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920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

《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议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文档格式.docx

微电子、计算机、光电和通信技术构成了信息技术的主体,也是信息化的基本条件。

信息化是以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技术、发达的信息技术产业和完善的信息咨询服务业为标志的。

  关于信息化的定义,有较多版本,这里引述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对信息技术、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一、水利信息化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它是一个信息密集型行业。

水利信息包括水雨情信息、汛旱灾情信息、水量水质信息、水环境信息、水工程信息等。

  水利信息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水利生产活动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业越来越成为整个水利结构的基础产业之一,以及信息和智力活动对水利的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的过程。

通俗地讲也即水利信息化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水利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

  二、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

  1.信息化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需要

  实现水利现代化的五大目标是:

防洪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水污染防治要达到较高水平,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水污染,创造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的水环境;

水资源利用必须是合理的、科学的;

水资源的配置手段必须是现代化的;

要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水务管理体制。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形势、科学地制订方案的依据,当然也是实现这五大目标的基础。

  2.信息化是实现水利工作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为水利部网站开通一周年致辞中指出,在当今信息社会,水利这一传统行业期待着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武装水利行业,促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化,向现代水利迈进。

信息化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统一管理和水利现代化的基础。

水利信息化是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这一重大治水思路转变的技术基础。

  3.信息化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必然选择

  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

政府充分开发和利用庞大的政府信息资源,是正确、高效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重要环节。

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客观上要求政府部门从开发利用、广泛获取信息资源来更好地管理复杂的政府事务,提高政府的决策水平、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政府工作人员与广大公众之间的联系,使社会各界有效监督政府的工作。

实践证明,网站就是实现政务公开、架构联系政府与公众的桥梁的最有效的方法。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部各级政府部门实施现代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方向。

  4.信息化是实现行业之间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一方面,水利部门要向国家和相关行业提供大量的水利信息,包括汛情旱情、水量水质、水环境和水工程等信息,从而为国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服务,也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运行,特别是为防洪抗旱斗争和提供水资源保障服务。

另一方面,水利建设本身也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信息支持,包括流域区域社会经济信息、生态与环境信息、气候气象信息、地球物理信息、地质灾害信息等。

推进水利信息化,实行水利信息资源的各行业共享,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有重要意义。

  三、实现我国水利信息化刻不容缓

  1.我国水利信息化现状

  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于“七五”期间起步,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全国水利系统初步实现了从水情雨情信息的采集、传输、接收、处理、监视到联机洪水预报,并在历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逐步发挥了作用。

  水利部门办公自动化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开始实行远程文件传输、公文管理和档案管理,少数部门开始实现办公自动化。

  1995年开始建设的全国水情计算机广域网,已连接全国重点防洪省、直辖市和流域机构的水文部门,在近年的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显着的作用。

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成了“国家水文数据库”。

  社会化的信息服务有了一定影响。

水利部、中国水利、水利科技、水信息网等信息网站的开通和发展,推进了水利系统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目前,水利系统已有信息网站70余个这为宣传水利、政务公开、提高办公效率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覆盖全国的“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也已完成了总体设计,目前进入立项过程,部分项目已付诸实施。

  2.我国水利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水利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

今后5~10年国家通过启动信息化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作为动力,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近年来,虽然对信息化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缺乏紧迫感,没有形成统一指挥的建设机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发展目标,缺乏全局建设的有序性。

  水利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

水利信息化涉及面广,投资大,而长期以来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

信息基础设施十分薄弱,信息源开发严重不足,信息采集和传输手段普遍落后,至今尚未形成覆盖全行业的信息网络。

涉及国计民生的防洪抗旱、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水土保持等重要领域,都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应用系统。

  全国性的水利公用信息平台还未建成。

水利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滞后,全国性的公共的传输平台还未建成,已经成为水利信息化发展的瓶颈。

  信息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对滞后。

随着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开发的水利信息源越来越多,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加上系统的维护管理经费渠道尚未得到很好解决,致使目前我国在水利信息源的开发利用和信息服务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未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水利系统信息化人才匮乏。

目前水利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比重小,知识老化,既无数量,又无质量,严重影响自身业务的开展。

  水利系统目前的规划、管理水平还不能适应信息化需要。

水利信息化建设中缺乏统筹规划,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不时出现,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信息化队伍的综合素质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艰巨任务,加强水利信息化进程,是水利行业新世纪面临的迫切任务,也是历史赋予的使命。

  3.实现我国水利信息化刻不容缓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

21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等水资源三大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为了解决好新世纪水的问题,《全国水利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规划》中确定了调整治水思路、转变治水方针的原则,要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在这个历史性转变过程中,水利信息化是必由之路,它是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四、当前水利信息化工作主要任务

  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近期主要任务是:

基本建成覆盖全国水利系统的水利信息网络,全面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建设和完善一批水利基础数据库,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形成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体系框架,全面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重点建设国家防汛指挥系统、国家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国家水质监测和评价信息系统、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利政务信息系统等,并部署实施其他应用系统的建设。

建立水利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水利系统内部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培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实用型的专业人才队伍。

考虑到今后业务的发展,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一是通过机构改革,选好、配好人才,增加数量,提高质量。

二是通过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增强活力,创造干事业的环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