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887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六章 第二节 溶液组成的表示》同步测试题2 沪教版Word下载.docx

氢氧化钠

稀硫酸

澄清石灰水

碘酒

盐酸

酒精的水溶液

溶质名称

溶剂名称

2.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之比。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20%表示的含义就是每g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g。

3.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1000g生理盐水给某病人输液,则有克氯化钠和克水进入病人体内。

4.现有24%的硝酸钾溶液、2%的硝酸钾溶液、硝酸钾固体和水,请选用上述不同物质配制10%的硝酸钾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

24%的硝酸钾溶液

2%的硝酸钾溶液

硝酸钾固体

示例

4

7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三、实验题

1.下图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⑴请找出上图中的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

⑵如果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

的原因有(至少举出

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

四、计算题

1.下图是实验室所用盐酸的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盐酸(分析纯)

化学式:

HCl相对分子质量:

36.5

密度:

1.18g/cm3质量分数:

36%

⑴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14.6%的稀盐酸,需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⑵取上述配制得到的足量的稀盐酸与6.5g锌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参考答案

第二节

1.D2.A3.C4.B5.C6.C7.B

8.B9.D10.A

1.略2.溶液组成,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10

0,203.9,991

4.

1

9

5

45

三、实验题

1.⑴①广口瓶塞放反了(或瓶塞放反了)②砝码和药物放反了③温度计用来搅拌

  ⑵计算错误:

①水算多了;

②氯化钠算少了。

称量氯化钠时操作错误如:

③天平读数有误;

④氯化钠和砝码放反了;

⑤左盘放了纸片右盘未放纸片;

⑥天平未调零等。

用量筒量取水时

错误如:

⑦水量多了(或取水读数时仰视)。

⑧氯化钠中混有杂质。

⑨烧杯中有水。

其它答案只要合理皆可。

四、计算题:

1.

(1)34.4mL

(2)0.2g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探究铁、铝、铜的活动性强弱

B.探究CO2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C.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D.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

A.AB.BC.CD.D

2.向一定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xg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滤液的颜色呈蓝色

B.滤液中可能存在Fe2+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2+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可能含有Zn

3.如图为采用“数字化”实验,由传感器采集实验相关信息描绘出曲线,其中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溶液,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

下列对物质X与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X

纵坐标y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的pH

C

氢氧化钠溶液

溶质的质量

D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中钙元素质量

4.下列关于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B.氧气的含量越高,物质的燃烧越剧烈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色烟雾生成

D.不加二氧化锰,加热氯酸钾固体不会产生氧气

5.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为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Ba(OH)2,先加入适量CuSO4溶液再过滤;

B.为检验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加入稀盐酸中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C.制H2时为减缓反应速率(不影响H2的质量)可向稀H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

D.为检验烧碱溶液中是否含有Cl-,可先加稀盐酸,再加AgNO3溶液;

6.已知:

Ca(HCO3)2

CaCO3+CO2↑+H2O.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Ca(HCO3)2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该过程的CaCO3不分解),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点燃酒精灯

C.

二氧化碳验满D.

过滤

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Y、ZB.X、Z、Y

C.Y、Z、XD.Z、Y、X

9.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

3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10.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

11.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增大B.溶解度不变C.浓度减小D.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

1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B.

D.

13.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14.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铜

C.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D.可以用银、铁、硫酸铜溶液验证银、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5.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常温下,稀释氢氧化钠溶液

浓硫酸露置空气中

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1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锶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1至图3所示:

(1)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图2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_____,锶元素和氯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2)图4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

A原子序数Z>YB核外电子数:

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DX、Y的化学性质相似

17.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甲是_____。

(2)氧气、汞和氯化钠3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______。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___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11时,该粒子的符号为____。

(4)如右图所示,将滴有石蕊溶液的滤纸放入试管中,试管口放置一浸有浓盐酸的棉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5)下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请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________。

18.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1)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2)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t2℃时,将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4)图中P点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

三、简答题

19.化学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1)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糖类、丰富的维生素C.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等多种有机物,还含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以及钙、铁、硒、铜等元素,被誉为“水果之王”。

每100g猕猴桃中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

碳水化合物(克)

蛋白质(克)

脂肪(克)

矿物质/毫克[来源:

学。

科。

网]

维生素B

/毫克

维生素C

热量K]

/千焦

14.5

0.8

0.6

27

1.87

1.2

0.28

0.07

62

56

①100g米饭提供的热量约为486千焦。

从健康饮食角度看,你提出的合理建议是_____。

A为了减肥,不吃饭B合理主食C多吃水果

②在猕猴桃的成分中,果糖实际上是糖类的一种。

请写出另一种属于糖类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

③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请写出其中一种微量元素的名称及作用_____。

④猕猴桃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素C.微生素C对人体非常重要,缺乏它容易得_____。

A夜盲症B甲状腺疾病C坏血病D佝偻病

⑤氨基酸是人体合成蛋白质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含有的主要元素有碳、氢、氧、_____。

(2)江苏省第十九届运动会今年下半年将在扬州举办。

①下列运动器材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塑料的是_____

A游泳衣B乒乓球C运动鞋底D自行车赛车车架

②为了改善交通,提升城市形象,我们扬州近几年建起了多座很有特色的大桥。

“万福大桥”便是其中一座,已成为了我们扬州的新地标。

“万福大桥”主体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属于_____。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复合材料

③为了当好东道主,办好省运会,我们扬州人做了很多工作。

你认为下列做法应该点赞的是_____。

A大力发展体育公园,不仅可以健身,也绿化了环境

B关闭所有工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治理臭水河沟

D.大力推广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

20.现有50g氯化钙溶液与10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过滤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40g。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1)生成沉淀的质量是g。

(2)求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四、实验题

21.实验室有下列仪器和高锰酸钾、氯酸钾、大理石、稀硫酸及升降台、火柴、棉花等实验用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仪器序号③的名称_____,这种仪器在化学实验中的一般用途是_____;

(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某气体,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_____,制取该气体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仪器序号);

(3)在实验室里若用上述药品、仪器、用品制取该气体,按图2补画出制取该气体的实验装置图_____;

(4)在刚做完确认实验装置不漏气的实验后,马上接下来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五、流程题

22.氧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①中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填序号)。

A.研钵B.量筒

C.烧杯D.试管

(2)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_____(填序号)。

(3)操作⑤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______等仪器。

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锁搅拌外还可采取______等措施。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六、计算题

23.乙基麦芽酚(C7H8Ox)是一种安全无毒的理想食品添加剂,是烟草、食品、饮料、香精等良好的香味增效剂,对食品的香味改善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延长食品储存期。

请计算:

(1)乙基麦芽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则x的数值为_________。

(2)乙基麦芽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3)5.6g的乙基麦芽酚中含有_______g氢元素。

24.“盐巴”即食盐,因古代巴人熬制并垄断其销售而得名。

他们从盐井中获得粗盐(含泥沙、Na2SO4和CaCl2等杂质),然后经多次处理最终得到盐巴”.

某课外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准备把粗盐提纯成不含杂质的精盐。

其主要步骤为:

(一)除不溶性杂质

除不溶性杂质的主要步骤为:

溶解、______(填操作名称)、蒸发和计算产率.

在操作过程中必需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填名称)。

(二)除可溶性杂质

他们称取上步产品5g,充分溶于水按下面流程进行提纯:

(1)物质a不能选用______(填序号)。

A.Ba(NO3)2B.Ba(OH)2C.BaCl2

(2)沉淀B是碳酸钙和______(填名称)。

过程中两次加入过量试剂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3)若上述操作都正确无误,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6g比原来的质量还要多,请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探究题

25.金属和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

A用铁锅炒菜利用了铁的导热性

B通过在金属表面涂油、刷漆等措施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加热时铜能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以下是有关金属性质的探究实验。

①利用图1装置探究Cu、Ag、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该装置中金属片和溶液中的溶质应分别选择什么物质?

(写出一组即可)_______

②向AgNO3、Al(NO3)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呈浅绿色。

则滤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

(写化学式)____________

(4)利用图2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炭粉在高温下转化为一氧化碳。

①B装置玻璃管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③实验结束后,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D装置内溶液的溶质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

(5)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理论上消耗铁粉的质量。

______

【参考答案】***

题号

2

3

6

8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6.Sr2+SrCl2ACD

17.原子氯化钠10Na+滴有石蕊的滤纸变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18.b>a=c升高温度75g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19.BCC12H22O11硒,硒有抗癌的作用C氮BCACD

20.

(1)10

(2)10.6%

21.集气瓶用于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2KMnO4

K2MnO4+MnO2+O2↑②③⑦⑧⑨⑩

拔开橡胶塞,在试管中装少量高锰酸钾

22.AD蒸发皿来回移动酒精灯或蒸发皿ABD

23.3;

21:

2:

12;

0.32

24.过滤漏斗A硫酸钡、碳酸钡将硫酸钠、氯化钙完全除去除杂过程中会生成氯化钠

25.C;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Al、Ag、CuSO4[或CuCl2,或Cu(NO3)2]溶液一定含有Al(NO3)3、Zn(NO3)2、Fe(NO3)2Fe2O3+3CO

2Fe+3CO2A→D→B→C取少量D装置中的溶液,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或BaCl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若溶液变成红色,则溶质为Na2CO3和NaOH;

若溶液没有变红色,则溶质为Na2CO3。

0.56kg

1.下列各组物质中,能造成酸雨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氮D.甲烷

2.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B.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C.该粒子是阴离子

D.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易得到电子

4.下列化学用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同种元素的是③和④、⑤和⑥B.⑥⑦的化学性质相似

C.能表示物质组成化学式的有①②③D.⑤为阴离子

5.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现象

B.化学与实验

镁在空气中燃烧——耀眼白光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磷在空气中燃烧——大量白雾

区分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用水

除去CO2中CO——点燃

电解水——说明水是由氢、氧原子构成的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健康

鉴别羊毛线和棉线——点燃闻气味

硬水转化成软水——煮沸

红糖脱色——用活性炭

加碘盐——能防治“甲状腺肿大”

喝牛奶——有利于补充微量元素钙

吃水果——补充维生素

6.下列物质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①CH4→CO②HNO3→HCl③CaO→Ca(OH)2④Ca(OH)2→NaOH⑤CO→Fe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

7.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火灾现场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8.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不能实现的是()

A.用观察颜色的方法区别淀粉和葡萄糖

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水能区分食盐、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棉线和羊毛线

9.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下表是某同学对所学内容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把煤做成蜂窝状—促进煤的燃烧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乳化

合金、塑料一有机合成材料

陶瓷、普通玻璃一无机非金属材

C.性质与用途

D.化学与安全

氧气具有助燃性一作燃料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一作保护气 

炒菜时油锅着火一弃锅逃走皮肤沾上浓硫酸一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10.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

产生红色火焰B.红磷:

产生大量白烟

C.镁条:

生成黑色固体D.硫粉:

生成二氧化硫

11.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铝AgB.两个氯原子Cl2C.干冰CO2D.硫酸铵NH4SO4

12.下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