指甲等不良习惯。

主要治疗方法:

1)厌恶疗法:

把不良行为与引起躯体痛苦的刺激结合起来,使病人在发生不良行为的同时感到躯体的痛苦反应,从而病人对不良行为产生厌恶而使其逐渐消退。

2)消退疗法:

对不良行为不予强化而使其自然消退,消除条件反射。

3)系统脱敏:

其原理是交互抑制,心理上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时,用最松驰的、完全相反的情绪压抑住,这种情绪替代了焦虑、恐惧情绪,久而久之,这种情绪就会慢慢消退,而心理非常愉快。

4)强化:

强刺激、增加行为

负强化:

消除刺激,减少行为

3、认知心理学派

——ABC理性情绪疗法

A——诱发事件

B——人的信念,评价和解释

C——由信念引起的情绪行为的结果

心理问题取决于B因素,11种常见的不合理认知因素:

1)一个人绝对要获得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质评。

2)自己是全能的,任何环节、场合都不能失败。

3)世界很多人很邪恶,不允许他们存在。

4)生活中有不如意的事情,有大难临头的感觉,事情发展非我所愿,很可怕。

5)对生活中的责任和困难,唯一的办法是逃避。

6)人的不愉快是外界环境引起的。

7)对危险可的事高度警惕,时刻想着。

8)一个人过去的经历决定了今天的行为,永远无法改变。

9)人必须信赖他人。

10)人要为别人的问题悲伤难过。

11)人生的每个问题都要有完美精确的答案。

对不合理信念的三种技术:

1)辨析:

提出质疑,通过辨论动摇它

2)认知家庭作业:

改变不合理的认知观念,罗列出来

3)合理的情绪想象:

杜绝ABC,事情客观存在,但情绪不和事情联系。

4、人文主义学派 ——马斯洛、罗杰斯 

基本理论:

人性的发展的基本倾向是建设性的,人生来追求美好,如果健康的人是人性丰满的发展,不健康的是自我发展过程和自我评价不一致时,逐渐会屈从他人而发展,压抑自己迷失自我。

让他实现人性丰满发展,找回美好的自我的追求,当事人为中心提出了同感、真诚、倾听、尊重、非直接性的技术鼓励。

3、教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人发动和维持活动的个性倾向性,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二是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三是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 的学习动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

只有学生明确地认识到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体会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才能是未来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本领,才能确立远大的、高尚的、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强烈的而又持久的学习热情。

相反,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为读书是为了应付父母、教师的“差使”,上课是混日子,常常是学生学习被动、落后的主要原因。

因此,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注重根据学科的性质、知识的特点、教学形式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目标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

二、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是对知识的热烈探求,是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在学习兴趣的集中反映,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正确的学习动机的重要表现。

通常每一个学生都有求知欲,苏霍姆林 斯基指出:

在学生的心灵深处都存在着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愿望。

在教学活动中,准确阐述知识的意义和价值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学习中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

一般来说,问题应具备一定难度的,对学生来讲,既是他们力所能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